应届生必看丨签三方协议前一定要了解这些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放弃校招offer考公 应届生必看丨签三方协议前一定要了解这些事

应届生必看丨签三方协议前一定要了解这些事

2023-03-27 09: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2# 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3# 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

4# 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5# 当下许多高校为了提高自身就业率,就强迫学生找熟人亲属签订“虚假”协议,这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毕业生不应当屈服。

6# 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回天乏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

03

三方协议的违约问题

那在签三方协议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三方协议的违约问题。

三方协议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学校审查同意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就是违约。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

1# 如果用人单位违约,那么用人单位需要缴纳违约金,并给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赔偿。近几年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校招后违约的企业不在少数,建议大家在签三方前提前了解一下企业是否有这方面的“黑历史”,避免自己入坑。

同时,在签三方时,也要注意违约条款上对企业违约责任的说明,以免被违约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毕竟应届生只有一份三方协议,如果被企业拖到春招的时候违约,到时候自己选择校招的机会也变少了很多,会非常的被动。

2# 如果是我们毕业生单方面违约,随意更换单位,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需要按照协议向用人单位赔付违约金。一般违约金不高于5000元或一个月的工资,签约时一定要注意协议上的违约条款。但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有一些岗位的违约金高达2万甚至3万,一般这种岗位都是编制很难申请下来的岗位。

大家在签三方签也要衡量清楚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要因为学校催或者想要一个保底的想法随便签三方。

当然现在很多同学都是考研考公求职同步进行,虽然我们更建议大家精准目标,但不同考试的时间有所区别,如果先签了三方,后考研/考公上岸,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说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违约金的问题。理论上来说,升学或者考公上岸,三方违约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签订三方协议时还是要仔细看看协议上约束的内容,是否有升学与考取国家公务人员就业三方自动解除的条款,如果没有,与企业协商约定写在备注区域。

其次,签三方是不会影响我们以应届生身份考公考编的,只要我们在择业期(毕业2年)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过社保公积金,并且档案还在学校或者当地的人才市场,就仍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当然,实际案例中,一些特别热门的岗位会存在限制更多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应届生岗位要求“不太严格”,甚至缴纳过社保也可以,只要毕业2年内都视为应届生。

如果不是因为考公或升学的原因,我们想违约的话,大家可以在违约前思考一下:

1# 新单位是否比原单位高一个档次?是否值得为了新单位而违约原单位?

如果两家单位差不多,建议最好不要违约。

2# 新单位给的最晚签约期限是什么时候?

如果跟原单位提出违约,能否在新单位的签约期限前办完?如果没有把握,建议不要违约。

3# 原单位以前是否有过成功违约的案例?影响如何?

如果以前的违约案例大多不顺利,建议不要违约。

如果确定要违约,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1# 与新单位坦诚相告,说明自己的情况,询问能否宽限时间。新单位也许不接收违约的学生,也许不会给你放宽时间,这样的话,你就不有费那个劲了。当然,你也可以不说,但你必须确保,在新单位签约期限前,你能顺利跟原单位办完违约,拿出新三方。否则,你极有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危险。

2# 与原单位一定要好好协商,态度诚恳一些,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违约,并为自己的行为向对方道歉。也向单位推荐几个自己的同学,希望能给他们机会。记住:当你放弃机会的同时,别忘记了给周围的同学争取机会。

当然,如果你拿到毕业证去单位报道并且单位接收了你之后,三方协议就自动失效了,之后的行为是不存在违约的。

总之,还是那句话:自己做事要经过慎重考虑,不要轻易的签约,更不要轻易的违约,那样无论对谁都是巨大的伤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