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胃寒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改善胃寒的方法 脾虚胃寒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脾虚胃寒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2024-06-30 0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脾虚胃寒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其实都和身体中的脾胃虚寒有关系,胃寒看似不起眼,但却对我们身体健康有着不小的影响。胃寒,其实是中医上的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生冷的食物吃得过多,或身体受寒导致寒气停滞在脾胃的症候。怎么调理呢?一起看。

目录 胃寒不可错过的6种食物 胃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好的脾胃 胃炎禁忌吃什么食物 脾胃不好七大表现

1胃寒不可错过的6种食物

  1、胡椒粉

  胃寒吃什么暖胃?胡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胡椒性热、味辛,它具有排气、温化寒痰、散寒止痛的功效,能够治疗胃寒引起的一些症状,比如胃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是很不错的暖胃食材。它的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在做好的汤里趁热撒入一些胡椒粉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起到暖胃的功效,另外,也可以把约6克的胡椒粉研末,倒入杯子里,加入一些红糖,冲入沸水,泡一个小时后服用,这种食用方法可以缓解畏寒引起的胃痛。我们炒菜的时候加一些胡椒粒也是可以的。

  胡椒粉,分为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与黑胡椒粉相比,白胡椒粉虽然味道没那么好,但是白胡椒粉的药用价值会比较高一些,健胃暖胃、散寒的功效更好,另外要提醒大家,胡椒粉不是所有人吃适合吃的,因胡椒粉性热,所以,有热症的人,比如便秘、口干的患者要少吃,高血压患者则最好不要食用,夏天的时候也最好少吃。

  2、橘子

  橘子是属于热性的水果,它性温,具有健脾、化痰、止咳、润肺的功效,胃寒的患者可以吃,经常吃降压药的老人吃橘子还能补钾。但是橘子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上火,体热的人最好少吃。

  3、生姜

  姜是厨房里不可少的一种食材,对男性十分有益,还可以治疗很多小疾病。生姜,性温,也具有化痰、止咳、祛寒、和胃的功效,对于寒凉引起的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寒者可以吃生姜。吃生姜的方法有多,比如可以配上红糖制成生姜红糖水,还可以加入红枣、枸杞等食物。

  4、山药

  山药,也是温性的食物,它既可以当成日常食物来吃,也可以当成药材,是药食两用的食物,它具有很好生津益肺、补脾养胃的功效,能调理内分泌、调整消化,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胃寒的人可以吃山药,山药可以和排骨炖汤吃,也可以加入大米中煮粥吃。

  5、猪肚

  所谓的猪肚,就是猪的胃部,猪肚与胡椒粉一起搭配,煲成乳白色的猪肚胡椒汤,是一道美味的汤饮,它具有暖胃防寒的功效,脾胃虚弱的人、尿频的人多吃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6、荔枝

  荔枝生于南方,中医认为,荔枝味甘、性温,具有很好的温胃散寒的功效。荔枝红枣粥是不错的暖胃食疗方,取5颗荔枝、7颗红糖和100克粳米,一起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2胃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胃寒,其实是中医上的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生冷的食物吃得过多,或身体受寒导致寒气停滞在脾胃的症候。常见的表现是胃脘疼痛,呕吐,喜欢吃热的、辣的食物,吃饭后不消化。

  中医将胃寒引起的腹痛称为“胃脘痛”。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而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及胃黏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疼痛”的范畴。

  胃寒的朋友,常会因天气变冷、吃了生冷的食物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气温一下降,就会胃痛。对于脾胃虚寒的朋友平常要加强脾胃的养护。

  脾虚胃寒的调养可以选用鲜姜红茶,鲜姜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人体的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鲜姜红茶主要由鲜姜、白糖与红茶一起冲饮。鲜姜发暖,红茶也是发暖之物,长期服用可以驱散体内寒气,从而使胃寒症状缓解。

  合理的膳食及食疗对脾虚胃寒也有很好的疗养作用。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鲜姜、白糖治胃寒痛。吃苹果也可缓解胃酸,当饮食不当,常泛胃酸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

  需要注意的是,胃寒的朋友要避免吃猕猴桃、甘蔗等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加重胃寒的症状。

  脾虚多喝暖胃饮品

  经常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以在生活中多喝一些有保健效果的热饮,例如姜茶或者热可可。需要注意的是姜茶不易在晚上的时候服用。

3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好的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我们身体的气血也会不足,身体得不到营养也就不会健康,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脾胃的保养,增强脾胃的自身防御能力,脾胃好,身体才能好。

  提高自身的肠胃功能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合理地遵守好的生活规律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的饮食一定要有规律。现在很多朋友在饮食上往往是能糊弄就糊弄,早餐不吃,午餐随便吃一点,晚餐又吃得很晚,其实这样对脾胃的伤害非常大。想拥有良好的脾胃,饮食上一定要好好对待,每天应该定时定量吃饭,患有胃病的朋友更是要做到规律的一日三餐。

  平常进食的食物最好要远离生冷、坚硬食物,最好食用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软食品,如面条、米粥等。每天早上还可以喝一杯蜂蜜水,因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

  其次,吸烟和饮酒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的刺激作用,会使胃容物排出延迟,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炎、胃溃疡的病情。酒中乙醇对胃黏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会出现较强的收缩、扩张等运动,这极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溃疡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对于本身脾胃就不好的朋友来说,烟酒最好要戒掉。

  最后,保持轻松自在的心态有利于好脾胃的养成。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诱发胃炎、胃溃疡的产生。因此,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开朗乐观,精神愉快地面对每一天,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好,让身心都处于愉悦之中。

  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好的脾胃

  加强胃的防御能力能够降低患胃病的概率,要想有坚固的胃部防御能力,我们首先要有好的生活习惯,起居作息有规律。饮食习惯有规律,这样才能有好的脾胃。

4胃炎禁忌吃什么食物

  一、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胡椒、咖喱、芥末、过浓的香料、香精等辛辣刺激物,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加重炎性改变,故应忌之。

  二、过烫过冷的食物

  过烫的食物及汤水,会刺激或烫伤胃粘膜;过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酒类、冰咖啡,以及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食人后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而缺血,不利于炎症的消退。

  三、暴饮暴食及烈酒、浓茶等刺激食物

  大饥大饱,或饮用过多的烈酒、浓茶及咖啡等,或摄人大量含浓郁调味香料(如芥末、辣椒、胡椒、醋、蒜等)的食物,或食用大量生冷瓜果,或进食过冷过热,或食物过于粗糙,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性改变,或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加重病情。

  四、 生花生米

  慢性胃炎患者消化功能降低,而生花生中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未经过高温处理,体内的各种消化酶对它不产生作用,食后易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使胃炎症状加重。

5脾胃不好七大表现

  脾胃是身体的轴心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告诉记者,中医认为,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脾胃是整体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解释说,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更重要的是,脾胃好能长寿。以色列一项针对1258名70~82岁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

  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但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冰冷、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负。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另外,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

  脾胃不好几大表现

  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系教授王鸿谟指出,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如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需尽快就医。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

  脸色发黄。王鸿谟指出,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与萎黄相反是黄胖,即面色发黄且有虚肿。

  鼻头暗淡。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口唇无血色、干燥。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说,《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就是说,脾胃有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杨力说,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睡觉时会流口水。《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张湖德说,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