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收入效应的作用 逻辑

逻辑

2023-03-30 19: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要:在今年扩内需的战役中,汽车和房地产都没有想象中的神奇作用,资本市场能拉动内需吗?股市会有赚钱效应吗?

根据国际收入比较,中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平均值接近6.5倍,而美国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均值约为3倍。意味着中国居民抵御收入波动的能力更弱,当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时,对消费的拖累更加明显。

2023年,全国人民的愿望是高度一致的,就是快速恢复经济,挣大钱。今年的时间差不多已过四分之一,现在看来,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消费在春节火了一阵子后,又归于平淡。拉动经济的两大件:汽车和房地产,在一季度出尽了风头,但对消费增长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弱。

最新动态,发挥资本市场扩内需作用的论调开始盛行起来。资本市场能接过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接力棒吗?

地产疲了,汽车软了,资本市场能扩内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具体的振兴措施,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国家发改委的文章中都已指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比起教育、医疗、养老这些长线投资,房地产和汽车才是短期拉动经济的特效药。结果怎样呢?

东风汽车打骨折价卖车,是3月份全网最火爆的话题。其实,从去年底至今,特斯拉等新能源车早已掀起大降价的序幕,燃油车只是被迫跟进。汽车市场不分品牌产品的全线价格跳水,短期内确实能刺激销售。但是,依靠价格腰斩去库存的杀招,可一不可再。等促销潮中的购买力消化完毕后,汽车市场仍将面对老问题,还要加上品牌声誉受损的后遗症。

房地产市场的小阳春,是目前各行业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其原因也是去年的楼市数据实在太烂。同历史正常年份比起来,只能算恢复性行情,远谈不上牛市再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5449亿元,同比-0.1%,降幅较2022年12月收窄27.6个百分点,较2022全年收窄26.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133万/㎡,同比-3.6%,降幅较2022年12月收窄27.9个百分点,较2022全年收窄20.7个百分点。

今年前2个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与去年全年相比降幅大幅收窄,但与去年同期比较仍然是负值,处在指标回正的临界点。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楼市小阳春,只不过是市场回暖的夸张形容。

根据中指院数据,2023年2月,300城住宅用地单月成交建面1421万㎡,单月同比+4.6%,环比+4.8%;当月成交溢价率6.0%,时隔近1年重新攀升至5%以上。2023年1-2月,300 城住宅用地成交建面2776万㎡,累计同比-36%。

今年1-2月,商品房销售增速降幅大比例收窄,但300城土地成交仍然同比下降36%。住宅销售火热的2月,单月土地成交上升也不到5%。可见,楼市小阳春并未让开发商不顾一切地去大肆抢地。市场维持慎谨乐观的心态。

在今年扩内需的战役中,汽车和房地产都没有想象中的神奇作用。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就成为必然之举。

前不久,《经济日报》发表《发挥好资本市场扩内需作用》的主题文章,文章指出“资本市场具有高效配置资源、合理分配收益的功能,既能培育优质供给,又能增厚买方收益,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意义重大。”

今年有一个提法“消费看住房,投资看股市”。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住房需求透支得比较厉害,“消费看住房”,再怎么刺激,今年住房消费增长空间估计也不大。至于“投资看股市”,中国A股指数常年与经济发展脱节,内地股市似乎是所剩无几的有大众财富效应和想象前景的投资市场。

中国居民工资收入/财产收入>6,意味着什么?

要扩大内需,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内需长期疲软,说到底就是群众收入低、购买力不足造成。

中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有四种: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2022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组成情况中,工资收入占57.28%,转移收入占18.32%,经营收入占15.39%,财产收入占9.02%。

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另外两大收入来源中,经营收入要有经营产业,转移收入要符合转移支付条件,并不是广大群众能普遍获得和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至于财产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在去年居民收入来源中处于垫底位置。

我国居民收入的结构特征,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力疲软的重要原因。靠工资收入不可能发财致富,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根据国际收入比较,中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平均值接近6.5倍,而美国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均值接近3倍。表明中国居民收入构成中主要以工资为主,而美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比更高。意味着中国居民抵御收入波动的能力更弱,当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时,对消费的拖累更加明显。反观美国的收入结构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资本市场的繁荣可以对冲工资收入水平的下降,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更小,进而也有能力维持消费市场的高景气。

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内需,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户均253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八成。实物资产中,74.2%为不动产,户均不动产187.8万元。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的增长主要是靠房地产,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当房地产业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时,资本市场能否充当扩内需的主力军,就很值得研究。

股市替代楼市成必选,关键要有赚钱效应

去年四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仅16%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

央行报告还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4.1%、20.4%和14.7%。

随着房地产业的没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从不动产向金融证券市场转移是大势所趋。房地产近两年的熊市加速了这一投资结构转换的步伐。

资本市场要取代房地产,充当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主力,还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家庭的财富结构上有明显差异。中国居民财富中不动产是绝对主体,美国家庭资产结构中金融资产占大头。以2020年中国住宅销售面积和金额测算的住房总市值达61.9万亿美元,是当年A股总市值的4.75倍。而美国当年住宅总市值是33.6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54%。但是,2020年美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达50.8万亿美元,是中国股票总市值的3.9倍。

如果内地资本市场要想取代房地产的作用,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在现有规模上再至少扩容4倍,并且是能够让全体居民财富稳定增值的市场扩容。

在赚钱效应上,股市与房地产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2000年商品住房均价2112元,到2023年2月,全国住宅均价10558元,23年上涨5倍。过去20多年,中国居民只要买了正常交付的商品房,闭着眼睛都在增值,只是赚多赚少而已。而一线城市过去20年房价涨幅早已超过10倍,如果早些年能在一线城市买几套住宅,现在已是躺赢的人生。

证券市场呢,2000年上证指数收盘2073点,2023年3月20日上证指数收盘3234点,23年只上涨了56%。股市里赚钱亏损的反差极其惊人。有数据显示,2022年A股投资者,盈利的比例是23.2%,持平的比例是7.3%,亏损的比例高达69.5%。2022年A股市值蒸发16.2万亿,股民人均亏损约8万。要想在股市赚钱可是个技术活。

玩得就是心跳的股票投资,在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中还是小不点,真正的大头是储蓄存款和银行理财。这些投资渠道的收益远不能与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相比。

房地产盛极而衰之后,中国居民家庭畸高的不动产财富比例确有调整的必要。但是,资本市场要承担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功能,资本市场的规模容量和赚钱效应需要能替代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地位。这两点短时间内恐怕都是天方夜谭。

我国M2供应量已经超过美日的总和,货币超发没有引发恶性通胀是因为房地产充当了资金蓄水池的功能。市值规模不到楼市四分之一的证券市场,还无法承接如此巨量的货币。

中国证券市场投机炒作盛行,与大多数群众追求稳健的理财观念背道而驰。

美国老太太一辈子持有可口可乐发财致富的故事,在中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在华人文化圈流行的是,李嘉诚长期低价买进土地、房产,高价拋售成首富的传奇。用资本市场取代房地产成为全民造富引擎,还面临文化观念和经济制度上的巨大鸿沟。

在2023年,稳经济、扩内需面临众多挑战的环境下,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正确的一步棋。但是,资本市场扩内需,首先居民要看到赚钱效应并闻风而动,才会有随后的消费投资热情。如何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是又一个艰巨课题。鉴于中国房地产今天的规模地位,发展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复苏稳定并不矛盾。

(申明:凡转载本知乎原创文章,须取得授权,并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知乎@许子财经 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