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摩诘搜书 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上)

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上)

2023-09-17 06: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答诏》曰:“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词》。调六气于终篇,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旰朝之后,乙夜将观。石室所藏,殁而不朽。柏梁之会,今也则亡,乃眷棣华,克成编录。声猷益茂,叹息良深。”

建昌右丞、蜀本摩诘

文行忠信、王右丞集

在政治生活中,王维终生奉行“文行忠信之教”。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他先后担任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官职。在不同的任内,王维都能够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序》说:“(王维)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王维在《酬郭给事》中所描写的“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也正是他自己朝廷生涯的形象反映。正因为如此,唐代宗才誉其“位历先朝,名高希代”,王缙才敢于评价其兄“当官坚正,秉操孤直” 。

王维,唐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授太乐丞,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又曾为河西节度判官。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时被俘获,押解洛阳,迫受伪职。乱平后,肃宗乾元中(758—760)复拜给事中,责授太子中允。迁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远渡东瀛、建昌刻本

今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刊本《王右丞文集》十卷,为1907年从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心源皕宋楼所购得。在这一卷卷已绝版的孤珍古籍中,蕴含着中华千年历史,正如王维诗所言“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宋版书的化身千百,正是我们开启昨天、今天与未来的一把钥匙。

拈花禅意、摩诘文集

王维,字摩诘,后世称他为“诗佛”。在盛唐一代,诗、书、画、乐俱可称为“大家”者,仅王维也。王维最有禅意的古诗: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鸟鸣涧

人闲佳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空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摩诘《王摩诘文集》蜀刻本

宋代蜀地曾刊刻大量唐人文集,其内容多源于古本,传本不多,故为藏家看重。《中国版刻图录》称:传世蜀本唐集分为十一行本和十二行本系统,其十一行蜀本,旧谓北宋刻本,实刊刻于南北宋之际,存世仅《李太白文集》、《骆宾王文集》、《王摩诘文集》三种。今存各类王维文集版本中,宋刻极罕,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王摩诘文集》乃宋蜀刻本最古佳者。

高物名印、稀若星凤

国家图书馆藏《王摩诘文集》十卷,全书钤有“子京”、“项墨林鉴赏章”、“袁氏尚之”、“顾印千里”、“汪印士钟”、“以增私印”、“子协卿”、“杨绍和读过”、“海源阁”、“艺芸主人”、“东郡宋存书室珍藏”、“以增私印”、“墓田丙舍退思庐主人记”、“彦合珍存”、“笔研精良人生一乐”、“周暹”、“子孙宝之”、“鬻及借人为不孝”等诸印,经明清著名藏书家项元汴、汪士钟、海源阁杨绍和等递藏。

化身千百、佳惠士林

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1891-1984)极爱此书,为求之,与海源阁后人杨敬夫商之经年,始予获得,便引《送梓州李使君》中“山中一半雨”,为书室起名“半雨楼”,又特制“半雨楼”印章一枚。1950年,周叔弢先生着手整理藏书,选出上乘精品,逐一核对,准备捐赠。于1952年8月,先生将此传世罕本宋蜀刻《王摩诘文集》捐赠给国家图书馆, 2008年《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此书名列其中,名录号01021。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宋版王摩诘文集》还原再造出版,是载道的翰墨宿愿。

制作说明

书名:宋版王摩诘文集

著者:(唐)王维

装裱形式: 线装(一函六册)

定价:2800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