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登家庭》意义重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摩登女郎风格意义分析 为什么《摩登家庭》意义重大

为什么《摩登家庭》意义重大

2024-06-21 15: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摩登家庭》11季完结后以此文献给这部给自己带来的感动的优秀喜剧。

如果要用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摩登家庭》,在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不是“喜剧”,而是“professional home videos”(专业家庭录像,Eric在纪录片里说的)。的确,刚看这部剧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被这部剧多么亲切和温情所吸引,直到后来第n次重温才发现曾经某些自己不曾察觉的笑点,也才恍惚意识到,这是部喜剧。这也是其吸引人也凸显其水准之高的地方,它不需要什么来自现场观众的背景笑声来一遍遍告诉你这是部以“喜剧”特色为主打的“剧”(当然背景笑声没什么不好,在此只是为了强调该剧的独特性),它就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三个小家庭和围绕他们的许许多多事情的记录,十分真实,笑点只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和《老友记》等情景喜剧相比,这部剧少了很多令人艳羡的光鲜亮丽(六个人过着光鲜亮丽的都市青年生活),少了遥不可及的距离,多了亲近感,仿佛这是很普通的家庭生活,而所有人都可以有机会过上这样的生活。

我很喜欢剧中的温情,尤其刚开始的几季里每集都有令人深思的地方,家人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思考,为了对方的幸福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跨出自己的“舒适区”,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非常容易的,很多人挣扎于经济打拼和世俗眼光中,鲜少有精力去关注家庭的温情,更别谈放下自己的身段为对方改变。这部剧在改变这件事上并没有刻意的美化什么,大家长Jay的改变花了这部剧的大半时间,对自己的女婿的态度,对自己儿子性向和儿子再生家庭的态度,对不符合自己传统审美的继子的态度,一步步小的量的积累最终引发质变,不像什么光怪陆离的好莱坞电影,一夜间某些老古板就想通了,态度大变,所以主角的烦恼一夜间没了,皆大欢喜。这个改变很现实,还具备了可行性。

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和睦和默契(尽管日常琐事会有小摩擦),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随着长大变得越来越牢固、互相之间越发为对方着想,两代人之间关系的磨合和向好,这些都是充满温情的地方。和纽约、洛杉矶这种负责经济输出和文化输出的资本化国际大都市不同,美国绝大多数地方的人在基督教的宗教传统的影响下仍是十分传统的,美国人看重家庭、看重传统的价值观(如Julie Andrews主演的《Mary Poppins》和《音乐之声》)。《摩登家庭》的意义在于,它不是要完全抛弃过往的传统家庭模式(这点在Dunphy一家尤其明显,堪称摩登家庭中最conventional的存在),过上大都市那种光怪陆离、我行我素的独身生活,而是要在现有的家庭模式上做点小修小补,为了爱和温暖抛弃自己的成见拥抱一些新的元素,整部剧仍在强调家庭温暖、强调亲情纽带,这也是其吸引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这部剧一大感动的点是同志家庭。美国LGBT电视史可以花很大的篇幅来讲(Apple TV为此专门做了部纪录片),这里说些离《摩登家庭》事件比较近的一些剧。在全国电视频道上,第一次出现同志为主角的电视剧是NBC电视台的《Will and Grace》,该剧从1998年开始播,并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让艾美奖在其第二季播出之后的2000年便给这部剧颁发了“最佳喜剧”,让它打败了《人人都爱雷蒙德》、《老友记》、《欲望都市》、《欢乐一家亲》等同样留名美国电视喜剧史的优秀喜剧,并由此确立了它在众多经典优秀喜剧中的一席之位。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没有污名化同志的存在,堪称另一个版本的《老友记》或《我为卿狂》,只不过由于性向不同剧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像老友记一样三对成了两对(曾经还差点三对成了三对),而是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整部剧,设定在纽约,带着纽约一如既往的色彩,几个单身人士出去约会,互相解嘲取暖,在一堆不幸的爱情生活中一边过着精彩的单身生活,一边寻觅爱,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没有伴侣,没有孩子。

同样在世纪之交出现的另一部意义重大的剧叫做《queer as folk》(简称QAF),该剧改编自同名英剧,在付费频道Showtime上播出。和《will and grace》的风格不同,该剧各种游戏人生式的非传统的生活方式(当然同志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alternative lifestyle”)作为剧名中“queer”(奇怪的)的写照,虽然也有folk(普通人)的情节,但主体在queer上。这部剧中的情感和家庭模式与普通大众之间是有距离的,尽管这部剧同样取得空前的成功但这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整体的舆论情况,大众仍是小心翼翼、怀着有色眼镜的看待同志群体。该剧如今也鲜少被主流媒体提及,尽管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2009年对于美国而言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美国大众仍在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日子里求生,出现了首个黑人总统,还在主流电视台上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剧。在Fox电视台上出现了谈论青少年挣扎的青少年电视剧《欢乐合唱团(glee)》,谈论校园霸凌、早孕、同志等高中生话题,扮演同志角色的Chris拿了部金球奖,此外在另一个电视台ABC,出现了电视剧《摩登家庭》。这标志着所有先前几乎只在先锋创作和少数消费群体中存迹的敏感话题第一次放在的全国的层面上被讨论。以此开始的十年了,尤其是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的社会文化经历了空前的转型,从《欢乐合唱团》、《摩登家庭》,到反歧视法案,到某个女歌手在白宫前喊了句“are you listening”并发了张名叫《born this way》的专辑,到电视电影《天佑鲍比》、《平常心》(2014,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到好莱坞终于拍了部电影叫《爱你,西蒙》,同志终于不再是那个疏离的、异样的群体,完成了从“虽然不算反常,但不能为大众接受”到如今“完全正常且可爱(perfectly normal and lovable)”的形象转变。

《摩登家庭》的十一年历史也正好经历并参与了这个议程、这个变化,从讲述一对同志夫夫也能拥有完全正常而普通的生活(姑且不讨论“正常”的界定及是否应该存在这样的概念),到同志夫夫终于从伴侣制变成了婚姻制,将第五季一整季的剧情主线给了Cam和Mitchell结婚,描述了从准备到终于实现的过程,恰似《老友记》第七季Chandler和Monica的主线剧情。整部剧播出后一年美国终于迎来全国范围的同志婚姻平权实现,剧中Mitchell和父亲Jay的分歧和矛盾到了焦点,最后Jay终于放下心中的执念和顾虑,用温暖迎接儿子的婚姻。作为一个越战老兵,正如许多美国大家庭的父亲一样,Jay的角色让人非常有代入感,包括其对“男子气概”一度的执念,到父子关系之间的挣扎,非常的真实、有感染力而让观众有切身的共鸣,而不是让观众像看戏一样看一堆青年人过着单身生活,就连Mitchell的扮演者Jesse Tyler Ferguson本人和父亲的关系缓和也是在其参与到该剧的拍摄到获得主流影响力的过程中逐渐改善,这让人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而不是像《queer as folk》一样基本拒绝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也不像《will and grace》对此轻描淡写的带过。

Mitchell和Cam和他们的女儿Lily更给观众,包括许许多多的同志在内,传达了一个曾经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剧中人物的生活告诉观众,你曾经想要的一切传统的、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都是可能的,不是幻想,不是天方夜谭,作为一个比例上占少数、文化上曾经一度被排斥的群体并不代表你的生活只能是不同的、和普通大众有质的区别。性向和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一样,是白人、黑人或黄人一样,和人的道德无关。不管是LGBT还是代表社会“传统”的异性恋,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经营并获得自己的幸福,在此层面并无二异。而这也说到了平权中最核心的一点,合法权益的保障,在工作、婚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其他人享有同样的平等权利,不多不少;是一种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不结婚,但我不能被禁止结婚。而这,正是21世纪10年代整个十年众多影视作品和平权的贡献。

除此之外,这部剧的意义还在于它在情景喜剧式微(数量、质量层面,从《欢乐一家亲》中Niles的扮演者David Hyde Pierce凭借《欢乐一家亲》最后一季再度加冕艾美奖最佳男配的时候的获奖感言“我听说电视变了,请大家等到电视变回来后叫我回来”可见一斑),从情景喜剧黄金年代可以冲上年度收视率第一(如《老友记》第8季)到如今前二十难入(《生活大爆炸》完结后更是没可能了)的情况下证明弘扬家庭等健康向上的三观的情景喜剧仍能在许多以低俗为卖点的二流电视剧充斥的市场里杀出重围,获得满堂彩,令人感动。业界对此的肯定从它前五年横扫艾美奖便可以看出,连续五年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历史唯二的存在,另一部同样是播了11年的《欢乐一家亲(Frasier)》),演技奖拿了6座,更不谈一个奖项的提名6个里有四个都是《摩登家庭》角色的巅峰时期。

说再多也无法说尽对这部剧的喜爱,便就此打住。三家人给了我们11年让我们看他们家的日常,现在只是决定不再拍给我们看了,幸福就如同大结局里三家房子的灯一样,熄了第二天还会再亮。我能看到他们幸福的生活11年,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为什么要伤心呢?

(Phill: If life gives you lemonade, make lemons, and life would be like, what?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