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战斗力标准牵引部队各项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提升战斗力标准 用战斗力标准牵引部队各项建设

用战斗力标准牵引部队各项建设

2024-07-01 0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用战斗力标准牵引部队各项建设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始终坚持用打得赢的标准搞建设,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联勤部队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必须着眼国家安全环境出现的新变化,适应部队履行职能使命任务的新特点,紧盯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新要求,把握建设规律、突出问题导向、找准有效抓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部队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

  认清在联勤部队立起战斗力标准的现实必要性。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但诸兵种部队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各异,联勤部队树立战斗力标准,必须依据自身职能任务,特别是当前要认清“五个双重”的现实特点,从根本上解决好心往哪想、人往哪走、钱往哪花、劲往哪使的问题。一是认清服务队与战斗队的双重角色,始终坚持“姓军为战”的工作取向。联勤部队管吃、管穿、管钱物,干的大都是服务保障的事。但必须跳出“后勤就是勤务”的狭隘思维,认识到医疗救治、弹药收发、武器押运、油料供给、运输投送等日常工作练在平时、用在平时、检验在随时的特殊性,始终强化服务就是战斗,岗位即是战位的职能意识,自觉把平时服务作为战时保障来对待,做到平战一体,建用一致。二是认清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与军事行动的双重使命,始终坚持用核心保障能力带动多种能力。从现实来看,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联勤部队和平时期的主要任务,而能打仗、保打仗才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绝不能把一般任务当主题,更不能用完成平时任务的成绩,掩盖核心保障能力的不足,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全面提高实战实保能力。三是认清既设保障与应急保障的双重模式,始终坚持随时能保的实战要求。目前,依托既设力量实施区域化保障,是联勤的基本保障样式,但从未来战争需要来要求,应急机动保障无疑是重点,也是发展方向,必须要从简单组合转到系统整合上来,从重视静态保障转到静动结合保障上来,从粗放保障转到精准保障上来,积极探索跨区保障、伴随保障、军地交叉联合保障等新的保障方式,向实战靠拢用力。四是认清保安全与保打仗的双重关系,始终坚持“打赢第一”的大安全观。联勤部队安全隐患多,危险领域多,保安全压力大。但绝不能为了安全系数,人为降低战斗力标准,必须破除“训练是一票,安全是满票”的消极保安全、过度抓安全思想,切实用保打赢这个“大安全”来保证不出事这个“小安全”。五是认清自主发展与融合发展的双重路径,始终坚持扩大联建效果提升保障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联勤部队的医疗、军交、营房、油料等许多保障要素都是军地通用、军地兼用、军地共用,需要在融合发展上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机遇,延伸探索军地联建、联研、联管的方法手段,借台唱戏、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实现全方位全领域深度融合。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制约战斗力生成提高的痼疾和顽症。坚持问题导向是习主席反复强调的观点。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一些联勤部门在思想观念、信息手段、能力素质、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一是僵化守旧的思想观念。落实战斗力标准,推进后勤向信息化转型,关键是要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和羁绊。当前一些同志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知识结构,都存在与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有的习惯于按套路抓、按惯例干,认为空谈信息化不如抓具体工作实在,对抓转型转变缺压力和动力。有的知识更新不够,对信息主导、体系作战、联合制胜、精准保障等前沿军事理论知之不多,研究不深,应对信息化作战、联合作战准备不足。二是相对落后的硬件设施。尽管近几年各级都加大了信息化软硬件投入,但对照“需求实时感知、物资可视掌控、决心及时正确、保障精确到位”的建设现代后勤的基本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后勤一体化指挥平台还没有完全延伸到仓库、医院等保障末梢;信息通联手段与保障对象不相匹配,联勤系统内单联尚可,保障体系内互联不畅。三是未能跟进的信息素质。联勤部队是知识密集型单位,虽然人员学历层次高但含军量低,含信息量更低,搞一般业务的多,搞信息专业的少,尚有不少干部没有经过信息化保障能力培训,联合作战和信息化作战保障能力缺乏。四是效率不高的联合体制。构建一体化、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保障体系,是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联勤的内在要求。但实际工作中,有的还存在有配合缺融合、有支援缺支撑、有效果缺效率、有连接缺衔接的问题,特别是在三军联勤和军地联通上,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既有现行体制编制的客观因素,也有部队主动作为不够的内在因子,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确立的战斗力标准就是低标准、落后的标准,无法形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保障力。

  着眼完成联勤“三大建设任务”,推动战斗力标准真正在部队建设实践中落下去。战斗力标准说到底是个实践标准,不能喊口号、贴标签,不能坐而论道,不能把精力花在解读上、解释上,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三大建设任务”,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推动战斗力标准在部队落地生根。一是让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强起来。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想打赢,广大官兵才会自觉练打仗。要带头学习提高,努力学习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信息化知识,积极掌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切实提高筹划指导的精准性、后勤布势的科学性、保障行动的实战性和保障模式的灵活性;要带头练兵打仗,坚持练兵先练将,考兵先考官,自觉练谋划、练指挥、练协同,把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短板补齐;要带头改进作风,始终强化忧患意识、全局意识和进取意识,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始终用备战练兵这根“指挥棒”来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确保中心居中,主业主抓,主角站上主位。二是要把实战化训练的要求实起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其核心思想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像打仗一样训练”。要把训练内容抓实。针对联勤部队重业务训练轻信息化联合演练的客观现实,强化基本信息技能训练,首长机关专攻训练和一体化联合演练,增强实战化训练的信息含量。要把训练环境设实。加大与受保障单位的对接演练力度,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摔打磨练部队,强化实战观念。发挥好后勤综合训练基地的信息科技优势,运用多种手段,为部队在战伤救治、野战油料收发等专业训练方面,提供“准战场”的训练环境。要把训练评估考实。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多些“随机性”,少些“跑龙套”,多些“硬杠杠”,少些“软指标”,切实通过考核规范化,促进训练实战化。三是要把问责倒逼的刚性机制建起来。战斗力建设是标尺,刚性落实才是“标准”。但现在的问题还是奖的多罚的少。近年来各级都注重了大奖重奖军事训练突出的,而真正罚出畏惧、罚出压力、罚出动力的却不多。大家经常看到因“两防”出事被通报的,因“三清”交不了明白账就交不了差的,却很少能看到因训练抓不好,影响个人成长进步的。因此,必须建立起严格的问责追究机制,用抓“两防”的较真态度抓训练、用抓“三清”的求实劲头抓战备,着力克服当前重形式轻结果的“问责秀”问题。同时,切实端正选人用人导向,坚持用实战标尺量化选用标准,改进考察识别干部的方法途径,探索把考核由会场搬到训练场、演习场,通过受领任务看担当,练兵实绩看能力,危急关头看血性,切实把想打仗、会打仗、能打仗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用人导向调动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联勤部)

(来源:解放军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