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艺术家易柏霖:石涛和黄宾虹启迪我要百折不挠地追求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描写女子样貌的词语 加拿大艺术家易柏霖:石涛和黄宾虹启迪我要百折不挠地追求艺术

加拿大艺术家易柏霖:石涛和黄宾虹启迪我要百折不挠地追求艺术

2023-03-26 1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出生于德国、成长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后求学于中国,十年时间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业。艺术家易柏霖在去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典礼上,以外籍留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今年的《会画少年的天空》节目中,作为外国面孔的他,选择了中国画的表达方式,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前,他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独家专访,深入畅聊了自己对艺术的思考,他说,石涛和黄宾虹启迪我要百折不挠地追求艺术。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民国时期的一张图,点燃了我对中国及中文的兴趣

收藏周刊: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什么途径了解到中国艺术?当时对中国艺术的第一印象如何?

易柏霖:由于父母对文艺的热爱,从小就鼓励我读书,而家里丰富的书籍成为了我理解世界的窗口。记得最早接触到中国是八岁的时候,是通过一本比利时漫画书,埃尔热(Hergé,1907年-1983年)的《蓝莲花》(法文:Le Lotus bleu,首次出版于1936年)。《蓝莲花》第六页上可以看到民国时期上海市街道的一张图,街道上挂着五花八门的,用繁体字写出来的横幅招牌。那张图点燃了我对中国及中文的兴趣,而看到《蓝莲花》里的汉字,心里就特别想学会这门语言,并能够到遥远的中国亲自去发现中国的文化和风俗。

收藏周刊:您了解中国艺术之前,是否已经有一点西方艺术的基础?

易柏霖:我的小学和中学分别是在意大利和加拿大度过。虽然课表上有了《造型艺术》(英文:plastic arts)这门课程,但其主要目标是启蒙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及创作能力,而不是对美术的基础训练。因而到中国开始学山水画之前,我的艺术基础主要不在于绘画实践上,而更加在于世界文学上。由于这个原因,开始练书法时,我像一张白纸,吸收与适应速度较快。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文化时也有了新的发现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中国艺术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它哪些地方吸引您?您认为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如何?

易柏霖:自清末民初以来,该话题已经被讨论无数次。在这提出本人的看法不如提张大千先生1972年接受采访时所说:“…… 但是我对于别个国家的画…但相尊重不相思,我很尊重他们的可我没学过,但是就我一个人的理想,就是这普通一般的可以分这是东方的画这是西方的画,我想到了最高的境界啊,没有分别。所谓这个普通的分别是什么呢,风俗习惯不同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画出的画不一样,这是西洋画这是中国画。我想最高的时候,用油画的方法一样可以画中国画,那么用毛笔用胶水、墨水一样可以画西洋画,所以我看到外国的画我们虽然没研究… 我觉得他们出发点用意用心也是一样的,在我一个人的想法呐,不必要严格去分东西之分,到了最高的境界是一样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一致的。面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的,但事物的本质永远不变。

收藏周刊:2012年,您先到广西艺术学院学习,后又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到中国之前和之后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呢?

易柏霖:2022年6月份博士毕业我在中国正好读了十年的书。十年不断研究中国画,自己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最终看穿了面貌,通过探讨中西方的艺术与思想看到了人类的本性其实是一致的。另外,我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文化时,也有了新的一种发现。

因为无法让自己变小,我就在宣纸上将蘑菇放大

收藏周刊:我了解到,在您的中国画探索上,蘑菇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我甚至看到,您在表达蘑菇题材的时候,借用了山水画的样式,在您看来,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易柏霖:《墨蘑的小世界》是我2020年4月份开始创作的一批水墨系列作品,主题为蘑菇,主要目标是探索当代水墨画中的形式语言。以蘑菇为题材的决定来自于我读书期间,对人与山水的关系的思考。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往今来的人对山水的认识与感受有了巨大变化。虽然我们对世界各地地理面貌的了解越来越宽泛,但这个现象经常会带来两个影响。一,这种地理知识可以导致对造化感受的一种平常化,使我们失去像孩子般的好奇性和新鲜感。二,这种广阔的知识可以使我们忽视造化中千变万化的微妙细节。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海的深渊和太空的神秘,我们手机上几乎没有査询不到的消息和知识。我们也逐渐失去孩童般的纯真,失去了对一颗小蘑菇或一片雪花充满好奇心。蘑菇,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具有五花八门的种类,色调、形状丰富多样。由于蘑菇生长速度快,也总出现在山村乡野间,给在乡下田间散步的人带来不少惊喜感。蘑菇也可以被形容为“低调”,因为生长隐蔽而不轻易被发现。虽然蘑菇本身样貌十分独特,又善于隐藏在自然中,尤其是森林里,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蘑菇题材引发了我的思考:人们对宇宙的了解究竟有多大?随着全世界的城市化及交通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自然到底了解多少?现代人们对海外国家的经济等状况了解不少,回到家却不知自己邻居的名字。上下班的忙碌,似乎已经完全忽视了门外的那几根草、几片叶。有的人渴望大山大河,而我认为能够在阳台上种几朵蘑菇就已心满意足。因为无法让自己变小,我就在宣纸上将蘑菇放大。我创作《墨蘑的小世界》系列的第一幅画是在新冠疫情居家期间创作出来的。那段隔离在家的日子,推动我将思想集中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上。

收藏周刊:您了解到的中国古代画家有哪些?他们对您有怎样的影响?您目前在中国画的探索上,主要思考什么?未来您会在中国画探索方面,往哪些地方探索?对自己在中国画的探索上有怎样的期待?

易柏霖:在课堂上,海外学生与中国学生一样,对历代国画家都得拥有全面的了解,但说起对我有影响的主要有两位,即石涛与黄宾虹。他们的艺术观提醒我一个人的艺术成就不在单纯地继承传统,也不存在于疯狂的临摹之中,而是通过本人百折不挠的追求而形成的。

自2019年以来,我逐渐脱离了纯粹的具象绘画形式,并开始探索微观世界的表现方式,一边采用笔墨语言探讨自然世界的纹理及造化的原形,一边采纳中西绘画元素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自己的创作,我想努力寻找新的视觉体验,并希望能够为观赏者提供一个可游、可居、可思的精神和梦幻空间。

人物介绍

易柏霖

1987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市,成长于意大利和加拿大,来华已有十余年。2012年至2019年,本科与硕士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专业为中国山水画。2019年至2022年博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师从张捷教授,专业为中国画山水理论研究与实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