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销员之死英文版pdf 《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2023-08-23 0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 | 雪忆柔

纵观20世纪的美国文学,皆以“美国梦”为主要情结和时代旋律,直到《推销员之死》横空出世,深深地震撼了整个社会,且给执迷“美国梦”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推销员之死》海报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一部两幕剧,被誉为“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它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影射大环境下底层民众对“美国梦”的追寻,以普通人的生活、心理及与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冲突为核心,揭示金色“美国梦”的真相,从而以个人悲剧为整个社会奏响一首悲歌。

威力是名推销员,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自命不凡、自视清高且自以为是,然而他却深爱自己的家庭。虽然威力曾对婚姻有过不忠,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着三十余年推销经历的威力,在老板将他辞退、父子争吵暴露儿子的怨念之后,绝望的他为了两万美元的保险金,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威力是这个社会最普通的小人物,他刻苦卖力、执着上进,只为早日功成名就,实现全家人的“美国梦”。然而,即便在走向生命尽头时,威力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个梦破碎的根源。

提到小人物,我们首先会想到周星驰,他的电影里几乎都是小人物当道,以微见著地感知、抗争、融合于这个世界。与大时代相比,蝼蚁确实不足一提,然而千里之堤可以毁于蚁穴,蚍蜉也能撼动大树,这便是弱者的能量。《推销员之死》恰巧运用了这样的力量,为整个国家敲响了警钟。

话剧版《推销员之死》

接下来,我将结合话剧的四要素: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和对话性来着重分析创作者意图,从而让读者真切地看清“美国梦”的迷雾。

作为“美国梦”根基的《独立宣言》,将“美国梦”镶嵌在了第二段的段首,化为神圣庄严的一句:“人人生而平等。”而后,全民追逐“美国梦”的时代帷幕就此拉开。

《独立宣言》

曾经歌唱美国遍地黄金的浪漫主义文学,直到19世纪中后期,终于敛起了“天真时代”的笑容,学会了沉淀和反思,《推销员之死》便是一个深刻思考的成果。

“美国梦”究竟是虚幻泡沫还是唾手可得?如何用舞台布景搭建出时代大背景的虚无,搭建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荒芜,这是对米勒的考验。显然,米勒出色地完成了这项设计。

话剧版《推销员之死》舞台设计

“舞台中心是厨房,有一张炊桌,三把椅子和一只冰箱。”“厨房后面是门口,挂着门帘,通起居室。厨房右边,高出舞台平面两英尺的是间卧室,家具只有一张铜床和一把靠背椅。”“厨房后面,高出舞台平面六英尺半的是儿子的卧室,隐隐只见两张床,卧室后面是一扇老虎窗。左边有座楼梯从厨房弯上这间卧室。”

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设计并不复杂,整部剧便是围绕着这座房子展开。此时,房子是实物更是意向,它有双重象征。

第一层象征是“家庭对人的保护”。于威力而言,奋斗一生换来了一座房子,容下了他所爱的一家子。他将心血倾注于此,将希望寄托于此。他以为这就是他为之奋斗的“美国梦”: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挣得人生的果实。然而,这个“家”真的是温馨的吗?妻子琳达的一味顺从、儿子潜藏的叛逆,这一切都将威力包裹在了一个虚幻的梦境中。一座房子影射了威力个人的“美国梦”不过是黄粱一梦。

第二层象征是“环境对人的束缚”。表面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威力,其实是用谎言、虚荣伪装着自己平凡庸俗、不堪一击的假象。没有文学作品中的遍地黄金,寻求一个幻梦并不容易。威力用了几十年时间,依然与大多数民众的思维保持一致:认为只要跻身在一座城,便总有梦想实现的一天。一座房子映射了大时代背景下的“美国梦”不过是南柯一梦。

话剧版《推销员之死》

其实,“美国梦”对威力而言就是空中楼阁,在他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这个梦一点点地瓦解了,威力的苟延残喘都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个人与社会,当这两点失衡之时,便是内心世界坍塌之日。

米勒力图通过话剧的直观性影射“美国梦”一眼可辨的谎言性。

《推销员之死》分为上下两幕,演绎的是威力生命倒数的两天一夜。舞台布景极为简单且直观:厨房、浴室、阁楼等等。然而我们看到的舞台却不是全部,通过威力的想象,我们还在他的头脑中畅游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米勒搭建的是观众肉眼可见的直观的舞台世界和直观的内心世界。

中国版《推销员之死》

卧室直观,我们看到彻夜不能入眠的威力的彷徨。

餐厅直观,我们看到了维持表面和谐终将破茧而出的家庭冲突。

阁楼直观,我们看到了两个兄弟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真相。

浴室直观,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有人奋斗、有人享乐的矛盾。

我们在米勒搭建的直观的世界里,仿佛拨开了层层迷雾。米勒将威力的内心世界撕裂开、赤裸裸地呈现给观众。他的彷徨、无奈和决绝与梦想破碎无关,而是源于他内心世界的坍塌。

只是威力未曾知晓,是环境迫使他和他的儿子们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这个环境就是无法动摇的社会根基。

如果说威力的死因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排除社会因素外,背后的推手之一还包括他的妻子琳达,那个无时无刻不在呵护丈夫敏感脆弱的心和吹嘘成性的尊严的女人。琳达的温柔是糖衣炮弹,为威力的眼前又铺上了一层迷雾。

中国版《推销员之死》:威力和琳达

“三十五年来我们头一回刚快熬到个无债一身轻的日子,他只需要一点薪金就够了,他甚至连牙医生的账也付清了。”

这段话出自琳达之口,她甚至想不通丈夫自杀的原因,我们通过这寥寥数语便能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可悲。她盲目的屈从并不是对丈夫的爱,它是压力,是未曾深入灵魂的浅薄之爱。这层爱仿佛是威力对“美国梦”的痴迷,只是看到表层的肤浅。而琳达的服从同样影射了人们对“美国梦”的盲从。

在演艺圈,能够出演话剧是对一个演员最大的认可。演员郭京飞的一句话揭示了他喜欢话剧的原因:“因为大幕一拉开,就我一个人说了算,这种感觉太棒了!”

可见,话剧非常考验演员的综合素质,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结束。《推销员之死》便将这种“综合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话剧版《推销员之死》

米勒在《推销员之死》的结构上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通过倒叙的方式将当下、现实和幻想相互融合。光怪陆离的梦幻和残忍无情的现实紧密结合,裹挟着“美国梦”的迷雾。

我们通过威力的“自我灵魂对话”感受到了他紧绷的情绪,在重重压力下,他已经在走向崩溃的边缘。尽管琳达和孩子们已经发现了丈夫的异样,然而他们却成为了推波助澜的“帮凶”。威力的境遇是整个社会的写照,一次次的努力遭遇一遍遍的打击,生活的压力总是逼迫着人不停地前行。

电影版《推销员之死》

威力喜欢吹嘘,谎话连篇的他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积极进取的奋斗者形象,然而好高骛远的他注定只能平庸一生。他羡慕哥哥本,轻而易举地获取了财富,于是以为只要努力,物质便能唾手可得。威力代表的是摒弃“美国梦”初心,只想迅速攫取财富的一代。

威力溺爱儿子,他以为他将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然而父子如此相似,眼高手低的孩子们不屑于普通的工作,游手好闲却乐于坐享其成,比夫和哈比代表的是二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

金色的“美国梦”就这样攫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然而事实证明,只有少数人实现了它,绝大多数人还是在茫然中苦苦挣扎。

米勒通过《推销员之死》的舞台搭建,以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让我们通过一个家庭看到了整个社会的缩影。错的从来不是“美国梦”,而是人们假借它的名义,为怠惰懒散和不劳而获找的理由,是对“美国梦”的最大曲解。

戏剧的主要特征是强烈的冲突性,比如《雷雨》就是一环扣一环的矛盾冲突导致的情感爆发,而话剧更注重对话形式的表达。

话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话性”,以演员密集的语言表达替代场景、事件等。而且话剧时间短,场地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保证一部话剧的完整性,演员的表现力至关重要。因为没有特写镜头的追踪,如何通过肢体形态带动观众情绪,这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

提到对话性,莎士比亚对戏剧的贡献最为卓越。莎翁的剧本以优美的文字、哲理性的对话为其主要特征。而《推销员之死》的标志性特点就是用心理现实替代外在现实,通过威力的回忆和心里对话进行场景转换,使整部作品在现实、回忆和想象中不断切换,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话剧版《推销员之死》

我们通过威力的语言表达得知了他的两个梦想:一是自身事业的成功,变成和老推销员辛格尔门那样优秀的推销员:只需用电话操纵便可日进斗金,死后有成千上万的老客户参加他盛大的葬礼。然而梦想照不进现实,现实更加残忍,威力的卑微人生和辛格尔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威力奋斗半生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推销员,在他的葬礼上也只有四个人出席而已,其中三个人还是他的家人。

威力的第二个梦想则是寄托于儿子比夫和哈比的身上,一位老父亲企盼爱子能够出人头地,然而两个孩子只知道寻欢作乐,像报喜不报忧的威力一样,他们展现出的也是自己精心伪装的优秀。二战后的美国青年被评为“迷惘的一代”,这个特性在比夫和哈比身上被放大了。希望落空的威力只好通过“骗保”为儿子们留下一笔可观的补偿金,伟大的父爱却是作茧自缚的悲哀。

电影版《推销员之死》:威力和儿子们

“我不是当头头的料,威利,您也一样。您根本成不了气候,您只是一个拼死卖命的跑街,到头来就像所有的跑街一样,落得个给人家扔进垃圾堆的下场!”

这段话出自威力引以为傲的儿子比夫口中,错误的希望寄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推销员之死》的第二幕以“挽歌”命名,这是给威力的悼文,更是对“美国梦”的祭奠。

威力一家是“美国梦”的牺牲品,比夫对琳达说:“他根本不认识自己。”米勒借比夫之口批判的不只是威力,更是整个社会。当人类能够清醒认识自己时,才是解开束缚、真正奔向幸福时。

迷茫时,想想苏格拉底两千多年前刻在石碑上的话吧:“认识你自己。”

威力还是死了,在这个自恃呼朋唤友的推销员的葬礼上,却只有一个外人出席,多么无奈的现实讽刺。这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百变星君》,那个平日里看起来万人吹捧的李泽星“死了”,葬礼上也只有一个“牙套妹”出席。人往往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刻,才更能看清人性。

在滚滚洪流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体的死亡不过是流星一逝,然而《推销员之死》却唤醒了整个社会。

《推销员之死》:威力

其实,“美国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看,它是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理想。从狭义上看,它是美国民众通过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个人梦想。显然,《推销员之死》将着眼点定在了小人物身上,反而多了几分“画饼充饥”的讽刺感。

威力对“美国梦”的执着是底层民众的缩影,梦碎后依然执迷不悔则是坚信“美国梦”的悲哀。

威力的自杀戳穿了“美国梦”的谎言,他的死亡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更是一幕震撼人心的人性悲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