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荐书籍100本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2023-07-02 0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历时100天,跟着薄荷阅读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虽然之前也或多或少有接触心理类书籍,但还是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特别多的点。

整本书是以蛤蟆Toad的心路历程为主线来展开,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眼里看到的“富二代”,可是他却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样过得潇洒快乐,反而很抑郁。在朋友们的推荐下,他决定去向心理医生咨询,最开始的初衷似乎只是为了满足朋友的要求,而并不是为了自己。当与心理医生Heron的前两次面谈时,Heron帮助它一起理清了真正为谁而咨询这个问题后才算正式开始咨询。当然,结局是特别棒的,Toad从之前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真正做回了自己,身边的朋友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而最愉悦的,当然是Toad自己。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了一把心理咨询带来的“跃迁”,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会更加复杂。刚好自己最近正在上心理咨询课,结合本书的阅读,有以下几点感悟:

1. 咨询中切记一定不要给被咨询者正面的答案,而是需要TA自己去寻找。正如书中的Heron,常用的句式: What happened? What do you think? That’s a good question, what is your answer? 虽然过程中会让被咨询者很恼怒,但这便是咨询的意义,激发被咨询者自身的思考,而不只是利用应激回应或等待他人给予答案。特别有印象的一段是在一次咨询后,Toad在回家路上思考他们的对话,他内心有许多的问题。但他知道,如果他直接去问Heron,它拿到的回复一定是:That’s a good question, what is your answer?

2. 共情/倾听:关注被咨询者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当然更不能嘲笑/评判。就如同最开始咨询时,Heron就承诺在会谈过程中一定会全程投入,只关注Toad. 这会让被咨询者有种被重视的感觉。而不像现实生活中,他们更多时候收到的是来自他人的嘲笑/评判,当然也有可能是忽视。

3. 书中提到的人生三种状态特别受用,此刻才理解到为什么经常有听到的一句话:成人后的许多行为,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当我们真正能理解到这一层,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从其中跳脱出来,你便可以真正做自己,也就是这里的成人自我状态。

a. 父母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状态和营养型父母状态

b. 儿童自我状态:适应型儿童状态和讨好型儿童状态

c. 成人自我状态:寻找自己心理的答案

4. 书中的另外一个知识点:人生坐标也是特别有趣,看得过程中就能联系到身边真实的人物:通过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得出一个四象限: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由此也感受到,任何人都不能让你快乐或不快乐,真正的操纵者一定是你自己。从这本书的阅读也可以看到,在整个咨询过程中,Heron并没有给到Toad任何物质层面的东西,倒是最后Toad还真诚地送给Heron一份礼物,只是不断地问问题,却能让Toad脱胎换骨。

也特别喜欢Heron讲的一句话:咨询的过程,不只是被咨询者受益,而是一个双向的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也给咨询设定了一个基调,咨询师一定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意犹未尽,于是前两天再把中文版实体书买回来,待我细嚼慢咽,好好品味。

写于2023/2/4早上8:0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