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测死亡时间精确到几点钟的方法 专栏

专栏

2024-07-17 1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面我们讲过《史记》里有西汉初年仓公淳于意“决死生”而患者如期而死的医案若干。(古代中医这么牛!《史记》里记载中医预测死亡时间的医案https://mp.weixin.qq.com/s/lDDKAapdP3q7XPHIu-rZ4g)而几乎同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后来又分成《素问》和《灵枢》两本),里面已经有系统的预测死亡时间的理论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用《内经》的理论,预测患者死亡时间精确到时辰的医案。

这位医生叫李中梓,生活在明代,字士材。他也是研究《内经》的大家,他编写的《内经知要》可谓是学习《内经》的学霸笔记,成为很多人学《内经》的入门书。李中梓还写过很多书,今天介绍的这个医案出自他的《医宗必读》,也被《续名医类案·劳瘵》收录,把他研究《内经》的造诣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中梓在六月份给一位吐血咳嗽痰多的女患者看病,诊脉“两尺如烂绵,两寸大而数”,正常的肺脉(可以从右手寸脉诊察)脉象应该浮涩,却出现了洪大的脉象,这是属火之象,火克金。《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反四时……难已。”李中梓结合《内经》里面的五行生克、四时脉等理论,以季节的尺度来定位,预测患者在秋天病情会严重。

到秋天患者病情果然严重之后,八月五日再次诊脉,寸脉变得细而快了,尺脉变得有力了。李中梓先用了《内经》里的五运六气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当年是戊午年,推算出来“少阴司天”。接着他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里一个非常冷门的南北政理论,李中梓推算戊午年属于北政之岁,而少阴司天则对应《素问·至真要大论》里“北政之岁……三阴在上,则尺不应”的情况。而现在“尺当不应而反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不但不正常,还属于“尺寸反”。《素问·五运行大论》有一句“尺寸反者死”,所以这个脉象比初诊时更严重了,属于死证了。

李中梓进一步对患者的死亡时间进行定位。先是结合《内经》真脏脉理论,初步定位到某一天。《素问·阴阳别论》说:“肺至悬绝,十二日死。”据此往后数12天,是八月十六。然后又根据胃气理论和五行生克理论对时间定位进行微调。《史记》仓公医案提到“病者安穀即过期,不安穀则不及期”,《内经》也强调胃气对人生命的重要性。患者能吃,所以死亡时间可以稍微往后推一些。

具体后推多少呢?古人对日期赋予了五行属性,李中梓推算八月十六、八月十七这两天都属金,与肺五行属性相同;到十八日就属火了,火克金,对肺病患者来说更为不利。正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太阴气绝……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太阴就是指的肺经。加上八月十八那天又交寒露节,交节气时人体需要适应自然界变化,往往是疾病加重的节点。综合以上理论和现实因素,李中梓把患者死亡时间精确定位到了八月十八这一天。

定位到日期之后,这预测还没有结束,李中梓进而又根据经脉气血流注的理论,把患者的死亡时间精确定位到某个时辰。这是肺病,李中梓根据“寅时乃气血注肺之时,不能注则绝”,预测患者将在八月十八日的寅时死亡。患者果然如期而死。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医案时的震撼。根据《内经》理论能一步步预测,把死亡时间定位到时辰,每一步预测都精准无误,《内经》理论是真有用!组合运用《内经》里这么多理论,而且多冷门的理论都能用上,李中梓也真不愧是《内经》研究大家!

读完这个医案,我对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多感悟。天人相应(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法则是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推断死亡时间的前提。结合时令对疾病的可能影响,通过时间被赋予的阴阳五行属性,可以判断正气最虚、邪气最盛、阴阳最不平衡的时间是病情最严重、最危险,可能会死亡的时间。

但自然界对生命的影响并不是永远排第一位的。在这个医案里,当生命衰竭,发展到以时辰计死期时,自然界对生命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因而主要从脏腑经脉气血盛衰来考虑,以气血不能流注而告死亡。就像月亮可以引起大海的潮汐,但一条快干涸的小溪何谈潮汐呢?

展开全文

所以,阴阳五行并不是《内经》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全部。《内经》里还有很多直接给出的死期,例如见到肺的真脏脉,死期是十二天。这种可能是来源于实践经验总结的内容,融入了《内经》的理论,成为后世医家诊疗思路的一个环节,在临床实践中继续发挥作用。

医案原文:

南群许输所孙女,吐血痰嗽,六月诊之,两尺如烂绵,两寸大而数,曰:金以火为仇,肺不浮涩,反得洪大,贼脉见矣,秋令可忧。八月五日复诊,肺之洪者变为细数,肾之软者变为疾劲。余曰:岁在戊午,少阴司天,两尺不应,今尺当不应而反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尺寸反者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计期当死于十六日。然能食者过期,况十六、十七二日皆金,未遽绝也。十八日交寒露,又值火日,经曰:太阴气绝,丙日笃,丁日死,言火日也。寅时乃气血注肺之时,不能注则绝,必死于十八日寅时矣。输所闻之,潸然泪下,以其能食,犹不肯信,至十八日未晓而终。——《医宗必读·卷之六》

作者简介

黄玉燕,女,1984年2月生,副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经典与学术流派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生命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围绕《黄帝内经》与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科研、教学与科普工作。共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1项、其他院所级课题3项,参加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9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部。曾与翟双庆教授合著科普著作《五脏探幽·解密心肝肺》,先后参编科普著作《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六气篇之风寒暑》《中医药文化校园普及读本•三年级上册》《中医学原理通论》等。

End

专栏 | 古代中医这么牛!沈括《梦溪笔谈》里的死证续命医案,说续三天就三天

专栏 | 黄玉燕副研究员:古代中医这么牛!《史记》里记载中医预测死亡时间的医案

【专病】博采众长学诊疗—混合痔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黄玉燕,编辑:徐一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戳文尾 “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