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探究实验的四个基本步骤 【核心素养目标】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024-03-05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生命观念:通过资料分析和其他实例,以及实验探究等活动,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2. 科学思维(1)通过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例,分析讨论,概括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尝试设计对照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说出科学探究的设计要点。3.科学探究:尝试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能够基于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设计对照试验,并可以进一步探究温度、水分等其他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4. 态度责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引发学生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和责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教学难点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三、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构建环境、生态元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概念,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二课时为实验探究课,该探究为本书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探究课程,在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培养上的教育价值高于知识层面上的教育价值,所以利用完整的一课时完成。第1课时的教学思路上,首先充分利用好“想一想,议一议”的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环境的正确概念,并由此引出对环境中生态因素的学习;之后,利用教材中小麦田的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识别和分析影响小麦生活和分布的各种生态因素,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在上述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师生通过大量举例引导学生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关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继续利用教材1-13和1-14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而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竞争、合作、捕食和寄生等关系。关于生物对环境的实验和影响,教师可利用教材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列举一些生物适应环境、影响和改变环境的其他实例。第2课时的实验探究,因为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实验,师需要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如鼠妇或者面包虫、黄粉虫等等(某宝可购买),学生提前分组,课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对生作好实验纪律的要求。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鼠妇,湿土,铁盒(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计时表。 教学用PPT。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展示大熊猫的相关资料。提问: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一旦这些环境发生改变,是否会对大熊猫的生活和分布造成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第1课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环境中生态因素1.环境过渡: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什么是环境?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 展示图片: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生长靠太阳等。概括环境的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生态因素过渡: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演绎法:概念→实例)展示:观察教材P13的图1.12小麦田资料分析,并完成下列讨论题。1.影响小麦生长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2.你能对这些生态因素进行分类吗 总结: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蝗虫、七星瓢虫、蛇、老鼠、蚯蚓等属于有生命的物体,属于生物因素。因此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学习目标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过渡:通过刚才的实例分析,小麦的生活收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他植物同样也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图片展示:针叶林和阔叶林、山寺桃花始盛开、葵花朵朵向太阳、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其他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影响。思考: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师生分析: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的生长还受到土壤中的无机盐(氮、磷、钾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过渡:非生物因素是不是也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举例。图片展示:北极狐和沙漠狐、鼠妇(为下节课实验材料做准备)和蝙蝠得出结论: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其他动物的生活和分布也有影响。学习目标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过渡:刚才分析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小麦生物的老鼠、蛇、蚯蚓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呢?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课堂导学:阅读P16第一段,找出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图片展示:七星瓢虫捕食蚜虫、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师生通过举例简要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时师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学习目标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过渡: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 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资料分析:骆驼、骆驼刺、海豹和蚯蚓讨论:(1)骆驼和骆驼刺师如何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又是如何适应寒冷环境?(2)蚯蚓是如何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3)请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师生举例,图片展示,雷鸟的保护色、枯叶蝶和兰花螳螂的拟态以及大黄蜂和箭毒蛙的保护色,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可进一步补充,同时也具有相对性,如雷鸟在季节交替时来不及换羽,反而容易被天敌发现,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进化受环境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过渡:环境会影响生物生存,生物会不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呢? 让学生观察教材P17中蚯蚓的图片,思考:蚯蚓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又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环境的?师:蚯蚓以植物枯枝落叶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使土壤疏松,排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植物生长。可见,蚯蚓对土壤有松土、肥土作用。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展示:森林砍伐、过度放牧、三北防护林等图片师生总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影响。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对于生物圈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应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第2课时【旧知回顾】【新课学习】过渡:与植物相比,动物对外界环境反应更加灵敏,因此,我们这节课就选择了鼠妇作为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提问: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就以鼠妇作为实验对象来进行我们这节课的探究实验。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讲述: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4-15页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目标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 师引导学生结合鼠妇的生活环境特点,请你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2.讨 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提示:学科实验中,不能盲目的作出假设,假设要有依据,不能凭空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需设计实验。现在老师在实验桌上给大家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玻璃板、铁盘,10只鼠妇等。请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假设,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请根据课本的实验装置图,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同学设计实验装置。①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②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③明确该实验如何操作?实验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完善试验方案。4.实施实验计划教师巡视,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还有水、温度等因素。提醒学生: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表达和交流学习目标三、对照实验指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之上,阅读课本,构建对照试验的概念。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两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了光照不同,环境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都要保持一致。重复性原则: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必要的时候还要重复多次实验。两组:对照实验有两组,一组对条件进行处理的一组为实验组,对条件不进行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正常条件下的一组)。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明亮为实验组,阴暗为对照组。【课堂小结】1.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控制变量)【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