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汤怎么炖最好喝 排骨炖什么比较有营养→MAIGOO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排骨炖山药怎么炖最好喝排骨山药虫草花 排骨汤怎么炖最好喝 排骨炖什么比较有营养→MAIGOO知识

排骨汤怎么炖最好喝 排骨炖什么比较有营养→MAIGOO知识

2024-06-30 08: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排骨汤怎么炖最好喝

一、 莲藕玉米排骨汤

1、食材:排骨450克、莲藕200g、玉米1根、胡萝卜1根、葱、姜。

2、做法:

(1)排骨剁小块,玉米、胡萝卜、莲藕切段,葱姜切好排骨冷水放锅中,加葱段,姜片料酒煮开后洗净。

(2)锅中热油,排骨放入锅中煎至两面微黄,放姜片,加足沸水,加入玉米,莲藕小火炖煮半小时,再加胡萝卜炖煮半小时,出锅加盐少许鸡精和葱花枸杞调味即可。

二、淮山排骨汤

1、食材:淮山200g、排骨300g、姜片适量、生抽适量、花生油适量、盐适量。

2、做法:

(1)将排骨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加入少许花生油,少许生抽和一匙羹盐,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入味。将淮山去皮斜刀切小段,清洗干净备用。生姜去皮切成姜片备用。

(2)锅里加入适量的冷水。加入姜片和排骨段,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将浮末撇除后盖上锅盖,转中火焖煮10分钟。

(3)把淮山段倒进汤中,再加入两颗红枣。盖上锅盖焖煮20分钟,全程用小火,慢慢把排骨炖出来。

(4)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三、菌菇排骨汤

1、食材:排骨、虫草花、羊肚菌、鹿茸菇、姜片。

2、做法:

(1)排骨冷水入锅,加入葱姜,料酒焯水后捞出。

(2)菌菇清洗干净和排骨一起放入电饭煲,炖煮半小时左右

(3)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四、萝卜排骨汤

1、食材:排骨、白萝卜、生姜、大葱、枸杞、香葱。

2、做法:

(1)排骨放清水中浸泡出血水,萝卜切小块,生姜切片,大葱切段。

(2)排骨冷水下锅,放葱、姜、料酒,焯水捞出冲洗干净。

(3)排骨放砂锅中,放姜片,加清水没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

(4)放萝卜,加少许盐,加枸杞再炖15分钟、盛出撒上葱花即可。

五、冬瓜薏仁排骨汤

1、食材:排骨600g、冬瓜一块、薏仁适量、生姜一块、香葱一根。

2、做法:

(1)准备食材,排骨提前用清水浸泡,泡出里面的血水,冬瓜去皮切块,生姜切片。

(2)锅中放清水,排骨冷水下锅,放几片生姜,一勺料酒,焯水后捞出冲洗干净。

(3)锅中放少许油,放生姜爆香,放排骨稍微翻炒一下,放一勺料酒,放薏仁,放适量的热水或者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30分钟。

(4)时间到,放盐,放入冬瓜,大火烧开后再炖10分钟。

(5)放胡椒粉鸡精,撒上香葱即可出锅。

六、绿豆海带排骨汤

1、食材:排骨1斤、海带、绿豆半碗、姜、盐、料酒。

2、做法:

(1)绿豆提前浸泡1小时.

(2)排骨加锅中,加1勺料酒,焯水5分钟捞出备用。

(3)锅中加入排骨、海带、绿豆、姜片,倒入适量清水,小火煮1小时。

(4)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排骨炖什么比较有营养

1、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在排骨汤中放入黄芪,可以起到益气升阳、养血滋阴等作用,还能补充排骨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2、当归:当归排骨汤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面色萎黄、体质虚弱、贫血等人群可以适当食用,可以起到补血的效果。

3、大枣:大枣和排骨结合在一起,不但有滋补的功效,还能养血安神,可以缓解脾气虚弱、消瘦、倦怠乏力等病症。

4、人参:人参排骨汤具有大补元气、补益气血等功效,可以提高排骨汤的价值,对于存在气短乏力、津伤口渴、血虚萎黄、阳痿宫冷等病症的人群,可以适当食用。

5、桂圆:在排骨汤中放入桂圆,可以起到安心宁神、补血养气等功效,可以缓解病后虚弱、消瘦、气血不足等。

除了上述食材外,还可以加入山药、红豆、陈皮等。由于上述食材具有滋补作用,所以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引起上火症状。此外,排骨汤中含有较多脂肪,进食过多还会引起消化不良。

排骨煲什么汤对胃好

1、茶树菇排骨汤

茶树菇味甘,性温,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强身健体、补铁补血、养胃通便、消炎杀菌、防癌抗癌等功效。茶树菇还具有降低体内胆固醇、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猴头菇排骨汤

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钙、磷等,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强化胃黏膜功能的效果,对食欲不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3、土豆排骨汤

土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作为主食食用,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能促进胃肠的消化功能,与排骨一起炖能够补充多种维生素,还能够起到饱腹的作用。

4、山药玉米排骨汤

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玉米具有开胃、利尿的功效。因此山药玉米排骨汤具有一定补脾养胃、利湿消肿、益气养血的功效。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