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挪威教育官网首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3-12-28 0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举办庆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建25周年学术月活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于延安的中央研究院中国教育研究室。1957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并命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停办。1978年7月,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批示,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

  2003年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建25周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1月举办了所庆学术月活动。11月3日,召开“《教育研究者的足迹》出版座谈会”;11月8日~10日,由教科所主办、苏州市政府协办的“首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开幕,来自国内的知名教育专家和美国、日本、瑞典、新西兰等10个国家的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同时,还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联席会议;11月27日,举行了“庆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联合申报教育学原理博士点成功联谊会与工作研讨会”。

  学术月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各研究部(中心)举办了各类学术活动。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举办了“中国特殊需要在线专家在线咨询”活动和“认知心理学及脑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的学术沙龙。教育发展研究部举办了“中外择校现象的比较研究”和“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其在中国唐山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项目中的实践”两场学术沙龙。教育理论研究部主办了“转型时期教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就“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研究方法革新”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学校教育研究部就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的工作展开了讨论。课程教学研究部于11月28日举行了“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暨课程改革研究学术报告会,还举办了幼儿教育研究学术报告会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学校教师培训会。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举办了“学习化社会”主题学术沙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了“教育科学规划发展20年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国际交流处主办了“出访成果报告会”。教科所首批访问学者组织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基层教育科研”报告会,培训中心举行了“首届全国教师发展学校”开学典礼等。

  学术月共举办活动22次(项),参加人员达1200多人次。

  [举办“首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联席会议]  2003年11月8~10日,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工作联席会议同时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书面讲话,强调要坚持教育科学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尊重教育科学的规律和特点发展教育科学,加大对教育科学的经费投入,把中国教育科学做大做强,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作贡献。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爱尔兰等国家及OECD的教育专家,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进行了分析。与会的中国专家学者还就促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提高广大教育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中国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科研要重视教育科学的原创性,发挥教育科学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要增强教育科学的开放性,推进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要深化对教育科研规律的认识,致力于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要强化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责任意识,提升研究人员的综合素养;要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联席会议就“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重大课题协同攻关问题”和“地方教育科研所(院)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作了深入研讨。

  [举办“百年中国教育论坛”]  2003年12月27~29日,为纪念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1903年)颁布一百周年,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得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的 “百年中国教育论坛” 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为大会题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科研教研人员等430余人参加了大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百年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并分“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新课程与教育创新”、“农村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民办教育与教育产业问题”、“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建设”、“教育政策建设与教育发展战略”六个专题。论坛结束后,组委会对论坛的报告、论文、演讲进行整理,编辑出版了《百年中国教育论坛》(文集)及大型画册《百年中国教育经典──200名校风貌》。

撰稿  陈如平审稿  田慧生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第二届教育服务贸易论坛]  2003年11月3日~4日在挪威特隆赫姆(Trondeim)召开了“第二届教育服务贸易论坛”国际会议。这次论坛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来自OECD、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等国际组织的官员,OECD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教育与贸易官员,一些非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以及教师与学生组织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会议。挪威教育部长和OECD、UNESCO副总干事出席开幕式并发言。应OECD和挪威教育部邀请,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为团长,教育部国际司和政法司共4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论坛。

  这次会议是2002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教育服务贸易论坛的继续。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管理国际化的中等后教育”。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跨境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发展趋势及其国家政策,跨境教育与教育服务贸易的关系,跨境教育的资格认证与质量保证等。此外,与会代表还讨论了与上述议题相关的教育国际化、全球化与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在日益发展的跨境教育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机构与学生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自身教育传统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资本投资教育对教育公益性原则提出的新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问题。

  与第一次教育服务贸易论坛的一个主要区别是,挪威会议反复强调并频繁使用了“跨境教育”(Cross-border Education)的概念。为了区别于WTO所提出的教育服务贸易四种方式,这次会议将跨境教育活动归纳为三种主要形式:(1)人员跨境流动,包括学生跨境学习和教师跨境进修两个方面。(2)项目跨境流动,主要是指跨境教育合作项目、通过网络提供的学习项目和向国外机构出售或特许教育培训课程等。(3)教育机构跨境流动,主要是在国外设立教育培训机构或开展合作办学等。

  项目和机构流动包括几种相互联系的方式。(1)远距离教育。学生在外国教育机构注册,通过邮件、交互网或其他电子工具转递教材,开设外国课程。(2)特许经营和姊妹课程。在双方签订合同情况下,当地机构通过外国机构特许,颁发外国学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机构流动。在姊妹项目中,学生在一所外国机构注册,教授外国教材,在本国上一部分课程,在外国机构国家中完成课程。这种跨境教育构成了典型的学生和课程流动。(3)学术合作。它主要是课程流动,并通过课程承认,促进学生流动。(4)外国分校和外国所属机构办学。这是主要的机构流动形式。外国机构提供全部学位课程,全部由外国机构讲授。外国所属的学校由外资控制,但可能在国外也没有母校。

  这几种新类型的跨境交付教育构成了中学后跨境教育的增长点。现有数据清楚表明,项目和机构流动主要出现在亚太地区、东欧和南美。最典型的是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在新兴经济区开设项目和机构。主要形式是通过当地学校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跨境远距离教学,辅之以当地学校开设的大量面授课程。独立分校在跨境教育中占的比例很小。因此,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是跨境教育项目和机构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

  目前,跨境教育存在着四种哲学理念和相应的政策目标。(1)增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学后教育的国际基础。冷战时期,美国等国通过提供教育援助来遏制苏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本90年代逐步强调国际化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大幅度提高了对外国学生的资助额。欧洲80年代中期以后,采取更广泛的形式,更加强调欧洲内部国际化。把学生流动作为增强相互理解,增强对其他欧洲国家文化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并在欧盟内促进和支持学习认可,将其作为统一市场公民自由流动的准备和前提条件。(2)开发人力资源。这个理念欧洲最积极提倡。面对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学生选择去美国而非去欧洲留学的事实,这项动议旨在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欧洲国际化政策主要针对欧洲,这项动议也面向世界其余部分,也力图吸引外国高等教育学生到欧洲留学。除了加强欧洲一体化和促进高等教育合作外,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也为了培养高水平学生,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挥高等教育潜在的经济效益。通过国际化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吸引大量外国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放宽外国学生长期居留的移民政策结合起来。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支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驱动措施。在加拿大,跨境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明显地被视为机构和能力建设的工具,但近些年来越来越转向开发人力资源的方式。对联邦政府部门和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关于国际化理念认可度的调查表明“保持加拿大的竞争力”排在重要地位。联邦政府2002年通过的移民和难民保护法案承认“促进学生入境”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也明确表明“在加拿大暂时学习有利于未来独立移民的申请。”(3)通过跨境教育获取经济收益。在某些OECD国家(尤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策略中,追求收益的思维方式变得日益突出。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在理念上已发生了转移,政府的主导策略是促使教育成为一种出口产业,这两国政府不仅把教育视为一种增加收入的贸易和促进贸易平衡的方式,也希望通过教育服务贸易改进它们一直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澳大利亚确定了一个综合的国际化政策,它包括:对大学逐渐采用新的资助规则;协调澳大利亚大学教育市场和移民、签证政策以促进大量外国学生入学。1988年,澳大利亚对国际学生使用了差别收费标准,鼓励大学扩招国际学生,增加经济收益。政府规定自费国际学生要支付全额费用,禁止给缴费生补助金(新西兰也采取同样的政策),然后政府解除了对国际学生招生数额的限制,逐步削减对大多数资助入学的国际学生补助金。至此一个“新的国际市场”建立起来,收费制度管制被撤消,大学有权根据市场自行确定收费标准。政府的政策推动将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塑造成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大学经历了一个制度和文化上的转变,发展起一个类似商业的运作机制,提供更综合的管理性商业服务。新西兰教育部声称“教育产业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产业,对新西兰的未来具有关键作用。”英国是少数明确提出跨境教育促进出口效益的国家。1999年英国首相提出一项动议,把英国从4个主要讲英语国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份额由1997年的17%增加到2005年的25%。其目标是到20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达到50000人,接受继续教育的留学生达到25000人。美国更侧重国内市场,跨境教育追求收益更多侧重针对亚裔学生。(4)通过跨境教育加强能力建设。它将跨境教育作为解决本国紧迫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如在墨西哥,通过跨境教育培训教师和专业人员,改进高等教育质量是其国际化的重要目的。虽然出国留学的学生多于到墨西哥留学的学生,但墨西哥并不是重要的高等教育出口国。许多亚州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等都把跨境教育作为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如泰国为公务员和学生提供奖学金,鼓励他们回国在高等学校任教。中国提出“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内紧迫需要的高水平课程和教材”。印度尼西亚为制定法律鼓励国内大学与国外合作,“改进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挪威会议的与会者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理念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许多国家迄今不赞成把教育推向自由贸易,认为把教育纳入贸易规则与协定范围必然会引发对教育性质的激烈争论,尤其是那些在非营利基础上把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的经合组织成员国。教育服务贸易是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一个相当敏感的部分,也是其成员国做出承诺最少的类别之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未就教育服务做出承诺。WTO的代表反复强调《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一项多边的、可依法实施的、管理国际服务贸易的协议。它提供相互认可的规则,将市场准入与非歧视性的承诺以一种近似于货物关贸总协定、但却更加灵活的方式联系起来。GATS于1995年开始实施,由WTO管理。GATS表达的信念是:服务贸易的合理自由化将有助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GATS的序言中也声明,自由化过程必须尊重政府管理的需要和权利,以实现国家政策目标,并通过增强国内服务行业的能力、效益及竞争力,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GATS的特殊之处是它极其灵活的磋商制度。WTO成员不仅保留着选择他们愿意做出市场准入和国家待遇承诺的部门与提供方式的自由,而且可以决定承诺的内容及任何保留限制的范围。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支持者认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存在给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投资教育而有利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批评者认为市场为导向将导致更多赢利性办学机构并产生质量问题,将损害教育公益性原则和受教育者权益。

  许多国家从多角度审视WTO的作用,认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确在变化,贸易额大幅度增加,方式多样化,不断更新,WTO及其《服务贸易总协定》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但未必是发生这些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其原因在于各国可以利用WTO规则、采取多种措施限制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会议认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日益普及,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且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国际化和对高素质技工需求,以及交通与通信费用持续下降等等。此外,包括UNESCO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变化,使得国家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增长的源泉并不断投资,使得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使得社会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需求快速增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本国教育唯一的提供者,教育尤其是中学后教育的发展与政策也不再是教育自身所能左右的。各国开始越来越重视利用WTO规则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为实现本国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利益服务。

  近年来随着跨境教育提供方式的多样化,跨境教育出现了新的趋向。一个趋向是一些新的中学后国际教育服务形式不断出现且增长迅速。另一个趋向是营利性服务和伙伴关系大量增长, “传统”的公立学校或私立非营利性学校不断增加提供私营服务。再者,跨境教育导致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传统大学或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一直是基于学术或研究目的,新的关系包含了更多数量和更多样化的伙伴——教育机构、服务提供者甚至公司。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学建立了合股(consortia)或伙伴关系,用新的服务提供方式来满足国际需求。这些伙伴关系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伙伴关系可以分担跨境教育的费用和风险,利用规模经济运作,给教育机构带来更多的效益。但网上学习所要求的技术通常更多地掌握在信息技术公司或媒体公司手中,教育机构不起主导作用。由于这些伙伴关系带有很强的商业目的,也受到很多置疑。目前日益增多的混合机构正活跃在全球教育部门。

  跨境教育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尽快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中学后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人们普遍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中学后教育认证和保障体系。这是影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OECD国家,现有的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体系大都只局限于本国教育机构和欧盟内部。更重要的是,在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方面,教育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缺乏合作和共识,很少有一个双边和多边认可的标准。国际社会虽曾做过几次尝试,但努力结果十分有限,也缺乏约束性。仅有的例外是,英国开始对其输出高等教育机构有比较系统的资格认证,澳大利亚和美国一些认证机构也开始着手制订标准开展相关的资格认证。为此,会议呼吁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中学后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保证体系。OECD积极倡议,联合国成员国应在UNESCO关于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框架下加强合作,尽快建立国际通用的中学后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以保护消费者不受低质量教育的损害,增加国际教育中等后教育市场的透明度。

  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大会上发言,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最新进展状况及相关政策。指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跨境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是2003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并于 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个条例重视遵守WTO的基本规则,强调WTO规则与中国教育服务承诺相衔接,按照法制统一原则,将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承诺转化为国内法。《条例》体现了WTO规则的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条例》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例外条款,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符合中国的公共道德,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教育部有关机构正在抓紧制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办法,以便于《条例》的具体操作。中国目前也在加强对出国留学市场的深入研究,清理整顿和规范完善自费留学中介服务市场的工作,加强政府教育涉外监管,加强境外教育机构的资质审定,维护广大自费出国留学者的利益,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指出:我们非常关注各国代表关于跨境教育的辩论。我们认为过分强调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从“教育援助”变为“教育贸易”,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教育鸿沟”,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也认为,在经合组织提出的跨境教育的4种政策目标中,追求经济收益不应成为各国发展跨境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增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理解,开发人力资源和加强能力建设都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

撰稿  周满生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调查分析]  受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力、高书国主持承担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分析报告》,2003年12月通过专家组鉴定。

  该《报告》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2000年全国人口文化素质整体状况与水平,提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对策。《报告》包括八个部分: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整体分析与评价,中国人口各种受教育程度分析,中国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变化分析,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区域与城乡结构分析,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性别分析,中国文盲人口状况分析,中国人口素质发展特点与趋势,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分析结果与对策建议。《报告》对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研究的结论是:

  一、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2000年我国6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5年,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为7.79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初步实现了人口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并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世界109个国家教育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33年,低于世界平均5.92年的水平;1990年为6.40年,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2000年为7.79年,大大超过世界6.66年的平均水平。其中,2000年北京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30年,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3个发达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9.76年);上海(9.53)和天津(9.33)达到9年以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海南和新疆8个省(自治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中国人口文化素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正在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与“义务教育高普及率、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并行的时期。2002年人口出生率为12.86‰,死亡率为6.41‰,自然增长率为6.45‰。2002年全国实现“两基”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5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连续四年扩大招生,在校生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进入国际通行的大众化阶段。21世纪头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教育发展速度提高将出现“一低一高”的“双重马太效应”,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世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特点分析,1980~2000年,发达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9年;转型国家提高了0.78年;东亚/太平洋地区提高了1.61年。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6岁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2.36个百分点;1990~2000年提高了1.30个百分点。1982~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2.46年,年均0.13个百分点。1990-200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数量年均增长率为9.77%。随着各级学龄人口规模下降,未来20年其年均增长率完全有可能保持在10%左右。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进入高增长时期。

  三、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素质开始从低层次向中等层次开发过渡。以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标志,过去20年,中国各级政府从事了一次“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伟大实践。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统计:从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增长率为124.5%,高中阶段教育增长50.9%,初中增长45.03%,小学在校生规模基本持平。《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理论”,即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的国家或地区处于低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8~10年的为中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10~12年的为中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12年以上的为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据此判断,我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正处于从低层次向中层次人力资源开发过渡的发展阶段。建国50多年来,我们已经完成了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标志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未来50年,我们将逐步完成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由初级阶段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中级阶段和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高级阶段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20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文化素质将从“以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特点的初级开发,逐步向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标志的中等层次开发转变。

  四、中国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教育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人力资源占世界人力资源总量的24%,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大国。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话,未来20年,中国将再一次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为此,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600万,2003年接近1900万,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按照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于未来教育发展水平的预测,我国将于2015年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202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阶段,2030年左右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将明显提高,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可望达到10年左右。

  五:人口文化素质的区域和人群差异依然十分明显。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人口受教育年限变化特点和规律表明,每年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速度大体为0.1年,即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每相差一年,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差距实际为十年左右。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16年,中部为7.87年,西部为7.12年,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为10年以上。从地区差距分析,北京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为10.30年, 与人均受教育年限最低的五个省(自治区)——西藏(3.11年)、贵州(6.04年)、青海(6.08年)、云南(6.35年)、甘肃(6.57年)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最低与最高相差7.19年,人口文化素质发展水平差距达几十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城市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82年、农村仅为6.75年,城市比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水平高3年以上。农村文盲人口比例仍达15.18%,比城市地区文盲率高近10个百分点。农村人力资源构成中有77%为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加上文盲半文盲总计达93%以上。男女受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全国15岁以上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09年,比男性的8.47年相差1.38年。同时,城乡贫困人口、弱势人群、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状况存在问题更为严重,文化素质差距更大。

撰稿  高书国审稿  周满生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工作]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在全国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进行学术理论性指导和组织协调的任务。2000年以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也成为“理论中心”的重要工作。从2004年1月1日起,“理论中心”改名为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编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青少年读本》。此项工作于2002年12月启动,2003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读本》中及时反映了讲话精神。《读本》以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以简明、通俗易懂的形式,比较全面、准确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读本》出版后,反映良好。

  编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丛书”。“丛书”共13种,是“理论中心”1999年完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丛”的续集。这项工作于2002年正式展开,2003年完成了大部分书稿的编写任务。

  筹备全国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高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理论中心”于2003年上半年开始筹备全国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2~3月开展了征文工作,4月组织论文评审,评选出来自16个省(市、区)22所高校的57篇入选论文,因受“非典”疫情影响,以出版论文集的形式代替研讨会的召开。文集编辑工作已完成。

  组织撰写了五篇由“理论中心”署名的文章在中央主要报刊上发表。这些文章是:《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读》(2003年4月25日《经济日报》)、《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弘扬民族精神》(2003年6月3日《光明日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2003年6月23日《经济日报》)、《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2003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求是》2003年18期)。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按照中央关于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通知的精神,“理论中心”举办了全国高校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时开展为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推荐论文的工作。于12月9日~11日在湘潭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推荐15篇论文参加全国研讨会的论文评审,入选13篇。12月中旬,同中央教科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毛泽东与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

  开展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调研。6月至7月,受中宣部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协调小组委托,围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经典著作出版情况、课程设置情况、教材建设情况、师资队伍情况,以及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开展了调研工作。调研组向全国100所高校发出调查表,向60位专家发出调查函,深入5所高校和人民出版社、中央编译局座谈,经反复讨论、修改,如期完成了调研报告。

  开展当前广大干部群众中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对编写通俗理论读物的调研。11月至12月,就当前干部群众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对编写第二本通俗理论读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中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收集问题,并向35位高校专家发出了问卷调查函,完成了《关于编写第二本通俗理论读物的意见和建议》、《当前高校师生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两份调研报告。

  筹备2004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2月,“理论中心”参加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在重庆召开的邓小平研究述评研讨会,为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作学术准备。12月,开展了筹备2004年召开全国高校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并向全国的研讨会选送论文的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工作]  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多项课题研究,并结合研究工作跟踪学术理论动态,编报系列简报,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课题专著的修改工作,与人民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该书将于2004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和创新研究。进行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和创新研究”课题年度检查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社科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7月召开新时期宪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学习中央有关修宪的精神,深入研究和回答关于修改宪法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总结关于修改宪法的历史经验。

  党内民主建设研究。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精神,社科中心3月设立了“党内民主建设研究”课题组,召开了以“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和外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开展研讨。

  国际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3月就伊拉克局势和国际形势问题举行了研讨会。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3月召开研讨会,研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内涵。8月,召开“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讨会。9月,召开研讨会,研讨新自由主义、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课题组部分成员于2003年1月赴北京房山区考察农村集体企业状况,调研报告《加强党的领导,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金鸡台启示录》发表在《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10期。3月,赴吉林省调研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调研报告《市场竞争中朝气蓬勃的国有企业》发表在《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5期。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略研究。2003年11月,课题组召开研讨会,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展开研讨。12月,召开学术报告会,就台海局势、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等方面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演讲。

  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继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等课题的研究。1月,社科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学术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与青岛艺术学院在青岛联合召开了全国声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学术研讨会。社科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信息科学技术在学校艺术教育科研与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第三阶段研究专题“北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库”于2月19日启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贯彻十六大关于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精神,社科中心、《高校理论战线》杂志和中央民族大学于4月17日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研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关系问题,会后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

  社科中心、中国史学会于5月联合召开“《走向共和》与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讨会,会后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组织编写了《近代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大型电视剧引发的思考》一书,2003年10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

  受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委托,开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实践”的研讨。7月至9月,与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共同召开了两次研讨会,讨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撰写了理论文章。

  [《高校理论战线》办刊情况]  2003年,《高校理论战线》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发表了多篇深入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

  杂志编辑部参加了社科中心和“理论中心”的各项重要学术理论活动,发表这些活动的学术成果,努力提高杂志的学术理论质量。“社科学人”等栏目保持了特色,成为有影响的重要栏目。围绕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正确评价新自由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发表了一批有理论深度的文章,遵循“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争鸣。

  《高校理论战线》发表的文章《论“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获得了“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全年共发表200多篇文章,计160多万字。

撰稿  王炳权审稿  田心铭

中 国 教 育 学 会

  [概述]  2003年,中国教育学会及分支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学会以及广大会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学术活动和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与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工作小组、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了“毛泽东与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王湛,邹时炎、周远清、沙建孙、张健等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研讨会加深了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的认识,对新时期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9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与北京市教育学会、景山学校、课程教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召开邓小平 “三个面向”题词发表20周年纪念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700多人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发来贺信。孙孚凌出席纪念大会。专家们认为,邓小平同志 “三个面向”的题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教育理论等方面,都起到了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

  4月7日~8日,中国教育学会与课程教材研究所、上海市教育学会等单位在上海联合举办2003年小学外语教学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和港澳台地区以及英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近300人就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发展双语教学,可以为提高中国外语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更为宽广的时空。双语教学的开展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边实践,边研究,不断积累经验,稳妥推进,务求实效。

  12月下旬,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共同召开了基础教育管理创新论坛。400多位中小学校长、地市教育局长参加了论坛。论坛从基础教育管理现实需要出发,组织专家和教育局长、校长代表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创新开展了研讨。陶西平、张力、袁振国、劳凯声等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2003年,中国教育学会编辑出版了大型教育学术年刊《中国教育科学(2002)》。年刊集录了教育界近140位著名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研究各个领域中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等最新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编辑、出版了第15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新世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文集精选了67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反映了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袁贵仁分别为该书作序。此外,还出版了《素质教育研究丛书》4套,《中国名校办学模式丛书》1套。

  [召开教育学术界学风建设座谈会]  2003年3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召开教育学术界学风建设座谈会,来自中等学校、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领导和专家到会。大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术界积极开展教育学术研究和教育科学实验,对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教育科学作出了贡献。我国教育学术界主流是好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是应当看到,当前学术界存在的浮躁不专、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把学术活动商业化、谋取私利、抄袭剽窃、欺世盗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此风不刹,危害极大、后果严重。大家一致呼吁,教育界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纠正。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关于教育学术界学风建设倡议书》,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倡奉献精神;要率先垂范,诚信自律;要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和发扬团队精神。

  《倡议书》在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教育部纪检监察局编发的《教育纪检监察》第15期全文转发了《倡议书》,并在编者按中指出:“为加强学术风气建设,弘扬学术道德,中国教育学会发出了关于教育学术界学风建设的倡议书。这是结合行业实际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具体体现,对教育学术界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端正学风,严谨治学,繁荣教育科学将起到推动作用。”

  [研讨“教育创新与现代教育制度建设”]  中国教育学会于10月下旬在浙江杭州西湖区和台州椒江区召开了以“教育创新与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为主题的第十六次学术年会。著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者顾明远、谈松华、黄黔、茅以轼、张力、李仁和、劳凯声、靳希斌、裴娣娜、陈玉琨、胡瑞文、胡卫、文东茅等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背景出发,对教育创新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而引发了教育供需的深刻矛盾。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应拓宽思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学校体制改革,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出的重要动因之一。

  专家们提出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有效地克服公办学校办学机制僵化、办学缺乏自主等弊端”;“股份制教育集团将成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正导致各国公共教育体制的重构,市场化取向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教育体制重构中的共同特点”;“ 以制度经济理论为指导,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的问题,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制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等观点和见解。年会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问题开展了讨论,同时对浙江的教育股份制、教育券的实验探索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年会还进行了优秀论文的评选。共评出获奖论文510篇,其中一等奖12篇,二等奖91篇,三等奖407篇。

  [教改实验区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上海市徐汇区、长春市宽城区、青岛市市南区、成都市青阳区等16个教改实验区。通过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水平。各实验区在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区工作已形成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整合人、财、物等优势资源,有力保证了教改实验的顺利开展;二是实验区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教育改革研究方向,使区域性的教育改革整体推进,带动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实验区工作的参与者们有机地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统整在一起,边实验,边推广,使改革取得的成果不断得到深化;四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

  实验区已在开展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构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深化农科教结合模式改革、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西部地区职校发展的“招生难、就业难”,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广课程改革实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化教育信息网络,探索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1月中国教育学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召开了2003年实验区工作会议,交流了各实验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实验区工作的努力方向。

  [开展“十五”课题中期检查]  中国教育学会 “十五”期间共立项课题222项,其中重点课题52项,规划课题170项。“十五”课题覆盖面广。从地域看,立项课题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学会所属分支机构;从研究领域看,课题内容涉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探索,教育信息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民办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等。

  2003年上半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十五”立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70%的课题组按照中国教育学会的要求对课题研究进行了认真总结。中期检查表明,(1)多数课题受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课题所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进展顺利、程序规范、总体形势良好。(2)研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课题牵头单位和参与人员的构成看,既有省市学会、科研院(所)、教研室、党政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又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有关专业委员会以及综合院校的校长、教师和有关专家。(3)各课题组注重课题研究动力机制的形成。(4)注重从本校、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5)课题研究已经产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已经成为决策的依据,有的对某一领域理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教育学会于9月13日在贵阳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地课题开展研究情况进行了小结。根据各地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中国教育学会年底又审批了12项新课题。

  [围绕课程改革,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和研讨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成为广大中小学的中心工作。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广大校长、教研人员以及广大学科教师,无论在观念上、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都面临着大量新的课题要解答。为此,中国教育学会所属各分支机构,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推动教改,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走进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题研讨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围绕“走进新课程”这一主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就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改善对策召开了学术年会;成都市教育学会举办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并围绕着教育创新与课程改革的主题召开了教育创新研讨会;福建省教育学会围绕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主题举办了研讨会等等,这些活动对于树立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正确解读新课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举办报告会、观摩课等活动]  2003年,武汉市教育学会坚持为课改服务,组织了三次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相结合的咨询服务活动,分别组织了“走进新课程学术报告会、展示会”、“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展示会”;吉林省教育学会围绕着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等重大题目举办专题报告会;安徽省教育学会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报告会”;沈阳市教育学会举办了专场师德报告会和“21世纪以人为本的学校现代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报告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交流会暨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暨研讨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联合组织了第十三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为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03年全国小学科学课“新标准新理念新实践”征文竞赛活动;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第二届曙光杯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 针对优秀班主任队伍不断年轻化的特点,北京市教育学会举办了“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培训班;山西省教育学会举办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与校长职业化成长”校本培训活动;湖北省教育学会充分发挥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学咨询服务部的作用,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举办了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高中英语六个研讨班、讲习班。

  [学术交流活动]  6月、8月中国教育学会先后两次邀请台湾中华教授协会参观访问团来内地访问;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反刍式教学法专题研究组主任钟德赣老师出席由新加坡知行教学与华文教师总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华文反刍式单元教学法研讨会与工作坊”,介绍该课题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两岸四地小学中国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中国马来西亚书法交流展及赴马来西亚代表团,并顺访了新加坡及泰国书法家协会,协商了进一步在更广泛领域合作的意向。北京市教育学会召开了海峡两岸私立(民办)学校交流座谈会并参加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重庆市教育学会组团赴港澳学习考察,参观了部分中小学校并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署座谈。

撰稿  李云虹审稿  连秀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概述]  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创新、有价值、有特色的学术研究活动,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学会系统2003年的首要工作。学会采取多种形式,围绕“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这一主题,召开了一系列理论报告会、学术研讨会、辅导讲座等。1月17日~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京召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探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重任。9月、11月分别与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举办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教改革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学习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创新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民办教育、地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等问题展开了研究与分析。11月14日~18日,配合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了“学习贯彻党建会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高级讲习班。与会代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研究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讨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若干重要问题。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  200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围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这一主题,学会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10月18日~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北京市教委联合举办“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日本驻华使馆、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外宾共计200余人出席了大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作了《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讲话。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代表论坛组委会致辞。周远清会长作了题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报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遒、著名学者杨叔子、张岂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专家David Atchoarena等作了大会主题发言。此次论坛首次设立了高等教育博士生分论坛,与会的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有47人,其中6位博士生代表6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在大会上作了所在高校有关高等教育学博士论文综述。

  在主论坛和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三个专题分论坛上,代表们围绕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如何以教育科学研究开辟教育创新之路,如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高等教育的体制与政策创新、高等学校的办学创新、高等教育的管理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创新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如何走改革发展创新之路这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二十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迈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融合》等重要著作。《二十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旨在回顾中国高等教育1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这套历史研究专著按8个专题编撰,包括德育卷、体制卷、教学卷、学位与研究生卷、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卷、国际交流合作卷、高等教育研究卷和地方高等教育卷。其中地方卷由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编撰。已出版的有德育卷、体制卷、学位与研究生卷、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卷及辽宁、广东两个地方卷。

  11月9日~11日,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南京联合举办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

  12月13日在北京与清华大学联合召开了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周远清会长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大会发言。

  12月18日,与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工作小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刊社在京联合召开“毛泽东与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周远清会长作了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言,指出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绩,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4所高等学校于11月~12月陆续成立高等教育研究会。在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会,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调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重视与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加强院校管理,促进高等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会在成立20周年之际,决定设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平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进行高等教育政策、动态信息发布,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交流科研成果和改革经验,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广大会员提供信息服务。12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开通。

  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的各学会、分会、专业委员会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召开了形式多样、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广泛、针对性强、有创新、有指导价值的学术研讨会60余次。如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围绕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召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律建设和制度保证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举行了学术年会。档案工作分会创新工作思路,开通了“高校档案工作BBS论坛”,将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学会工作信息及时放到论坛上交流。保卫学专业委员会针对当前影响高校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因素,组织力量修订《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一书。该书自1992年初出版以来的10年间,几经修改,不断完善,对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维护学校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分会围绕加强学校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等科技创新工作举办了学术年会。师资管理研究分会以“教师素质提高与职务聘任”为主题,举行学术年会。校史研究分会针对目前社会上个别学校在举办校庆活动时希望本校历史越悠久越好,甚至相互攀比、不尊重历史、随意更改校庆年份等不良现象,专门召开研讨会,探讨中国学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

  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协作组的工作取得新进展。11月22日~23日,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在河海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术研讨会,围绕加强教育创新,提高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层次与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的讨论稿提出了修改意见。

  [突出特色,不断提高办刊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术理论性会刊《中国高教研究》,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反映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刊发了一大批学术理论价值高、有创新、实践指导意义强、有应用价值的精品文章。配合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召开,围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这一主题,连续6期集中发表了20余篇由著名教育专家、学者、高校领导撰写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校领导论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研究”、“博士论文荟萃”、“探索与争鸣”等栏目的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特别是《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自2003年3月起,组织进行了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11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0~2002年刊发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这次统计共收录有效论文6442篇,共有675个单位的论文被统计排名。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校名列前三名。据了解,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统计与排序,尚属首次。统计结果发布后有10余家报刊进行了转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开拓创新学会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经过三年的努力,2003年学会原有的36个分支机构全部通过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的清理整顿,同时新设立15个分支机构。4月与《中国教育报》、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联合召开了第四次西部教育顾问会议,积极推动对西部教育的帮扶工作。

  10月举办了秋季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千余所高校和七八百厂家参展,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已成为全国会展经济中的知名品牌。    与教育部高教司、学生司、社政司等行政部门合作,分别在1月、4月、9月、11月举办了6期各类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总人数近2000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7月正式注册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

  10月组团赴欧洲考察,对法国、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围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学生管理、后勤保障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与法、德两国的同行们进行了广泛接触与座谈,并从中获得对我国高教改革有益的启示。

撰稿 王小梅审稿 张晋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