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这些鸡肋配置该淘汰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拼乐高很厉害 手机上这些鸡肋配置该淘汰了!

手机上这些鸡肋配置该淘汰了!

2023-03-10 2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手机市场格外内卷。尤其是在中端市场,拼处理器都已经是最常规的操作,现在都是拼大内存、拼存储空间、拼快充、拼屏幕。对于高性价比手机来说,就连外观、设计、工艺这些不属于“刀刃”上的配置,现在也成了大家争相比拼的战场。

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激进的是一加,之前他们就喊出过“淘汰8GB”的口号,昨天的一加 Ace 2V又宣布要彻底淘汰塑料支架。我们很乐于见到厂商们这种激烈的竞争,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都卷起来,才就能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但不可否认的是,手机市场还存在诸多的“鸡肋”配置,我觉得很有必要拿出来谈谈。当然,这些配置都只针对于中端、高性价比市场。对于一些百元机、千元机,受限于整体的成本和定位,很多问题就需要客观具体分析。

廉价的塑料中框及后盖

一加 Ace 2V取消的塑料屏幕支架,主要功能就是固定手机屏幕。它存在好处是降低了工艺难度和成本,但带来的弊端就是屏幕出现分层、黑边宽、廉价感等。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塑料支架已经是属于水比较深的手机配置认知了。我们注意到,当前的中端市场还有不少的手机依然采用的是塑料中框(边框),少数产品还使用着塑料后壳。相对于塑料支架这样的内部配置,塑料边框和后壳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

当前旗舰手机多数在中框上都采用了金属材质。除了最常见的铝合金之外,很多旗舰还是采用加工工艺更高的不锈钢材质。传闻中,苹果还会在下一代iPhone中引入钛合金材质,以增强手机的强度和耐刮性。

通过工艺处理,现在的塑料边框和后盖能够做到以假乱真。即便是拿到真机,我们也很难从肉眼上看出差别。但金属材质自身的质感和手感,和塑料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基本上只要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很多时候,两款手机尽管长得差不多,只要上手一摸就能够轻易分辨出“谁更贵”。

我认为,智能手机作为一款和人类最亲近的电子设备,除了本身的功能性之外,有必要追求一些品质感和耐用性。这些体验是当前塑料材质很难做到的。当然,金属材质本身在加工难度,以及为其配套的设计难度上的确没有塑料材质那么方便,由此必然带来成本的上升。

不过对于2000、3000元价位的手机来说,这点成本的提升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整个工艺和加工技术的成熟,塑料材质和金属材质本身的成本差异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中端市场普及金属、玻璃材质,做到手机品质感的提升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看上去很厉害”的凑数镜头

可能大家平时也都注意到了,我们在一些产品的体验和评测内容中,经常会提到“凑数镜头”。什么是凑数镜头?就是一些中低端机型,为了让手机“看上去拍照很厉害”,就强行给手机塞进去一些成像素质较差的副摄镜头。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800万像素超广角+200万像素微距镜头的配置,堪称是智能手机市场的常青树。从两三年前开始,很多手机都采用了这个副摄配置。如今都3023年了,还是经常能见到这对卧龙凤雏。

这类凑数镜头存在的意义,大部分时候真的就是“装饰”。我们在体验这类副摄方案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成像素质真的就只是扫码水平。800万像素的超广角,大概率边缘的画质都会大幅度衰减,遇到一些极限场景要么死黑,要么惨白。200万的微距就更鸡肋了。最终成像展现出来的渣画质,还不如直接用主摄怼近一点。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遇到这类凑数镜头的机型,我们在成像体验时就直接略过。这并非是偷懒,而是这类镜头的存在从体验方面来说真的是差强人意。厂商们在宣传的成像的时候,也都是一句话带过,甚至是提都不提。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小调查:很多用户一年到头也不会用那颗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既然用户都不用,那么它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与其堆砌镜头数量,不如干脆砍掉一些不必要的凑数镜头。将省出来的成本,加强到主摄或者是一颗素质更好的副摄上。这样一来,用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像体验的提升,厂商们也不用在发布会的时候羞答答的藏着掖着。

这也需要消费者们对于手机配置有更清晰的认识,只有大家都认识到手机并不是镜头越多,拍照就越好,才能从需求层面避免凑数镜头的出现。2023,凑数镜头真的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单扬声器和转子马达

单扬声器和转子马达这两项配置也是当前中端手机减配的重灾区,并不是说这两项配置不重要,而是它们属于手机配置表中并不怎么起眼的存在。

虽然都属于“其他配置”选项中的参数,但扬声器和马达对于手机日常使用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和摄像头不同的是,手机这类便携设备的音质很多时候就是跟扬声器的数量直接挂钩。双扬声器,在音质效果上就是要比单扬声器好。现在很多人平时又喜欢刷短视频,用手机追剧等等,单扬声器在整体的氛围营造和音场表现上,要比双扬声器差太多。

至于转子马达,很多人觉得并不在乎。的确,可能不少的中档手机的用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用户更习惯使用手写输入,再加上可能对于游戏这些层面没有什么需求。对于线性马达的感知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如果是年轻人,转子马达的手机就没必要考虑。前段时间,我使用某款采用转子马达的手机,早上嗡嗡嗡的闹钟响铃+震动,带动着床头柜的共振,带来的令人极度不适的噪音让我心情无比烦躁。就凭这一点,我认为转子马达就应该被线性马达所取代。

更重要的是,扬声器、马达这类的电子器件并没有占据手机整体BOM成本的多少比例。之前就有消息表示,普通扬声器的成本在0.8~1美元之间。苹果七八年前的Taptic Engine马达,BOM成本也仅为10美元左右。现在随着整个产业链供应能力的提升,成本可能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我认为,中档的手机产品完全有能力普及双扬声器和线性马达。用户在这方面的体验,不应该被人为阉割。

8+128GB及以下内存版本

大家都看到了,今年整个手机市场的存储规格大幅度提升。如今512GB\1TB的手机遍地开花,价格也进入了历史低位。3000多元,现在就能够选到不少的512GB版本的机型。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档市场依然还有一堆小内存、小容量的机型存在。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同系列的一些中杯机型上,一些主打高性价比的产品也会见到一些128GB版本的机型。

考虑到当前手机市场的现状,我认为这些6+128GB,甚至8+128GB的手机真的没有必要考虑了。很多时候这些版本手机的存在,就是厂商们想要做一个“**99元起”的低起售价,便于营销宣传。实际选购的时候,面对动不动就要占用几十个GB的微信,128GB的容量肯定是吃不消的。

现在上游存储厂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128GB和256GB对于厂商们来说硬件成本已经非常接近了。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有什么必要选择小容量的手机呢?厂商们也没必要玩那么多套路,直接砍掉这些128GB版本的机型,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和好处或许才是正确的做法。

还是那个观点:手机厂商的内卷,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好事。很多厂商们的“反套路”做法,也是手机市场更加透明化,信息更加公开的体现。真正好的产品,就是应该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我们由衷的希望提到的这些鸡肋的配置早点被厂商取消,消费者在选购手机的时候也能够少一些顾虑和隐藏的不便。

你认为现在手机市场还有哪些鸡肋的配置需要砍掉?不妨一起留言交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