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的抹额,除了生产后和生病时用,原来还有这些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抹额可以修饰人吗 古装剧里的抹额,除了生产后和生病时用,原来还有这些作用

古装剧里的抹额,除了生产后和生病时用,原来还有这些作用

2024-03-06 07: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少年常乐游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知否里,这件东西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英国公独女张氏嫁入沈将军府并不开心,沈将军因为惦念故去前妻邹氏,娶了其妹妹小邹氏做了贵妾,从此宠妾灭妻,张大娘子日日郁闷,常常称病不肯见人。

明兰好不容易见到张大娘子时,她便是带着这个东西——抹额。

后来明兰和张大娘子生产后,也带着它。

还记得上个夏天,陈情令爆火,蓝氏家族的抹额也跟着被大众知晓,在蓝氏家训中,意为约束自我,教导弟子克己守礼端方雅正。

那么抹额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

相传在大禹时期就已经有抹额了,而且初期的抹额也并非是妇女装饰之物,而是一种军戎服饰。

有说法是抹额最早是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抵御严寒而缝制的一种保护前额、用以取暖的御寒之物,后为汉人沿用。

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舆服志》中记载,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大意为:因为北方寒冷,用貂皮包住额头,用于取暖,因为戴着头上,后来变成首饰的一种。所有人都开始用抹额。

抹额在唐代武人中也常见,李贺《画角东城》诗云:"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唐代时戴抹额不再是男子的专利,许多女子也开始在额间作此装扮,不过多为女扮男装时使用。直到宋代,抹额才多为女子所用 。

唐宋时期,抹额为男子头内所衬的头饰,而且官阶不同,抹额色彩、工艺也不同,如宋代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为紫绣抹额等。宋代男人崇尚系裹头巾,抹额多女人用。

宋代女人的抹额在制作上比先前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并施以彩绣;有的还装缀珍珠宝石,渐渐向首饰靠拢。

明代是抹额的盛行时期,这一时期抹额已完全失去标志作用,男女老少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都有这种饰物。

这个时期的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在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有的用纱罗栽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间;有的则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

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尉,毛毡等厚实的材料做;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在额,绾结于后。

抹额的造型也有多种:有的中间宽阔,两端狭窄;有的中间狭窄而两端宽阔,中间窄的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抹额兼具御寒作用,所以叫暖额。

富贵家庭的女人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叫卧兔。一些爱美的还会以金银雕花制成抹额,镶珠点翠,熠熠闪光。当然,这种高大上的抹额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能拥有的。

清代,贵族妇女和百姓人家都流行这种服饰,是满清服饰的一种,亦称额带、额子、头箍、发箍、眉勒等,是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与束发冠配套使用。在戏曲和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抹额的装束。

比较典型的是在《红楼梦》的电视剧中,宁荣二府的老夫人和少奶奶们都有各种不同材质的抹额,比如王熙凤的"攒珠勒子"。且宝玉还有一个颇为华贵的"二龙抢珠金抹额"。在戏曲中也能处处见到这种装束。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