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起放下法:为什么别人家的娃自主入睡了,你家宝贝还是抱哄放不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抱睡危害多,宝宝自主入睡的秘诀在这里 抱起放下法:为什么别人家的娃自主入睡了,你家宝贝还是抱哄放不下?

抱起放下法:为什么别人家的娃自主入睡了,你家宝贝还是抱哄放不下?

2024-07-14 1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宝宝睡眠有所关注的家长们,都会听说过「抱起放下法」。大家习惯于把这个方法概括成:哭的时候抱起安抚,不哭的时候放下去睡觉。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抱起放下法的核心思想,那么你就很容易踩坑,导致折腾宝宝一大圈,最终还是抱哄放不下。

今天这篇文章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使用「抱起放下法」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踩坑,以及怎么样的执行方式更适合实际操作。

作者:又妈

踩坑的原因一:

缺少等待、观察和原地安抚的环节

在使用抱起放下法的过程中,家长们容易过度关注「抱起」的部分。

如果宝贝一哭,你就忍不住要把宝宝抱起来安抚,那么很有可能误解了「抱起放下法」的本质。

「抱起放下法」的本质,是一种改变宝贝睡眠依赖(比如奶睡、摇睡)的睡眠行为训练的方式,而并非是一种安抚宝宝入睡的哄睡方式。

因此,在抱起安抚宝宝之前,我们需要先等待观察宝宝的哭闹情况。尝试原地安抚宝宝(声音安抚、轻拍、陪伴等)是非常必须的。

踩坑的原因二:

和宝宝死磕,好心的安抚变成了过度刺激

在使用抱起放下法的过程中,家长很容易误以为抱起来安抚必须保证宝宝不哭,才能放下。这种想法忽视了两种因为「抱太多」好心办坏事,而加剧宝宝哭闹的场景。

第一,当你抱起宝宝之后,宝宝抗拒怀中安抚,挣扎后仰,推开家长。这个时候及时把宝宝放下会更好,而不是继续强哄宝宝。

第二,对于8月龄以上的宝宝,我们只做「放下」的部分,不做「抱起」的部分。当宝宝在小床里站起来的时候(同睡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扶着家长身体站起来的现象),我们需要直接把宝宝放倒即可,不需要再把宝宝抱起到怀中安抚。同时,要多用语言安抚宝宝,尝试替宝宝把他们的情绪说出来。

踩坑的原因三:

舍不得「放下」

最终导致放床时宝宝过于昏睡

抱起安抚宝宝平静放床的时候,一般宝宝都会立马大哭。这个时候会让家长十分受挫。

所以家长们会不自觉的倾向于「要不我再多抱一会儿吧,这样的话,说不定这次放床就不哭了呢」。这种想法就很容易让家长过度安抚了。

请一定要记住的是:入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动作。

展开全文

把宝宝安抚的过于昏睡才放床,其实还是家长通过抱哄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替宝宝完成入睡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了。这样做并没有调动和引导了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

增加抱起放下法成功率的建议

在实践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书上关于「3-4月龄抱起安抚不超过四五分钟;4-6月龄抱起安抚时间不超过两三分钟;6-8月龄抱起安抚时间不超过一两分钟」的建议过于理想化,更适合天使型和教科书型的宝宝。

这样多次频繁的抱起又放下的过程,很容易激怒宝宝,使得宝贝变得越来越烦躁而难以入睡。

所以在实操的过程中,我更建议家长们如果希望尝试抱起放下法,可以试试看这么做:

第一:逐渐递增每次抱起之前的等待时间,避免越来越频繁的抱起宝宝。比如第一次抱起之前,先原地安抚3-5分钟;接下来的每次抱起安抚之前,都比上一次原地安抚等待的时间多加5-10分钟。

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留意的是:如果到了可以抱起宝宝安抚的时间,但是宝宝的哭声已经出现减缓的趋势,则不需要马上抱起,可以继续原地观察安抚宝宝入睡。

第二:每次需要抱起安抚宝宝的时候,只要宝宝不抗拒被抱(这点很重要),那么就可以一直安抚宝宝到完全平静再去放床。而绝非像书上说的那样只要一不哭,下一秒就放床;或者是时间到了,即使还在爆哭也照样放下。

在放床的过程中,原本平静下来的宝宝又出现哭闹的情况,我们也要坚持完成放床的过程。同时,一定要避免刚放下就马上抱起来(回到第一条的操作建议)。

最后提醒小伙伴们,「抱起放下法」是属于改变宝宝睡眠依赖(比如奶睡、抱睡),引导宝宝学会自主入睡的一种睡眠训练的方法。在使用任何睡眠训练方法之前,我们都需要先保证给宝宝提供了适宜的睡眠环境、规律合理的作息和喂养安排、稳定有序的睡前程序、健康亲密的亲子连结关系,并且排除了宝宝健康方面影响睡眠的因素。

以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