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g))药品说明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抗菌药物有哪些药品名称药品批号 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g))药品说明书

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g))药品说明书

#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g))药品说明书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药理作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抗菌成分为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在细菌繁殖期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除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对其它细菌不具有任何有效的抗菌活性。但用细菌进行的生化研究显示,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

       通过对耐药菌全细胞的研究证实,舒巴坦可防止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破坏,并且舒巴坦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由于舒巴坦可与某些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因此敏感菌株通常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单用头孢哌酮时更强。

       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对所有对头孢哌酮敏感的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另外它对多种细菌,特别是下列细菌均表现出协同抗菌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较其中单种成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降低达4倍)。

       流感嗜血杆菌

       拟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醋酸钙不动杆菌

       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

       奇异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白菌

       摩氏摩根菌

       弗劳地枸橼酸菌

       阴沟肠杆菌

       异形枸橼酸杆菌

       在体外试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许多重要致病菌具有抗菌活性:

       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

       表皮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以往称肺炎双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B组β-溶血性链球菌)

       β-溶血性链球菌的多数菌株

       粪肠球菌的许多菌株

       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白菌属

       肠杆菌属

       枸橼酸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摩氏摩根菌(以往称摩根变形杆菌)

       雷氏普罗维登斯菌(以往称雷氏变形杆菌)

       普罗维登斯菌属

       沙雷菌属(包括粘质沙雷菌)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和某些其他假单胞菌属

       醋酸钙不动杆菌

       淋球菌

       脑膜炎球菌

       百日咳杆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厌氧菌:

       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其他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韦荣氏球菌属)

       革兰阳性杆菌(包括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和乳杆菌属)

       下列所示为已建立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范围:

最低抑菌浓度(MIC),(μg/ml,以头孢哌酮浓度计)

敏感≤16中度敏感17~63耐药≥64

敏感性纸片抑菌圈直径,(mm,Kirby-Bauer法)

敏感≥21中度敏感16~20耐药≤15

       采用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对1:1或2:1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逐步稀释以获得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推荐采用含75μg头孢哌酮和30μg舒巴坦的药敏纸片。如敏感性试验报告“敏感”,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有效;如报告“耐药”,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无效;如报告为“中度敏感”,表明如给予较高剂量或感染局限在有高浓度本品的组织或体液时,病原菌可能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

下列推荐的是75μg/30μg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试验的质控标准:

对照菌株抑菌圈直径(mm)不动杆菌属,ATCC4349826~3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22~2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7~3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3~30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

       与其他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一样,给药间隔内游离血浆药物浓度保持在对感染的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时间百分比(% fT > MIC)是与头孢哌酮疗效最相关的参数。

毒理研究

       目前尚无本复方制剂的遗传毒性、生殖毒性(除皮下给药有部分试验结果,见头孢哌酮部分)和致癌性研究资料,各单药的毒理研究可参考以下相关资料。

头孢哌酮

       遗传毒性:体内、外的遗传毒性研究均未发现本品有致突变作用: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阴性,但在进行本品的全血细胞培养时,发现染色体断裂增多。

       生殖毒性:每日皮下注射头孢哌酮1000mg/kg(约为成人平均剂量的16倍)可导致大鼠睾丸重量降低,精子生成受到抑制,生殖细胞数量减少和滋养细胞胞浆内空泡形成。在日剂量为100~1000mg/kg范围内,其损害的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低剂量可引起精子细胞轻微减少,在成年大鼠中未观察到此改变。除最高剂量外,这种组织学损害在各剂量组中均为可逆性的。尽管如此,这些试验并未对大鼠以后的生殖功能进行评价。尚未确定上述发现与人体的关系。

       新生大鼠皮下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按1:1的比例(日剂量300mg/kg+300mg/kg)用药1个月后,可导致大鼠睾丸重量降低,并且出现未成熟的小管,由于年幼大鼠睾丸的成熟情况存在很大程度的个体差异,并且在对照组中也发现未成熟的睾丸,因此尚不确定上述现象是否与药物有关。给予幼犬超过成人平均剂量10倍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时,未发现上述情况。

       舒巴坦和头孢哌酮均可通过胎盘屏障,但尚未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充分和严格对照的试验。由于动物生殖研究的结果并非总能预测人体的情况,因此,只有在医生认为必要时孕妇才能使用本品。哺乳期用药:只有少量的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能分泌到人体的母乳中。尽管只有少量的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能够进入到母乳中,但哺乳期妇女仍应慎用。

       致癌性:尚无有关本品长期应用的潜在致癌性研究。

舒巴坦

       遗传毒性:尚未见有研究报道。

       生殖毒性:在给予小鼠、大鼠和兔的剂量达人用剂量的10倍时,未发现本品有生育力损伤和对胎仔的毒性。但是无充分和严格的孕妇研究资料,动物研究结果与人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致癌性:尚未见研究报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