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湘江战役,桂军如何凶残?(兼论桂军是“只追不堵”的方针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抗日战争桂军参加过的战役 长征路上的湘江战役,桂军如何凶残?(兼论桂军是“只追不堵”的方针吗?)

长征路上的湘江战役,桂军如何凶残?(兼论桂军是“只追不堵”的方针吗?)

2024-07-13 18: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从1934年11月25日开始,由湘、桂交界的永安关、雷口关陆续进入广西灌阳,至12月7日最后一支部队离开灌阳,历时13天。长征经过灌阳的中央红军包括:中央领导机关编成在内的中央及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一方面军所属之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作战主力共计5个军团的12个师、36个团,加上部分军政机关人员和几千名民夫,进入灌阳时共约7万余人。

湘江战役的主要战斗是三大阻击战——(灌阳)新圩阻击战、(兴安)光华铺阻击战、(全州)脚山铺(觉山铺)阻击战,即红军取守势,以5个军团护卫中央机关、两个中央纵队和笨重的大量辎重西渡湘江。在广西灌阳、兴安、全州一线,中央红军经湘江战役浴血苦战,抢渡了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加紧向西,翻越老山界进入了湖南的通道县。

在湘江战役形势示意图中,显示了红军从湖南境内向西进入广西、随后进入湖南通道的态势。在红军队形的左翼(广西境内为主)为桂军,在红军队形的右翼(湖南境内为主)为湘军,在红军队形尾部(湖南境内)的是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一部。

从此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湘江战役所在地主要在“桂”(广西)境内,靠近湘桂边界。

关于桂军在湘江战役中的方针

通常,在大量文章中,都指出桂军对付红军入境的作战方针是“只追不堵”、“不拦首,不斩腰,只击尾”,只要红军不在广西境内停留,就不去搏杀。甚至有文章说,桂军“放水”、手下留情,才让红军得以突破湘江防线。

每每看到、听到这样的论调,都激起我无比的愤慨!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主要是国民党军那一部分军队造成的?是桂军!是桂军!!是桂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上,桂军投入主力2个军(夏威率第十五军、廖磊率第七军)十多个团,可以说是主力尽出,另有众多民团参战,约3万人的兵力。白崇禧坐镇桂林督军,以第十五军副军长夏威(一说为军长)为战场指挥官。而第七军被奉为桂军头等王牌军。

桂军在西南军阀势力之中,素有“黔滇两只羊、湘军一头狼、桂军猛如虎”的说法。

桂军在湘江战役中痛下杀手

让我们透过当年战况的节选,看看桂军是否对红军“只追不堵”、“不拦首,不斩腰,只击尾”,是否对红军“放水”。

1934年11月25日17时,中革军委下达了《我野战军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的作战部署》的作战命令,决心从桂北西渡湘江。命令指示中央红军分成四路纵队向湘江地域前进。

11月26日,桂军主力向北调动,赶往全(州)灌(阳)兴(安)三角地带。

11月27日晚,红三军团第四师先头部队到达湘江东岸的界首,设立阵地并开始选择渡口、架设浮桥。

【新圩阻击战】——11月28日,桂军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从灌阳向新圩红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第十五两团加强军委炮兵营在此据守。桂军正面进攻受阻后,遂以一部兵力从侧翼迂回,红军被迫退至第二道防线。29日,桂军出动飞机轰炸,第七军第二十四师及独立团亦投入战斗。红军与桂军一度白刃战,红军第二道防线被突破,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及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都牺牲了,红五师参谋长胡震接替黄团长冲上第一线,指挥了十几分钟后也牺牲了,全团的营、连、排长多数负伤或牺牲;红十五团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均负重伤,3个营长中有2个牺牲,营以下干部牺牲过半。30日清晨,桂军预备队第七军第二十二师和独立团全部投入战斗,加强进攻。红五师坚持阻击,战至中央及军委纵队从界首全部渡过湘江,才奉命撤出战斗。接防的红六师十八团没有按时赶到新圩,在新圩楠木山村附近之炮楼山便与桂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战。随后,团长曾春鉴、政委吴子雄率红十八团在公路上仓促展开阻击,等待红三十四师来接防。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红十八团伤亡严重,被迫后撤,中午在陈家背一带被敌包围,从团长、政委到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小部流散。

由于红军仓促撤离,在新圩下立湾村(今新圩乡和睦村)设立的临时战地救护所里的100多名红军重伤员来不及撤离和转移,被桂军民团用棕绳捆住伤员的手和脚,残忍地丢进了连通地下河的酒海井中,全部壮烈牺牲!

(酒海井为一口直径约2米的溶洞,井下连通着一条地下暗河,上个世纪80年代,灌阳县政府派人抽取酒海井的地下河水,当时就抽出了许多牺牲红军的白骨,还有捆绑红军的绳索)

〔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是广西临桂县人,20岁当师长,被彭德怀军团长戏称为“娃娃师长”,而红五师的指战员中也有许多是广西籍的,就是他们,在新圩付出惨痛代价顶住了桂军“同乡”的疯狂进攻!新圩阻击战,红三军团五师的师参谋长、十四团团长和副团长及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牺牲,十五团团长、政委和十四团政委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牺牲。红五师全师战斗之前有3000多人,撤下来时连伤兵在内只剩下千余人。〕

桂军突破红三军团第五师在新圩的阵地的同时,在石塘一带半路截击了赶往湘江岸边的红五、红八、红九军团部队。11月30日下午,桂军一部曾经绕过红五师的新圩阻击阵地,截断了红八军团的队形,离红八军团指挥机关最近时只有数十米,其后,年轻的红八军团一部被桂军击散,一部失去指挥。12月1日午后,桂军占领了界首渡口后北上凤凰嘴渡口,对在那里渡河的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和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半渡而击,再度造成红军损失。〔最终,红八军团由长征出发时的10922人锐减至1200人,不久番号被撤销,余部并入红五军团;红九军团损失过半,仅第二十二师就损失4000余人,两个月后军团由2个师缩编为3个团;而不少于5000人的少共国际师仅剩2700余人。〕

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依然奉命前去接替红六师十八团阻击桂军,由于地形不熟、战况不明,红三十四师陷入桂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在羊肠小道中艰难跋涉,未能按时接防,赶往湘江边又屡屡受阻,陷入了孤军奋战的险恶境地,被阻隔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被桂军和民团追堵,虽经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6000余指战员绝大多数牺牲,最后铸就绝命后卫师!

【光华铺阻击战】——光华铺是小高地,有利于掩护红军从湘江东岸的界首渡江,由红三军团第四师据守。11月29日晚,桂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和地方民团发起进攻,被红四师第十团阻击。29日下午,桂军派出多架飞机将红军架起的界首渡口浮桥炸毁。当夜,红军收集船只,再次架起浮桥。29日深夜,桂军一部迂回到红十团三营阵地后方,敌我双方混战中,桂军两次攻到离界首渡口旁的三官堂(彭德怀指挥所)不足百米的地方。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与警卫员多次劝军团长彭德怀转移,但彭德怀认为这里便于指挥而拒绝离开。30日拂晓,桂军突破红十团防线占领了界首渡口(湘江东岸)。12月1日,桂军对红三军团发动了全线进攻,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桂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从湘江西岸向界首之红四师第十一、第十二团侧击。红十一、红十二团被迫于12月1日中午撤离界首渡口。此时,军委第一纵队即将抵达湘江东岸准备渡江,情况万分危急。红十团团长沈述清撤下伤亡过大的三营,亲率一、二营向占领渡口的桂军发起猛攻。敌我双方都没有工事依托,战斗来回“拉锯”,红十团终于夺回了界首渡口西岸,但团长沈述清不幸中弹牺牲,团政委杨勇腿部受伤。彭德怀即令第四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红十团团长。杜中美率部将桂军驱赶至光华铺以南。红四师的顽强据守,保证了中央及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全部渡过了湘江。(从界首渡江的领导人有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秦邦宪)、李德、彭德怀、杨尚昆、邓小平、刘伯承、叶剑英、陈云、董振堂、李卓然、李维汉、邓颖超、康克清等。)

红三军团坚守住了光华铺,红一军团则顶住湘军进攻、坚守住了脚山铺,保证中央红军源源不断渡过湘江。

红军渡湘江时,桂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对当时渡江情境有一段描述:

“从30日上午开始,军委纵队的人马陆续到达了湘江渡口。远远地,由成群的驮着重物的马匹、被战士和民夫搬运着的大行李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挑夫组成的队伍黑压压地滚滚而来。军委第一纵队缓慢地走上了浮桥。炮弹在江水中爆炸,掀起了冲天的水柱,浮桥开始摇晃,受惊的马匹惊叫着不肯上桥,马夫和战士们咒骂着、抽打着,慌乱的马匹加剧了浮桥的动荡。大行李把浮桥堵塞了,人们大声喊叫着,催促着前面的人赶快让路,但是动荡的浮桥使搬运行李的战士和民夫连站都站不稳。后面又走上来一支队伍,是红军的剧团!小红军们已经很疲惫了,抬着的大箱子摔裂开,花花绿绿的服装和道具撒了出来,小红军一边收拾一边哭。突然,一颗炸弹在距离浮桥很近的地方爆炸了,桥上的人马全被掀翻到江里,人在游水,马在挣扎,江面上漂浮着文件、传单、苏区的纸币和大大小小的书籍……。

“1日中午,李德和博古到达了湘江东岸。眼前的情景令他们感到十分震惊:天上数十架敌机轮番俯冲,即使浮桥已经断了,轰炸和扫射依然猛烈,江水不时地被激起数道水柱。湘江江面上漂浮着竹竿、木板、各种杂物以及人和马的尸体。那些还没有被炸断的浮桥上拥挤着行进的队伍,人声马鸣鼎沸,不断又有人和马跌入江中。在江边的渡口处,除了等待渡江的人群外,还堆着没有炮弹的山炮、印刷机、缝纫机、机床零件、行李、炊具、担架……

指挥渡江的周恩来在混乱的人群中看见了毛泽东。头发长长的毛泽东向湘江岸边走了过来,在环视了这个极其混乱的渡口之后,他对周恩来说:‘恩来,我们到了。’周恩来说:‘安全到了就好,立即过江吧’。

这时,从界首方向冲过来的桂军距渡口仅剩不足两公里了。

敌人的子弹甚至已经打到浮桥上。

毛泽东走上了浮桥。

至12月1日17时30分,军委纵队全部渡过了湘江。”

多少年后,当地老人提起那场血战,还心有余悸:“死的人那个多啊,满江都是。几十架飞机不停地轰炸,炸完了就飞得低低的,用机枪扫射,两岸和江中密密的全是人。”湘江之战后,老百姓说,他们在江边掩埋了3天的红军战士尸体,而更多的红军战士尸体则沉没在江底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是湘江战役之后当地流传的民谣。

追溯历史,红军在湘江之战中的惨重损失,主要还是由于桂军的侧翼包抄、疯狂堵截造成的。一、在全州方向(红军右翼),红一军团基本上阻住了湘军的侧击进攻,直至12月1日撤退,因此这一路湘军给红军的直接杀伤不是十分巨大;二、在兴安方向(红军左翼),桂军的侧击进攻早于湘军,且进攻十分猛烈,既有正面进攻,又凭借自己熟悉当地地形等有利因素,多路包抄,乃至直扑红军渡江指挥部所在地界首三官堂,对红军队形已经不是侧击而是拦首断头了;三、在新圩方向(灌阳和全州之间),桂军的进攻造成红军阻击部队损失巨大,从红三军团五师到红六师十八团,一直到最后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阻击阵地数次撤移,桂军紧逼不舍。这就可以看出,桂军在看到红军确实无占据广西的意图后,从11月28日开战,并不是“只追不堵”、“不拦首,不斩腰,只击尾”的方针,而是痛下杀手,兴安出兵欲击头,新圩方向欲斩腰,围攻未能及时渡江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将其“剿灭”,还有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八团的折损,以及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与红一军团十五师的损失,基本上都是由桂军攻击造成的。

因此,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折损的3万余人,约三分之二是桂军的进攻造成的!这是铁的事实!

渡过湘江后,赶往湖南的3万余中央红军继续受到桂军的追杀!眼见红军主力渡江西去,12月2日,桂军第十五军协同桂北区民团联队编为第一追击队,第七军编为第二追击队,继续向北侧击、向西追击红军。12月5日,桂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偷袭千家寺红军后卫红五军团指挥机关,红五、红八军团仓促应战,边打边撤,向老山界方向转移,损失数百人。同时,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八团、三十九团一度被桂军阻断。12月8日和9日,红三军团四师先后在龙胜县泗水、八滩、水牛塘、鸟坳、万人界、石村河口、独境等地节节阻击桂军第七军,掩护友邻部队离开广西,向北进入湖南通道县。

翻看网络上,依然无数文章还在喋喋不休述说着桂军对付中央红军入境的作战方针是“只追不堵”、“不拦首,不斩腰,只击尾”,“其实‘湘江战役’白崇禧真心没想难为红军”……,这让我觉得,怎么八十多年过去了,湘江血战的硝烟至今还没有散尽……

后记:桂军是解放战争中最后被歼灭的国民党军主力——桂军之第十五军后来改编为第四十八军(又曾被改编为整编四十八师)。解放战争时期,第七军(号称钢七军)、第四十八军(号称铁四十八军)都被编入国民党第三兵团,隶属于华中剿总(司令为白崇禧)战斗序列,随着白崇禧退入广西,在广西战役中于广西博白一带被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围歼,光杆司令白崇禧灰溜溜地跑到了台湾。率领第四野战军的是湘江战役中的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

附记:第一三八师为什么要侮辱我父亲的遗体(罗炳辉之子罗新安2019.9.1撰文)

〔注:国民党第四十八军由桂军第十五军改编而来,第一三八师为其下辖。罗炳辉系湘江战役时的红九军团军团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和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第五支队司令、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等,1946年6月21日因脑溢血去世,终年49岁。〕

1946年6月,我父亲罗炳辉牺牲后埋在临沂东门外沂河大桥旁的一片古银杏树林中。不久,国民党军进攻临沂,我军准备撤离临沂。为避免父亲的坟墓遭到破坏,母亲找到新四军张云逸副军长,要求把父亲的棺材搬走。张副军长说,这样恐怕会影响部队的士气。张副军长马上派了工兵,连夜把父亲的坟头平掉。

新四军撤出临沂后,国民党军一三八师占领了临沂。有人向他们报告我父亲的墓在东门外,一三八师马上派人把父亲的遗体挖出,倒挂在银杏树上,先是鞭尸,然后让士兵以此为靶子射击当靶子打、用刺刀刺……。夜间,附近的村民卢建功等人把父亲的遗体埋在沂河的沙滩中,第二天,一三八师又把父亲的遗体找出,重新倒挂在树上当靶子打。晚上,村民们第二次把父亲的遗体埋在沂河的沙滩中,当晚,下了一场大雨,河水冲刷了痕迹。一三八师派人寻找无果,才罢休。

我父亲的遗体在在沂河的沙滩中躺了3年多。解放后,我母亲向组织上提出寻找父亲遗体的要求。组织派人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并重新安葬。

鞭尸是指在一个人死后从坟里挖出来用鞭子抽他的尸体,比喻仇恨极深。这在古代是对死人最大的侮辱。

一三八师与我父亲有什么深仇大恨?

一三八师是广西军中的王牌之一。广西军历来以英勇善战著称。

秦始皇在长城只放了30万军队对抗匈奴,却亲自率50万大军在广西剿匪;

汉朝守长城用了20万军队,却在广西留了30万军队平叛;

明朝戚继光对抗倭寇用的狼兵是广西来的;

袁崇焕在宁远率1万多广西兵对抗20万满族八旗;

在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

清末,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人,这3万人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

孙中山反清朝的起义几乎都是在广西;

四行仓库八百勇士多是广西籍;

红军长征的时候,著名的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就有11个广西人。

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日军战史评价:“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

广西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其中,第七军的一七一师等3个师和第四十八军的一三八师等3个师是广西军的王牌部队。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四十八军有“铁军”的美誉。这2个军都位列国军十大王牌部队之列。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滇军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

1942年12月,一三八师击落了一架飞机,飞机里乘坐着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兼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这是8年抗战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本陆军军官。

1939年,父亲奉命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皖东抗日根据地被津浦铁路分为路东、路西2部分。路西根据地只有定远县的一半。父亲担任司令员的新四军五支队成立在定远县,是由游击队改编的部队,成立之初,衣衫褴褛,被称为“叫花子部队”,父亲率领部队刻苦训练。部队素质迅速提高。当时每位士兵只有3发子弹,父亲是神枪手,所以,特别重视射击训练,部队中特等射手(狙击手)辈出。

1939年秋 ,父亲率五支队在路东三打日军,部队素质有了提高。

1941年初,父亲发明“梅花桩战术”,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大败日军,从此日军不敢进犯路东根据地了。部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钢七军、铁四十八军都在路西一带。定远县是新四军二师与钢七军、铁四十八军的主战场。父亲深知钢七军、铁四十八军的厉害,每次重要战斗都要亲临定远前线指挥作战。

1942年10月,钢七军、铁四十八军经过周密的准备,乘定远二师兵力薄弱之机,以6个主力团近万名的优势兵力,采取长驱直入的方法,突然向定远县根据地大举进攻,一度占领定远县中心区藕塘,定远根据地再次危在旦夕。父亲率二师主力部队赶到路西与广西军作战。

钢七军、铁四十八军的战斗力与日军不相上下。经过20多天的战斗,终于把广西军赶出定远根据地。但是,我方损失了千余人。父亲痛心不已。中央再三严令一定要守住定远根据地。为此,父亲根据定远的地形发明了“地堡战术”

“地堡战术”,就是在定远五尖山一带交通要冲的山头上建立牢固的地堡,每个地堡安排10多位特等射手(狙击手),利用精确的远程射击杀伤、阻扰、吸引广西军进攻,主力部队伺机从侧、后翼向敌方发起攻击,把广西军堵在根据地之外的一种战术。

父亲不仅亲自为防御地堡选定位置,还亲自监督地堡建设。广西军的炮兵火力十分强大,为此父亲要求地堡上面建有厚达三四米的防护。并制定了详尽地作战指南。地堡战术的主要内容有:

1、每个地堡可以容纳40来人。地堡内备有充足的弹药、粮食和水,这些补给可以坚持10天左右。地堡甚至还有通风口。地堡外有完备的工事系统;

2、主力部队部署在山的后面,伺机从侧、后翼向敌方发起攻击;

3、集中部队的狙击手,全部配以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具有射程远(标尺距离达2400米)、精度高、后座力小的特点,特别是夜间射击的时候,这种枪只有很小的枪口焰,敌人很难找到,非常适合远距离杀伤敌人;

4、在距地堡不同距离处插立标杆,方便战士调节射击准星的高低,以便准确地、远距离地射杀敌人;

5、推倒步枪射程内的破旧建筑物(房屋、土墙),填平凹坑。尽量减少敌人可以躲避的场所;

6、在阵地前沿山坡上,插上很多竹钎;

7、首先射击广西军拉炮的骡马和军官。

……

父亲要求1个月内完成任务,并亲自指导、监督。直到他认为满意了,才算合格。

地堡刚修好不久,钢七军、铁四十八军的5000多人携炮团来侵犯。由于狙击手的远距离射击十分准确,广西军又缺少藏身之处,损失严重、寸步难行,不得不先对地堡发起进攻。广西军的大口径榴弹炮十分厉害,据一位在地堡中参加过指挥的新四军营长回忆,那一次进攻前,一共发射了148发炮弹。地堡外的工事系统大部被炸毁,地堡却保存完好。

由于地堡位于高处,易守难攻,狙击手们的射击准确,山坡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竹钎,钢七军、铁四十八军屡攻不下。父亲在另一个山头上的指挥所中注视着战场的变化。他手举望远镜,站在观察口几个小时不言不动,任凭敌人炮弹的呼啸、蜂蝗般的冲锋夹杂着“活捉罗炳辉”、“抓住罗胖子有赏”的叫骂,父亲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等到广西军把部队全部投入到对地堡的进攻时,他认为“火候”已到时才下令主力部队从侧、后翼发起猛攻,广西军死伤惨重、大败而逃。

从此,广西军再也不敢轻易侵犯定远根据地了,并称这条防线为“罗炳辉防线”。包括一三八师在内的钢七军、铁四十八军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一三八师对我父亲恨之入骨。

钢七军、铁四十八军深知父亲的厉害,为了战胜我父亲,他们特别征召属“蛇”的士兵。因为,他们相信“蛇”能克“蛤蟆精”。(父亲的肚子大,广西军称其为“蛤蟆精”)。

我想这就是一三八师侮辱我父亲遗体的根本原因。活着打不过,死后也要泄愤。

父亲生前似乎预感到了身后事,他在日记里说:“敌人恨之入骨,欲获辉剥其皮、食其肉、碎其骨。”。万万没想到,父亲所言成真。

1949年底,一三八师在广西境内被歼。

当年父亲最后一次出征,母亲带着2岁半的我和6个月的妹妹为他送行,从沂河大桥东一直送到桥西头,沂河大桥西头与老银杏树近在咫尺,这一次我们却阴阳两隔了。父亲埋葬在大桥西头旁,据我们离别的地方只有几十米,好像在默默地等待着我们。......

当年的古银杏树林只剩2棵了,据说父亲的遗体就悬挂在其中的一棵树上。如今这2棵400多年的古银杏树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在老树的四周长出了几棵新的银杏树围绕着老树。好像是我们陪伴着父亲。

古银杏树随风摇晃,发出轻轻的声响,好像父亲在述说他的愿望。我对着人们在树上系的红布条告诉父亲,73年后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我将永远按照你的希望不断努力,安息吧。

……

至此我想,定有人会说,桂军第一三八师在抗日战争中战绩显著,那我会说,难道该师对新四军抗日将领的仇恨比对日本鬼子的仇恨还甚吗!?

[本文同时在“重走长征路”微信公共号上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