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温度优质课一等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第1节 温度优质课一等奖

第1节 温度优质课一等奖

2023-11-23 0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瑞霞  

地区: 甘肃省 - 定西市 - 安定区

学校: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共1课时

第1节 温度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学习目标

1.温度的概念;      2.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4.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2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温度的概念(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重点:(1)知道温度的概念(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实验体会:

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

2)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

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进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在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常常采用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温度的读法:-5℃就读作负5摄氏度(或读作零下5摄氏度),不能读成摄氏负5度。另外,在科学研究中还会采用华氏温度

3)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4)实验体会:

器材:在桌面上分别放课前准备的三杯水

方法:选两位同学做体会实验,并把他们命名为甲同学和乙同学。想让甲同学将一手指放入热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热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同样,让乙同学将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冰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

a.学生回答

b.提问:按理说,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刚才两位同学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呢?凭我们的感可靠吗?该怎么办呢?

5) 温度计

温度计的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要与杯壁、杯底接触)

c.读数时,温度计一定要保留在液体中,切不可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刻度线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零以上的温度读作××摄氏度,零以下的读作零下××摄氏度(或其他温度计的构造及使用。

活动3【讲授】归纳与小结

1)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4)其他温度计

活动4【练习】反馈练习

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 

A、负8摄氏度            B、摄氏零下8度 

C、摄氏负8度            D、零下8摄氏度

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0℃的水和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3、温度计的使用有下列操作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要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C.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拿离待测物体

4.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操作依次排列为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使用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6、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     ℃,乙的是     ℃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                                       ;

(2)                                       ;

(3)                                        .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作业:小华在物理实验中是这样做的:老师叫他测量一下桌上的水的温度,他随便拿了一只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使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读数时,他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然后从上往下看,读得水的温度为摄氏21度。问:

a.请问小华在实验中有几次错误?帮他纠正过来。

b.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应怎样读?

第1节 温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1节 温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实验体会:

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

2)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

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进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在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常常采用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温度的读法:-5℃就读作负5摄氏度(或读作零下5摄氏度),不能读成摄氏负5度。另外,在科学研究中还会采用华氏温度

3)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4)实验体会:

器材:在桌面上分别放课前准备的三杯水

方法:选两位同学做体会实验,并把他们命名为甲同学和乙同学。想让甲同学将一手指放入热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热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同样,让乙同学将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冰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

a.学生回答

b.提问:按理说,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刚才两位同学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呢?凭我们的感可靠吗?该怎么办呢?

5) 温度计

温度计的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要与杯壁、杯底接触)

c.读数时,温度计一定要保留在液体中,切不可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刻度线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零以上的温度读作××摄氏度,零以下的读作零下××摄氏度(或其他温度计的构造及使用。

活动3【讲授】归纳与小结

1)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4)其他温度计

活动4【练习】反馈练习

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 

A、负8摄氏度            B、摄氏零下8度 

C、摄氏负8度            D、零下8摄氏度

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0℃的水和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3、温度计的使用有下列操作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要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C.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拿离待测物体

4.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操作依次排列为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使用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6、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     ℃,乙的是     ℃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                                       ;

(2)                                       ;

(3)                                        .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作业:小华在物理实验中是这样做的:老师叫他测量一下桌上的水的温度,他随便拿了一只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使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读数时,他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然后从上往下看,读得水的温度为摄氏21度。问:

a.请问小华在实验中有几次错误?帮他纠正过来。

b.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应怎样读?

Tags:1节,温度,优质,一等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