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扫码答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2023-08-31 07: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_211008a

活动册 P191.单选题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答案】A。课本P5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一码【答案】C。课本P10

(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 – 25 = 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B.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D.八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答案】B

(4)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答案】D

(5)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A.65  B.66  C.97  D.98【答案】A。课本P10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毂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答案】D。课本P16

(7)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  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上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答案】B。课本P7

(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A.数宇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答案】B。课本P8,P9

(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答案】A。课本P13

(10)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  A.一张A4纸  B.一份《人民日报》  C.一张VCD光盘  D.一张DVD光盘【答案】D

(1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  )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答案】B。课本P17

(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获取相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  B.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过程采用了字符识别ORC技术  C.二维码中可能包含病毒信息,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D.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垃、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答案】B

(13)二进制数10111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  A.B7  B.BF  C.5E  D.BE【答案】D

(14)一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16位色的BMP图像,其存储空间约为(  )。  A.468KB  B.1.75MB  C.2.4MB  D.3.7MB【答案】B。课本P12  1024×768×16/8 = 1,572,864

(15)录制一段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1 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WAVE格式的音频,该音频的存储容量约为(  )。  A.10.3KB  B.172 KB  C.10.1MB  D.80.7MB【答案】C。课本P14  44.1×1000×16×2×60 = 10,584,000

2、思考题(1)在信息时代如何判别信息的真伪?谈谈你的方法或经验。【答案】  信息真伪的判别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  5、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2)什么是ASCII编码和Unicode码?【答案】(课本P10)  ASCII编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单字节的文字编码  Unicode编码是统一码,双字节的文字编码。

(3)某公司想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唯一的二进制位ID,以便计算机管理。  1、如果有500名员工,则最少需要多少位来表示?  2、如果又增加了200名员工,则是否需要调整位数?如果需要调整应该调整到多少位合适?【答案】  1、根据2的9次方=512 > 500,所以要产生500名员工的二进制ID号,需要9位二进制才能满足条件。

  2、由于500+200=700,2的10次方=1024>700,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增加1位,需要10位二进制数才能满足ID的数量。

(4)请简述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答案】(课本P5,课本P16)  一、区别:  (1)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2)数据是“数据采集”时提供的,信息是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取的有用信息。  (3)数据反映的是事物的表象,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4)数据的形式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的影响;信息则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

  二、联系: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

(5)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希望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便特别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每个销售人员都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奖。公司最后把所有的方案汇集起来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学习参考。几个季度下来,这个公司各大区的销售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也形成了很好的学习和探讨业务的氛围,这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答案】(课本P16)  (1)普遍性。业务人员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  (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公司不同地区的业务员一同分享和学习。  (3)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例如: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例如,公司最后把所有的方案汇集起来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学习参考。  (5)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例如:公司各大区的销售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6)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几个季度的业务突飞猛进,但是后期是否继续增长不一定。  (7)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例如:公司也形成了很好的学习和探讨业务的氛围,鉴别业务经验的真伪性。

(6)谈谈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数字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答案】  八进制就是逢8进位,十六进制就是逢16进位,2、8、16,分别是2的1次方,3次方,4次方。这三种进制之间可以非常直接地互相转换。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实际上是缩短了的二进制数,但保持了二进制数的表达特点。  缺点:与日常的、数学上的阿拉伯数字,不一致。

(7)所谓视频编码方式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式。那么,目前视频最常用的格式有哪些?视频流传输中最为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哪些?【答案】  目前视频最常用的格式有:MPEG格式、AVI格式、dunAVI格式、ASF格式、WMV格式、MOV格式、3GP格式等。

  视频流传输中最为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  国际电联的H.261、H.263、H.264标准;  运动静止图像专家组的M-JPEG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运动图像专家组的MPEG系列标准;  Real-Networks的RealVideo标准;  微软公司的WMV标准;  Apple公司的QuickTime标准。

(8)MP4,全称MPEG-4 Part 14,是一种使用MPEG-4的多媒体电脑档案格式,副档名为mp4,以储存数码音讯及数码视讯为主。目前MP4格式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案】  MPEG-4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MPEG-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于网上流媒体、光盘、语音发送(视频电话),以及电视广播。

3、情境题(1)  数据压缩  RLE(Run-LengthEncoding,行程长度编码)是一种编码方式,也是一种简单的无损压缩法,压缩和解压缩效率高。  RLE压缩法:利用控制字节的最高位来标识是否进行了压缩。当最高位为1时,则后面7位表示的是数据的重复次数;当最高位为0时,则后面7个位的数是被压缩的数据。  例如,如果有15个十六进制数都是30,那么,压缩后的编码为8F 30。  说明:十六进制数8F转换为二进制是1000111,最高位是1,后面的7位0001111表示的是字节的重复次数15:十六进制数30转换为二进制是00110000,最高位是0,30是被重复的数据。采取这种方法,一个字符只有重复两次以上,才能被压缩。即使一个数据只重复3次,也可以获得30%的压缩比。  问题1:如果经过RLE压缩方法压缩后的数据为8A 6F,那么解压缩前的数据是什么?  问题2:根据RLE压缩方法,下列字符数据经过压缩后的数据是什么?  20,30,30,30,35,35,……,35,64。其中,十六进制数30共有3个,35共有60个。【答案】  (1)8A二进制是1000 1010 所以重复10次,重复内容是十六进制的6F。  那么压缩前的数据是:6F,6F,6F,6F,6F,6F,6F,6F,6F,6F。

  (2)重复3次二进制是00000011,最高位置1以后就是10000011即83,重复内容是十六进制30,所以压缩后的数据为83 30。  重复60次二进制是00111100,最高位置1以后就是10111100即BC,重复内容是十六进制35,所以压缩后的数据为BC 35。  那么最后压缩数据为:20,83,30,BC,35,64。

(2)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相传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唯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李斯去请示秦始皇。秦始皇提笔写下了“天下公平”四个大字,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目参考。李斯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责,决定将“天下公平”这四个宇的笔画数(一共16画)作为重量标准,于是确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规则,并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可以说明十六进制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1)查阅资料回答,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秤用十六进制,而现代的秤用十进制? (2)十六进制与八进制是如何转换的?(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等式:85 – 33 + 110 = 43。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85、33、110、43有可能为什么进制?【答案】  (1)古代民间称量器具粗糙简陋,分“十六等分”明显比分“十等分”容易。

  (2)十六进制数和八进制数的转换可借助二进制数进行。可将十六进制数写成相应的二进制数,然后从低位开始,每三位为一组表示一个八进制数,前面不足三位的补0。反之亦然,人进制数转换十六进制数时,将入进制数写成相应的二进制数,然后从低位开始,每四位为一组表示一个十六进制数,前面不足四位的补0。

  (3)

【解析】  比如:要在秤杆上标刻度,可以用绳子对折一次两等分,再对折一次四等分……十六等分差不多刚适合测量;  再比如,一个标准一两的秤砣可以用天平称同样一两的东西,然后两者都移到一侧就能称二两货,然后以此称四两、称八两、称十六两……。  总之十六进制可以乘以二除以二,很简单的工具就行,但十进制的工具要求就高了

(3)在黑白胶片时代,照片很少,人们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却能唤起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会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人们可以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的发展,旧照片数码化存储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来管理旧照片将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将旧照片实物变成数据——电子文件,指在数字设备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的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数字照片的拍摄和利用方便快捷,通过电脑设备可以随时输出。收集、存储、归档、利用和传输等要求,数字照片不仅能完全满足以上各项要求,而且还具有存储时间久、占用物理空间小、形成和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因此,旧照片数码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1)年代久远的黑白老照片如何变成数码照片?如何上色?  (2)上述老照片存储在计算机内为1920像素×1080像素、24位色,文件大小是多少  (3)如何把一堆老照片做成一个有纪念意义的视频?【答案】  (1)把黑白老照片通过扫描仪传输到电脑上,采用Photoshop类软件进行上色。

  (2)图像大小 = 分辨率×量化位/8 = 1920 × 1080 × 24 / 8 = 6,220,800 = 6.22MB

  (3)用视频编辑软件可以把老照片制作成为电子相册类视频。例如采用数码大师软件编辑视频。

(4)某市政府计划将市内的A区域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一出,房地产董事长老张兴奋极了,脑海里想的都是如何策划开发A区域范围内的房地产,而正在读高中的小李却没有那么兴奋,觉得这只是政府的一个规划而已。同一信息,但老张和小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1)上述案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2)有人看完案例说:“所有信息都是有价值的!”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答案】  问题1:  (1)传递性。A区域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消息被传递。  (2)共享性。房地产董事长老张、高中的小李等都接收到消息。  (3)价值相对性。房地产董事长老张何策划开发,高中的小李却觉得这只是政府的一个规划而已  (4)真伪性。政府发布信息的权威性。

  问题2:  这句话不正确。根据信息的基本特征当中:  (1)时效性。信息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就失去原有价值。  (2)真伪性。假信息,没有价值  (3)价值相对性。同样一条信息,可能对有的人来说,毫无价值。

(5)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游戏,通过手电筒的灯光来实现一定距离内两个人的信息传递,要传递的信息是英文,两人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小明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对应26种不同的颜色,要传递时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改变电筒射出的光的颜色。小红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编码成二进制数字,通过电筒光线的闪烁来传递信号。这里可以把小明的方案看作模拟信号传播,但人对颜色的识别可能会有偏差,且大气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程度不同,因此模拟信号传播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小红的方案可以看作数字信号传播。光线的闪烁很容易分辨,且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这个通信方案的可靠性就比模拟信号更强。  问题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哪里?  问题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如何相互转换?【答案】(课本P8-P9)  问题1:  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等。模拟信号的波形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数字信号是量化的、有限的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其信号的幅度、时间都是高散的。

  问题2:模拟信息和数字信号之间,通过编码进行相互转换。

(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