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大连公交集团高工姜素卿:大连有轨电车的三个“中国第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扫码租电车 90岁大连公交集团高工姜素卿:大连有轨电车的三个“中国第一”

90岁大连公交集团高工姜素卿:大连有轨电车的三个“中国第一”

2024-06-06 0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有轨电车“咣当咣当”地穿梭于大连的城市街道时,仿佛这声音是从100多年前传来的,声音里写满了历史沧桑与人间巨变。

大连是中国内地第一批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也是迄今为止内地唯一还保留古典有轨电车的城市。

有轨电车是大连的城市图腾。因为有了它,大连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工具种类最全的城市。

从1909年这里开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开始,迄今已经有114年的历史。穿过漫长的历史迷雾,那些与大连有轨电车相关的故事,在一位90岁老人的回忆中,慢慢铺陈开来——

姜素卿

大连公交客运集团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1933年出生,1950年入职电车公司技术科,1954年调入电车公司电车工厂设计科,1988年在设计科长的岗位上退休,继续受聘至2002年。

她的丈夫陈培凤是大连电车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1947年进入大连电车公司工作,1992年在总工程师的岗位离休后,受聘为技术顾问,继续工作至2003年。陈培凤一生的时间专注于有轨电车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经他设计的有轨电车有15种车型。

2022年丈夫去世后,讲述大连电车历史的责任,就历史性地落到了姜素卿的头上。

01

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电车的诞生,有着浓重的殖民地色彩。

1909年,日本殖民者在大连成立了满铁株式会社,当年9月,开辟了大连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东面从海港始发,西面到动物园,全长2.45公里。这是大连市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姜素卿说,在之后的30多年里,日本殖民者又陆续开通了十条线路,到抗战结束前,大连有轨电车的数量增加到100多辆。

抗战胜利后,政府接管了当时满铁留下来的“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更名为“大连市交通公司”, “我老伴陈培凤1947年进入大连市交通技校主修机械专业,他们那一批毕业生中,挑选出成绩优秀者毕业后进入交通公司技术科,从事车辆设计工作。”

陈培凤这一去,就与电车打了一辈子交道,在岗工作时间长达56年,也奠定了中国电车的基础。

由于战争影响,大连当时只有几条电车线路和少量电车还在运行,交通几乎陷入半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组建了以陈培凤为代表的团队,负责车辆的修复。当时大量的工作是修车,和从维修车辆入手,过渡到车身造型美观、车容量大、乘坐舒适、运行安全可靠的新型有轨电车的改造,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基本改造完成。”

这些不到20岁的年轻人,在知识相当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尚存不全的各国图纸,就开始了今天只有成熟技工和工程师才能干的工作。

“当时的电车很多都是由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制造。当时日本人正在大批量遣返过程中,几个等待遣返的日本技术骨干还在公司上班,也趁机向他们学了很多知识。我参加工作时,就跟着陈培凤学习技术。”姜素卿说。

02

新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大连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很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大连交通公司投入车辆改造的高峰时期。”姜素卿回忆,当时,厂长袁明朝动员大家说:“我们不能总修理和改造旧车,我们要制造自己的新车。”这样,研发中国自己的有轨电车被当成了头等大事。

陈培凤带领设计人员承担了新中国第一台有轨电车的设计与制造,车型为DL-1001型。“厂长袁明朝是大连市劳动模范,他鼓励大家,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新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有轨电车,向国庆两周年献礼。”全厂上下一心,群情激愤,干劲十足,大家甚至住在厂里,加班加点,没人讲价钱。从设计到车辆出厂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陈培凤负责车体外形和钢结构设计。“当时大胆地采用了流线型车体设计。流线型外观设计看起来视觉美观、流畅,并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阻,减少耗能。”姜素卿说,这辆电车车身长13米、宽2.6米宽、高3.3米,像个庞然大物。“流线型设计在当时的条件下,难度相当大,比如前挡风玻璃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做了一辈子技术工作的姜素卿特别想把这一技术问题讲清楚,在今天看来流线型设计不是个难题,用曲面玻璃就可以解决,可是当时没有曲面玻璃,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陈培凤整夜整夜地工作。

“当时全世界的有轨电车都没有用曲面玻璃,满铁从英国、德国买的电车都是平面玻璃。大连玻璃厂也只能生产平面玻璃。陈培凤采用了五块平板玻璃配合金属框架,设计出在倾斜度的和弧度上看起来都很舒服的前风挡,它是连接平板车身侧面与圆滑过渡的车顶、车头的关键部件,不仅要有结构强度和刚度,而且体现视觉上的衔接过渡。”仅这一技术处理,在当时是具有很强的突破性的。

在当时没有冲压设备的情况下,流线型和弧形的车身是怎么做到的?“是工人用小锤子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世界呢?非常神奇。”姜素卿至今记得他们的名字:钣金组组长刘世业、钣金工桑培科、号称“大连第一锤”的陈汉有,“这些老工人,每天拿个小锤在那敲,敲完了以后拿模型卡,卡完再敲,我真佩服他们,真是能工巧匠。”

“车身两侧还配有飞船一样的外包轮罩、大巴式的流线型缓冲器,这是从漫画上得到的启示,看起来非常美观。还有一项技术,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菱形受电弓,用一组弹簧始终保持压力,无需人工拉扯,解放了车到站由乘务员手动拉绳子的劳动。”姜素卿说,仅仅这一项技术,在当时就很先进了。

1951年10月1日,在民主广场的大连电车工厂,举行了隆重的车辆出库典礼:新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发、制造的流线型有轨电车诞生了!当时的市领导参加了出库典礼。“电车从民主广场始发,行驶到青泥洼桥就开不动了,因为一路上人山人海,全市的人都赶来看。”车辆下线的消息当天就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作为国庆两周年献礼,当时在全国引起轰动。

这辆DL-1001型电车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司机和乘务员座椅,此前的电车司机和乘务员都是站着工作的。

第一台DL-1001型有轨电车投入运行后,全国各地也开始发展轨道交通,大连电车工厂已成为全国电车的生产基地。交通公司又在革镇堡建了新的工厂,完善了设备,先后为全国各地生产了各种规格和型号的有轨电车。

“为大连自己生产了100多台,1953年为哈尔滨市公交生产了30台,1956年为鞍山市公交生产了40台;1960年为沈阳市公交生产了10台;1956年为长春市公交生产了20台。”姜素卿说,大连电车为全国的城市交通客运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尤其是鞍山,当时鞍山没有自己的城市交通系统,大连调了200多人去鞍山,从轨道铺设到架线的工人,到变电工,加上开车的、卖票的、修理工,全方位在鞍山复制了一个有轨电车系统。”姜素卿说,不仅如此,为支持鞍钢7号高炉的正常运行,大连电车工厂还为鞍钢支援了多台40吨的电机车,运载工业材料,“陈培凤带队,我们全体技术人员80%到鞍钢去测绘,设计图纸,电机车的设计原理与电车一样。”

03

新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的诞生

城市交通的发展总是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连的城市交通运力再次出现严重不足。

“大连大的厂矿多,西边起重、工矿、机车,东边油脂厂、大染,北边大钢、大化、石油,南边制药厂,那时厂矿没有自己的班车,职工上下班多半靠有轨电车,有时等了两三辆也上不去。”姜素卿说,为解决市民乘车难问题,政府又提出了新要求:“将车体搞大点、乘客坐多一点”。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了陈培凤和姜素卿夫妻身上,“陈培凤这时候已经是大连电车公司总工程师。”

原来的电车都是单体车厢,一个车厢最多能装150人,怎么能让电车的运力更大?陈培凤想到了使用两节车厢。“这是从公交车上获得的启发,两节车厢通过铰接连到一起,运力就会增加一倍。”姜素卿说,陈培凤就到公交车上去做研究。

有轨电车与公交车不同,公交车没有轨道,轮子与地面是通过轮胎形成的软接触,而有轨电车与轨道的接触是硬接触,没有弹性,车厢尺寸与轨道宽度是有严格的数据要求的,如果把两节车厢铰接到一起,极易掉轨。

“老陈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我睡了一觉醒来,看他还在那画图。铰接结构能不能在电车上使用?这受很多条件限制。”姜素卿说,最终,陈培凤研究和设计成功了型号为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并开发出样车。

姜素卿讲述了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的设计特点:

一是车辆设计是根据我市运行线路的使用条件,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乘车难的问题,采用了原有车辆的转向架和主要总成件。节时、节成本,便于统一管理。

二是大连市电车运行轨道的转弯半径小,兴工街19米,北京街至大同街的轨道坡度为千分之六,现有车长13米已是极限,经过多种方案的设计修改,最终成功的设计了21米长的车身,通过车辆运行证实,满足了最小19米转弯半径的要求,运行安全可靠。

三是整车由三台转向架,六轴,两节车厢,中间采用同心双球铰接结构连接起来的通道式铰接电车,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效高,乘坐舒适,视野广阔。车厢内部连通。因此乘客流通和上下车都比较方便,有利于缩短停车时间。

“还有就是车体外形为方形,它具有平、直、角、棱突出的独特风格,造型美观大方,工艺简单,车身安装宽大的前窗和侧窗,给司机和乘客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姜素卿说。

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的研制成功后,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总工程师陈培凤,采取诸多措施,同时在设计、试制、检测过程中,前往大专院校和检测单位,多次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去机车厂,把图纸拿过去,机车厂的工程师说,我们是铁道部的,做火车机车,你们是城市交通,不是一个门类,他给了我们一本书,很有帮助;我又去了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找到力学系的主任,让他帮助做实验测试铰接所用钢球的强度;又找了大连铁道学院,那里有个苗老师会用有限元法计算,苗老师帮我们做了整个车身的计算,提出了加厚钢板的建议。大连技术监督局产品检验所,对整车的安全性能,运行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1983年4月1日,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行。“原有的有轨电车满载150人,而DL-621型满载300人,提高了一倍。我们先后生产和运营了15辆。只要DL-621型电车驶过,站台上便空无一人。”姜素卿说,大连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一扫光”。其实,私下里,大连人也管这辆车叫“夫妻车”。

这也是中国第一辆铰接式有轨电车。1985年,英国著名的交通杂志,还专门派专业记者采访了总工程师陈培凤,并参观了电车工厂,还以该型号的有轨电车为主题,制作了一期专刊,并登上了英国杂志的封面。1986年3月,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荣获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04

中国第一辆现代有轨电车

在大连诞生

今天,行驶在大连城市街道的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大连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看起来十分现代的车型,是陈培凤夫妇献给这个城市的又一个礼物。

“这也是中国第一台现代有轨电车,由大连电车公司和大连机车研究所共同设计的。”姜素卿说,项目启动后,陈培凤带领设计人员就投入到设计工作中,负责车辆总体设计和车体的结构设计。“这个车型叫DL-6WA型现代有轨电车,采用了70%的低地板设计结构,车厢地板离地面仅有400毫米的高度,乘客上下车如走平地,同时方便了残疾人、儿童及轮椅车的上下车。”

这个车的门是有故事的,电车的门是易损坏部件。姜素卿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说:“普通的车门能用两年,造价2万元左右。而这个门,造价40万元,从使用到现在,23年了,很少维修。”

门是姜素卿力挺采购的。当时,她在湖南出差,接到一个任务到广州参观国际轻轨电车展览会,姜素卿在展览会上看好了一个电车门,是法国一个厂家生产,又听说这个厂家在上海有工厂,姜素卿就赶到上海去考察,回来后,她力挺要使用这个门。“大连是一个有着百年有轨电车的城市,在现代轻轨电车的设计上,应该保证多少年不落后,我强烈建议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车门。”一辆车8扇门,造价40万元,当时,一辆车的预算是300万元,门就占去了40万,这可以吗?

她把自己考察的结果和坚持的理由说了出来后,相关领导被说服了,决定采用这个门。建设部后来对大连这款现代轻轨电车鉴定认为“设计达到了国际90年代水平”。

陈培凤1947年进入大连电车公司工作,1992年在总工程师的岗位离休后,受聘为技术顾问,继续工作至2003年,他一生专注于有轨电车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经他设计的有轨电车有15种车型。

姜素卿1949年进入大连电车公司技术科,1954年调入电车公司电车工厂设计科,1988年在设计科长的岗位上退休,继续受聘至2002年。

2003年,陈培凤受上海影视基地邀请,几经设计组装,复现了一台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老式电车,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

这对夫妻见证也参与并创造了中国电车发展的历史,是电车历史上的一对传奇夫妻。

陈培凤夫妻一生为大连电车事业工作的时间加起来超过一个世纪,离退休后, 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大连电车公司工作,没有薪酬,姜素卿说:“我无怨无悔,党培养了我,我就是觉得应该为党继续工作,不求回报。”

本条微信由大观新闻编辑制作

原标题:《90岁大连公交集团高工姜素卿:大连有轨电车的三个“中国第一”》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