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食话】“饧面”“嫽扎咧”及其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扎成把拼音 【陕菜•食话】“饧面”“嫽扎咧”及其它

【陕菜•食话】“饧面”“嫽扎咧”及其它

2023-04-11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饧面”与“醒面”

陕西人爱吃面,陕西是面食王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做面食时有一个重要程序叫作“饧面”,而不是许多朋友写别了的“醒面”。

“饧”,作名词用时指的是糖稀;作动词用时是指糖块、面剂子等变软;作形容词时指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等。

“饧面”的作用——科学解释是:让和面或塑形后的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子有松弛和重构的时间,通过“饧”面过程,面团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扭曲及破坏的网状结构得到了重塑,面团中的蛋白质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空间构形,得到很好的舒展。通俗的说法是:饧面可以让面团中没有吸足水分的粉粒有一个充分吸收水分的时间,可以让没有伸展的面筋得到进一步的规则伸展。

经过反复揉搓后的面团,面筋处于紧张状态,韧性强,静置“饧面”一段时间后,面筋得到松弛缓解,延展性增大,更便于下一步工序进行。“饧”过的面会更加地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而“醒”,是指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或是指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有入睡,也形容觉悟、明白过来,或是形容“明显”之意。所谓醒来、清醒、醒目等意。把“饧”与“醒”的词意陈列对比一下,再看看“饧面”的功用,那无疑,所谓“xing面”应该就是“饧面”。

关于“嫽扎咧”与“嘹咋咧”

很多人在形容一种食物好吃的时候,会用到“嫽扎咧”这个词,但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官媒,也将这个从文言文走来的三秦词汇写得面目全非。

“嫽扎咧”的意思是“好得很、非常好”。这个方言词汇表意清晰直接,读来琅琅上口,说来诙谐生动。

“嫽”, 在这里的意思为“美”。“嫽”是古字,最早的甲骨文就有“嫽”,后引用为美好、畅快---“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嫽”状人美是很早的,《诗经》就有“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后来这意有了转化,就是“美好”的意思。

“扎“,本意有“刺”之意,比如扎针、扎花等,也有“驻”之意,如驻扎、扎营等。用在“嫽扎咧”里的“扎”实际上是“扎实”的意思,引申为结实、坚实、着实等意。

“咧”,则为助词,在这里同“了”意。 如此说来,“嫽扎咧”的意思就对上号了。

关于“筋道”与“劲道”

“筋道”:食物有韧性,耐咀嚼。“劲道”:方言,犹劲头。如“干起来到底没你们年轻人劲道足了”。不要再把好吃的面、好吃的肉的筋韧耐嚼谬之为“干活有劲”了!

关于“臊子面”与“哨子面”

什么是“臊子”?臊子,本意为“肉末、切得很碎小的肉”。关于“臊子”的出处,在经典著作《水浒传》第三回里,时为经略府提辖的鲁达(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到绰号“镇关西”的屠夫郑屠的肉摊,先后要郑屠夫用纯瘦肉、纯肥肉乃至寸金软骨切成“臊子”。看似刁难,实则为激怒屠夫并惩罚之,等这郑屠夫没了耐性,便“三拳打死镇关西”,成为经典桥段,这其中就出现了四五次关于“臊子”的说辞。

后来,“臊子”被延伸定义为“用肉末或小肉丁炒熟的用以调饭的肉羹”。再后来,“臊子”又被陕西人作为炒制好用来调制面条的菜肴的总称,肉做的称“臊子”,没肉的纯粹蔬菜炒制的也称“臊子”,只不过用肉臊子、素臊子这样的称谓相区别。等进一步扩大应用,则把纯粹炒制的“臊子”称干臊子,加汤之后的“臊子”称为汤臊子。

用“臊子”调制的面条,就称之为“臊子面”,那什么“哨子面”、“嫂子面”、“梢子面”均为错误。

关于“洋芋擦擦”与“洋芋叉叉”

洋芋擦擦,陕北人创制的吃法,这里把土豆称作“洋芋”。大体做法是:把土豆用特制的擦子擦成条(片)之后,均匀地拌上干面粉,之后上笼屉旺火蒸熟。出锅的“洋芋擦擦”,最简单的吃法是“浇汁”吃,用盐醋蒜泥辣椒油等调制“汁子”,之后浇在盛在碗里的“洋芋擦擦”上。

丰富一点的,还可以用西红柿豆角青椒之类炒成“臊子”覆上,更是丰美。被浇汁之后的“洋芋擦擦”,土豆金黄、面粉白皙,辣椒红艳、青菜碧绿,色彩艳丽、养眼勾魂。至于滋味,那就是在土豆的淡淡的甜香、薯香、面粉的麦香之上,又多了调料的咸辣酸香,简单的食材与做法,成就了一碗美味。

之所以称之为“擦擦”,原因在于制作时用“擦子”擦制。“擦子”这种炊具,是人们为了方便把块状食材加工成条或片而发明的,它比较用刀切制不但效率高、而且成品形制均匀。但这种擦子在“擦”的过程中会破坏食材的纤维结构,降低食材的脆感,所以在炒菜时的擦制并不受欢迎。但在做“洋芋擦擦”这个食物的时候却是恰到好处,它虽然相对破坏土豆的纤维,却能够更好地淅出土豆的水分,且加大土豆条的外立面,进而能使土豆与面粉更好地结合,蒸出的“洋芋擦擦”口感也更加绵软,没有“洋芋叉叉”等等说法。

关于“糊辣汤”与“胡辣汤”

河南“胡辣汤”、陕西“糊辣汤”,写法不一样,也有相同相近与区别,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荤素搭配的一锅熬煮的汤,可以算作菜肴,也可以算作液态的“稀”饭食,说到底是佐餐食物,不能算作主食,所以在食用时要搭配“干”的食物,比如河南胡辣汤搭配油馍头之类、陕西糊辣汤则更是纯粹,基本的搭配就是坨坨馍。二是勾芡,勾芡可以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另外也可以起到塑型的作用,使食材均匀分布。同时又可以包裹住调料及食材,不至于过度刺激胃黏膜,在这一点上河南陕西是基本相同的。

以上这两点也是糊辣汤(胡辣汤)的基本特征。由此延伸开来,北京的“炒肝”似乎也可以归为“糊辣汤”系列,也是一锅熬煮的汤,也勾芡,搭配包子吃。这几样小吃都是重口味,调料味重,符合北方地域特点。另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算作正餐,一般作为早点。

其实,这两种东西都因其“又糊又辣”,故谓之“糊辣汤”,只是陕西、河南都按各自约定成俗的写法书写。

陕西的就是“糊辣汤”,就不要写错了。

关于“苞谷糁子”与“珍子、榛子...”

陕西人把玉米也称作“苞谷”,“苞”者, 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如花苞、含苞待放等。对于玉米这种十四世纪才传入中国的“洋粮食”,用古老的“谷”来类比,见其颗粒棒被包裹于皮之中,故谓之“苞谷”,很是形象贴切。

苞谷粒打碎、但并不磨成粉,那种颗粒分解成小块的形状,国人称之为“糁子”。苞谷打成的,称之为“苞谷糁子”。“糁”,谷物磨成的小粒。

但这个“糁”字,在陕西方言里读“zhen”,糁子也就读作“zhenzi”,所以在写作的时候,用拼音打不出来,于是许多人谬之为“榛子、珍子、臻子”等。

苞谷糁子,在陕西的粥类食物里是重要的存在,非常受欢迎。当然,商洛等地还把苞谷糁子里下入洋芋蛋后称之为“糊汤”,极受欢迎,“洋芋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是我”,就是这里人们物质满足和精神丰沛的表露。

关于“饸饹”与“饸烙”

饸饹是陕西极其重要的面食,主要食材为荞麦,当然还有玉米、红薯乃至小麦等。这种依靠特制工具挤压面团成条的做法,风靡几千年,是粗粮细作的典范。加之调和“饸饹”的众多方法,让这碗“饸饹”已经烙印在陕人的心底。

只是“饸饹”本音为“hele”,但在陕西方言里读作“heluo”,这就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打不出正确的字来,于是就想当然地用河漏、饸烙等字词替代。

其实,“饸饹”一词,“饸”乃“合”也,“饹”则与璎珞中的“珞”关联,古人用十分雅致的词语称谓这种食物,赋之以“璎珞”般的美好,依着食物命名习惯,改为“饸饹”,实在形象又有诗意。

作者张同武简介

张同武,西北大学毕业,政府机关供职。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涉猎散文、杂文、评论、剧作、诗歌等,出版有散文集《未央桥畔》,另有文章逾百万字见于国家级及省、市报刊、网络。曾获全国性征文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及其它文学、戏剧、新闻类奖项数十次。曾参与有关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受聘中国西部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知识产权讲师团讲师等。近年侧重饮食文化散文写作,在《美文》杂志、《澳门月刊》等开设专栏。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小陕推荐

End

编辑 |骞哲 主编 | 安娜

图片 | 陕菜网

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 刘陆训团队 |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紅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合作媒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网络大V自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