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摸按键原理和实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机屏幕点击器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和实现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和实现

2024-06-27 0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触摸按键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按键有寿命长、占用空间少、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如今的手机,触摸屏、触摸按键大行其道,而传统的机械按键,正在逐步从手机上面消失。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触摸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检测电容充放电时间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有触摸, 图中 R 是外接的电容充电电阻, Cs 是没有触摸按下时 TPAD 与 PCB 之间的杂散电容。 而 Cx 则是有手指按下的时候,手指与 TPAD 之间形成的电容。图中的开关是电容放电开关(由实际使用时,可由单片机 的 IO代替)。

每次扫描时,先用开关将 Cs(或 Cs+Cx)上的电放尽,然后断开开关,让 R 给 Cs(或 Cs+Cx)充电,当没有手指触摸的时候, Cs 的充电曲线如图中的 A 曲线。 而当有手指触摸的时候, 手指和 TPAD 之间引入了新的电容 Cx,此时 Cs+Cx 的充电曲线如图中的 B 曲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 A、 B两种情况下, 充电电压 达到 Vth 的时间分别为 Tcs 和 Tcs+Tcx。

这样,我们只要能够区分 Tcs 和 Tcs+Tcx,就已经可以实现触摸检测了,当充电时间在 Tcs 附近,就可以认为没有触摸,而当充电时间大于 Tcs+Tx 时,就认为有触摸按下(Tx为检测阀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单片机算法如下: 我们把触摸焊盘连接到具有输入捕获功能的引脚上,在每次检测之前,我们先配置引脚为输出,将电容 Cs(或 Cs+Cx)放电,然后配置引脚为浮空输入,利用外部上拉电阻给电容 Cs(Cs+Cx)充电,同时开启单片机的输入捕获功能,检测上升沿,当检测到上升沿的时候,就认为电容充电完成了,完成一次捕获检测。在 MCU 每次复位重启的时候,我们执行一次捕获检测(可以认为没触摸,也称为触摸校准),记录此时的值,记为 tpad_default_val,作为判断的依据。在后续的捕获检测,我们就通过与 tpad_default_val 的对比,来判断是不是有触摸发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