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例6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模板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例6篇

2024-06-28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1

关键词 护理病例;讨论;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因此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长。我院是一家“二级乙等”县级综合性医院,自2005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我院护理部便将护理病例讨制度的落实作为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举措之一。通过护理病例讨论加强了医护之间、科室之间的协作、交流、沟通,达到了知识互动、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吸取宝贵经验、教训,让护理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自2006年以来,我院先后进行了六次护理病历讨论,共有286人次参加讨论,其中主管护师96人,护师106人次,护士66人,实习护士12人次,医生4人次,检验科人员1人次,心电图室人员1人次。

1.2 方法

1.2.1 时间安排

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病例讨论

1.2.2 形式及参加人员

护理病例讨论由护理部主持,以病区为单位,临床科室护士长轮流组织,各科室除值班者外全部护理人员均参加。根据病例特点,特邀临床医生、检验科、心电图室等部门人员参加讨论。

1.2.3 病例的选择

护理疑难病例、特殊病例、新开展的检查、手术病例、新开展的护理技术操作病例、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

1.2.4 内容

围绕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护理过程中的不足、疑难问题及国内外对本病治疗护理上的先进成果及方法进行讨论。

1.2.5 方法

护理部在讨论前两周将病例资料提前下发到临床各科,各科护理人员根据病史,预先搜集相关资料。讨论时首先由主管护士报告死亡病例的病史及一般资料,死亡病例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措施、结果,并综述疾病的动态护理。然后参加讨论的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各抒己见,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特邀参加讨论的医技人员就病例特点介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心电监护过程中的观察要点等。最后由由护理部主任总结讨论意见,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

2 效果

护理人员对开展护理病历讨论的效果评价(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了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每次护理病例讨论气氛都很热烈,大家认真分析护理诊断是否明确、完整;护理措施是否具体、有效;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办法等等。通过讨论,把带有普遍性问题提炼出来统一认识,或作为经验推广学习,或作为教训引以为鉴。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病例讨论,发挥了护理专业的自主性,对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起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3.2 打破了专科护理的局限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分科逐步细化,而住院病人的平均年龄和危重度增加,合并症增多,当病人出现非本专科的问题,或器官功能障碍.或应用非本专科药物、仪器设备,或开展新手术、新疗法时,护理效果往往得不到最佳保证。护理病例讨论时各科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专科护理人才和设备的作用。促进了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克服了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局限性,提高了护理资源利用率,做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科室之间也增加了技术交流和协作的机会,实现跨科室合作,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3.3 促进学术交流和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护理病例讨论还涉及到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讨论时,护理人员要针对所讨论的病例搜集相关资料,介绍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国内外对本病治疗护理上的先进成果及方法。护理部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新护理方法在我院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时的注意事项。参会护理人员也畅所欲言,就个案病例谈经验、谈体会、提建议:分析新技术推广的价值等。激烈的讨论既促进了不同学术观念的交流,也在不经意间推广了新业务、新技术。

3.4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2

    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全年共进行业务学习40余次。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修改完善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体现了护士们较高的知识水平,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

    2.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有计划的对各个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考核,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在科内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护士通过核心制度的学习,自觉地将核心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了病房的护理安全。

    3.每月科室质控组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尤其加强对科室不常见的护理操作的考核,找出共性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一年来的三基三严培训,使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每月坚持开展护理病例讨论,针对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二、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1、科室内年轻护士作为主要力量,既为我科增添了朝气,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又为病房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各层次的人员都得到合理的有计划的培训,年初,科内重新制定了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制定了《延期实习带教计划》,规定带教老师和延期实习学生每周按照计划完成各项实习工作。延期实习同学每周完成2篇实习笔记。制定了《新轮转护士培训计划》,短期培训一个月,使新轮转的护士在初次进科的一个月目标性强,尽快的融入到科室工作中。同时每月重点检查1-2名低年资护士自我学习的情况,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学习。

    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科内质控组将每个月个人需要完成的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基础操作考核列成表格,使护士们随时可以掌握自己各项考核的进度以及完成情况。发现护理隐患发生护理差错及时召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座谈会及科内生活会,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给予纠正。认真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讨论纠偏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针对病房年轻护士多,处理纠纷等突发事件的经验相对不足,更加注重对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利用疑难病例讨论时间、生活会等鼓励护士参加讨论,以培养其沟通能力。并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组织讨论,教会年轻护士学会处理问题。

    三、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伊始,科室召开了生活会,将相关的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护士,向大家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取得科室护士的认可。同时,科室也积极动起来,先是在工作安排上做了调整,取消了辅助班护士,将科室责任组由3个改为5个责任组。

    2、重新规划了各班职责,由责护全权负责患者的一切处置、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护士长、治疗护士在病房工作高峰时参与到各组的护理工作中。

    3、积极组织科室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大练兵,为了能将各项生活护理操作更好的提供给病人,我们先在自己的身上练习,并且不断改进生活护理用具。我们自制马蹄枕,用等渗盐水冲洗袋制成临床洗头用的冲洗袋,用灌肠器制成床边洗手用的冲洗袋。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自我体验,使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也保证了我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加大病房安全管理。泌尿外科高龄老年患者较多,针对科室这一特点,我们从病人一入院开始就进行细致详尽的安全教育,预防可能发生的跌倒、烫伤等事件。签好各项告知书,针对每一个患者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根据危险分值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如穿防滑鞋、床头挂跌倒警示标识、科室走廊挂放跌倒展板等等。

    四、科室不足

    1.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作为年轻护士长,管理经验不足,科室管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工作设想

    1.制定2011年科室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使科内护士培训规范化。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3

质量 

核心制度——十三项核心制度 

操作规范——三基训练 

诊疗常规——单病种质控 

规范的流程——临床路径 

合理用药——抗菌素合理应用 

手术准入与授权机制 医疗技术项目的管理

科室档案管理: 

一、      文件夹1、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常规管理 医疗技术目录。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医疗人员技术档案(资质、职称、学历、论文、科研、手术操作名称及年例数)。 (科室前5位病种建立“病种临床路径表单、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手册)。 

二、      文件夹2、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  依据全院的方案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方案。 每年度工作总结(依据指标、任务完成)。  质控记录本(制定目标—落实目标—自查—总结—改进) 建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分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病案质量管理、手术安全管理、应急突发事件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安全事件上报、教学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教学管理) 科室分级管理结构图。 主任、副主任职责。 各级医师的岗位职责。 质控员职责。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医院医疗质量考评结果通报。 

三、      文件夹3、手术与安全管理 《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河北省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手术分组管理目录《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界定术前讨论与疑难病例病种。 年手术操作名称及例数  重点操作项目与授权制度与目录。 

四、      文件夹4、医疗制度、法律法规、医院管理文件 《《法律法规》、病历书写规范核心制度》、《医院制度汇编》。医院下发文件。 

五、      文件夹5、重症病人管理与流程  常见内科急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流程图。 本科室危、重病人界定。 重症病人抢救预案与流程图。    危急值登记本。 疑难病例讨论本。 

六、      文件夹6、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手册》、科室应急预案(停电、泛水、着为、输液反应、地震、穿刺伤) 

七、      文件夹7、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管理规范(药剂科制定)。  本科室常用药物名称、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  本科室常见病种用药原则(预防性应用及时间、三线分类)(与路径相匹配)。 

八、      文件8、医院感染管理 院内感染例数及感染率。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 医院感染现患率。 垃圾处理及流程。 传染病上报。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4

1、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提高组织和领导能力

科室主任除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外,还应该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及领导艺术。注重管理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管理学书籍,从中找到可资借鉴和参照的领导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技巧,积极创建与患者的和谐、与领导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科室同事的和谐。重视科室团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配合,识大体、顾大局,改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形成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科室规范化管理

2.1分组管理将科室不同业务技术分成3组,即普放诊断组、普放技术组、CT组,每组设组长一名,明确职责,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并带领本组人员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保证各组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以利于专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人才培养,达到影像医学“一专能”的目标。根据科室需要,增设放射科网络管理及对外联络小组,负责科室对外宣传联络及仪器设备、电脑网络、影像诊断工作站的一般性维护以及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包括影像资料存盘等日常工作。

2.2认真贯彻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建立各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放射科质量管理》、《放射科岗位职责及各类人员职责》、《放射科管理制度》、《放射科机器操作规程及技术操作规程》、《放射科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放射科机器设备维护及清洁卫生责任明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3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

(1)将放射科采用我科计算机系统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刻录成一级光盘进行归档,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供临床医生及出现各种医疗纠纷事件时的查阅,将阳性病例资料按照不同系统分类出来,对于有手术病理证实的阳性资料分别刻录成二级光盘,作为科研和院内外会诊之用,显著提高了影像资料存档的管理水平。

(2)放射科所有诊断报告书写均在影像工作站和激光打印机上完成,影像诊断报告更规范、更清晰,精心设计制作报告系统中的模块功能,使诊断医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分析影像而不是书写报告上。同时,每一份诊断报告必须通过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审签,方可正式发出。(3)放射科影像资料数字化,真正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放射科传统管理模式所需的成本,图像可以永久存储和直接调用,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4)合理的数字化放射科资料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促进医院科研教学水平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医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实行科内绩效,全面提高科室人员

积极性积极支持配合医院绩效分配改革工作,大胆进行科内绩效再分配,全科五个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科室内部分配实行“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向医疗风险责任大、科技含量高、工作量大倾斜,并与职务、职称挂钩,绩效分配更趋合理。科主任在分配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制定出稳定的分配细则,每一位科室人员都有相对应的绩效分配系数,适度拉开档次,保证科室的团结和稳定,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配标准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再更改,严禁分配上的任何随意行为。

4、诊疗质量管理诊断

人员通晓影像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细心阅片,严格按照《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规范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书写,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一般资料、检查名称、检查技术和方法、医学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学诊断、书写报告医师签名及科主任(副主任)审核,五个项目缺一不可。每天早晨8∶00~9∶00由科主任或诊断组组长组织读片,值班医师准备读片内容,挑选一天中一些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收集些病例的病史资料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定期进行诊断符合率统计和查对,定期组织疑难病例和手术病例诊断对照讨论会,并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投照技术,确保CR片质量,每日统计重照、补照人次或部位及废片数量,按实际发生额与工作量的比率计算百分比。每月进行技术读片考评,优质片率、废片率应符合质控规定,并定期组织废片分析讨论会,总结经验,落实改进措施。基层医院放射科人才培养对于影像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应常抓不懈,主要措施有:

(1)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相对固定,定期到普放、CT、胃肠室及特殊造影室轮转,力争掌握本学科范畴内的所有知识,同时,根据科室人员特长,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带动科室的业务发展。

(3)重视科内读片会,鼓励要求年轻的同志参加再教育学习,进一步提高学历和学习新的知识。

5、诊疗服务质量

患者的接诊登记是窗口科室给病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一环节做好了,病人就诊的整个过程就会轻松愉快,对医生的满意度因此也提高很多。一方面,服务态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与临床医生的检查要求,弄清楚所检查项目、部位、方法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尽快安排危急重患者检查,再补办手续,赢取救治时间,随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理解患者的心情,体谅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掌握沟通的技巧,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及做出影像诊断。平诊病人不超过1h、急诊30min内出具诊断报告;对于必须讨论会诊的疑难病例,向患者说明,推迟取结果,最迟不超过24h,以最大限度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5

[关键词] 三级护理查房;个案护理查房;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 (three level nursing round and case nursing round) in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for nurse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ompetence training of nurse. Methods 22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was selected as before training group whil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was selected as after training group.Before training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round while after training group was given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Theoretical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and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was evaluated in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results b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the specialist knowledge,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aining (P

[Key words] Three level nursing round;Case nursing round;Nurse;Core competence;Training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中着重培养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在护士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1]。呼吸科是一个集各种危重老年患者、病情复杂的科室,服务对象往往是急危重患者,这就要求呼吸专科的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跨呼吸专业的临床综合护理素质来应对变化多端的临床实践。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证,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护理查房是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2],而三级护理查房是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训练搭建的平台[3]。近年来,本院呼吸科的护士日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迫在眉端。2013年1月起,本科采取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三级护理查房与个案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培训,经过近1年的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1~12月对呼吸科22名护理人员实施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进行为期1年的核心能力培训。全体护士22人,护士长1人,护理组长2人;均为女性,年龄在18~55岁,平均26岁。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16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理师3人,护士13人,见习护士3人。2012年1~12月护理部来科室检查的护理质量分值、全体护士专科理论成绩、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培训前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数据为培训前组数据。2013年1~12月护理部来科室检查的护理质量分值、全体护士专科理论成绩、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培训后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数据为培训后组数据。

1.2 方法

培训前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培训后组采用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核心能力培训管理小组 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由护士长和专科组长为成员,形成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的三级培训评价架构。

1.2.2 三级护理查房 ①病例选择:主要选择本科危重、疑难或特一级护理患者,或临床出现护理问题的患者。2~3次/周,查房时间控制在20 min内。②查房程序:查房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及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护士长及护理组长进行查体评估。通过查体了解护理问题是否符合、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健康教育宣教是否到位、护理记录与护理过程是否相符。护士长组织各护士讨论,以提问式引导责任护士寻找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指导责任护士制订和修改护理措施。护士长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总结点评。

1.2.3 个案护理查房 本院叫疑难护理病历讨论,是科护士长或区护士长召集跨病区或本病区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骨干就疑难、罕见、危重病例、特殊病例进行个案查房。①病例选择:应选择护理中有难点、疑点的患者[4]、容易忽视专科问题的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例选择注意疑难、尖端性。查房时间控制在40 min内,约1次/月。②查房程序:查房前1~2 d通知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骨干查房对象,需讨论的疑难点。并通知大家查找文献,通过循证护理去解决护理疑难点。查房时查房者、责任护士问候患者、家属,向患者、家属说明查房目的,取得配合。责任护士报告病情,指出护理疑难点。查房者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查体。护理骨干围绕该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讨论、指出循证护理的依据、介绍前沿信息,并提出解决措施。护士长总结指导下一步的护理方案及措施。3 d后追踪护理效果及改进护理措施。

1.3 效果评价

为考查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开展的效果,分别于实施前、实施后8个月,对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

1.3.1 评价指标 专科知识理论考试,由呼吸专科命题,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技术(70%)及临床护理技术规范(30%)。护理质量评分:每季度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对科室进行检查,满分为100分,取培训前、培训后各两次护理质量检查作比较。

1.3.2 临床综合能力评估 在培训前后由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病区医生评估每位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对比护士培训前后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开展培训前、培训后期发放问卷给病区医生、核心能力培训小组成员,对每位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调查2次。问卷内容为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每个条目依据李克特5分度量法分为5个等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5]。问卷内容由5位医疗护理专家评定。发放问卷44份,回收4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士培训前后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评分为(85±7.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4.58±4.5)分,分别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士培训前后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的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

2.3 护士培训前后对呼吸护理核心技术掌握情况的比较

培训后,护士对呼吸护理专项核心技术的掌握率明显提高(P

3 讨论

3.1 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

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实施1年来,三级护理查房累计106次,个案护理查房10次,每次查房可充分调动护士的潜能,思辨护理能力。通过查房,护士对呼吸专业的三基知识的掌握、熟悉程度明显提高,专科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呼吸护理核心技术掌握情况、护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2 三级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护理质量的促进作用

三级护理查房以临床出现的护理问题为中心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对责任护士质量管理的需要,以解决患者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通过三级护理查房,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查房中护士对诊疗常规、呼吸疾病的护理常规、用药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再次温习,可提高护理人员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在查房中让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病陪人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安全,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6]。

3.3 个案护理查房激发护理人员综合分析能力

个案护理查房患者应选择对患者护理中的难点、疑点、欠缺进行专项护理查房[7]。10次个案护理查房其中有2次是跨呼吸专业的护理查房;2例高危患者皮肤护理、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护理,2例疾病护理应急流程修订、1例护理新技术的应用行讨论。个案护理查房3~5 d要追踪护理效果,改进护理措施。护士通过个案护理查房,积极查找资料文献、查找循证护理依据,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自思考、判断、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2]。护士长、护理组长最后的点评、总结将护理知识、循证护理依据贯穿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个案护理查房可促进护士掌握危重患者的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明显提高[13-15]。

综上所述,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能有效促进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从中培训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并使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3):201-203.

[2] 苏新英,任辉,廖建梅,等.危重病人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22):2141.

[3] 莫丽君.许晓霞,陈小琼,等.实施三级护理查房推动护士层级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8):111-113.

[4] 曾定芬,陈付红,杨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0):906-908.

[5] 曾光.李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6] 周爱民,刘旭晨.三级护理查房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8,22(2):537-538.

[7] 伦桂莲.梁健桃.ICU多元化护理查房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全科护理,2009,7(6):1670-1671.

[8] 雷爱琼,陈虹.急诊科三级护理查房的实行与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38-140.

[9] 吕艳菊,李秋凤.规范化护理查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568-1569.

[10] 林雪.常规护理查房和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501-502.

[11] 许莹,欧阳霞,冯绮玲.中英双语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731-733,748.

[12] 郭翠华.工作坊式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2):2849-2851.

[13] 孔秋焕,吕林华,吴枚禅,等.专科护士在肿瘤化疗内科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16.

[14] 李月霞,袁义厘,沈丽娟,等.“结局-当前状态检验”模型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意义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16-18.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6

指导思想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种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科主任组成,为常设办事机构。职责:①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掌握医疗卫生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协调解决院内医疗护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全面或专题的进行医疗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提出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意见。②医疗质量控制科职责:医疗质量控制科接受主管院长和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医疗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评、评价和全程监控职能,督促各种制度和规程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③科室质控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统一质管标准,落实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上报。

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①门诊医师: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②病房住院医师:患者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急、危、重患者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③病房主治医师: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④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强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

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标准。在基础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注重培养和规范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诊疗行为;在环节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加强关键环节、重点对象的自我监控和监督管理;在终末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查找医疗缺陷,加强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建立了《病历书写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病历质量控制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标准。

针对各科室和各关键环节的工作实际,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值班、查房、会诊、交接班、急危重患者抢救、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死亡病历讨论等制度,并将各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制定质量评定标准。由于制度完善、标准明确,使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使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有依据,衡量优劣有尺度,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管理

我院主要采取科室自我约束和院级宏观监控两种质量控制办法。①科室自我约束:抓好科室逐级控制。建立了主管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三级质量管理模式,即所有患者的诊疗都实行三级负责制,明确各类患者、各关键环节三级查房、诊疗职责和实施期限,并通过病历记录体现落实情况;医技科室实行重要辅助检查结果逐级审查制度,从而形成以个体管理为主,逐级把关,相互控制的质量责任制,即时控制医疗缺陷。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采取自我控制。主要是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切实做到质量自我检查、自主管理。②院级宏观监控、考核:注重加强人才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对新分配、调入或进修人员实行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每年对各级医师临床技能进行综合考核,住院医师重点加强“三基”训练,考核病历书写、体格检查、临床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突出抓好“三新”教育,即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考核急救技术、专科技术、疑难病历分析等。积极开展技术比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人才培训,邀请专家来院讲学,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适时组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医疗文书书写、院内感染监控及各类技术操作等专题讲座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科间交叉质量控制:临床科室重点是抓好现住院病历审查。每月组织临床科室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对现住院病历进行交叉抽查和重点科室集中审查,评定病历等级;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按照《质量成本控制考核细则》进行综合考评,重点考评诊断符合率和报告发送时限,以及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等诊疗重点环节科室的医护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每月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临床药理科每月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抓好终末病历的审查:重点是审查病历的内在质量,包括诊断、鉴别诊断是否正确,检查是否及时、合理、正确,治疗是否正确、有效、彻底,医护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是否落实等,着重查找医疗缺陷。问题突出的病历由专家书面写出存在的问题,发回原科室,限期组织讨论,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由医务科选定讨论病例,全院医护人员参加讨论,最后由专家结合病例进行讲评和相关业务理论知识讲座。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状况分析:每月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治愈率、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甲级病案率等主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作为评价科室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加大质量评估和奖惩力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