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麻醉日|麻醉剂:发明者的悲剧,手术患者的福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术发明人 世界麻醉日|麻醉剂:发明者的悲剧,手术患者的福音

世界麻醉日|麻醉剂:发明者的悲剧,手术患者的福音

2024-01-24 0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0月16日为世界麻醉日,缘起于1846年的一场公开演示。一代代医学家的开拓进取,让外科学告别了血腥和痛苦的至暗时代>>

麻醉学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只走过了不过短短100余年,却在世界外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846年10月16日,美国医生威廉·莫顿首次在现麻省总医院的一间圆顶大厅成功实施了一例乙醚麻醉手术,为了纪念这一近代麻醉史的开端,每年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麻醉日。

由于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不懈追求以及医者救死扶伤的不变初心,人们对于外科手术以及麻醉的探索,自古以来从未间断。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董事会委托Warren和Lucia Prosperi绘制了一幅准确的乙醚麻醉画《1846年的乙醚日》于2001年10月16日发表

古老东方闪烁智慧之光

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两千余年前就发展出外科的雏形。古代良医们也开始探索,如何创造一种可以在手术中止痛的方法。1800年前,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就发明了“麻沸散”,相传他给患者完成了全身麻醉,并进行了腹腔手术。

在此后的发展中,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曼陀罗花具有麻醉作用的记载,而曼陀罗花据说就是当年“麻沸散”的主要成分。1743年,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记载了开刀药方,含有草乌、川乌、天南星、蟾酥、番木鳖等成分。

中医在麻醉学的探索,犹如黑夜中一颗颗璀璨的流星,闪烁着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之光。但非常可惜,这些并没有对现代医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外科学的至暗时代:放血、勒颈、饮酒和棍棒

16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伴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近代医学逐渐兴起。在中世纪,内科医生受到社会尊敬,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但与此同时,由于手术操作污秽并且令患者产生巨大痛苦,导致外科医生地位低下。在法国,外科医生甚至大多由理发师兼任。

在那个时代,做手术就是闯鬼门关,手术死亡率一度达到惊人的60%。为了防止患者挣扎,医生就会采取放血、绳子勒颈、大量饮酒等方法来减轻痛楚,有时候甚至直接用棍棒在患者脑袋上重击,索性打晕了事。

由于没有麻醉,“快、狠、准”就成了评价那时候手术的标准。英国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快刀手”李斯顿医生,据说他能29秒内截断一条腿。不过让他历史上留名的,还是那场意外的手术。

1847年的一天,他在给一个病人截肢。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李斯顿就卸下了病人的一条腿,但是也铸成了医学史上的噩梦。由于患者挣扎,李斯顿误伤了患者的生殖器,同时在手起刀落的瞬间,还把自己的助手的手指也切了下来。当时没有抗生素,那位截肢的病人和断了手指的助手术后伤口感染,不久都死去了。当时参观手术的一位同行,也因为场面过于血腥导致心脏病突发,在现场死去。他创造了300%的外科死亡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麻醉没有被发明之前,手术就意味着巨大的痛苦

笑气诞生,却沦为贵族的“嗨”药

1794年,法国大革命正在席卷全国,贵族化学家拉瓦锡被革命党人押上断头台,同年他的好朋友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室被捣毁。疯狂的革命党人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两位科学家已经在22年前成功制备了氧化亚氮,就是被后世称为“笑气”的奇特气体。

4年后,一位英国天才化学家戴维发现了笑气的神奇功效。他先在猫身上做实验,不久后又拿自己做实验。刚刚吸入少量这种气体时,他觉得头晕目眩,如醉如痴;再吸全身无力并感到无比舒适,脑中外界的形象消失,出现各种幻觉;当吸入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他还不自主地发笑,在实验室里手舞足蹈起来——“笑气”因此而得名。

戴维将“笑气具有麻醉作用”的重要发现发表在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杂志上,但很可惜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意想不到的是,精神空虚又忘情于享乐的贵族们很快发现了笑气,并且让它成为了聚会上的“嗨”药。在酒会上,贵族的男男女女们酒足饭饱之后,一起吸入笑气,然后纵情欢笑,甚至有一些人还把它看作提升情欲的宝贝。街头艺人们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始有人进行笑气表演。

▲笑气被用于贵族聚会当中

村医和老农,乙醚麻醉作用被发现

1841年的某个平淡的下午,美国小镇杰弗逊,几个头天刚刚进城的老农聊得正欢。他们说起在城里看到了笑气表演,那些吸入笑气的人个个笑的像大傻子,就算摔倒了也不觉得疼,而且还会爬起来接着傻笑。

老农们希望也能搞到这种玩意自己“嗨”一下,于是他们想起了村医——朗医生。朗医生听到大家的请求,说他手头没有笑气,只有乙醚,但是他从文献里看到过,吸入乙醚可能和笑气的体验效果也差不多。老农们于是尝试着吸入了乙醚,果然效果与笑气非常接近!

这件事情过了没几天,朗医生接诊了一位脖子上长小瘤子的患者。他于是给这位患者吸入了乙醚,并且在无痛苦状态下完成了手术。朗医生虽然完成了第一例乙醚麻醉手术,但他当时有一些拿不准到底乙醚应该如何使用,安全剂量又是多少,这导致他的论文在七年之后才迟迟发表。非常可惜,他与成为“麻醉剂之父”的机会擦身而过。因为1846年,美国医生威廉·莫顿首次在现麻省总医院的一间圆顶大厅演示了乙醚麻醉手术。

先生们,这回不是骗人了吧

1846年10月16日,现麻省总医院的一间圆顶大厅,乙醚麻醉手术的首次公开演示,一位青年患者将接受颈部血管瘤的切除手术。来自波士顿的牙医莫顿此时心情倍感紧张,默默地做着麻醉前的准备工作,而台下参观的同行们在小声地议论着。

就在一年以前,还是在这个圆顶大厅,另一位牙医霍勒斯·威尔士曾在笑气吸入麻醉演示中折戟沉沙。1845年,威尔士希望向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展示,他如何成功地使用笑气来减少拔牙期间的疼痛。不幸的是,由于施用不当,病人痛苦地尖叫了起来。医学生们哄笑着走出圆顶大厅,并且嘲笑威尔士医生是个“骗子”。这一次,手术主刀——哈佛医学院院长约翰·科林斯·沃伦,特地把这次公开演示再一次安排在圆顶大厅中,由莫顿做麻醉医生。

那一天,波士顿阳光明媚。出于谨慎,沃伦院长依然嘱咐把患者在手术台上结结实实地绑好。莫顿医生将乙醚装进一个球形玻璃瓶里,再将薄纱布浸泡在里面,这种方式有利于他在手术中控制乙醚的用量,供病人吸入。几分钟后,患者进入熟睡,整整一个小时的手术在平静中度过。手术获得巨大成功,病人在术后镇定醒来又不觉得疼痛。沃伦院长随后激动地向观众说道:“先生们,这回不是骗人了吧!”  

▲乙醚面罩

一场麻醉剂引发的悲剧

由于这场乙醚麻醉演示,一个崭新的学科——麻醉学从此诞生,它结束了有痛实施手术的时代,并且使现代外科学开始迎接黎明的曙光。为了纪念这次外科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圆顶大厅后来被命名为“乙醚大厅”,莫顿被称为“麻醉剂之父”,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麻醉日。

然而一场麻醉先驱们的悲剧也即将拉开序幕。莫顿曾经在乙醚的应用上求教于化学教授查尔斯·杰克逊,于是他们一起向当局提交了专利申请。但是在巨大的金钱和名誉的诱惑下,这一对昔日的好友,最终成为了争夺乙醚专利权的仇敌。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莫顿和杰克逊疲于官司,并且在学术界互相攻击谩骂,诋毁拆台。诊所经营荒废,莫顿经济上入不敷出,心灰意冷。1868年,纽约的报纸报道,“一名男子昨日驾驶马车,冲进公园的湖里溺毙”——此人正是莫顿,时年不足49岁。而杰克逊由于旷日持久的专利之争,导致精神错乱,最后凄惨地死于波士顿一家精神病院。

在这场“麻醉剂大战”里,还有另一位以悲剧收场的人物,就是那位在笑气演示中失败的威尔士医生。由于名誉受损,威尔士大受打击,遂将目光转向一种新型麻醉药——氯仿。为了挽回曾经的名誉和地位,威尔士不眠不休地实验。由于吸入过量氯仿,他神智不清地走上街头,把腐蚀性硫酸泼向一名妓女,因此被投入监狱。最后他绝望地在家中吸着氯仿割断股动脉,用他一生追求的麻醉剂结束了生命。

▲乙醚大厅

欧洲人创造的麻醉剂——氯仿

与发现乙醚麻醉的同一时代,大洋彼岸的欧洲人创造了另一种麻醉剂——氯仿。1847年3月,法国生理学家马里·让·皮埃尔·弗卢朗首次提出,吸入氯仿可以让动物产生麻醉效果。仅仅八个月后,氯仿麻醉就被应用于临床。

随后,欧洲麻醉先驱约翰·斯诺确定了氯仿的安全用量。185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生产王子时,使用了氯仿,并于四年后在生产公主时,再次使用。她写道:“斯诺医生使用了赐福的氯仿,其功效是减轻痛苦、使人镇静,令人极其愉快。”在皇室带动下,这一麻醉方法迅速得到了普通民众认可。

进入二十世纪,在现代药学的巨大推动下,麻醉剂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分为吸入麻醉剂和静脉注射麻醉剂,达数百种之多。吸入麻醉剂主要包括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等。之后又发展出静脉药物,如羟丁酸钠、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等。目前这些药物基本上都属于精神类药品,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

▲油画中记载的外科手术痛苦过程(图片来源/Pinterest)

南美土著的毒箭和“三驴实验”

麻醉的诞生给予外科医生巨大的拓展空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新的难题。在进行胸腹部手术时,为了看清脏器结构,利于手术操作,外科医生希望病人的肌肉可以松弛一些。于是他们就要求麻醉医生玩命地加深麻醉。但是过深的麻醉具有极高的风险,比如对于心血管的严重抑制导致血压骤降,甚至患者死亡。如何在浅麻醉下松弛肌肉?在不久以后,医学家通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噩梦得到了灵感。

15世纪到19世纪,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当他们试图征服亚马逊部落的时候,一个“在清醒中死亡”的恐怖故事在军人中流传。提起这个传说,要从印第安土著发明的一种远程武器——吹筒说起。猎人们采集一种热带棕榈树的树芯,做成大约3米左右长的吹筒。吹筒里面装有一种涂着毒药的小箭,只要飞出去擦破动物的一点皮肉,猎物就会在跑动中迅速倒地,静静等待死亡。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就遇到了亚马逊勇士的这种武器,士兵们中箭以后,就像猎物一样动弹不得。最可怕的是,他们此时头脑清晰,却无法控制肢体,特别是无法呼吸,在惊惧中窒息而亡!

1814年,查理斯·沃特顿做了一个“三驴实验”,发现了箭头上的毒药可以产生肌肉松弛作用。他们用毒箭分别刺伤了三头毛驴。很快,三头驴都中毒了。第一头驴,没做任何处理,12分钟后失去了生命。第二头驴,在伤口近心端扎了止血带,驴子在半小时内没有任何症状。但当他们松开止血带,驴子也迅速一命呜呼。第三头驴,中毒后也迅速倒地。沃特顿把驴子的气管切开,插了根管子,用风箱人工通气好几个小时。最后这头驴不仅没有死,还在二十多年后寿终正寝。

此后,科学家们继续沿着这一方向研究筒箭毒与神经肌肉传导之间的作用机理。1936年,科学家终于明确了筒箭毒具有阻断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导致肌肉麻痹。

1942年1月23日,加拿大的两位麻醉科医师首次将筒箭毒引入临床麻醉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自此以后,各类肌松药相继问世,筒箭毒逐渐被其他改良的肌松药所替代,圆满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南美土著和吹筒

古柯叶、局部麻醉剂和椎管内麻醉

秘鲁的土著人是最早咀嚼古柯叶并获得局部止痛和幻觉作用的人,这与他们的宗教和政治生活有重要的关系。19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这种植物的局部麻醉剂作用。

1853年,亚历山大·伍德发明了空心针,为注射局麻药物提供了可能。1855年,古柯碱被从植物中分离,并被命名为“可卡因”。眼科医生卡尔·科勒首先将局部可卡因涂在青蛙的眼睛上,当触摸青蛙的角膜时,青蛙没有反应,1884年9月,他用可卡因完成了一例青光眼手术,区域麻醉从此就真正诞生了。同时期的冯·安若普把可卡因注射到自己的手臂皮下,创造了持续35分钟的区域麻醉。

局部麻醉的先驱中,最拼的要数德国外科医生奥古斯特·比尔。1898年,比尔实施了第一例脊髓麻醉,而他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自己和同事。比尔和同事互相实验,将穿刺针穿入脊柱椎管,穿透硬脊膜,然后注射可卡因。为了验证麻醉的可靠性,比尔对自己和助手下了一系列“狠手”,包括:在大腿上做皮肤切口,放上燃烧的雪茄,用铁锤在小腿上用力敲打,甚至揪生殖器毛发,敲打生殖器——而他们并未感到痛苦。虽然到20世纪40年代,一种改进过的硬膜外麻醉成为主流的麻醉方式,但是脊髓麻醉依然作为一种常用麻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医学家们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方法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我们应当感谢一代又一代麻醉工作者,站在无影灯后的他们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让外科学告别了血腥和痛苦的至暗时代。也正是他们守护在每一名手术患者身边,将麻醉直接导致的死亡率降低至二十万分之一。让我们向麻醉医生,手术室内的守护天使们致敬!

撰文/关圆(北京华信医院麻醉科) 

编辑/刘昭 肖园  供图/关圆(除署名外)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