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类文本阅读,我带娃这样做(附实操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斧男孩主要内容思维导图 非虚构类文本阅读,我带娃这样做(附实操案例)

非虚构类文本阅读,我带娃这样做(附实操案例)

2024-07-10 0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文分为3部分内容,共计5197字:

1.是什么:什么是非虚构类文本 

2.为什么:为啥要进行非虚构类文本阅读

3.怎么做:怎样阅读非虚构类文本

重点内容已标红。 

是什么

【虚构类文本】

从字面理解,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真实存在的,靠想象创作的内容。

虚构类文本以小说为主,也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童书中的儿童文学(小说)、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寓言、绘本故事都属于虚构类。

比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绘本故事,《哈利波特》《猫武士》《手斧男孩》等小说,《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雷雨》《茶馆》等戏剧/话剧作品。

这类图书故事性强,生动形象,文字优美,对孩子想象力的开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在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阅读虚构类文本是不够的。

【非虚构类文本】

国内多称之为“知识性读物”,以自然、社会、世界为核心,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注重信息和知识的传递。

非虚构类作品主要包括科普百科、历史地理,艺术美育、时事新闻、人物传记、哲学宗教、专业学术类作品等等。比如《DK百科全书系列》《可怕的科学》《毛泽东传》《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等等。

这类图书往往知识性强,比较枯燥难懂(有时创作者们也会把“硬核知识点”用“软萌”的外衣包裹起来,采用故事讲述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借助有趣、丰富、真实的图片,便于孩子们的理解),但是能够增加知识量、扩大知识面,是培养生活技能、思维方式以及学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依托。

为什么

【一是通识教育的必需】

吴军博士在《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中,有这样一段话:“要达到精英水准就需要提高综合素质,而非获得一个个单一的技能。更有效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是接受通识教育。”

在现在的分科教育下,有些人长大后去学另外的学科会有完全不开窍的感觉,就像有一堵墙一样横在他的生活里面,他会潜意识地觉得有些领域自己碰不得。这样的思维,未来的选择空间就会窄很多。

但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有通识教育打下基础、打开思维,长大后他就不会有碰到“墙”的感觉,他的选择空间就会大很多。所以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做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意味着打破学科的壁垒,通过对各种底层知识的学习,来获得更有活力的思考方式。

“知识体系+思维方法”,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重点。背景知识越深厚,越能触类旁通理解新的内容,而进行非虚构类阅读是积累背景知识非常有效地途径之一。

【二是初中小四门的必需】

初中的历史、地理、政治(道法)、生物,简称“小四门”,需要在小学阶段做好背景知识铺垫,提早了解熟悉,以便顺利进入学科学习。

学科类课本和相关书籍、阅读材料其实都是针对特定主题的非虚构类文本(重在传递信息和知识),进入高年级,这类学科阅读将变得更难。如果孩子较早接触了这种写作风格和特点,也将更容易理解这类文本。

【三是信息整合能力的必需】

非虚构类文本包含大量复杂的概念、信息、图表等,这些内容的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在信息社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都是非虚构类文本阅读,这挑战很多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开始工作后,总结报告、调研报告、学术论文、通知文件等全都是非虚构类文本的阅读,有些还结构复杂,逻辑严谨,需要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理解。

读懂信息、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这些能力不会从天而降,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早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同类阅读。

怎么做

总体来说,非虚构类文本大概分为以下三类,阅读侧重点分别是:

【第一类:叙述类文本】

比如人物传记、报告文学、新闻报道等等,它们具有故事的特点,包含开头和结尾,主要目的是呈现一个真实的故事,描述一系列跨越时间的事件,带给读者一种线性、连续阅读的体验。

阅读重点:

阅读时要把握好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把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为何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人物传记、报告文学、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第二类:阐释类文本】

比如科普百科、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学术报告等等。这类文本基于事实,以告知和描述为主要目的,典型结构是介绍话题,描述特质,表述特点习性、典型过程以及总结陈述。

阅读重点:

阅读时要把握好阐释类文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要素。“阐释”即“阐述并解释”。有明确的观点、合适的角度、可靠的资料、逻辑性强的结构。即:首先应清楚阐释的内容是什么,即阐释的对象。然后,对这个对象进行说明、解释、分析(阐释的三种基本表达方法,即含义、原因、道理、理由等)。

【第三类:混合类文本】

是前面两种文本的结合体,既具有叙述性文本的连续性和线性发展特点,又有以非线性方式处理的事实性信息。混合类文本比较复杂,经常糅合多种体裁的文本,包含叙述、对话、作者备注和单独的信息部分,兼具思想传递和知识获取的双重目的。

阅读重点:

阅读时既要把握“六要素”,也要把握“三要素”,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提取和归纳、总结、整合。它往往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广泛的社会学领域。这类文章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利用阅读计划推进、思维导图梳理、背景知识铺垫、实地体验调研等方式进行。

下面以《乡土中国》为例,介绍学术类作品的阅读方法。

先引用温儒敏教授的一段话:

“《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要费一番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对于当今许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遥远,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

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没有必要像单篇课文教学那样精雕细刻,也没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动”和“任务”。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

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师/家长指导下设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打“歼灭战”,集中一段课外时间读完,即使在一些具体的论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紧,不必死抠,无须步步为营。

至于具体怎么读,温教授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建议,家长要结合实际,融会贯通,灵活落实。以下是我的做法:

【第一步:整体了解】

一、版本推荐

1.人民文学出版社《乡土中国》

买这个版本,是因为有温儒敏教授写的导读,值得家长和孩子反复读,读反复。当然,百度上也可搜索“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打印出来也可。

2.商务印书馆《乡土中国》

在这套“经典名著 大家名作”系列图书的策划中,还专门做了“名家导学3-2-1”的体例设计,即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名著时,都需关注3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1个成长要点。

3.中华书局《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习手册》

中华书局的研习手册,我觉得更适合家长看,家长学思路学方法。

二、意义价值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收录了《乡土本色》等十四篇文章,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读: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

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

为什么是礼俗社会,为什么是熟人社会,

为什么乡间重语言不重习字,

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不重权利和契约,

为什么会形成单系(即父系)亲属原则,

为什么农业民族受游牧民族侵略是个不断的历史,

为什么这样的社会是皇权的发祥地,

为什么一代朝廷新立会先让民休养生息后又会开疆辟土、筑城修河却又弄得国力衰败,

……

在费孝通的笔下,均有解读。

这是一本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书。它似乎在写农村生活,却唤起了城市人民的注意;它似乎在写中国文化,却引起了人民对西方文化的思索;它似乎在写社会学,却引发了各行各业的讨论;它似乎在写当时的中国,却对如今的中国社会现象仍旧保持着强大的解释力;它似乎在写传统文化,却对现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关于作品的意义价值,网络上很有资料,选取几篇打印出来,作为入门资料阅读。

三、生平简介

关于费孝通先生的生平简介,主要围绕“大户人家、师出名门、学以致用”这三方面来进行了解。这些资料,让孩子自己从网络、书本中找,自己整理成一篇人物生平简介。这个工作不难,但是能锻炼孩子的信息搜索、提取、整理能力。

【第二步:整体梳理】

第一步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第二步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状态。读这种学术性著作,可千万不能指望孩子像读哈利波特、波西杰克逊之类的小说一样津津有味、沉入其中、乐不思蜀。

读学术性著作,就是要像读数学课本、物理课本一样,是需要自己主动思考、找出关键、理解问题的。为了帮孩子降低难度、加强理解,我从网络上找了思维导图、知识点,辅助阅读。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对孩子提过多问题、要求过高,这是在读学术性著作,不是读普通的文学类作品!带孩子入门,把孩子领进学术性著作这一全新的、深邃的天地,孩子不反对就是胜利。

1.读书计划

14篇文章,每天读一篇。

这本书,整体要读3+轮。

2.程序步骤

先看导图、再看导读、再看概念解释、然后看正文。

关键词、关键句荧光笔标记。

1.思维导图

2.各章导读

3.概念解释

以上,基本的资料整理类工作,能让娃做的就让娃做。娃能读懂的就读,读不懂的就过,绝不纠缠墨迹。

【第三步:实践体验】

一是生活体验。

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娇惯,平时吃顿“农家菜”,到乡村走一遭,图的是新鲜。只要时间合适,可以带娃在农村住上一段时间,看一看农村现状,看一看最基层的工作生活状态,对孩子来说,是太有意义的一件事。不再简单图新鲜,而是让她知道,除了高楼大厦、灯火阑珊,还有“更广阔的农村天地”,让她对中国农村、对中国国情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二是影像体验(三部纪录片)。

1.《记住乡愁》

该片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乡村里的中国》

这部记录片为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山东沂蒙山地区的一个小村子的柴米油盐。这个只有167户的小山村,家家户户靠着苹果维持生活。全片用村支书以及村里的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串联起来整个故事,通过本片,你可以认识一下我们旧有印象中的农村,到底有多真。

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贾樟柯认为,想要实实在在地感受中国人的当下情感,去体察其中人际关系的变化,理解中国人的行事逻辑,就必须回到乡村。“诗人西川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他在火车站观察到很多人喜欢蹲着。他分析这跟乡村生活的传统有关,在田间地头、在自家院门前,大家都是蹲着聊天的。这就是典型的农村生活对我们今天行为举止、思维模式的影响的一种立体阐释。”

三是交流体验。

我在整个大家族里发起了“聊聊我小时候的故事”活动,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娃儿和长辈聊天、交流、听故事,回到家再把自己感兴趣的、有意思的故事大致总结一下记录下来。

87岁的太姥姥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老人家思路清晰、表达到位,讲得精彩纷呈,不仅娃儿爱听,我都听入迷了。

70岁的姥爷讲述上山下乡的经历、吃过的苦,取得的收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还有其他长辈精彩的讲述......

一本好书、一本经典,是绝对值得下功夫、反复读的,收获是巨大的。

以上是我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领进门,学方法,拓思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