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工制作课题名称 [转载]《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转载]《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2024-07-12 0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宜川县西郊初级中学   王菊霞

2014年12月,我承担了实践研究课题《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物理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时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还要求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课内和课外实验探究.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引导学生制作小教具、小制作,并应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领导与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教务处主任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物理组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2、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方式,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开发管理平台,建立校园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校组织教师开发了学校网站——“西郊中学校园网”。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 

三、作用与效果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根据具体的调查数据分析,结合平时的总结积累,实验研究取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景观发生了可喜变化。

    课堂景观的可喜变化是课题实验最显著的成果。实验前,学生在回答问题上都是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只会死读书,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景观异常沉闷。随着课题实验的开展,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课堂上,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想说、敢说、会说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充满着生机、充满了活力。学校老师和行政无论平时上这个班的课,还是听这个班的课,都明显感受到这个班的变化极大,都喜爱上这个班了。

    2、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加喜爱物理。

    实验班中原先喜欢物理只有25%左右的同学迅速提高到了60%。这说明,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自制小教具、小制作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将有极大的帮助

    3、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整体成绩显著提高。

  . 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自制小教具、小制作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让物理实验更贴近于生活,拉近了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通过优化学习,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经过实验,学生会问、善问的习惯慢慢养成,敢说、会说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自制小教具、小制作中思维常常会产生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对于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从多角度思考,或是一题找到多解,或是打破常规的格局。这说明自制小教具、小制作的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热烈的合作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也因此常常在合作中迸发出来。

5、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促进了人格健全。

初中物理制作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的开展不仅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制作学习开展,我班学生集体荣誉感极大增强,人人富有团队精神。班级中许多独生子女特有的孤僻、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得到了很好的纠正和根除。有82%的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健全了学生人格,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6、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和实验,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对自身地位变换的认识,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学生主体的选择、适应和可能,尊重学生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内在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索。

7、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学习的评价体系。

通过实验研究,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学习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需要、优势和潜能,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满足个性发展;使教师更加及时和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和学生不断的得到科学量化后的指导性、期待性的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和良好的服务。

8、形成了许多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学实例和个案。

四、经验与体会

(1)选择适当的小制作学习时机 

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搞小制作学习,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学习,更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教具、小制作才能完成。有些问题根本不必要搞小制作学习,有些问题又缺乏小制作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对小制作有价值、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完成自制小教具、小制作探究任务。

   (2)善查学生小制作需要

学生进行小制作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参与学生的小制作活动,注意随时监控学生的小制作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小制作技巧和方法。学生在小制作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说明;教师要为学生小制作提供及时的点拨等等。

(3)建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小制作方案

对学生小制作的评价主要指"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小制作过程评价与小制作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集体的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个人的评价。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应该是小制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小制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五、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开展自制小教具、小制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现状:

(1)、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搞小作用时间太长。学生动手能力太弱,课后制作成功率较低,能做实验的较少,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困难,减少小制作的次数,采用小组作逐步解决。

(2)、班级人数太多,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效果不太好,这个问题有待今后继续努力。

 

(3)、有些参加活动的学生目标不明确,搞活动时不认真,应付了事,研究任务的质量不高。

 2、教师的困惑:目前我们几位教师商量后,普遍感到在组织学生进行制作小教具、小制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请有关的专家指导。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讨,组织有意义的专题研究,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工作。

(2)、坚持活动的开展。结合“学讲计划”促进学生的发展。

今后我要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努力,将本课题继续完善创新,使它开花结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今后努力的方向:解决自制小教具、小制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必须坚持经常学习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目前解燃眉之急我们要抓基础,掌握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小制作实践中学习,在小制作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我就物理制作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谈了一些我个人的意见,当然这些心得的取得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是在几位领导的建议下,在物理组各位同仁帮助下所获得的,我也是一个初学者,一个尝试者,以上的论述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为西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