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电池花甲壳……你想不到宝宝肚子里还有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戳到肚子里 硬币电池花甲壳……你想不到宝宝肚子里还有啥?

硬币电池花甲壳……你想不到宝宝肚子里还有啥?

2023-04-23 0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拿在手里摸一摸

甚至放在嘴里尝一尝

一不小心

“咕噜”就吞进小肚子里面啦

生活中,儿童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经常吃的食物,或者在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将一些食物中的异物误吞;亦或由于疏于监管,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将玩具零部件、纽扣电池、硬币等吞入腹内。

在儿科门诊中

医生经常会接诊这些吃了

或者可疑吃了“千奇百怪”东西的患儿

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消化道异物的那些事

春节假期多名消化道异物患儿来院就诊

春节假期,我院儿科收治了多名消化道异物的患儿,患儿们来院时,均因食管中有异物堵塞而痛苦难耐。

14岁患儿乐乐(化名),在进食“花甲汤”时,大口吞入, 误将花甲壳吞到食管内,当即出现 咽痛不适的症状,家长紧急将其带到我院,通过颈部CT检查,提示食管腔内异物影, 我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郁春立即夜间为患儿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其食管中段有一枚不规则贝壳类异物, 及时通过异物钳顺利取出。

14岁患儿误将花甲壳吞入食管

另外一名2岁的患儿轩轩(化名),玩耍时 误将一枚一元硬币吞入,家长持续观察10余天,都未见硬币排出,担心之余,遂至我院就诊。郁春通过腹部X线检查,明确患儿腹部的金属异物,随即开展胃镜检查, 成功取出其胃内一枚一元硬币。

在2岁患儿胃内的一元硬币

郁春介绍

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大多圆形钝形异物可经自然腔道排出

但尖锐、形状不规则、腐蚀性强

及体积较大异物

易直接刺入或长期嵌顿

引起粘膜溃疡、梗阻消化道

压迫穿孔、纵隔或胸腔脓肿

甚至侵犯主动脉导致失血性休克或死亡

科普时间

常见的消化道异物有哪些?

腐蚀性异物以纽扣电池占比最高,废旧的电池容易泄露,会使消化道受到腐蚀,需短时间内取出,超过4~6小时极易发生危险。 尖锐状异物枣核、牙签、鱼刺等,此类异物容易划伤食管,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动脉弓大出血。

长条状异物棒棒糖棍、铁钉等,此类异物可能滞留胃内,不易排出,引起胃粘膜损伤甚至穿孔。 圆形异物硬币、游戏币、弹珠、棋子等,这类异物对孩子损伤相对小一些,大部分能够自行排出,但也有可能滞留胃内。 药物类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虽然药物不会滞留体内,但是误服药物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家长如何判断宝宝误食了异物?

有的时候,宝爸宝妈能看得见宝宝们误食异物,但更多的时候是宝宝们自己默默地把异物吃进去了。

一般来说,口咽部、食管异物宝宝会有流涎、拒食、吞咽困难、恶心、咽痛、呕吐等表现。胃、十二指肠表现一般不明显,有可能出现呕吐、腹痛。所以一旦出现以上情况,需警惕消化道异物的发生,必要时请及时带宝宝就诊。

如何预防儿童误吞异物?

家长、看护者和教师等要教导儿童不要将物品放入口中。 尽量选择一体合成的玩具,避免小玩具零件被患儿吞下。存在可以被吞入的玩具部件时,需由家长陪伴游戏,游戏完毕清点零件总数,尽量不要将硬币、磁力珠、纽扣电池等作为儿童玩具。需要用到电池的玩具,可以选用电池盒具有紧固螺丝的玩具,没有紧固螺丝的可采用胶带纸密封,同时尽量在家长陪同下使用此类玩具,不用时将电池取下,妥善保管。避免给儿童穿戴存在误吞可能性的饰物。

家长和看护者在给儿童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避免将鱼刺、碎骨片和果核等混入食物,在儿童进食过程中,避免食用大块食物,同时教导其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管道疏通剂、强力清洁剂等腐蚀性制剂需拧紧瓶盖;不要随意放置,更不能用饮料瓶分装,严防孩子误食。 对于有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等儿童应注意看管和看护,同时对精神障碍儿童建议早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专家提醒

郁春提醒,在儿童进食、玩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意外发生。一是告诉儿童食物不能进食部分,尽量不要进食含碎骨、带壳食物,二是让患儿进食时不要大笑、吵闹、哭闹、跑动,三是要注意家庭教育,告知儿童玩具或其他异物不能入口,小心看护。如果进食异物,必要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病情,加重损伤。

日常生活中

最最重要的是

请您注意看护好您的宝宝

让宝宝们远离异物哦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朱婷

专业审稿| 郁春

审核| 仇上斌

素材来源| 儿科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