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玉璧及纹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国玉璧与汉代玉璧区别 详解玉璧及纹饰

详解玉璧及纹饰

#详解玉璧及纹饰|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来是应粉丝要求在直播间讲解谷纹、蒲纹、卧蚕纹各出现的年代。结果没控制好,楼歪了,把玉璧及其纹饰出现年代一起都讲了,一直讲到现代,总计用时1小时40分钟。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只能参照故宫馆藏及《中国玉器大全》中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玉璧图片进行讲解,有些知识点难免会有遗漏,故直播结束后,决定再将其汇总以文章形式,粉丝可以随时进行翻看学习。新石器时期多个原始文化都有制作玉璧,尤其以良渚文化玉璧最为典型。

玉壁、良渚文化、直径 23厘米 孔径5.6 厘米 厚1.4 厘米、1984 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 40 号墓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璧为透闪石琢制,绿褐色,间有青白斑纹。扁平圆形,表面抛光,素面无纹,边沿内凹,形如滑轮,中间圆孔,以管钻从两面对钻而成,孔壁有清晰的对钻旋痕。

玉璧、龙山文化、通径 16.9厘米 孔径 6.7厘米 厚0.45 厘米、1967年陕西省延安市碾庄乡芦山峁村采集、陕西省延安地区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玉璧为浅绿色,间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点,一处有两道墨绿色条纹。制作较为规整。

玉璧、嵩泽文化、直径3.5 厘米 孔径1.4厘米 厚0.2厘米、1974年上海市青浦县嵩泽遗址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壁呈湖绿色,扁平圆形,用火山碧玉制成,器表磨制光滑,穿孔系用单面钻。

玉璧、齐家文化、直径36.2~36.9、厚0.8~1.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玉质青色,带有块斑和带状纹。璧面光素,外形不圆整,璧缘出现多角度的磨面,并间有一些小的崩伤。器体厚薄不一,器面起伏不平整,两面各有一道切割痕;中孔甚小,属单面钻出,孔壁斜,呈上孔缘大下孔缘小的喇叭形孔,斜的孔壁面仍见一圈圈的管钻旋转痕迹。

玉璧 新石器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宽8.3厘米、高8.2厘米。璧是中国传统玉礼器之一,多为圆形。红山文化除少量圆形璧外,还独有外廓和中心孔为圆角方形或四角为直角的方璧,一般中间厚,四周薄,通体素面无纹,边缘打磨如刃状。除中心大孔外,璧边缘通常还钻有1-3个小孔。

至夏代,玉璧多延续新石器时代光素无纹的特征。

玉壁、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晚期、外径 13.2 厘米 好径6.8 厘米 肉的内侧厚0.3厘米 外周厚0.25厘米、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墓葬区出土(采集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器呈豆绿色间浅褐色,半透明,个别处杂有黑斑。好径约近外径的二分之一。肉的内侧略厚,外侧略薄。内、外周缘皆作直边。玉质莹润细腻,表面光洁度极高。到了商代中晚期,玉璧出现了新的变化。

玉壁、商代晚期、直径 18.6厘米 孔壁高1.4厘米 边厚0.4厘米、1976 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绿色,有褐斑,两面有灰白色沁痕。周缘和孔都较圆。孔周两面都突起呈圆口状,孔壁直而抛光,《殷墟妇好墓》称璧。两面各有四组同心圆刻线,每组由一条粗阳线和三条阴线构成。线条规矩流畅,工艺水平较高。此式璧在同一座墓中共出土四件,直径在15.2 至 18.9厘米之间,有可能属同组之物。此期玉璧虽然依旧延续前朝特征,多光素无纹为主,但凡是皆有例外,如下图这件龙纹玉璧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件。除此之外,商代有纹饰玉璧多是同心圆刻线纹。而此件龙纹玉璧为征集品,对于其断代也只是由专家、学者根据纹饰推测而出。

青玉龙纹璧、商代晚期、直径7.9厘米 厚0.3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灰青色。双面阳线雕蟠龙纹,首尾相接。龙首有蘑菇形角,弯眉,菱形眼眶,圆眼珠,张口。身刻勾云纹,一足,孔缘阴刻一鱼形尾,属龙鱼形象。

玉璧、西周早期、直径3.3厘米 孔径0.7厘米 厚0.5厘米、1979年3月山东省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出土、山东省济阳县博物馆藏、白玉泛浅黄色。器圆形,光素无纹。圆周不甚规整,中有圆孔,系管钻所制。此壁可作佩饰。通过对以上有明确出土地点各个时期玉璧的类比分析,可以看出自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早期,玉璧多以素面为主,即便有纹饰也极为简单,如同心圆刻线纹。这个特征在目前为止,是可以作为此阶段玉璧断代标准的。自西周中期开始,玉璧出现了纹饰装饰。

玉双龙纹璧、西周中期、直径16.1厘米 孔径5.9厘米 厚0.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青玉有沁色。片状,圆形,中心有孔,两面纹饰相同,琢阴线双龙,龙头较短与身同粗,厚唇、张口、尾长上卷,龙肢由双阴线方折纹圈成,两龙首尾相对,呈前后追逐状,周代璧中饰双龙纹的极罕见,这件玉璧较大,纹饰流畅。边有缺不甚规整。春秋时期,玉璧逐渐开始增多,但体积较前期小,玉璧纹饰多以蟠虺纹、鸟形纹为主,纹饰短小呈“S”形。另外,春秋时期玉璧少见光素无纹者,但只是少见,但不是不见!

玉璧、春秋早期、外径11.6厘米 内径6厘米 厚0.2厘米至0.3厘米、1983年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黄黑色,有黑色浸斑。扁平体,圆形。器表饰细密阴线蟠虺纹;另一面光素无纹饰。

玉壁、春秋晚期、外径7.5厘米 孔径2.37厘米 厚0.3厘米、1986年江苏省吴县严山出土、江苏省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为淡绿色,质地温润。玉璧内缘经过修磨,十分圆整。肉的正背两面均雕琢蟠虺纹,并夹有羽状细画纹。纹饰繁缛,雕琢精工。战国时期,由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各诸侯国均设有玉作,作为等级、身份、财富象征的玉璧被大量生产。此时的玉璧选择严格,做工精湛。纹饰丰富多彩,如龙纹、凤纹、蟠螭纹、兽面纹、谷纹、蒲纹、乳钉纹和各种几何纹饰等。出现了多层次组合及出廓透雕玉璧,多数玉璧饰以谷纹,谷粒凸起且排列整齐细密,抚之有扎手感。

玉壁、战国早期、外径32.8厘米 孔径11.6厘米、1978年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呈深绿色。扁平体,正圆形。肉上纹饰分为三层,内外两层饰双尾龙纹;内层纹饰三组有隔栏;外层纹饰五组,有的有隔栏,有的无隔栏。中层饰卧蚕纹。在上述三层纹饰之间有绚索纹相隔。此器形较大,雕琢亦精,在战国玉璧中亦属精品。

玉璧、战国中期、外径11厘米 内径5.9厘米 厚0.65厘米、1957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1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玉料呈灰绿色,有黑斑。半透明,有光泽。扁平体,正圆形。中央有一穿。两面饰卧蚕纹。内外周边饰弦纹。

谷纹玉璧、直径12.2厘米,孔径3.6厘米,厚1.2厘米。2002年湖北九连墩1号墓出土。碧玉。局部有沁斑。两面饰谷纹,近内外缘处各阴刻一周弦纹。玉呈碧绿色,局部有沁。体扁平,两面饰纹相同,皆于近内外缘处各阴刻一周弦纹,内满饰谷纹。

玉透雕龙纹璧、战国、径 1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局部有黄色浸斑。扁平体,圆形。好内镂雕一螭虎,张口,竖耳,躯体蜷曲、尾巴向后回卷,足作行进状。玉璧两面皆满饰整齐的谷纹。内外缘饰弦纹周线。外缘各雕镂相背凤鸟纹。凤鸟修冠尖喙,曲身,尾翎修长而下垂。凤翼绕过凤身作飘弋状。此器雕镂精细,玉质温润,琢碾光洁。玉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故意将双凤的身躯拉长,通过飘弋的凤冠和下垂的尾翎,使凤鸟在静态之中,有向上飞翔的动感。而好部的螭虎,首尾相连,蜷曲的躯体,填满好内,它的四足作向前奔驰状,与玉璧外缘的双凤的动态感相协调,增添了玉璧美的效果。

玉璧、战国晚期、外径21.7厘米 内径8厘米 厚0.8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青黄色。体扁平,正圆形。肉宽大于好。虽然两面雕琢菱形格,因为菱形格中雕隐起的卧蚕纹,故仍不类蒲璧。壁的内外缘雕琢略宽的弦纹轮廓线。

玉卧蚕纹壁、秦、直径16.4厘米 孔径5.2厘米 厚0.5厘米、1957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塘1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玉色青中泛黄,两面饰卧蚕纹,是由谷纹演变而来。边沿刻四百十七,当系器物编号。原简报释为四百十一,其中一字显系误释,璧上七字横长竖短很清楚。纹饰风格继承了楚国的传统。汉代玉璧在制作工艺和时代风格除了承袭战国之外,相较于战国还略有区别。虽然玉质仍以白玉、青玉为主,但壁的形体普通加大,壁形略厚。玉璧的外缘多较平齐,不似战国时期那样锋利。玉璧纹饰较之战国更加丰富,但仍以谷纹、蒲纹、龙凤纹为主,但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玉璧还饰以吉祥文字,至东汉时,玉璧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减少。

玉龙凤纹壁、西汉前期、直径 7.6厘米 孔径 3厘米 厚 0.3 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青白色,部分受沁发灰,有褐斑。通体透雕对称的双龙双凤,相互缠绕,玲珑剔透,刚直有力。

玉三凤饰璧、西汉前期、通宽7.8厘米 璧径5.7厘米 孔径3.2 厘米 厚0.3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黄白色。璧两面饰勾连卧蚕纹,内外周缘有斜向凸棱,周边饰透雕三凤,上面一凤仰首朝天,尾部缺失;下面两凤如璧座。细部均以阴线刻出。

玉双连璧、西汉前期、通宽12.4厘米 通高7.4厘米 璧径6.2厘米 孔径2厘米 厚0.4厘米、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黄色,有白斑。形为两圆璧外切相连,中间的上下方均有对称的透雕卷云纹附饰,下方的卷云纹两边各雕一鹦鹉,展翅相对。两璧大小、纹饰相同,皆饰卧蚕纹,内外缘起斜面凸棱。两孔间有宽约2厘米的丝带痕迹。出土时置于玉衣双鞋的下方。

玉重圈壁、西汉前期、直径9.6厘米 孔径4.4厘米 厚0.6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青玉琢成,呈湖绿色,有乳白色斑。造型别致,肉部透雕成两圈,外圈卧蚕纹,内圈饰三条双体龙纹,龙身互相缠绕,龙首口衔外圈,成为内外两圈的连接点。出南越王墓玉衣内,盖在墓主阴部位置处。

玉壁、西汉前期、直径30.3厘米 孔径4.75厘米 厚0.5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深绿色,有白斑。纹饰分为三区,各以一道绳纹隔开。内区浅刻三只凤鸟纹,中区饰涡纹,外区为五组双身龙纹。整器雕琢后未完全抛光,故琢痕清晰可见。

玉璧、西汉中期、直径20.4厘米 孔径4.3厘米 厚0.5厘米、1972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玉青色,质温润,局部受沁。两面纹饰近似。从外至里为∶阴刻弦纹一周, 四条形式相同的合首双身变形龙凤纹;线刻绳纹一圈在浅刻的蒲纹上加刻阴线涡纹,阴刻弦纹一周。图案繁缛复杂、交织于一体。

玉双凤饰系璧、西汉中期、长6.7厘米 宽3.6厘米、1973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0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青褐色。体扁平,两面饰纹相同。中间是云纹小玉璧,外套卧蚕纹大玉璧,最外边有一对透雕凤鸟。出土时在墓主人额下。

玉璧、西汉后期、直径13.8厘米 孔径4.3厘米 厚0.4厘米、1978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青色,局部有黄褐色沁。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有弦纹一周,内满饰斜方格谷纹。

玉璧、西汉后期、直径9.2厘米 厚0.3厘米、1974年北京市西南郊大葆台1号墓出土、北京市大葆台汉墓博物馆藏、玉青白色,局部有深褐色斑。两面透雕龙凤纹,龙凤纹之间为心形,其上阴刻变形云纹,在肉和好的边缘各刻弦纹一周。构图奇巧,纹样精美。

玉璧、东汉、直径19.3厘米 孔径6.7厘米、195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北庄汉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灰色。两面饰纹相同,皆有图案五组。由内向外分别是∶第一组为阴刻弦纹一周;第二组为蒲纹;第三组是一圈绳索纹;第四组为三只形式相同的鸟纹;最外面一组为阴刻弦纹一周。

玉璧、东汉、直径18.5厘米 孔径3.5厘米、195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北庄汉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白色,温润有光泽。两面皆饰谷纹,内外缘各有阴刻弦纹一圈。

玉二龙衔环饰谷纹璧、东汉、高30厘米 璧径24.4厘米 厚1.1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3号汉墓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玉青灰色,细腻柔润,局部有褐斑。璧之肉、好边缘为素面宽带,内饰规整谷纹。璧上方有透雕的二龙衔环附饰,两侧各透雕一龙为耳。此玉璧制作精湛,庄重华丽,是两汉玉璧中之瑰宝。

玉宜子孙谷纹璧、东汉、通长30厘米 璧径 20.7厘米 厚0.6厘米、1986年山东省青州市马家冢出土、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玉白色,有褐斑。上方透雕双龙钮,钮中央镌铭文宜子孙三字。璧的内区饰谷纹,外区饰蟠龙纹。线条刚劲有力,高钮碾琢精工,为玉器中难得的佳品。

故宫藏  南北朝  白玉双螭纹壁唐代玉璧一般两面均饰有纹饰,一面是谷纹、蒲纹,;一面是兽面纹、蟠螭纹,也有的一面为兽面纹、蟠螭纹,另一面为花草纹。唐代之后的玉璧礼仪功能业已消失,生活气息越来越浓,成为人们日常佩戴的用玉。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龙纹玉璧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仿战国、两汉的玉璧随之出现。玉璧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

故宫藏  宋代  青玉浮雕蟠螭勾云壁元代玉璧多仿唐代,主要以佩戴使用为主。

故宫藏  元代  青玉螭纹壁明代玉璧数量较唐、宋、元三代为多。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谷纹和云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

故宫藏  明代  白玉双螭纹壁

故宫藏  明代  青玉蚕纹壁清代玉璧小型较多,壁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换套的双联壁。玉璧上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宫廷、民间,都很流行系壁。乾隆时期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雕琢没有章法,不求神似,只求形式,工艺水平大大下降。

青玉谷纹壁清乾隆、径10.8厘米 厚0.7厘米、青玉,莹洁无瑕,局部略有绺裂且有黄褐沁色。两面减地浮雕疏朗谷纹,并因此形成中心孔缘及璧缘两周凸弦纹。

黄玉龙凤纹双联壁、清、长35.6厘米 宽13.7厘米 厚2.7厘米、黄玉,有赭红色沁斑。双联璧由一块整料雕刻而成,一侧相对出夔龙形方环,两环以扁方圆环相连。两璧一面均管钻排列有序的乳丁纹。另一面于云纹地上分别装饰行龙、翔凤。双联璧配有紫檀木座,木座表面装饰嵌银丝凤、螭图案。两璧中心透雕云纹、太极图及亚字等。本品设计巧妙,碾琢精美,取璧之形而加以变化,是不可多得的清代玉雕佳品。类似的双联璧式佩,明代已然出现,见于清宫旧藏。至此,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关于玉璧及其纹饰详解完毕。建议收藏以备随时查询。码字不易,看看这时间,要是夏天,这时天已泛白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