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土发现4块“竹片”,刻着165字铭文,却揭开2000年前的免税凭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国basara4皇铭文效果 取土发现4块“竹片”,刻着165字铭文,却揭开2000年前的免税凭证

取土发现4块“竹片”,刻着165字铭文,却揭开2000年前的免税凭证

2023-05-07 0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想必很多人肯定听说过“免税凭证”这4个字吧?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已经催生出了许多新鲜的事务,就说加税或者免税,特别是在当下紧张的时局中,国与国之间缴纳关税也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了。

很多人会说关税应该是现代的产物吧?其实绝非如此,早在数千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一种制度,只不过当时只是在古典文献中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却并没有发现过真正的实据,为此这自然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所幸的是只要是真正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证据自然迟早是会被发掘出来的,果不其然在1957年的4月份,安徽两个普通的农民在干活的时候挖出了证据,也就是因为这证据,从而帮助我们彻底揭开了2000年前的免税凭证哦。

地点就在安徽寿县,当时村民们在集体修筑九里圩护堤,而就在大家在附近取土的时候,有两个村民却挖出了4件很奇怪的“竹片”,好奇的村民自然是捡了起来进行查看,但是由于浑身都是泥土,自然也看不清楚到底为何物?

只觉得放在手上还蛮沉重的,估计是类似铜铁这样的东西,那个时候拿去卖也值几个钱的,就这样俩农民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先捡起来放在一旁,待到活干完之后再拿回家去看看。

之后的这4块“竹片”也就成了家中孩子们玩耍的玩具了,估计当时专家要是得知肯定得发疯了吧,毕竟这可是在糟蹋文物啊,好在没多久之后,也是这一年村子来了不少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其中就有文物专家。

而这次他们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负责宣传文物保护知识,从而也是希望能在村子里能有一番小的收获,普法过程中有文物专家偶然发现了几个孩子手中玩耍的“竹片”,这不看还好一看之后竟立即让专家的脸色都铁青了,因为这4块“竹片”绝对是文物啊,没想到却落得如此下场,真的的是暴殄天物啊。

经过专家的一番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4块“竹片”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而且上面居然还刻写着铭文,正是上面的文字让我们猜出它的名字,就是“青铜错金鄂君启节”。

那么“青铜错金鄂君启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青铜错金鄂君启节”其实分为了“舟节”和“车节”两种类型,其中“舟节”,长31厘米,错金铭文165字,是用来当作水路通行证的;而“车节”,长29.6厘米,铭文150字,是用来当作陆路通行证的。

而且“青铜错金鄂君启节”都用的是青铜铸造的,绝非是竹子这么简单,当然外形确实和竹子很是相似,那么“青铜错金鄂君启节”的铭文中到底写着什么内容呢?

其实就是记载了楚怀王发给鄂君启舟节和车节的过程,还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

简单的说“青铜错金鄂君启节”就是一种古代王帝发放给行商客旅的“交通凭证”,而且除了竹节形,还有其他几种类型, 像虎形、马形、龙形等。

考古专家介绍“青铜错金鄂君启节”共计有10件,可惜的是如今才得到了5件,还有1件则是考古队挖出的,如果哪天真的凑齐了另外5件“青铜错金鄂君启节”,那就太有意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