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声网评:“壮族三月三”沉浸式传承,助力民族服饰“出圈”,桂视网,桂林视频新闻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要看壮族三月三 桂声网评:“壮族三月三”沉浸式传承,助力民族服饰“出圈”,桂视网,桂林视频新闻门户网站

桂声网评:“壮族三月三”沉浸式传承,助力民族服饰“出圈”,桂视网,桂林视频新闻门户网站

2024-06-24 2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展示民族服饰、唱山歌、画彩蛋、品民族美食……随着农历三月三的临近,这段时间,广西很多学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欢庆“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壮乡文化特色,不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在网上,很多人通过晒民族服饰秀庆祝“壮族三月三”,掀起一股“最炫民族风”,直接带活民族服饰的线上线下销售,很多服装商家订单不断,民族服饰又大“火”一把。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流中形成的一种有关服装、鞋子和饰品等的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内涵,是民族劳动智慧和文化审美的结晶。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各族人民不仅亲如一家,而且民族文化积淀丰厚,民族服装绚丽多彩,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百花园中灿烂的一簇。在广西“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以及文化节、博览会、展览会等重大活动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民族服饰的靓丽之影。

  民族服饰作为造型艺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近年来,广西各地十分重视民族服饰传承和保护,出台系列相关文件和措施,开展少数民族服饰标准化研究,为创造性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现如今,广西民族服饰绽放出更加迷人、更加艳丽的时代光彩。

  虽然每年“壮族三月三”都会带火民族服饰,但我们也清楚,这种“火”通常只会持续一段时间。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新时代大环境下,现代服装的简单方便与流行时尚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许多新式的、更为华丽的民族服饰出现在市面上,让传统民族服饰本身与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制作技术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一些民族服饰由于制作工艺繁琐,服装造价昂贵,着装不便等因素,导致服饰难以量产、普及和销售。加之品牌意识不强、产业谋划不够、社会宣传不足和传承人培养不力等一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步履维艰。

  民族服饰保护、传承和发展事关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各地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做好民族服饰文化相关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要从教育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上的文化传承作用,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培养他们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觉性。要做好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培养和扶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和工艺水平,支持鼓励他们制作出保留民族传统文化而又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市场需要的民族服饰。要顺应当前互联网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互联网传播特点、规律和优势,加大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宣传,通过政府引导推动、企业组织、公众参与等方式,将广西民族服饰打造成“网红”产品,不断扩大民族服饰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与其坐看每年“壮族三月三”民族服饰小“火”一把,不如想想如何沉浸式传承民族服饰,打造成为“网红”产品,助力民族服饰“出圈”。只有“红”遍全网,“红”遍各地,民族服饰整盘大棋就能活起来,民族服饰保护、传承和发展才有坚实保障。(班老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