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及防控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踩踏事件发生时间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及防控研究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及防控研究

2024-07-10 0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331

作者:

周晓冰

展开

摘要:

2000年以来,大型社会活动方兴未艾,与之伴随的拥挤踩踏事故也频频发生。据笔者统计,2000-2015年全球大型社会活动中共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约107起,致使15932人伤亡。拥挤踩踏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群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具有放大效应,极易转化成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因此,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拥挤踩踏事故防控体系,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或减小其损失,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拥挤踩踏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人群疏散等方面,而对于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和预防则涉及较少。为掌握大型社会活动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发展和演化机理,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控体系,规避事故或减小损失。本文分别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法对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时空分布和诱发因素进行分析,运用链图分析法刻画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发展和演化的机理体系,并据此构建防控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00年以来,全球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某些特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0-2007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较频繁,造成人员较多、年际波动振幅大,形成两个波峰和波谷;第二个阶段为2008年以后,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次数和伤亡人数整体下降,且年际变化幅度变小。事故多发生在7月、2月和3月,而人员伤亡最多的月份是9月、1月和8月。发生地集中在宗教、节庆场所以及体育场,且多发于亚洲国家。(2)拥挤踩踏事故中个体心理具有焦虑、恐慌以及盲目性。个体行为决策遵循五个步骤,本我在行为决策中具有主导作用。在从众、逆反及法不责众心理影响下,人群具有从众行为、非适应性行为和自组织行为。(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理论体系,运用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力学理论等刻画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发展、演化三个阶段的机理过程。(4)基于拥挤踩踏事故各阶段机理分析以及诱发因素分析,运用应急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相关理论,构建防控阶段、防控内容,防控策略和措施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展开

关键词: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防控

学位级别:

硕士

DOI:

CNKI:CDMD:2.1018.96052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