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最新数据表 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

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

#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内现有对保护地旅游产品的研究多侧重对某一保护地案例地的旅游产品体系设计,也有为符合保护地旅游产品需求的景观设计研究。就旅游活动产品而言,早期研究依据旅游者动机、环境影响和主要危害将自然保护区可开展的旅游活动产品分为捕猎旅游、观光旅游、科普旅游和生态旅游。稍近一些,邓辉提出了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可遵循的生态、营地、养生和体验四大理念,其本质也是指导不同类型旅游产品发展。因此,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旅游产品展开研究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研究极其必要。

本研究引入保护地的“旅游活动产品”概念,不同的旅游活动产品均在自然保护地区域展开,并且旅游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自然环境或因自然环境而得到最佳体验。本研究对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的界定是:以自然保护地为旅游吸引物或目的地,由保护地管理部门、特许经营商及其他相关服务商提供接待和服务,最终实现游客在自然保护地中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设施和服务的总和。研究围绕以下问题逐步展开:

(1)国内现有研究涉及了哪些不同保护地的各类旅游活动产品?

(2)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的旅游活动现状如何?

(3)结合国内对保护地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研究成果,探究前人研究中提出的参与者规模、活动难度、活动参与者的自然保护动机等产品属性,以及中国保护地旅游产品的文化属性,在现状旅游活动产品中是否存在可循的规律?如果存在,基于这些规律,如何对产品进行分类、各类型产品的属性特征是什么?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中国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中的旅游活动产品。在对中西方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获取到一些基础的保护地旅游活动,主要包括徒步、登山、观鸟、科考、漂流、度假、养生、康养、狩猎、垂钓、科普、观光、志愿者、野生动物、探险、摄影、赛事、洞穴共18种基本活动类型。

1.2 数据来源

(1)为了获取尽可能全面的文献数据,在上述18种既有旅游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旅游、游憩、驴友、背包4个相关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不同保护地类型(共9种保护地类型,其中海洋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未检索到结果)的产品检索,并将筛选后的1625条文献作为基本索引文献(图1),基于基本索引文献整理出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活动产品开展及研究现状,初步形成分类思路。(2)对不同类型产品进一步使用细化关键词进行文献、网页/微信文章内容的检索,完善旅游活动产品类型现状和特征。(3)从各大政府官方网站(后缀为.gov.cn)或关联事业单位网站(后缀为.org或.com)收集整理了最新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名录,以确认部分模糊名称的景区确实是自然保护地。(4)不同类型旅游活动在中国各类保护地中的开展比例的数据来源于文献的可下载数据表,本研究分离了数据表中894个自然保护地的旅游活动及环境解说的问项数据。

1.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基于所收集资料的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辅以少量数据统计。研究结果将从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发展理念和产品类型两方面阐述。

从当前的研究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指导保护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两个基本理念。保护地中发生的所有旅游活动均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则更接近于一种倡议或一种产品环保程度的评估工具。

2.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到保护地中了解生态知识的旅游形式。随着概念的发展,生态旅游演变为一种理念和战略。尽管中西方生态旅游概念在应用中存在差异,但就学术概念来看,国内学者仍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理念去指导和评估实际自然保护地的旅游发展和产品开发。因此,生态旅游既是指导自然保护地旅游活动产品开发的一种重要理念,也是符合这一理念的旅游产品的统称。生态旅游理念主要从3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开发提出要求,即以自然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为责任、以社区参与为保障。

2.2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提倡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响应,实现低碳的旅游产品形式(图2),是在我国21世纪初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理念的引入和倡导下提出的。当前对自然保护地产品是否低碳的判断依据是对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或某单一旅游要素的碳排放/碳足迹的计量,同时,还提出了符合低碳理念的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组合形式,将低碳旅游产品分为低碳-低效、中碳-中效、低碳-高效三大体系。

在学者讨论和市场发展中,除一般的吸引物类型、出游动机等属性外,环境影响大小也成为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的一个关键属性,到访规模又是决定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研究数据后,本研究将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按照到访规模和环境影响由小到大归为6种类型,即科考探险类、自然野生动物旅游类、自然教育类、健康休养类、户外运动旅游类和风景观光旅游类(表1)。

3.1 科考探险类

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目标包括科研监测服务,科考是自然保护地一类基础游憩活动,我国有45%的自然保护地开展科考活动,但参与者仅限于科学家和相关考察人员,总体规模极小。探险活动是人们出于兴奋、挑战、风险、不确定性、危险、新奇、逃避、刺激而开展的旅游活动,约30%的保护地中有开展,尤其是中部和西南部的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根据风险等级差异,探险旅游一般被分为硬探险和软探险两类,本研究主要指硬探险,门槛更高、参与规模也更小。

我国自然保护地中的硬探险旅游活动涵盖了漂流、洞穴、登山等形式,还包括一些商业性质的蹦极、跳伞/滑翔伞等活动。从户外旅行网站来看,目前流行的极限运动类保护地户外运动主要还是登雪山和长线穿越。

3.2 自然野生动物旅游类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专门的“野生动物”类别,约13%为以野生动物保护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在9种自然保护区类型中覆盖面积最大。自然野生动物旅游是以自然生境下的野生动物观赏和体验为目的的游憩活动形式,不包括完全圈养或半圈养的野生动物旅游,主要发生在大型哺乳动物栖息地或鸟类栖息/迁徙停留的保护地,例如我国的三江源雪豹体验、卧龙大熊猫旅游和扎龙丹顶鹤旅游。这类活动一般由公园方免费、小额收费提供或由特许经营方收费提供服务和接待,并对到访人数、规模进行控制,对旅游者的野生动物知识水平也有要求,因此,自然野生动物旅游对环境影响一般很小。

3.3 自然教育类

自然教育旅游是以在自然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促进个人全方位发展为宗旨的游憩活动,它能培养到访者对自然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和保护自然。自然教育与早期的科普旅游关系密切,且受众广泛。从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常常与研学旅游/旅行相关,主要面向中小学生(6-15岁)。

从保护地发展历程来看,自然教育旅游与地质公园关系最密切。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规划对科普设施建设的要求最为明确、细致和严格,开展科普和旅游被明确作为地质公园设立的三大任务中的两项。国际研究中也有“地质旅游(geotourism)”这一术语。

总体上,我国目前77%的保护地均有环境解说规划、51%有博物馆或展览馆、74%有解说牌、80%提供印刷材料、85%提供向导服务,游客到访量大、建立时间早的保护地往往提供更多的解说服务。只有很小一部分保护地(9%-18%)提供专业讲座、专业化读物和有自然教育活动。近年关于推动保护地自然教育的政府文件也反映了类似问题,认为保护地与教育部门衔接有限。我国的保护地自然教育旅游产品供给硬件配备相对完善,但软性服务存在很大缺口,而市场充满活力。2013-2016年受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我国自然教育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多以“XX自然营”“XX营地(教育)”命名,以各类保护地为重要目的地。至2018年,我国已有各类自然教育机构至少398家,超过一半机构的年服务人次在500以上。

3.4 健康休养类

健康休养类活动是以活动者身心健康的促进和恢复为主要目标,包括休养、健身、自驾露营等。根据对服务设施的需求强度不同,这类活动可能发生在自然保护地外部或内部,保护地的优良自然环境是活动的依托。健康休养类旅游产品与国外wellness tourism有关,其中wellness=wellbeing+fitness,包括心理和身体的疗愈和恢复两方面。国外健康休养旅游产品的接待设施多为城镇等聚居点、酒店和度假村,优良的自然环境是设施选址的基本依据,19世纪建设的大量休养中心均位于今天的保护地内,许多至今仍在运营。自然保护地成为康养旅游产品的基础吸引物,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满足康养旅游的4种动机特征:令人向往、对日常生活的逃离感、将小我置于大自然中的沉浸感、对个人偏好多样化的兼容性。

我国的户外康养活动由来已久,例如古代道家修仙、佛家禅修均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其中,洞穴、竹林等又有其独特的意境。在此传统下,我国的自然旅游多强调养生功能,中国本土化的“生态旅游”一词所蕴含的康养内涵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的来说,健康休养类旅游产品对设施和服务有更高需求,价格更高,规模不会太大,由于前期的投入和设施建设,可能对自然环境会带来一定影响。

3.5 户外运动旅游类

更热衷于活动的竞技性和对体能的挑战性,如徒步、登山、定向越野等,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地还会举办相应赛事。根据C. M. Hall的研究,分析保护地的探险、健康休养、户外运动和户外体育旅游的关系(图3)。这三类旅游活动的关键差异在于竞技的强弱和体力消耗的高低:健康休养旅游竞技性最弱、体力消耗最低,运动旅游竞技性最强、(短时)体力消耗也最高,而户外运动在本研究也可视为软探险旅游,户外运动和探险活动仅从活动内容上看界限并不十分明确,但区分的依据是户外运动类旅游活动的危险性更低、对参与者的技能要求更少,比探险活动的参与者规模更大,而运动赛事旅游的竞技性更明显、短时活动规模更大。

总体上,我国保护地户外运动旅游活动相比前几类规模更大,大众性更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更大,但一些活动仍对参与者有专业技能要求,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活动规模和环境影响更小。赛事活动由于其短时性特征,加之与旅游旺季的重合,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吸引大量到访者而对保护地造成较大环境影响。

3.6 风景观光类

这里的“风景”包括两类,一类是不仅有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而形成的更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山水环境,例如中华五岳、黄山、秦岭地区,在保护地类型中,主要以风景名胜区形式体现;另一类是奇特的、壮丽的自然美景或自然野生动植物风景,例如九寨沟、张家界等地,除风景名胜区外,还可能是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资源内涵的不同形成了观光产品在向导服务配备和环境解说内容上的差异。

风景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初阶段产品,其发展与旅游资源赋存密切相关,总体上,我国95%的自然保护地开展观光旅游活动。我国保护地旅游发展至今,大部分未特别指明产品类型的旅游形式均为风景观光旅游,基本上覆盖了除上述5类活动以外的所有保护地旅游活动类型。风景观光旅游产品一般规模很大,如四川九寨沟、黄龙寺每年旅游人数达120万人次以上。

4.1 结论

(1)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分类应与一般旅游产品分类相区别,要考虑市场需求,还要考虑产品的环境影响;结合我国国情,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还要特别注意大规模到访的应对问题和与保护地文化/社区的关系处理问题;自然保护地有严格的分区管控措施,因此,旅游产品分类还与保护地的管控规划和管理密切相关。(2)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应以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理念为指导。(3)总体趋势上,一些新的产品形式正在出现,但政策、市场、产业、相关部门之间缺乏互动。

4.2 讨论

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主要有3个基本属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度系数(对旅游者的技能要求)、保护地内及周边的文化和社区条件。

对产品的生态环境影响维度,许多研究者很早就在各类保护地的旅游开发研究中有所考虑,这是由自然保护地的双重管理目标所决定的。当前研究对此的讨论深度尚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内不同类型旅游产品可能带来的具体生态环境影响。

产品难度系数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活动参与者的技能要求,这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参与门槛和参与者规模。这些难度可能来自于对旅游者野外科研/生存能力、特定探险/户外运动活动技能、对野生动植物的知识积累、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保护地内部及周边的文化和社区条件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及保护地旅游发展均需重视的问题。尽管欧洲许多国家公园也有乡村聚落,可以适当借鉴,但我国保护地内的文化和社区还具有国家象征性和少数民族聚居等更加多元的特征,这些不同的保护地文化和社区条件也将带来保护地旅游产品的特征差异。同时,社区参与保护地旅游发展程度也是生态旅游理念落实与否的重要体现。

作者:谢冶凤、吴必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张玉钧,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王梦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原文刊载于《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3期,参考文献略

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资料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声明丨图片基于CC0协议授权/仅供参考学习/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