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2024年或将更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最高和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2024年或将更热?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2024年或将更热?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2024年或将更热?|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国家气候中心2024年1月3日发布消息称,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7℃,较常年(9.9℃)偏高0.8℃,为1961年以来最高,打破2021年10.5℃记录。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去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5-1℃。山东、辽宁、新疆、贵州、云南、天津、湖南、河北、四川、河南、北京、内蒙古、广西等13个省(市、区)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共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另据中国天气网统计,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漠河劲涛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3℃,7月16日新疆吐鲁番三堡乡最高温度达到52.2℃,分别打破了我国实测最冷和最热纪录。“这充分体现了气温在变暖背景下的分布特征——平均值更高,极端冷暖事件也更容易出现。”中国天气网表示。

此前在2023年11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已宣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说明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总体趋势仍在持续。在此大背景下,我国也不例外,平均气温突破了历史记录。“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许小峰告诉界面新闻。

许小峰表示,分析平均气温破纪录的原因,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影响气候变暖的内在因素是否仍然存在,若这一因素没有改变,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趋势就不会改变,创历史新高也就成为早晚的事。这又可以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是否得到了有效遏制这一指标来看,排放量不减,温室效应就不会降低,增温的趋势也不会减下来。

他进一步分析,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在逐年增加,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就不会改变,这是造成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创新高的气候环境背景。

“另一方面,持续了3年的拉尼娜事件在2023年转变为厄尔尼诺年,即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洋温度由偏冷转为偏暖,这一指标对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也起到了助推作用。根据历史记录统计,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全球气温会偏暖,拉尼娜年则会偏冷,在全球偏暖的总体趋势中,出现厄尔尼诺事件会对海温升高起到助推作用。”许小峰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罗京佳也告诉界面新闻,从年际尺度来看,厄尔尼诺现象每隔几年发生一次。2023年上半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推动全球气温升高,其中也包括我国的气温上升。

“除了厄尔尼诺现象致使全国气温升高之外,全球变暖是更重要的气候影响因素。“罗京佳表示,在过去100多年来,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续增加使得全球气温呈现长期增温的趋势。累积至目前的全球温度,比工业化以前增加了一点多℃,有的地区甚至已经达到了1.5℃临界值,增温效果明显。因此,“综合厄尔尼诺对气温的影响并叠加全球变暖,使得2023年我国的气温偏高。”罗京佳说。

为应对气候变化,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以内,最好是1.5℃。1.5℃被认为是一个临界阈值,超过这一界限,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中国科学报2022年9月发布的《升温超1.5℃可引发7个气候临界点》文章表示,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水平下(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升温1.1℃),地球已经超过了5个临界点的低端风险评估,使珊瑚礁、永久冻土和极地冰层处于危险之中。

目前,厄尔尼诺现象还在持续,2024年是否会打破2023年的气温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罗京佳认为,按照其团队预测,今年上半年厄尔尼诺现象会结束,下半年可能会发生与之相对的拉尼娜现象。而2024年是否会突破气温纪录取决于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强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根据全球变暖的持续性增温趋势,即使下半年拉尼娜现象发生,2024年气温也不会偏低。

拉尼娜现象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到来的次年,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和中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它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但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会抑制全球气温增长。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2023年12月在接受央视新闻栏目《新闻1+1》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历史上,像2020年“超级暴力梅”,1998年、2016年等,南方地区也都出现了洪涝灾害。所以说,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据新华社援引英国国家气象局2023年12月8日消息称,2024年可能是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时代高出1.5℃以上的第一年。根据预测,2024年有27%的可能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1.5℃。但这一可能性或比27%更高,因为2023年的气温超出预期。

界面新闻注意到,不仅是2024年或将成为更热一年,未来5年大概率还会出现“创纪录高温”。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研讨会上表示,2015年至2023年这九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九年,未来五年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再创新高。 

许小峰则表示,从总体趋势看,因为引起气温升高的内在因素还在,平均气温仍会上升,“但并不意味着每年都会创新高,会有一定的波动性。” 许小峰说。

未来,极端天气会呈现常态化趋势吗? 许小峰认为,在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大,可以说存在常态化的趋势,但对于常态的概念还需要从科学角度进行量化,“达到怎样的标准就算是常态化了?”许小峰表示,“目前,如何界定常态化的角度还不够清晰,但确实存在极端事件增多的趋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