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论文怎么写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2021)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2021)

2023-03-23 0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旅游业概述

1、旅游业概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2、旅游业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3、旅游业分类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二是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三是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都是涉外性质的业务。

4、旅游业基本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旅游业的依赖性;

(2)旅游业的综合性;

(3)旅游业的脆弱性;

(4)旅游业的波动性;

(5)旅游业的季节性;

(6)旅游业的带动性;

(7)旅游业的涉外性;

(8)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5、产业链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产业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体等,产业链包括上游交通、住宿、景点等资源端,中游传统线上、新兴线上渠道端和下游多种旅游消费者类型组成的消费端。

图表:旅游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高瞻智库

二、旅游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出部署。《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改革创新,示范引导”三项基本原则,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目标。

2019年1月,文旅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保持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虚假宣传等高频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以建立“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为突破口,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旅游监管制度,完善旅游信用体系。

2019年4月,文旅部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未来旅游演艺的重点支持方向,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旅游流艺项目,明确提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旅游演艺企业经认定后可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支持条件成熟的旅游演艺项目向艺术教商、文创设计、展览展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综合配套业态转型。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长江、沿海、域内知名河流、名湖、名山、名城等特色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让国内旅游、餐饮等为首的服务业基本陷入了停滞。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促进旅游业发展,保国内经济发展成为重要手段。为此,从国家到地方均纷纷加快了重振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涉及金融、土地、税收、财政补助等各个方面。

图表:疫情期间国家对旅游行业的主要扶持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瞻智库

2、经济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与GDP增长密切相关,GDP增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旅游行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实际GDP为91.1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2.09万亿元,增长2.3%。在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下,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17-2020年间,中国实际GDP从78.72万亿元增长至91.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0%。

图表:2017-2020年中国实际GDP及同比增长(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瞻智库

3、社会环境

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旅游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息息相关。具体来说,人口数量增加将引起旅游需求扩张,进而会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图表:2010-2019年中国总人口数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瞻智库

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若以城镇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镇化程度的指标,从2010-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变化趋势可见,我国城镇化正逐年有序进展。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城镇化程度密不可分,城镇化将导致我国旅游需求上升。

图表:2010-2019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瞻智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较2019年增加1475元,增长3.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较2019年增加1110元,增长6.93%。2017-202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6396元增长至43834元,年复合增长率6.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32元增长至17131元,年复合增长率8.45%。收入水平提升会带来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上升,从而引起旅游需求的增加。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瞻智库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瞻智库

三、旅游行业发展分析

2020年,我国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及时有效防控,推动了国内旅游业的逐渐回暖。随着部分旅游业务的重启,国内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政府和企业多措并举提振旅游经济,整个旅游行业在调整中不断变革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内旅游需求逐步释放。从清明假期、“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强劲。数据显示,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50%。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18亿人次,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43.3亿元,同比恢复69.9%。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府和企业多点发力提振旅游消费。随着国内跨省游业务的逐步放开,旅游市场加速复工复产进程。一方面,政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金融信贷支持、营造热点宣传话题等方式,优化资源供给以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和旅行预订企业纷纷推出优惠补贴措施,激发平台用户旅游消费需求。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相继推出“随心飞”产品,用有限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十一”黄金周期间,同程、携程、飞猪等旅行预订平台通过高额补贴,引导用户消费决策,助力旅游经济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旅游业变革创新,数字化应用提升服务品质。一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无接触服务”得到推广应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酒店行业纷纷推出“无接触服务”。华住集团旗下酒店、首旅如家等不仅能够实现自助完成续住、退房等手续,而且还提供机器人递送服务。二是旅游业尝试“直播带货”模式,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在直播经济带动下,各大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达人等纷纷开展网红直播营销业务。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携程直播矩阵成交总额累计超过24亿元,观看人数超过1.7亿人次。2020年微博旅游直播开播超过4万场次,微博旅游直播观看量超过20亿人次。三是“预约制”为景点旅游带来新体验。为兼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游客体验,旅游景点“预约制”加速普及,从统筹经济性、安全性与体验性出发,对客流量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升旅游景区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旅游行业结构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行业组织和行业规模,但在社会化程度和行业结构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各个供给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大多处于条块分割的藩篱之中,整体效用不能充分发挥;主导行业或部门的作用和效益还不突出,即住宿、交通、通讯等部门的一般性收入较多,饮食、购物、娱乐等部门的高弹性收入较少;旅游行业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不合理,即旅游景观业偏少,旅游社业和旅游饭店业偏多,中低档饭店较少,高档饭店较多,由此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结构性矛盾,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

但同时,随着中国旅游业多年来保持较高增速持续增长,旅游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在出游目的和出游方式上,休闲旅游取代观光旅游成为了主要出游目的,亲子游市场热度不断提升;在出游人群结构上,年轻化成为主要趋势,35岁以下用户是旅游用户中的主力人群,女性用户比例也逐渐提升,男女比例发展较为均衡;在出发地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上,经济发达省份出游热度更高,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设施建设、人文环境和美食文化都是旅游人群考虑的因素。

五、旅游行业市场运行数据

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其中,城镇居民游客20.7亿人次,下降53.8%;农村居民游客8.1亿人次,下降47.0%。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城镇居民游客花费17967亿元,下降62.2%;农村居民游客花费4320亿元,下降55.7%。

图表:2011-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情况(单位:亿人次,亿元)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从人均每次出游花费的金额来看,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均每次出游花费774.14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1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870.25元,下降18.1%;农村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530.47元,下降16.4%。

不考虑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正逐年提升,2011年度国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仅为3.96%,到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78%,旅游行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表:2011-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文旅部、高瞻智库

近年来,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数量不断下降。2020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4.1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555个,减少221个;从业人员69.98万人,增加0.46万人。

图表:2015-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单位及人员情况(单位:万个,万人)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88.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51亿元,增长2.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7.08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1.3%。

图表:2011-2020年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00.98亿元,占46.0%,比重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87.28亿元,占54.0%,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491.62亿元,占45.1%,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269.78亿元,占24.8%,比重降低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01.64亿元,占27.7%,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图表: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图表:2013-2020年中国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图表:2020年中国国庆假期全国各省接待游客及收入TOP10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此外,2020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3332个,比上年末增加93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02个,增加22个;4A级旅游景区4030个,增加310个;3A级旅游景区6931个,增加733个。

图表:2015-2020年国家5A级景区数量与新增数量(单位:个)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六、旅游行业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规范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示范项目,推出2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布第二批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开展“心灵四季·美丽中国”“感受美丽家乡、发现户外精彩”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和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和“最美风景在路上”自驾游系列推广活动,支持黄河、长城、长江等旅游推广联盟开展跨区域主题推广。应对疫情影响及时开设“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完成49期课堂,累计学习超过70万人次。组织编印《“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自驾路书》,推动开设“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客源援藏专列”,积极发挥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积极作用,2.26万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深入实施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旅游云课堂、“红色之旅壮美兵团”等活动,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

2019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发展基金等项目,共补助各地文化和旅游建设资金101.00亿元,同比增长22.5%。

据财政部统计,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中,文化旅游体育传媒经费4033亿元,同比增长2.3%,占财政支出的1.69%,比重比2018年增长0.10个百分点。在2020年度财政部部门预算中,2020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11561.19万元,在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中,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为1907.18万元,占比0.26%。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国家仍然会大力支持。

图表:2015-2019年中央对地方文化和旅游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文旅部、高瞻智库

七、旅游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1、在线旅游平台监管仍是挑战

近年来,消费不断升级,旅游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但是对于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行)平台来说,挑战和竞争也加倍升级,“小而贵”的定制游,正在成为在线旅游服务商下一个竞逐的战场。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定制化产品,花式“引客留人”,才能抢先占据旅游中高端市场,抢到“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蛋糕。这样的定制化旅游虽然吸引力十足,但近几年在线旅游服务商不能按约定提供服务、相关提示环节不到位、旅游投诉渠道不畅通、问题解决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对OTA商家的监管仍是巨大挑战。

2、旅游项目规划及开发缺乏系统全面性

近年来,大量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及开发热潮,但对于如何规范高效地进行投资与开发,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遵循旅游产业的规律。在建设一些特色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和大型游乐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时,部分项目的开发工作在没有经过详细、系统、全面、专业的规划的情况下便开始实施,甚至还出现“边规划、边报批、边建设、边开放”的“四边现象”,严重违背了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全局、和谐发展”的总体原则,十分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旅游管理不到位

文化和旅游部一再强调的“不合理低价、强迫消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日游”不履约、个别景区高额回扣经营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景区流量控制不严格等问题亦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加强旅游行业市场监管,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及措施来加以解决。此外,旅游综合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涉及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有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重投诉、轻处罚现象。同时,对于涉及跨部门、跨行业问题,存在协调联动不够积极主动、整治工作不够及时有效等问题。

4、旅游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随着开放、共享理念的提出和深入,共享经济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势必会对传统的旅游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传统的酒店业、传统的出租车公司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改革势在必行。共享经济、共享旅游的出现在很多领域带给我们新的命题,如税务的征收,就业模式和监管模式的创新等等。虽然共享经济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很不完善,甚至仍是空白。旅游业各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急需加紧落地。

八、旅游景区竞争状况

目前,我国各类大大小小旅游景区已达两万余家,涵盖了全领域多业态。多个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利用自身的独特性不断加快产业扩张,市场竞争激烈,促使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图表:2020年旅游景区十大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瞻智库

九、在线旅游行业现状分析

在线旅游(OTA)是消费者基于互联网进行旅游服务产品购买、预订的一种消费行为,其主要包括机票、酒店、门票预订为基础的综合性旅游平台及民宿短租预订为主的旅游短租平台。

其中,以用户体量计算,综合性旅游平台可分为三个梯队:(1)头部平台:携程、去哪儿;(2)腰部平台:同程旅游、艺龙、途牛、飞猪、马蜂窝等;(3)长尾平台:穷游网、猫途鹰、驴妈妈、遨游网、要出发、面包旅行、懒人周末、春秋旅游、周末去哪儿、芒果旅游等。

受疫情影响,2020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出现负增长。据网经社公布数据显示,2020全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为6386亿元,同比下降36.52%。此外,2016-2019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分别为5779亿元(40.02%)、7426亿元(28.49%)、8750亿元(17.82%)、10059亿元(14.96%)。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交易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网经社、高瞻智库

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在线旅游产业遭受巨大冲击。景区闭园,航班停飞,餐馆暂停营业,酒店闭店等,最重要的是人们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消费等,对于在线旅游企业来说,客源大量减少。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3.42亿,较2020年3月下降3052万,较2020年6月提升5596万,占网民整体的34.6%。

图表:2015-2020年中国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CNNIC、高瞻智库

图表:2016.12-2020.12旅行预订使用率(单位:%)

数据来源:CNNIC、高瞻智库

截至目前,国内在线旅游上市公司携程、同程旅行、途牛均发布了2020年财报,在线旅游平台业务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表:2020年携程、同程旅行、途牛财报数据对比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高瞻智库

受疫情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在线旅游平台“死亡”数为16家,分别为:亦安旅行、行鸽旅游、届活旅游、游多多旅行网、世界邦、签客网、筋斗云旅行网、畔森网、北斗智行、略步旅游网、至美旅行、导行车、百程旅行、榴莲旅游、悠行美洲旅游网、热鱼旅游。

在集中度方面,从2019年数据来看,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以携程、去哪儿为主体的携程系共占69.47%的市场份额,从TOP3份额来看,携程、去哪儿和同程旅行共占80.55%的交易份额。

图表:2019年在线旅游厂商市场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网经社、高瞻智库

疫情对在线旅游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随着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业将加快恢复,在线业务也将随之恢复。另一方面,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游的消费模式:无人酒店、电子机票、AI机器人服务等减少接触的旅游服务更被消费者所看重。消费需求升级叠加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在线旅游将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未来,我国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也将持续放缓,到2025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十、旅游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高铁发展助力旅游交通升级

随着第三产业的浪潮席卷而来,旅游交通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旅游交通是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桥梁。

我国非常重视高铁方面的长期建设与规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要完善普速铁路网,建成高速铁路网,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

2、大众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大众旅游时代刚刚开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假日制度不断完善以及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水平都将大幅度持续增长。

目前旅游消费者主要是中、青年旅游者。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加,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当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好、收入稳定、闲暇时间充足,具有很高的出游愿望和需求;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广大农民出游的势头也十分强劲,作为农业人口巨大的农业大国,农村旅游市场将成为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客源市场。

3、文旅融合新机遇

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进行职责整合,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将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将文化工作与旅游工作进行更紧密的结合,既符合二者内在属性的关联,又把握了当下消费升级的内在需求;能够解决旅游开发当中的痛点,对发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以及打造超级旅游IP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与旅游部的组建,是政府对近年文化和旅游市场重视的体现,预示着“文化+旅游”将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将推动文旅企业加大文化产业挖掘力度、在打造旅游硬件项目的同时注入更多文化内涵、打造超级旅游IP以重构旅游全产业体系,从而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升级,引领旅游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同时“文化旅游+”的新业态也给地区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机遇。

十一、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6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4亿人次,旅游收入将突破8万亿元。

图表: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亿人次,万亿元)

数据来源:高瞻智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