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著名文学作品,元代文学有什么成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元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 元朝的著名文学作品,元代文学有什么成就?

元朝的著名文学作品,元代文学有什么成就?

2023-06-07 1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元代文学有什么成就?

元代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

元朝的戏曲,即元曲,分成散曲与杂剧,散曲具有诗歌独立生命,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当时城市繁华,元廷不重视中国文学与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

元代文学的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等,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也是元代一种新的韵文形式,以抒情为主,主要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融入歌剧内,与唐宋诗词关系密切;

杂剧是元代的歌剧,产生于金末元初,发展和兴盛于元代至元大德年间。根据《太和正音谱》中所记,大约有五百三十五本,创作十分巨大而辉煌。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与温州发扬的南戏的交流,到元末成为传奇,明清时发展出昆剧和粤剧。

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乐观和顽强精神;《凭阑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脱离散曲特有风格;

描写景物的《水仙子·重观瀑布》雅俗兼备,以出奇制胜;其中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刻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情景交融,色彩鲜明,被称为“秋思之祖”。

杂剧五大名家除了关汉卿与马致远之外,还有白朴、王实甫与郑光祖(其中关、白、马、郑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汉宫秋》、《梧桐雨》、《西厢记》与《倩女离魂》。

主要表现社会与生活情况、歌颂历史人物与事件,强调人物的情感。元曲的兴盛,最后成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二、元代四大文学传奇分别为哪些?

其代表剧作就是所谓的“荆”、“白”、“拜”、“杀”(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并称为元代“四大传奇”。

此外,南戏创作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还有高则诚的《琵琶记》,戏剧发展到了明代,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更加发展,戏剧方面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传奇”。

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传奇原指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后来被借用作戏剧的名称,元代的南戏剧本均注有“元传奇”字样。

至明代,传奇成为由南戏发展而成的南方诸声腔戏曲的通称,主要指弋阳腔和昆山腔的剧本,以别于北杂剧。

即是说,传奇作为戏曲文学形式,是从元代南戏开始形成。

故元后期的四部著名南戏被称为“四大传奇”。

元代四大传奇是《拜月亭》、《荆钗记》、《月兔记》、《杀狗记》,这四部文学作品。

又称明四大传奇,为明朝四出著名戏剧《荆钗记》、《刘知远》(又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之并称,时人以传奇称之。明传奇(又称南曲)继承自元曲(又称北曲),而与唐代传奇同名而异意。

三、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元代代表性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窦娥冤》。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元代主要文学形式有两种:元曲和杂剧,代表人物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张养浩,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杂剧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

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四、元朝杂剧排行榜?

关汉卿:《窦娥冤》

关汉卿之于杂剧,就好比李白、杜甫之于唐诗,苏轼、柳永之于宋词,是元代最伟大的剧作家。而这部《窦娥冤》又是对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白朴:《梧桐雨》

现在,一般将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这四位称之为元曲四大家。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就是这部《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曾选入中学课本。而他还写过很多杂剧,最出名的就是这部《汉宫秋》,原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五、元代文学包括哪些呢?

1.元代词

元词上承两宋余绪,虽难以继承,但也出现了许多词人。元代词创作可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包括出生于元代一统以前蒙古时期的词人的词作;第二时期包括出生于元一统后到元亡之前的词人的词作。

白朴像第一时期的词人,大体上包括由南宋入元的词人、由金入元的词人和在蒙古王朝统治下的北方词人三部分。这一时期的词人大多有亡国和战乱的经历,因此,他们的词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抒写怀念故国的黍离之悲的词作。

南宋入元的词人,如赵孟頫、曹伯启、姚云文以及刘壎、陆文圭等人,他们的词作都表现了对故国的怀思,以及家破人亡的隐痛。由金人元的词人,如元好问、段克己、白朴等人,其词作大致属于“沧桑之叹”。而这一时期词作成就最高的词人当数元好问、赵孟頫、陆文圭等人。

元代第二时期的主要作家有虞集、王旭、张雨、张翥等。他们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议论行藏出处和羡慕半隐半俗生活,对现实表达不满。其中最负盛名的词人是张翥,如他的《瑞龙吟》、《水龙吟》、《解连环》等,都具有意境含蓄、描写细腻的特点。

2.元代杂剧、散曲及南戏

元代文学中新产生的一种题材是戏曲。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

元代散曲从北方金代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大多数为北曲。

散曲作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卢挚、贯云石等,作风朴实;后期有乔吉、张可久、雎景臣、张养浩等人,文字稍露才华而辞藻清丽。

散曲中为宴会歌伎唱词的艳曲较多,也有不少写景、抒情和怀古、叹世的小令,以及少量讽世喻俗的套数,如马致远的《借马》和雎景臣的《高祖还乡》。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及诸宫调等前代戏剧、曲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杂剧艺术形式新颖,且内容具有时代特色,主要包括商人和妓女题材、清官公案戏、历史题材及水浒戏和隐逸题材等。

其中商人和妓女形象最引人注目。

元帝国横跨欧亚,商业十分发达,商人大都以此起家。

妓女为城市社会畸形产物,在元剧中大多富于斗争精神,著名的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戏剧除杂剧外,在南方尚有南曲戏文,或称南戏。《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和《杀狗记》合称南戏四大名剧。元顺帝时高明写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发展到顶峰。

3.散文

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虽不乏可读的篇章,但总体而言,抒情写景的少,而经世致用、歌功颂德的多。

元朝散文呈三变:初期文坛呈现一片新气象.中期文章写得峭刻森严;晚期,作者摆落凡近,追习往哲。元朝著名的作家有郝经、戴表元、袁桷、姚燧、赵孟頫、虞集、黄潘、杨维桢等人。其中姚燧和虞集被称为元代古文二大家。赵孟頫既是作家,又是画家、书法家,有《吴兴山水清远图记》等作品传世。

4.元代诗

元代统一前活跃于诗坛的依旧是金代诗人,元好问最为突出,此外还有麻革、张宇、陈赓、李俊民等。

契丹人耶律楚材也能写诗,多写塞外风光,意趣天成。

入元后,北方的曹伯启、元明善、姚燧,南方的袁桷、贡奎、胡炳文相继兴起,开始形成南北统一的诗风。

稍后的虞集、杨载、范椁和揭侯斯号称元代四大家。

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四起,诗作成就最高的是杨维桢,隐士王冕的诗作也堪称上乘。

5.元代小说

元代小说是承袭六朝以来两种体制,即唐代传奇的文言小说和宋代话本的通俗小说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但主要成就在话本小说方面。

从说话艺术发展而来的话本小说,分为短篇小说话本和长篇讲史话本两类。元代小说大多经明人修改,现存很少。陆显之编有《好儿赵正》,金仁杰编有《东窗事犯》。这些小说很难确定朝代,一般称为“宋元话本”。

保存至今的元代至正年间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十五卷,显示了元代在古典小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这五种平话是:《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全汉书续集》和《三国志平话》。这五种平话所叙史事,多系真假参杂、虚实并行,但为后来的长篇小说的发展积累了艺术经验。

6.元代文论

元代诗文理论多沿袭宋人,而戏曲、小说理论开始形成。元代文学理论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元代诗文理论分为以下几派以郝经、刘将孙为代表,承继宋代理学家的观点,以道论文;以方回为代表,承继宋代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标榜“格律整峭”;以戴表元、袁桷为代表,承继严羽,提倡唐音;元末杨维桢,则把诗当作个人性情的表现。

元代曲论和小说理论均属开创阶段。曲论主要著作有:论述演唱的专著,有燕南芝庵的《唱论》;有关北曲的韵书,有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有关戏曲的评论,有钟嗣成的《录鬼簿》和夏庭芝的《青楼集》。小说理论的主要著作是罗烨的《醉翁谈录》、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和杨维桢的《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等。

六、元代四大杰作?

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作分别是:

2、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3、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

4、马致远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5、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元代最有名的是元曲。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1、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2、白朴的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等。

3、郑光祖的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4、马致远的代表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等。

七、四大元杂剧?

1、《窦娥冤》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全剧共四折,讲述的是弱小寡妇窦娥,在被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之下屈打成招,被判斩首,后在临行前许下:雪白、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誓言的故事,体现了当时下层人民任人宰割的困境,控诉了黑暗的官场现实,也刻画了一个勇于斗争的女性形象。

2、《西厢记》

《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叙述了书生张生和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层层阻碍,终成眷属的故事,这部喜剧具有反封建的色彩,同时说明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3、《牡丹亭》

《牡丹亭》也称《还魂记》,是元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描写的是管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伤情而死后化为魂魄寻找爱人,最后起死回生,和爱人永结同心的故事,整部剧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认为爱情可以生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4、《长生殿》

《长生殿》篇幅较长,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定情恩爱到安史之乱、马嵬坡的历史故事,后半部分出自野史传闻,写的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思念杨贵妃,派人上天下地寻其魂魄,并在月宫中团圆的故事。整部剧描写了天宝年间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败,但是又表现了作者对李杨二人爱情的同情。

答:四大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史上俗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收获。从此以后,俗文学便以矫健的雄姿活跃在文坛艺苑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