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军功臣号坦克历程:从缴获日制坦克到国产99A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军发展历程图片大全 盘点我军功臣号坦克历程:从缴获日制坦克到国产99A

盘点我军功臣号坦克历程:从缴获日制坦克到国产99A

2023-09-09 1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众所周知我军在创建初期的武器装备是非常落后的,可谓是如假包换的“小米加步枪”,那时候能有一门小山炮都是宝贝疙瘩一样的重型火力,就更不要说坦克装甲车辆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了。我军第一次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坦克还要等到1945年战争胜利以后,依靠缴获日军的坦克成立了第一支坦克部队,全部的家当只有1辆日制的97式坦克(读者们没有看错,的确是只有1辆坦克)。然而就是这位独行侠在随后的战争中身经百战立下了无数功劳,并且神奇般的毫发无伤,最后被授予“功臣号”坦克的荣誉称号。

第一代“功臣号”坦克是日制的97式坦克第一代“功臣号”坦克是日制的97式坦克

  在49年开国大典上“功臣号”坦克作为我军装甲部队的前导车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也是我军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一辆坦克。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70多年过去了,最近央视播出了一则军事报道节目,大家无意中再一次看到了“功臣号”坦克活跃在沙场上的矫健身影。当然此“功臣号”非彼“功臣号”,昔日的那辆97式坦克肯定不可能直到现在还能活蹦乱跳的,如今身披“功臣号”战袍的是我军最先进的99A式主战坦克。尽管时隔境迁、物是人非,但是“功臣号”坦克却代代相传,成为我军装甲兵“世袭罔替”的永久成员。

第二代“功臣号”坦克是国产59式主战坦克第二代“功臣号”坦克是国产59式主战坦克

  实际上“功臣号”坦克迄今为止已经至少进行了四次更新换代,本身就是中国装甲兵曲折发展历程的一部浓缩史。第一代“功臣号”坦克服役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坦克研制体系,部队装备的坦克都是万国牌,有缴获的日制、美制坦克,也有进口的苏制坦克,唯独没有国产坦克。“功臣号”坦克自身也不过是一辆日本二战期间生产的老式轻型坦克,火力弱、装甲薄,很多部位甚至扛不住重机枪的射击,能够在多次激战中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是车组乘员精湛技艺和一定程度运气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直到2010年第三代“功臣号”坦克才更换为99式主战坦克直到2010年第三代“功臣号”坦克才更换为99式主战坦克

  第一代“功臣号”坦克在50年代后期正式功成身退,接任者是我国自行生产的59式主战坦克。当时正值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中国获得了苏联大量的军事技术援助,快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作为苏联T54主战坦克的仿制品,59式主战坦克的综合性能处于国际第一集团的行列。该型坦克的批量装备使得我军装甲兵部队从“万国牌”一举变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钢铁劲旅。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中苏关系走向破裂,中国的武器装备大井喷由于失去了技术支援被迫戛然而止。

99A式主战坦克接过第四代“功臣号”坦克的旗帜99A式主战坦克接过第四代“功臣号”坦克的旗帜

  在此后几十年里,59式主战坦克一直都是中国装甲兵部队的绝对主力,被广大军迷们戏称为“五对负重轮”。直到90年代我军的“功臣号”依然是59式主战坦克这个老面孔,与此同时世界陆军强国的主战坦克却在飞速更新换代,59式主战坦克已经落后了整整两代,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坦克再度吹响了冲击世界顶尖水平的号角,大批列装了以96式、99式为代表的先进型号,“功臣号”坦克也完成了跨越式的蜕变,从59式直接进化成了99式,时隔多年再次回归国际第一集团。

随着我军装甲部队的迅猛发展,“功臣号”坦克将延续辉煌随着我军装甲部队的迅猛发展,“功臣号”坦克将延续辉煌

  与当年高度依赖苏联技术不同,今天的中国经过多年厚积薄发,真正迎来了自主研发体系的井喷式发展。在99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很快又推出了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99A式主战坦克,除了火力、防护力、机动力比起99式更上一层楼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了高度的数字化、信息化集成能力,通过车载感知系统和高速数据链实现了坦克集群之间的战场态势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体系作战的优势。99A式足以与美军的M1A2SEP并称世界最强主战坦克,接任第四代“功臣号”坦克的衣钵堪称实至名归。“功臣号”坦克还将伴随中国陆军的脚步继续延续下去,创造更多更大的辉煌。(作者署名:利刃/刻雨无痕)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