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缘何成为民营医疗资源高地? 全科、医美、中医业态生态全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都民营医院最新招聘信息网 成都缘何成为民营医疗资源高地? 全科、医美、中医业态生态全解析

成都缘何成为民营医疗资源高地? 全科、医美、中医业态生态全解析

2024-07-06 1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成都缘何成为民营医疗资源高地? 全科、医美、中医业态生态全解析

作为我国私立基础医疗最发达的城市,成都有“医美之都”“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儿中之城”等美誉,成都市保持在每天2家药店、1家诊所,每年30家民营医院落地的高速度发展。同时,成都也是新型社区全科诊所的资源高地,是基础医疗领域竞争最激烈的城市。

本文通过对成都民营医疗的规模数量,发展情况、代表机构进行观察概述,对成都的医疗环境、医疗服务领域包括全科、医美、中医领域的生存业态剖析,试图探寻成都繁荣与竞争突围的历程,以及对其他城市的民营医疗发展的借鉴意义。

爱消费的成都人与民营医疗

“两山一平原,烟火三千年”这是星球研究所对成都地理人文的概述,成都自公元4世纪建蜀以来,鲜战乱、少天灾,安居一隅,生生不息,享有“天府之国”美誉2000余年。

作为我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坐拥11区5市(县级)4县,辖区内有1633万的常住人口,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会城市。从经济实力来看,成都区域GDP位居全国第8位,在头部城市中保持每年8.8%的增速,近5年的就业增长率保持全国第一。

火锅、麻将、茶馆、美女,构成了成都的生活特色,自古以来的安逸生活、数年前地震对房产行业带来的冲击,让成都人具有超前的消费意识。2018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第6位(前5位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武汉)并保持10%的年增长率。

成都气候湿热,以药入膳的火锅成为成都人的刚需挚爱,据《成都统计年鉴2018》显示,成都人62%的可支配收入都拿来消费,成都人在“吃”这件事上毫不含糊,占到总支出的33%。成都人的医疗保健支出稳定在5%,2018年成都人均医疗支出金额为1528元,低于全国平均医疗保健支出值1689元,相当于北京2012年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额;平均住院费用大概为北京费用的1/2。

成都人的高消费意识,低消费水平孕育了多样性、创造性、生活化的民营医疗。成都是中国大陆地区诊所、民营医院、药店分布最密集的城市,蓉城民间有“五步一药店、十步一诊所”的说法。截至2018年底,成都有5295家诊所,364家门诊部,平均每3084人就有享有一家诊所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平均每3.52万人就拥有一家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数量是深圳的7倍,民营医院密度是深圳的6倍之高。

社会资本活跃度稍弱:相比沿海地区城市和一线城市,社会资本在成都地区的医疗服务领域活跃度稍显逊色。据火石研究院统计,2018年成都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事件有22起,远低于北京164起、上海130起。

在此环境下,脚踏实地专注医疗本身的企业会更多,另一方面,连锁化集约型机构少,市场空间更大也更复杂,意味着各发展阶段、各层次类型的医疗机构都能分一杯羹。

医药企业数量众多,资产雄厚:2018年底,成都市有医药健康企业4.4万家,药品企业2693家,药店11088家,医药行业营收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82家,就贡献了533.6亿的产值,当年医药制造企业获得融资占了8成以上。

相较医药制造行业,成都的医疗服务行业融资较少,但优质企业表现突出,成都的锦欣生殖于2019年6月上市,成为辅助生殖第一IPO,市值高达351亿人民币,这对民营医疗发展多样化专科医疗服务是一种鼓舞。

政策开放:民营医疗的野蛮生长

民营医院

成都市社会办医政策较为开放,近5年来,成都市的医院数量在以每年5.8%的增速上涨,大部分增长来自社会办医,民营医院以每年30家的速度迅速落地成都。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数量之比为1:2.7;在诊疗服务量上,民营医院的接诊人次超过了公立医院的1/4,每年有1500万患者选择去民营医院就诊。

诊所扩张:

作为内地诊所密度最大的城市,成都从2013年的3500家诊所,发展到2018年,已经接近有5300家,仅在5年内,成都境内增加了1800家诊所,这个数字超过了全上海的诊所总量,成都诊所从申请备案获批到筹备开张仅需2~6个月,审批便利极大助力了诊所的扩张。 

成都诊所分布较为集中,超过一半分布在中心城区,平均2200人就拥有一家服务的诊所,仅武侯区就有831家诊所。

全科、中医、口腔、医美是成都诊所的代表,全科诊所占到一半以上。全科诊所是成都最具特色的诊所形态,发达的全科医疗环境下,催生了较为普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成都组建了2217支家庭医师队伍,签约居民643.87万,每3个人中至少有1位拥有专属的家庭医师。

成都已形成相当丰富的本地全科医疗资源,正广兴、安德全科、盖亚医疗等,部分连锁已初具规模:2016年获得首张社区全科连锁牌照的吕医生在成都已有41家。

来看前赴后继的入局者:

近年来新型诊所、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也相继进入成都:

2016年,强森医疗、卓正医疗布局成都;

2017年,企鹅医生、杏仁门诊落地成都;

2018年,诺亚医疗、微医全科、张强医生集团、百汇医疗集团、鹏瑞利国际医疗中心进入成都;

2019年,万达、泰康、京东方等跨界企业加大投入成都医疗圈,布局国际、三甲医院等高端医疗。 

医美之都:“川妹子”的美容经济

成都医美历史

成都医美行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上个世纪80年末,全国首家民营医美机构在成都率先成立,此后20年间,医疗机构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强势发展,成了以医疗美容医院为主体,医疗美容门诊部、诊所、综合医院美容科为支撑的医美格局。

1988年,成都美容整形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1992年,荷芙蔓医学美容诊所成立,15年后升级为汉密尔顿医学美容医院。

1998年起,经过3年承包整形科室合作后,2001年华美整形美容门诊部正式成立,标志着美莱集团诞生,华美后改名华美紫馨,成为成都乃至全国民营整形医院标杆。

2004年大华集团的中韩合作医院中华园整形美容医院成立。

2005年西婵整形成立,几个月后米兰整形成立。

2010年,美莱集团在成都第二家医院四川美莱医学美容医院成立。同年,四川悦好医学美容医院成立,中国最早的轻医美机构美瑞皮肤医疗美容成立。

到2010年,成都医美产业的牢固地基可谓建立完成,成为中国医美标杆城市,并且向全国输出医美人才。

2010年后,成都医美机构开始遍地开花,机构数量快速增长。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朗姿以5亿估值并购成都米兰柏羽和晶肤,成为中国医美资本化里程碑事件。

2017年末,已进入成都的全国知名医美连锁品牌有:美莱、艺星、鹏爱、铭医、晶肤、铜雀台、利美康、春雨等。算上业内传闻正计划进入成都的伊美尔、爱思特、联合丽格等,成都几乎集齐了全国所有知名医美品牌。

2018年4月,《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印发,制定美容服务业重点发展外科、皮肤、牙齿、中医美容,三区两城多点的“医美之都”品牌名片战略。

2018年6月,成都第一家中外合资整形美容机构——成都圣丹福美容整形医院开业,正式加入成都“东进”区域医美产业的发展版图。

2018年8月,成都被正式授牌,成为中国“医美之都”。

2018年10月,全国唯一公立三甲整形专科医院。业界权威机构八大处的首个西南分院在成都开业。

成都医美机构分布现状:

据医美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成都有医美机构407家,新增131家,在医美诊疗量上位居全国第三(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开业10年以上机构超过10家,20年以上超过3家,5A类医美机构有5家,A类医美机构超10家,是国内拥有5A级医美机构最多的城市。

2018年5月,四川省美容整形协会评选出了 “成都医美十强”

在医美领域,成都早已出现了经营结构差异。美业观察分析人士认为,成都医美头部品牌可依据营收分为3层,以华美紫馨为代表的4亿营收第一梯队;以米兰柏羽、西蝉、美莱为代表的1.5亿营收第二梯队;以大华、悦好、艺星、铜雀台为代表的1亿营收第三梯队。

在成都市鼓励医美产业发展,打造医美之都的同时,成都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美机构在2年内增加了200余家。医美之外,生活美容机构也是遍地开花,据美业观察《2017中国医美报告》显示,2017年成都美业门店数已达到37878家(含生活美容),位居全国第2,仅此于北京。

成都医美市场分析:

成都人爱消费,超前消费观念旺盛。当深圳人还在为房子忧虑、为房贷奋斗时,成都人的消费投入点已经在住房、汽车、旅游后,把美容作为第四大消费热点。女性消费者占8成以上,川妹子在成都的“美容经济”贡献上超过了20亿人民币,据更美APP发布的2019年双11医美消费榜来看,成都医美渗透率是全国的3.5倍,人均医美消费第一。

年轻人更是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根据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数据来看,成都地区1 9-25岁消费者占比超过44%,潜在受众超过500万人,市场覆盖西南地区2亿人口。成都市政府出台的《成都医美产业规划》中显示,成都市2025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医美企业寒冬:金玉其外

❶主导优势:中国医美市场处于整合期,6月份在成都展开的医美扫黑除恶的严打风暴,一大批违规违法诊所相继面临倒闭、降薪、裁员的风险,资历较深的大型连锁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将在市场占据主导优势。

❷资本困顿:2015年左右,资本市场大举进军医美业,在奥克斯、恒大医美投资折戟,2018年后,资本市场对医美的直接投资几乎失去了兴趣。

❸竞争激烈,营销单一:医美机构过于依赖营销,甚至存在过度营销,百度搜索可占医美机构渠道广告投放总支出的50%。2019年8月-9月,成都医美机构百度指数前7名为“华美紫馨、艺星、美莱、八大处、西蝉、铜雀台、米兰”。百度在“魏则西事件”后对医疗推广业务的阶段性优化,对医美行业的影响带来的冲击更大。

市场销售“价格战”竞争激烈的同时,成都头部企业众多,市场份额自然分散,大型机构只能继续扩大营收规模,确保利润增长,缺乏竞争力的机构自然消亡,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❹获客成本高,利润率低:医美行业普遍存在着获客成本高,利润率低的痛点。据业内人士透露,利润率保持在10%及以上的企业,可能只有前两梯队的几家企业能做到。

医美行业客单价高、获客成本高,一位美业分析人士指出,医美行业大部分机构利润只有5%,剩下的运营成本10%,手术耗材15%,医生分成20%,营销渠道占50%,单个获客成本在4000-6000元/人。

❺医美黑市不可小觑,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有9500家正规医美机构,而非正规的黑市医美机构数量达到了60000家,黑市机构带走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对美业的品牌造成一定冲击。

下一个“医馆之都”:

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医城市

❶中医创新活力最高:2018年成都统计年鉴显示,成都市有1700多家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诊所1680家,成都97.88%的中医机构都是民营经济。此外,门诊部、药诊店、按摩馆、理疗店遍布街头巷尾。

成都除了一家认证老字号“德仁堂”外,成都小儿中医馆(寇、王、肖、熊四小儿等)独树一帜,川派的传统医馆遍地开花,并涌现出数家特色鲜明的本地后起之秀,学术型医馆秉正堂、新型医馆承启堂、互联网新中式医馆泰生堂,中医美容连锁汉棠汉方、川派女子中医……

❷政策加成-15分钟健康圈:成都市在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行动中打造“中医角”,将中医药服务在市内21个区(市)县推广,官方数据显示,成都100%的社康、89.85%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

❸中医氛围,潮湿的气候造就独特的饮食文化,集各种辛辣香料于一身的四川火锅,在火锅店摆放的食材,根据一份关于成都居民中医药的调查显示,93.2%的人服用过中药,91.57%的居民表示懂一些基础中医病理,中医在小儿健康管理的应用渗透率高,以小儿推拿为例,0-3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高达77.25%。

❹成都医疗人才储备丰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等64所医药高校和研究所,华西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遍布成都。成都的中医药人才教育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在校生保有量10000余人,每年为成都地区输送千名人才本硕博人才。

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集聚的高端人才547余位,包括国务院津贴专家38人,两院院士1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64人。

❺成都制药发达,中药产量遇瓶颈:成都背靠国家级中药产业基地,四川,四川有“中药之乡”的美誉,四川现有7290种中药材,川附子、川贝母等道地药材占全国产量70%以上。在成都市药品行业中,化学药和中药占据较大比重。2018年,成都中药材产值8.9亿元,中成药产量15.4万吨,同比下降16.48%,高于国内平均值-7.7%。

成都作为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教九流也兼容并包。有着最为创新的多形态中医馆,有着堪称全国样板的社区全科诊所,有诸多底蕴深厚的妇儿诊所,有产业资本入局的国际医疗中心和Medical Mall。

从数量上来看,成都医疗机构已相对饱和,居民基础医保覆盖率高,使用频次高,许多机构也有了较稳定的连锁模式,成都的医疗机构将在竞争中迎来医疗资源的整合、并购和规模性升级。

活跃的创新思维与安逸的时尚生活,早已深深融入成都办医的血脉骨髓之中,成都民营医疗在创造性细胞的催化中,已然走向了发展的命运风口,下一站,作为私立基础医疗先行者的成都,在抉择下将交付怎样的答案?发展将走向何方?成都社会办医的探索又能为其他城市带来怎样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

文 | 诊锁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