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一个假成语!“虎口夺食”居然很安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语虎口夺食的意思 学了一个假成语!“虎口夺食”居然很安全

学了一个假成语!“虎口夺食”居然很安全

2024-06-30 0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是在使用百度搜索“虎口夺食”时,将时间限制在2001以前,就能够发现有几条“虎口夺食”的内容。如:2000年12月17日的新浪网站上报道的一则篮球新闻,标题就使用了虎口夺食。

这个界面仍然可以打开,甚至于上面的广告都特别具有时代气息!

同样可以打的、成立于1999年的中关村在线网站,也有虎口夺食的报道:

时间还更早,是2000年的7月19日。我们还能够发现当时这个网站还没有把千年的问题纠正过来,仍然使用的是"00"年。

还有其他不少的事例,都可以证明,“虎口夺食”早在小说出版之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所以它肯定不是出自王朔的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

甚至还会有更早的时间,只是由于中国的网络时代起源于2000年前后,因此许多更早的、更多的关于“虎口夺食”的内容会出现在传统的纸媒上,如报纸、杂志、小说等。

其实不光虎口夺食的出处有误,实际上它的“比喻胆大包天,做十分危险之事”可能都是错的!因为在一些专业的猎人眼中,虎口夺食可能并“不需要太大的胆子”,甚至在他们看来“也不会十分危险”!

因为大量的研究与实验表明,在老虎、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的眼中,人类是更具威胁性的存在,它们非常害怕人类!

现在非洲还有许多的野生动物园,在这些动物园去游玩时,这些狮群、豹子等大型猫科动物在看到人类以及人类的车队时,它们可能会好奇、可能会惊慌,但是它们很少主动攻击人——前提是人类不要跑!

在进入这些旅游区时,游客都会被反复告知,不要太过于靠近这些野兽,因为会激怒它们;在面对这些狮子、豹子时一定不要失去理智,站起来甚至逃跑!因为这将会是严重的错误,这些掠食者将确定您会成为它的猎物并开始追逐(狩猎反射),并且它们的速度可是远远地超过了人类。

如果您养了猫就会发现,如果一个玩具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那么猫对它的兴趣几乎等于0。一旦这个玩具有轻微的晃动/摆动/摇动等动作,它就会立即兴奋地追逐上去,这是所有猫科动物的天性,运动的物体最容易刺激它们。

考虑到这一点,当地导游通常会引导乘客保持坐姿,保持安静,仅在靠近动物时观察。他们会教您不要站起来,摇晃手臂或甚至更糟,不要离开野生动物园。

法国曾有一部纪录片,报道过东非马赛部落的族人从狮群(不是一只狮子,而是一群狮子!)口中夺取猎物的细节。在视频中,几名马赛部落战士大摇大摆地闯入狮群,在狮群的恐惧与惊疑中熟练地切割并扛走其中一只猎物的大腿。下面是视频的部分截取内容:

们能够看到,在视频中,这些马赛战士在追踪到狮群狩猎之后,就立即尾随并寻找到正在大快朵颐的狮群。在发现狮群后,他们径直走向狮群,并没有隐藏行踪。而狮群反而在惊疑中不断退后,但又不甘心辛苦猎杀到的食物被人类抢走,只能在一旁徘徊。

谨慎是猫科动物的天性,哪怕现在这里有一群狮子,它们也不敢贸然地冲向人类。毕竟与羚羊、斑马相比,人类实在是太陌生了!它们无法确定人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手段。所以它们在没有弄清对手的实力前,不敢上前攻击。正是这种犹豫让马赛战士轻松地“夺”走了它们口中的食物。当然,这些马赛战士手中的武器虽然简陋,但同样也不是吃素的。

同样作为猫科动物的老虎在面对这种未知的威胁时,它们同样也会犹豫,就如同《黔之驴》里面描述得一模一样。因此“虎口夺食”最佳的含义应该是讲述一个人有能力,能够在危险中取得成功,至于“胆大包天”这个比喻可能更适合“虎口偷食”。

虎口夺食很安全,只有虎口偷食才危险!

因为“虎口夺食”的前提是有“夺取”食物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夺取食物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危险,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老虎的习性,同时深知自己有对抗老虎的实力。只有“虎口偷食”才需要胆子,在步步惊心的危险中小心翼翼中进行。

当然,如果是像你我这样从来没有接触过老虎、并且身体素质完全无法与之相抗的普罗大众就不用想了,我们普通人只适用于“虎口偷食”,而不是“虎口夺食”!

转发或收藏这篇文章以备不时之需哦!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都可以在下方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就顺手帮忙点个赞吧,不胜感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