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乌镇戏剧节:女性创作力量的突围与局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戏曲中的女性角色有哪些 2021年乌镇戏剧节:女性创作力量的突围与局限

2021年乌镇戏剧节:女性创作力量的突围与局限

2024-06-19 1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乌镇戏剧节:女性创作力量的突围与局限 原创 阿之 文学报

2021上海童书展专业论坛与会议详细日程发布 | “成为安迪·沃霍尔”大展11月登陆上海UCCA Edge | ......

2017年,举办到第五届的乌镇戏剧节,第一次让女性导演担任当年的艺术总监。时任艺术总监的田沁鑫,特地在当年的特邀剧目板块设立“女性”单元。当时的她大概也不会想到,四年间的社会格局和舆论导向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会想到女性创作者力量发展的迅猛。

2021年的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女性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半边天”——特邀剧目中有一半左右的剧目,或为女性主创,或将女性角色作为第一主人公。今天这篇评论特别聚焦于乌镇戏剧节上女性力量的创作突破。

乌镇

作者性

2017年,举办到第五届的乌镇戏剧节,第一次让女性导演担任当年的艺术总监。时任艺术总监的田沁鑫,特地在当年的特邀剧目板块设立“女性”单元。当时的她大概也不会想到,四年间的社会格局和舆论导向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会想到女性创作者力量发展的迅猛。在社会和媒体舆论的催化下,女性的情感需求和自我意识变得越发细致和复杂,也启发了女性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角度。

乌镇戏剧节西栅大街

若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女性”单元里的作品女性依旧被视为弱势群体,2021年的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女性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半边天”——特邀剧目中有一半左右的剧目,或为女性主创,或将女性角色作为第一主人公,关照女性生命中或大或小的困境。

第五届乌镇戏剧节的“女性”单元共有四部戏剧,但若细数,便显得乏善可陈:来自澳大利亚的《圣女贞德》以“朗诵接力”的形式单调地完成剧作的呈现,改编自张小娴言情小说的《这辈子有过你》则陷于都市女性小情小爱的窠臼中,另外两部《影子》和《水渍》,被讨论得更多的也是其丰富炫目的舞台技法,有关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则被一笔带过。

今年18组青年竞演入围剧目海报

而到了2021年的第八届乌镇戏剧节,特邀板块中不但女性创作者占据半壁江山,并且体现了旺盛的原创力和强势的话语权。这些女性原创剧作里的主创,有相当一部分同时身兼编剧和导演,或者在剧作里呈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这意味着她们不但具有性别意识,同时也开始显现了“作者性”。

口碑之作《春逝》由朱虹璇自编自导,讲述上世纪初两代女性物理学家亦师亦友、惺惺相惜的情谊。朱虹璇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生时期便成立戏剧社团“话剧九人”。今年“话剧九人”进入第十个年头,朱虹璇信守当年自己“一年一部原创”的承诺,近年新作《四张机》《春逝》《双枰记》被称为“知识分子三部曲”,《春逝》是第二部,并且朱虹璇透露,《春逝》的音乐剧也在创作中,它的文人气质将会区别于市面上大部分的商业音乐剧,这也折射出朱虹璇作为创作者的精英意识和责任感。

《春逝》剧照

《杂拌、折罗与沙拉》

剧照

另一部口碑之作《杂拌、折罗与沙拉》(以下简称“杂拌”)则是另一种风格。与《春逝》的古典趣味交相辉映,它犀利直接、角度刁钻。对于《杂拌》的编剧和导演张慧,频繁关注戏剧圈动态的观众恐怕并不陌生。张慧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博士,先前执导的《我是月亮》《学一学鸽子》让许多观众见识了蒋奇明、孙书悦、赵晓璐和任素汐作为话剧演员的魅力。《杂拌》是张慧首部独立编剧作品,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人物彼此之间并无联系,但讨论的话题如亲密关系、自由意志、隐私忧虑等等,却是人们当下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局限性

对于创作者来说,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时候,有表达诉求不代表有洞察力,有洞察力不等同于有创作才华。

因为在最近两季《脱口秀大会》的突出表现,“一个双胞胎”颜怡和颜悦成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大学生或刚步入职场的年轻女孩所追逐的偶像。颜怡和颜悦许多关于女性身材焦虑、女性友谊的脱口秀段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女女胞胎》是本届乌镇戏剧节最火爆的戏之一,但是倘若在该戏上演后,关注过微博和豆瓣上的风评,便知道《女女胞胎》从前期执行到后期口碑,都遭遇一次彻底的滑铁卢。这并不意外,且在剧目上演之前,就有迹可循——先是在临近首演的时候,主演之一杨笠宣布退出,而后另一位主演小北因为交通意外,只能坐着轮椅进行演出,这些因素都影响剧作的直接观感。

《女女胞胎》剧照

从所有的这些信息来综合判断,颜怡和颜悦都透露着她们成为独立女性的强烈苛求,这里的“独立”强调的是精神和人格上的独立,甚至《女女胞胎》的故事,也以她们决定分道扬镳为故事起点。只是作为观众,我常会在此戏上演期间,结合我此前对她们的了解,对她们的创作母题产生强烈而近乎本能的质疑和不解——

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双胞胎,可在人生的早年便完成人格分离的任务,到底是怎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让她们成年多年后,依旧以一个共同体的方式存活?

而一直以“阅读面广、文学功底深厚”的面目示人的她们,为何将一个结构并不复杂的故事在舞台上展示得如此支离破碎?充分收获作为“一个双胞胎”的红利后,考虑分道扬镳是否违背经纪人和公司团队的意愿?这些问题我都得不到答案,并且在商业团队的严苛把控下,我认为几乎不可能得到答案。

但若说非职业戏剧人的舞台剧处女作铩羽而归尚能被宽容对待,对于一些入行多年或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来说,有些局限性,则需要被严苛评估。

由杨哲芬编剧并执导的《图多盖洛与斯派克》(以下简称《图》)和《女女胞胎》一样,都在本届乌镇戏剧节上完成世界首演,且同样因为作品格局和信息密度与团队体量的不相称而辜负观众的期待。不同于《女女胞胎》的背后团队“笑果文化”,《图》的主创团队是科班出身且曾在往届的乌镇戏剧节上载誉而归,从根源上说,艺术性要大于商业性。

杨哲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在是一名戏剧教育工作者。她曾在2017年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上斩获最高殊荣,而后获得赖声川的赏识,将她在青年竞演上的演出片段发展为完整剧目并上演于“上剧场”,而杨哲芬本人也曾担任过赖声川《幺幺洞捌》的副导演。

《图多盖洛与斯派克》剧照

一位崭露头角的新锐戏剧人带着全新的原创剧作,亮相举足轻重的戏剧节,本来是件让戏剧圈翘首期盼的美事,然而《图》在文本上浅尝则止的探索,让它流于表面且缺乏真诚,有种强烈的“小品感”,遑论讨论女性独居的题材,中国观众已经看过了来自日本的《嘿!我失眠了》及其中文版本,《图》在情感的细腻度和视角的新颖度都无法超越此作,只能流入人云亦云的俗套。

而现代舞也难免流露出类似的创作疲态。已是一线舞者的谢欣此次带来新作《五声》并没有对旧作有太大突破,另一位现代舞编导詹骊的《七窍生烟》,则从编舞的语汇上让人质疑这是位“低配版谢欣”。而由舞蹈家金星自导自演的话剧《日出》,则充满金星的个人特色,这种个人特色竟强大到消解角色的地步,仿佛舞台上的金星在表演自己的故事。

开放性

今年的青年竞演,总体还是令人愉悦的,首先是收获观众好评的作品最终也得到官方的认证,其次是因为视频网站助力,让这些作品得以被更多人观看与了解。最高奖项由《电子烟灰》和《公主与殉情》共同夺得,无独有偶,两部作品的主创团队都是“全女班”,前者讨论逝者及其生前所遗留的社交媒体数据的关系,后者则借助各种多媒体舞台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现创作者的创作瓶颈。另一部遗珠作品《白犀牛事件》,则由两位女演员扮演一对犀牛母女,讨论女性在生育和择偶上面临的各种两难境地。

青年竞演大奖“最佳戏剧奖” 《电子烟灰》《公主与殉情》

而在邀请剧目中,文献剧《邬达克》通过剪辑文献并构建戏剧场景的方式还原匈牙利建筑家邬达克的生平,改编自青年小说家郑执同名小说的《霹雳》则展示文学性在剧场里的重要性。这些作品未必直接关照女性的命运,但女性创作者们以其独有的视角和感知,为这些已有的材料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赋予生命。

《邬达克》《霹雳》剧照

女性的创作范围不该被局限和定义,倘若视野足够宽广,经典剧作里女性角色的重塑与解构、女性历史人物在当下语境的解读、女性的话语习惯和社会赋权,都可以是在舞台上创作的素材。比起四年前乌镇戏剧节的“女性”单元,当“女性”的标签被撕下,一起被撕下的,还有对女性的固有偏见。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乌镇戏剧节主办方

原标题:《2021年乌镇戏剧节:女性创作力量的突围与局限》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