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慢性肝炎分几种病毒和细菌类型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2024-06-30 2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足够的休息和合理饮食及营养,调节心理状态,避免饮酒和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适当用药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一般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树立治愈的信心。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患者应戒酒,适当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免发生脂肪肝。

对于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还应严格遵医嘱给予低蛋白饮食。

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 

根据血清HBV DNA水平、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结合病人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后,由医生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给予何种抗病毒方案。

核苷 (酸) 类似物(NAs)

这类药物都是口服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治疗作用,疗程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待HBeAg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1年以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至少服药2年以上;肝硬化患者则需要长期服药。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时应高度关注其耐药发生问题,一旦发生耐药,可能引起病情急剧反弹,少数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应选择“高耐药屏障”的药物,也就是不容易产生耐药的药物。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HBV DNA水平,一旦发现可能发生耐药,应尽早给予相关检测以及挽救治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和丙酚替诺福韦,建议初治患者优先选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丙酚替诺福韦,以降低耐药的可能。

核苷(酸)类似物在不良反应方面也各有不同,医生与患者需要关注的几点:

恩替卡韦有少数可发生乳酸酸中毒,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如果发生不适须根据服药情况考虑到这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安排相关血液检查;替诺福韦酯和阿德福韦酯长期用药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持续定期检测肾功能;替比夫定有发生肌炎、横纹肌溶解的个案,应关注用药后有无发展严重肌肉酸痛。干扰素类

包括普通干扰素-α(INF-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该类药物为注射用针剂,对于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一般对于相对年轻者(包括青少年患者)、希望近年内生育者、期望短期完成治疗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可以优先考虑Peg IFN-α。

Peg IFN-α每周仅需给药一次,是长效制剂,且比普通的INF-α抗病毒效果更好。我国常用的PegIFN-α主要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两者均为每周注射1针,疗程1年。

干扰素类治疗的禁忌症如下: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已有失代偿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精神神经异常等);正在妊娠或短期内计划妊娠。

干扰素-α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

多数有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少数人可有恶心、呕吐症状。

在注射干扰素的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其他不良反应,比如骨髓抑制(血细胞水平降低)、神经精神症状等。

抗纤维化治疗

目前抗肝纤维化效果肯定的主要是抗病毒治疗药物,其他一些中成药,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活血化瘀胶囊等也有一定作用。

手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是病情发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时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在肝脏移植过程中,外科医生会切除受损的肝脏,并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大多数移植的肝脏来自已故的捐赠者,但少数来自捐献一部分肝脏的活体捐赠者。

对于因HBV感染接受肝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应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乙肝复发。

中医治疗

中草药在护肝、降酶、退黄以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需要在正规医院就诊,切忌听信偏方、到不正规的医院接受中医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需要给予多种支持治疗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对晚期重症肝炎、肝功衰竭有一定价值,可争取时间让肝细胞再生或为肝移植做准备。

前沿治疗

近年有多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主要包括直接作用于HBV的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比如免疫激活剂、治疗用疫苗等, 但目前尚处于临床前、临床试验Ⅰ期和Ⅱ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