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韬评2018高考一卷作文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意料之外是指 孙胜韬评2018高考一卷作文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孙胜韬评2018高考一卷作文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24-05-31 2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孙胜韬老师评析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

作文题

【作文题目】: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万众瞩目的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在人们热切地等待中如期亮相,结束了此前人们对它的种种猜测和热议。笔者以这样一句话概括本次作文题的特点——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所谓“情理之中”,一是指写作内容早为全国高三语文老师和广大考生所熟知并业已做过大量的类似训练,完全在师生的掌控之中,是笔者一年前所提出的“颂扬类”作文。二是指有明确写作指令,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而所谓“意料之外”,一是指全国高考作文题竟然在人们的“预测”之中而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二是指在外在形式上加了一个“装进‘时光瓶’”这几乎没太大意义的句子来干扰或限制考生。这会使部分考生产生一定的思想波动,最少让他们要思考命题人加入“时光瓶”的意图,因而会浪费一些写作时间。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本次作文题目特点有三“紧扣”:一、紧扣考生特点,增强主人翁意识。抓住考生的两个重要的人生节点——2000年“世纪宝宝出生”、2018年“世纪宝宝参加高考”给考生以亲和力,聚焦这一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二、紧扣时代特色,体现新时代精神。命题人精心选取的四个时间节点意义重大:2013年是习主席治国理念全面有效落实之时,而2018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提出并加以贯彻之时,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三、紧扣社会热点,弘扬主流价值观。无论是“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还是“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以及“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等都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祖国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审题要点】:一、敏锐感知这七个年份所代表的深意。二、材料中事件均表现出“正能量”,写作时要正面弘扬。三、立足于自己这一代,以“我”的视角和感受进行写作。四、把“我”放在“时代”背景下,放在“国家”里,不能脱离时代和国家这两个范畴。五、给未来的人阅读,进行跨时空“对话”,让他们感知前辈们的进取精神和奋斗历程。

【写作方向】:

本试题适合多种文体写作,即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还可写散文。写实用文体书信、报告、介绍书等都可以。写作内容非常广泛,考生可以以时间为纵轴拓展思维,展开联想,从而讲述几代人的奋斗历程,进而抒写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愿另起炉灶的,就顺着材料所给出的内容——大地震、体育盛会、航天航空与教育、农村建设、网络普及与用户规模等下笔;愿意独辟路径的,就另外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举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海可燃冰开采”“一带一路”等成文。仅写当前的成就还不够,考生还要呈现未来的2020年社会面貌和对2035年的美好预测。不管是写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考生一定要在作文中表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和时代精神,要表现出当代年轻人应有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值得一提的是,考生只能正面赞美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歌颂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不能反向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这是因为,一,所给的材料是正能量的;二,文章是介绍奋斗历程写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人的。

【几点想法】:

如果满分为100分,笔者给此试题打70分。笔者非常赞同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本质,也非常认同高考作文“思想性和语文性的统一,宏大主题与考生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但,此试题却不够理想,还存在着很明显的瑕疵。第一、题目过于时事政治化。语文学科不是政治学科,作文不是政治答题。政治题有政治学科来完成,各司其职,方才尽善。第二、缺少区分度,弱化了考试的选拔性作用。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作文的试题理当有着科学的区分度,才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此题目考生不会离题,也不会出现大有新意的作文,很可能因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而无法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第三、不具备防套性。正如前面笔者所言,全国考生都训练过的题目,如何能防止考生宿构?湖南省一模作文题与此题基本相同。第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国际上公认的21世纪人才具备的首要技能既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而此试题完全忽略了对此二者考查。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利于人才培养的。第五、歪曲了高考试题的导向性。在我国,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这样的试题想给今教学和备考以怎样的方向呢?高质量的试题会为教学带来强大的正面影响,会使写作教学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反之亦然。

以上是笔者个人看法,不成熟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2018年6月7号中午

作者简介:孙胜韬,中学高级教师,湛江第一中学语文科组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评委库入库委员,湛江市民办高中阶段学校评议专家库入库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湛江市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岭南师范学院外聘教授。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学员。著有《请你爱上记叙文》《你能写好议论文》。主编《中学语文知识答疑解惑》。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学教育教学核心期刊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