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惠农支付服务点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2024-07-15 2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民进云南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云南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13010185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工作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强化统筹协调,开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整合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问题。一是根据政协云南省委第13010185号提案的意见建议,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积极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银保监局,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对接联系,建立联络机制,就云南省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开展研究,各单位结合职责职能梳理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二是各部门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联系,加大对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拓宽辖内机构金融科技与数字化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深入推动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银政企合作,协助推动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例如:支持楚雄市银行保险业整合农业、财税等涉农信用信息,开启“楚金云”平台建设,目前共入驻金融机构31家,上架金融产品46款,发布优惠奖补政策48项。三是加大资源倾斜,支持金融机构向重点帮扶地区延伸服务触角,优化网点布局,完善设施建设,扩大服务半径,夯实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基石。2022年以来,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设金融机构9家,其中银行业机构7家、保险业机构2家。

(二)提升征信服务,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用建设

积极发挥信用信息在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征信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及市场主体所掌握的涉企各类信息共享应用,帮助金融机构有效破解中小微和涉农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问题。2022年9月,云南省地方征信平台(云南省征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截至2022年末,全省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184家金融机构(网点900个)已入驻平台;平台上线金融产品706款,实现了全省县域服务全覆盖;平台注册企业达19.79万户,已解决1.52万户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共计135.3亿元。二是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扩宽涉农经营主体融资抵押质押物范围。支持活体畜禽、农业设施装备等担保融资业务通过系统进行统一登记,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增信,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例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奶牛、生猪等作为活体抵押,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智慧畜牧贷”抵押贷款和“生猪活体抵押”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富滇银行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向保山市隆阳区76户肉牛养殖户发放“活体质押贷款”;姚安县农信社推出“活体抵押贷”产品,向肉牛养殖户发放活体抵押贷款;临沧某糖业公司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成功打造“核心企业+平台+农户”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2022年有28户甘蔗种植大户通过平台提交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质押融资申请并成功获贷;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依托核心企业上下游相关交易信息,研究创新“普洱贷”“云花贷”“蔗农贷”等系列金融供应链产品。

(三)加大资源倾斜,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教育

针对农村金融知识薄弱的问题持续发力,利用农村基础网络设施高质量发展契机,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支持银行保险业利用数字化宣传手段,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农村居民风险防范意识。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依托“金惠工程”项目,积极组织红河、剑川、永胜等十二县作为本年度“星海计划——金融宣教进百县”实施县,累计服务群众近323万人,惠及农民264万人;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5个最大移民安置区之一的昭通市卯家湾打造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融入科技元素,为村民集中投放金融知识,有力强化农村群众金融知识普及。

(四)加快创新驱动,扩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场景应用

一是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金融批量获客、精准画像、自动化审批、业务系统升级和流程再造等工作,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精准性,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例如: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开发应用的“一部手机云企贷”以大数据、AI技术为支撑,叠加政银保担政策赋能,形成多参与方信任的统一区块链应用场景技术架构和服务支撑体系;同时,首创线上一站式服务系统,实现了大中型农企线上申请、线下调查、在线评分、贷款管理等服务。二是加强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将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与农村地区支付工具推广工作紧密结合,在巩固传统银行卡受理方式的基础上,在商户端布放主扫银联标准聚合码,打造农村移动支付受理场景,让农村地区居民享受现代化支付工具的便捷、安全、高效。三是持续推进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建设工作。把开通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作为改善农村支付受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为农户提供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等支付业务。在惠农支付服务点的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截至2022年12月,全省已建成惠农支付服务点14621个,其中包括普惠金融服务站7670个。

(五)坚持科技赋能,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风控能力

制定《云南省处置和防范非法集资细则》,明确要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依托云南省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平台,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鼓励保险机构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远程视频等技术,提高保险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农业农村能力。例如:人保财险云南省分公司依托农业保险业务,创新研发“滇农保”系统,实现全省农业保险线上快速理赔,简化理赔流程和服务周期。

二、云南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有难度。金融政策属国家事权,例如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均属于国家层面推动,省级层面缺乏有效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进行建设和推广,较其他省份,云南省没有具体政策红利,吸附和改革创新较难。

(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层次和水平不高。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受基本省情、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金融培育程度等因素制约,该领域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不高。

(三)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压力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风险处置和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科技化接轨过程中,新型金融风险、金融犯罪等问题也相应出现,对教育和宣传金融风险防控的方式及手段带来新挑战,尤其对农村居民金融风险识别和遏制金融犯罪提出新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贯彻落实政策。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银保监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规〔2021〕19号)要求,省财政厅与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对接共享农业保险相关数据,建立全省农业保险综合管理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并及时扩展至州(市)、县(市、区)财政和其他相关行业部门。二是落实好货币政策的引导功能。全面落实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积极用好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相关企业发放贷款,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是执行好资本市场的奖励政策。围绕《云南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2022-2025年)》,按照《云南省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财规〔2022〕24号)要求,对符合条件上市挂牌的相关企业给予奖励。

(二)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引导驻滇金融机构围绕数字普惠金融技术、业务、产品和服务等领域,加强金融科技支持力度,推进数字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利用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获得率,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创新,优化投融资框架,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增强对涉农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结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范力度。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和共享,拓展合作内容,分析研判风险形势,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数据隐私保密力度,坚决打击农村利用数字普惠金融违法违规的行为;加大宣传教育,提升农民风险防范意识。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4月28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