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奶爸训练营复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恶魔奶爸实力如何 恶魔奶爸训练营复盘

恶魔奶爸训练营复盘

2024-06-26 2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沟通就是说话吗?

                             ——恶魔奶爸训练营复盘

                                            我遥遥渡河而来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善于沟通的人。毕竟,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沟通是什么呢?就是说话而已。说话还需要学习的吗?无非就是动动嘴而已。直到有一天,我在奶爸的微博里,看到许多报名沟通训练营的人,都来向奶爸表示感谢。他们的经历让我开始反思: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吗?699元,对于一个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而言,并不便宜。思虑再三,我还是没有因为钱而放弃这个机会,因为我实在太好奇了,这门课程真的就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吗?当然,21天的经历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对啊,就是这样神奇!回望这些天的学习经历,才发现收获满满。

如果你也同样好奇,又或是感受颇深的话,来看看我的复盘吧!

 ——————————————————

一.   学习成果展示

★    学习方式的更新。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善于应试教育的那种学生。首先熟知概念,然后不断做题,最终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时候开始感到恐慌呢?当我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参考答案的时候。在训练营里,我开始努力适应一个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输入-输出-反思-交流-复盘。为了在输出这重要的一环里不落下风,除了认认真真学习课程以外,我还要努力补充许多新的知识,同时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来总结和归纳。就这样,我终于在一次不落的认真输出过程中,总结出了新的学习方式。

★    思维导图的再学习。我接触思维导图的时间,并不算太晚。还上小学的时候,我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学习的革命》。那是第一次,我了解了有关思维导图的概念。后来的学习生活里,虽然也用到过它,但始终觉得不得其法,又沉迷于手账那种花花绿绿、浓墨重彩的风格,就更是将思维导图抛诸脑后了。直到这次训练营,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有必要用思维导图来做个总结。在这个过程里,我有幸看到了上百份,风格迥异的思维导图,也通过训练营里的大佬们的作品,重新学习了思维导图制作的要义。一句话来说,你不能为了制作思维导图而去做思维导图,文字的堆砌不能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维导图的每一个节点,都应该像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储存着你所了解到的知识。是什么将它们串联在一起?是你的逻辑。脱离逻辑关系的思维导图,也只是好看的框图罢了。

★    重拾表达的欲望。上大学以后,我很少再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的思考开始停留于表面,无数个瞬间里,有一点价值的想法从脑海中迅速划过,而我也早已放弃去追逐了。手机里,社交媒体上永不间断的八卦新闻,游戏里永无止境的挑战任务早已填满了生活的空隙。我的脑袋里没有深刻思考过的痕迹,自然是无话可说,也自然无法表达,就连朋友圈的文案都愈发无聊了。这一次的沟通训练营,我为了输出有意义的内容,开始强迫自己写作、表达。结果还不错,截止到第19天,我一共写作了2.8W字,收获了4次连队的优秀作业奖,并且作为获得连队优秀作业次数最多的10人之一,获得了沟通达人奖。我由衷地感受到,表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    担任点评官的收获。报名训练营,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所以看到招募点评官的通知以后,毫不犹豫地立刻报了名。通过培训,开始逐渐明白,点评他人的作业,绝不只是“夸”这么简单。大家的作业形式千姿百态,有人喜欢做内容的梳理,有人注重讲个人的体验,也有人喜欢简洁的重点。作为点评官,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看待问题的方式,而不是先入为主,凭借个人喜好推选优秀的作业。在此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话术,同时感觉自己的点评技巧逐步上升。也在这种鼓励别人,也被别人鼓励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地输出。

 ——————————————————

二.   感触最深时刻

沟通就是说话吗?现在的我可以大声地回答你:“不是!”将学习如何沟通,看作学习如何说话,就是犯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毛病。在沟通背后,潜藏着的内容就像一片深海,足够我一辈子去思考和学习。

★  社交与个人精力相关。

社交障碍的根源在于个人精力,而不是仅仅去追求心态的改变和技巧的提升。即使是朋友之间的交往,比如去吃饭、去玩桌游、去唱歌,也是对精力的消耗。如果有老师、领导、尊敬的前辈在场,所要消耗的精力更多。

★   利他就是利己。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在我们的训练营里,亲眼看到有七小、伟豪、阿G、钱姐姐、丝竹鸣这样的大佬们,热心地向同学们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每位同学的疑问和困惑,都可以得到细致耐心的解答,大家也因此一起创造出良好的社群氛围。在这种良性互动的氛围中,无论是分享的人,还是学习的人,都收获了不同寻常的全新体验。

★    换位思考。

整个训练营的课程内容里,换位思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说起来很容易,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别有一番曲折。我能做到的,就是真诚。简答来说,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学着去怎样对待他人。态度不卑不亢,同时礼貌亲切,多说好听的话,夸赞的话,多提供自己的价值。

★    学着控制你的社交流动性。

如何开启社交流动,怎样如何开启社交流动,怎样让社交流动更彻底,以及如何改变社交流动的方向,已经在奶爸的课程中给出了详细的应对方案。同时,我们还要学根据对方的目的,来决定是否要开始社交流动,以及怎样礼貌的结束它。需要社交流动开启的场合,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礼貌地回应,还要开启一个新的话题,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继续交流的善意。不愿意继续交流的场合,表达谢意也可,表达谦虚也可,不要给话题继续提供更多的信息。

★    积累你的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是什么?在我的理解里,社交货币就是你可以参与的话题。能够了解的尽可能深入当然最好,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更要多多积累,重视量变,以备不时之需。积累社交货币需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一些话题,去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只有你对所聊的话题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那么交流才能够顺畅的进行下去,而不是对方一个人的演讲时间。我们对某一个话题的了解程度,自然是越深入越好,这样才可以有来有往,大家都能从谈话当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       

一.   我的实践时刻

学习理论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一环,每天的输出也帮助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这一切不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就是纸上谈兵,即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和父母的关系更加和谐。

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时,我们通常会对陌生人或者熟人的帮助表现出诚恳的谢意,但是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付出却习以为常,甚至还会挑刺。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嫌弃妈妈做得饭不好吃。最近的一天,特意夸了妈妈做得鱼好吃,还说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吃家里做的鱼,和外面的味道都不一样,又聊了小时候的几件趣事。果然我妈妈很开心,特意给做的鱼发了朋友圈,得到“赞”以后就更开心了,拉着我和我爸爸出门去逛街,还一起看了电影。家庭环境和谐得不得了!

★    和曾经的同学成为好朋友。

疫情关系,我滞留在家已经很久了,因此和许多5年多不联系的同学们又重新建立了联系。小布是我高中时的同学,那时我们没有深入地了解过彼此。直到最近,我发现她和我住在了同一个小区。我一直在北方读书,而她却一直在南方,借着这个契机,我向她打听了许多南京的美食。这个话题一下子打开了小布的话匣子,我们又借此衍生出很多可以聊的话题,最终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    和导师交流更加顺畅。

我牢记住奶爸提到的原则:重要事情不要在微信里讲,所以鼓起勇气和导师进行了电话联络。当然,事情结果也证明,对于导师这个年龄的人而言,电话沟通让他们感觉更舒服,所以我们的沟通进行得更加彻底且明确。我向导师表达了不能马上去进行实验的焦虑,认真请教后续的工作安排,导师都给出了详细的安排和他的想法。明确了大致的方向,自然底气足了很多。

 ——————————————————

二.   总结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1天的训练营眼见就要进入尾声,我是真的有些舍不得了。刚开始,我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坚持,中途可能会掉队。但是,看到群里的同学们开朗热情,又行动力十足,我也被深深地激励,要求自己赶上大家地步伐。至少目前的成果告诉我,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感谢奶爸的训练营,感谢我的组长和群里小伙伴们的一路相伴,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