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恩施尹家大院:清风代代相传 润泽乡风民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恩施龙凤坝招聘网最新招聘 走进湖北恩施尹家大院:清风代代相传 润泽乡风民风

走进湖北恩施尹家大院:清风代代相传 润泽乡风民风

2024-07-16 2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栏目:寻访百年家风

原标题:走进湖北恩施尹家大院,沉浸式感受家风家训蕴含的精神力量——(引题)

清风代代相传 润泽乡风民风(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这是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尹家大院中所记载的尹氏家族“六有堂”祖训。“言有教,动有法”,即一言一动都必须含有教育意义,行动应有规矩。“昼有为,宵有得”,谓之每日应当身体力行,晚上应静思自己的成果。“息有养,瞬有存”,则强调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心不外驰,免受不良影响。

“六有”浓缩了尹家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的规矩和要求,与尹家的其他族训一道,陪伴这个大家族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兴衰荣辱,不仅成为尹氏后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也给杉木坝村,乃至整个恩施地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香门第 耕读传家

尹家大院坐落于恩施市城北约二十公里的杉木坝村老街中段,这里曾是川鄂古盐道的必经之地,常年商贾熙攘,车水马龙,如今虽然不复往日的兴盛,但从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石板路上,仍可窥见质朴厚重的古道遗风。

尹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5年,尹氏先祖从湖广监利迁到杉木坝。清乾隆年间,尹宏秀开办学堂,从此,求学和办学成了尹氏世代族人的追求,尹家成为书香门第,人才辈出。尹家大院虽历经沧桑,至今仍被完好地保存于杉木坝老街,成为武陵山区为数不多的完整名人故居。

尹家大院依山而建,逐级抬升,高堂阁楼,夹壁悬廊,古朴气派。站在大院正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尹府”牌匾和一副镌有“读书耕田两件事,忠臣孝子一等人”字样的门联。耕读传家,崇尚忠孝,这副门联所传递的,正是尹氏家族延续了百年的价值观。

步入大院的第二进,堂屋的门楣上方,一块“父子进士第”的匾额道出了尹氏家族最荣耀的一段历史——尹克墨、尹家楣父子二人相继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这也是当时恩施地区读书人的最高成就。

尹克墨生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卒于民国四年(1915年),受益于家学深厚之影响,16岁取秀才,34岁中举,37岁成进士。清同治四年(1865年),尹克墨中殿试二甲六十三名进士,此后先后任江西、四川等地刑司主事、直隶州知州、资政大夫、荣禄大夫,成为与饶应祺、樊增祥齐名的“晚清恩施三大文化名人”。

尹家楣自幼博闻强记,聪颖好学,31岁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年40岁的尹家楣中殿试三甲十四名进士,后入朝任翰林院编修,曾任工部主事、邮传部主事、直隶州知州、直隶候补道台,后加二品顶戴,诰封资政大夫、荣禄大夫。

“尹家楣与父被人们称为‘一门双进士,父子两翰林’,在当地传为佳话。此外,杉木坝还出了13名贡生,70名秀才。”尹家后人刘国成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正因如此,当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顶子之乡”。

从尹家大院的第二进再往里走,正房大堂中悬挂着一块披红挂彩的“大夫第”牌匾,“大夫第”指古代士大夫的门第,悬挂此匾在当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楼梯下方则挂了一口宝剑,意为“利剑高悬”,警示后人须谦虚谨慎、明辨是非。

尹府的偏厅目前被改为了尹氏家风集中展示区,除“六有堂祖训”外,尚有若干尹氏家规家训,多针对当年的社会不良风气,对教育子弟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如《家戒六则》明确:应戒赌博、戒酗酒、戒好色、戒吃烟、戒吝刻、戒贪谋。而这些家训家规的世代相传,对于尹家树立求学上进、明辨是非、勤耕苦读的优良家风至关重要。尹克墨、尹家楣父子为官时以清正廉洁而闻名,其后人中亦人才辈出,更有报国成仁的英烈,可见尹氏家风影响之深。

门风清正 英杰辈出

在尹家大院内的一块牌匾上,记载了尹克墨昔年为官时大兴水利,深得百姓爱戴的功绩。

尹克墨早年在刑部任职时,颇重法治,遇案执法严明,折狱公允,百姓皆称其廉,为其建生祠祭祀。因其功德,其祖父尹其琛、父尹炳昌被朝廷诰封资政大夫,祖母刘氏、母胡氏、继母王氏被诰封夫人。

尹克墨出任四川眉州知州期间,除修水利、重农耕、开良田外,还主修了眉州的蟆颐堰和通济堰。对此,《眉州县治》和《眉州水利志》均有记载。当地为他专修了墨翁“遗爱祠”,并立“尹公德政碑”。“遗爱祠”后毁于战火,“尹公德政碑”仍完整保存在眉州的三苏祠内,为国家一级文物。

1902年,尹克墨卸职回乡,仍老骥伏枥,捐资修建由龙凤坝到杉木坝30余里的石板大道,并修建三龙坝、俞家河两处石桥,至今被人传颂。

尹家楣为官期间,慈禧太后为庆祝六十寿诞,要挪用海军军费建设颐和园,群臣反对,慈禧太后放出狠话:“谁让我今天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高兴。”但尹家楣依然直言进谏,最终被赐死。

尹家楣之子尹扶一系晚清秀才,后留学日本。1916年任北洋陆军大学教育长、校长(该校与黄埔军校合并)。1923年被授予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陆军少将军衔,同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参事,1936年被授予中华民国革命军中将军衔。日本侵占北平后,尹扶一拒绝日伪政府“任职聘请”,自杀殉国、以死明志。

尹家楣之孙尹以琦1939年3月在安徽灵璧西北娄庄(台儿庄)战役中与日军作战时英勇就义,为国捐躯,享年33岁。

在尹氏杰出后人中,亦不乏巾帼英雄。尹荷清,又名王莲,尹家楣之女,自幼能诗文,通经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女子工艺学校,习绘画,为清末湖北第一位女子留日学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夫回国,积极参加辛亥革命。

家风传世 润泽一方

刘国成介绍,现在尹氏家族在世界各地约有两三千后人,其中恩施本地有一千多人。每年各地后人回老家相聚,吃饭之前都要先讲家族的规矩,春节或清明祭祖时,后辈也要接受长辈的传统教育。

在尹家大院,同样张贴着尹氏家族的新族规,其中既有“尊宗敬祖,忠国爱家”“孝敬父母,兄友弟恭”“修身齐家,树立志向”“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也有“诚信做人,遵纪守法”“敬岗爱业,廉洁奉公”“明事知礼,尊老爱幼”“崇尚节约,勤俭持家”,既传承了祖辈风范,也涵盖了新时代的道德行为准则。

“牢记祖训,弘扬祖德。大部分尹氏后人无论做事做人,都不给祖上丢人。”刘国成说。

尹家传承数百年的优良家风,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福荫尹氏后人,也深刻影响着今天的杉木坝,乃至整个恩施城。

如今的杉木坝,已经是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走进杉木坝,漂亮的农舍以及漫山遍野的桃园、李树林、葡萄园,无不诉说着杉木坝人的幸福生活。

今天的杉木坝也是当地“清廉村居”创建示范点,富裕起来的村民依然谨记先贤的教诲,重视“顶子之乡”的荣誉,不忘对道德境界的追求。

“‘尹家大院’是我们结合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着力打造的家风家教示范点之一。”龙凤坝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有形”的示范点建设,提炼内涵、挖掘深度,讲好“有神”的本土家风故事,有效维护了淳朴民风,带动了文明乡风。

为带动村民“崇礼向善”,杉木坝村推行了村民积分制管理,设立了村民积分“赏善除陋榜”,建立了村民“诚信档案”。村民当中涌现出不少模范人物,有以孝善之心扛起家庭重担,10多年如一日照料下肢瘫痪小叔子和智力残疾小姑子的孝老爱亲榜样裴连玉,也有自力更生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家庭农庄”示范基地、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乡贤能人方荣。她们身体力行诠释着尹氏家风在杉木坝的传承。

近年来,尹家大院成了恩施市清廉家风教育实践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和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式领略尹氏家族传承数十代族人的好学上进与忠孝清廉。

“每次参观都是一次对心灵的熏陶。”恩施市一位基层干部在多次参观尹家大院后表示,尹氏家风家训历久弥新,从中可以汲取到许多向上的正能量,身为党员干部,不仅自己要做到恪尽职守、廉洁修身,更要带头做好“家”文章,筑牢“廉”防线,带动身边更多家庭建设良好家风、弘扬新风正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