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逸集团:践行科技创新战略 迈向绿色智能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恒逸集团销售部电话 恒逸集团:践行科技创新战略 迈向绿色智能未来

恒逸集团:践行科技创新战略 迈向绿色智能未来

2024-07-16 21: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恒逸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的大型民营跨国集团,紧紧围绕纺织、化纤、石化产业不断向上游炼化延伸,形成了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涤纶和锦纶双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文莱拥有800万吨炼油加工能力,在国内拥有PTA产能2070万吨、聚酯产能1200万吨和超100万吨的己内酰胺和锦纶产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化纤龙头企业之一。恒逸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2023年以营业收入573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第244位,较2022年上移20位。

    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形势,恒逸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重点围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方面,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深根细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履行控碳减排的社会职责。

全面推动“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转型

    恒逸集团于2018年成立恒逸研究院,开展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科学探索、深入研究、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重点是纳米技术、石化及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纺织化纤原料及产品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实践,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联合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实施石化化纤产业重大技术攻关。2022年9月,恒逸全球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公司全面迈向科技恒逸时代。目前,创新中心在研项目70余项,研发人员500余人,硕博及高级职称人才占比30%,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5项,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国内首创。

    在“双碳”领域,恒逸开拓再生聚酯产业链,将废旧聚酯回收后通过高效的醇解和氨解路线,制备PETG/PCCT/PET等高性能聚酯材料和生物基材料,实现废旧材料的高值化回收,能够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减少不可再生原料石油的消耗、减少聚酯原料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恒逸自主研发的“逸泰康”采用无锑聚酯和钛系催化剂,代替传统聚酯生产采用的锑系催化剂,锑金属是重金属,流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此举从源头上解决锑污染问题。恒逸正大力推广和应用该项研发成果,目前,“逸泰康”已经实现了大容量钛系聚酯熔体直纺聚酯长丝的规模化生产,生产运行及产品质量指标稳定,无锑聚酯产业化项目荣获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也已申请发明专利16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制定企业标准4项,并牵头起草了4项行业标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1项。未来,恒逸也将加紧无锑化产业布局,积极推广和生产无锑产品,助力绿色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恒逸的己内酰胺气相重排工艺能够实现生产的无硫铵化和绿色化,解决了液相重排过程中的设备腐蚀问题,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和产品质量,并且大幅降低了三废排放,该项目被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列入《石化绿色工艺名录》。

    恒逸施行科技创新战略,通过自主研发和不断突破,拥有多项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技术和研发成果,勇于推广和创新应用,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企业从传统制造型升级为高端创新、绿色低碳型企业,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企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未来,恒逸也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为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

    从国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来,恒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清洁能源利用和能源管控等措施不断提高绿色生产水平,履行企业控碳减排的责任。近三年(2020-2022年),其完成了71项节能技改,实际节约4.1万吨标煤/年,减少碳排放11万吨/年。

    恒逸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改造升级”的要求,对工厂的生产工艺、设备等进行优化改造,通过锅炉升级改造、余热回收利用、公用系统节能技改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增强企业竞争力。

    节能减排方面,2022年,通过各项节能技改整体能耗总量降低约4%~6%。例如,为解决聚酯尾气余热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恒逸采取系列措施提高聚酯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率,恒逸节约煤量约8200吨,节约蒸汽量约18000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节水方面,2022年,通过推行高效制水技术、高效中水回用,以及冷却塔节水等系列举措,共计节约新鲜水量约510万吨,降低生产运营对当地水资源造成的压力。高效中水回用技术通过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超滤和反渗透处理实现,整体中水回用率可达87%~93%,节约新鲜水量约423万吨。

    恒逸积极落实国家“绿色生产”战略目标,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几年,其通过实施厂区屋顶100%覆盖光伏发电、峰谷电储能应用等项目推进绿色生产,致力于减少电力消耗,降低碳排放。2020年以来,其不断加大光伏发电铺设和投入,光伏装机容量不断提升,至2022年底,光伏装机容量约65兆瓦,年度发电量6300万千瓦时,计划至2023年底,光伏装机容量超100兆瓦,年度发电量提升至11200万千瓦时。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恒逸不断提升能源管理手段。2022年,其环保管理由指标控制向过程管理延伸,通过参与工厂环保验收、开展环境整治、跟踪排放数据、完善考核体系等,确保废水、废气、废物严格按照标准排放。

    恒逸高度重视绿色生产,始终坚持把环保、低碳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和发现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技术,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提升、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精细化能源管理等措施,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

    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之下,为促进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恒逸不断推进化纤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从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探索、梯度推进、层层深化,从底层数据库平台搭建到经营决策和管理智能化,深入挖掘产业数字价值。转型成效显著,诸多项目获得行业内荣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并在2019年获得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优秀APP解决方案。2021年,恒逸入选“中国十大工业数字化转型企业”。2022年,获得中国智能制造最佳实践奖。

    2016年,恒逸在行业内带头开展智能制造项目,率先建设自动落筒、自动包装、智能外检、自动立体库等多项智能制造项目,至今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已完成10余家大型化纤工厂的智能化转型,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工厂数字化水平。2018年逸鹏工厂建成行业内首个全流程智能化工厂,2020年海宁工厂建成行业内首个数字化标杆工厂。2021年,行业内首套100% AI智能外检项目落地,其与百度合作,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产品复杂表面的深度分析。通过智能制造建设,落筒效率提升6倍,包装效率提升5倍,外检效率提升3倍,出入库效率提升3倍,直接或间接节省用工超500人,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恒逸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被人民日报授予“产业智能化先锋案例”,2021年被中国化纤协会评为智能制造示范单位、标准化先进单位,入选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恒逸的“企业大脑”基于夯实的数据基础,打破数据隔离,为企业管理层打造可视化数字大屏,实时监控生产经营动态,挖掘更多数据价值,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提升决策效率和经营效益,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化。

    为达成数字化经营战略的目标,恒逸将持续加快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建立集团一体化信息管控体系,如物流系统、采购系统等,实现全流程数据采集和追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促进经营管理科学化和自动化,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上昂首前进。

(吴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