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 中华家教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困境分析及教育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性教育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儿童中心 中华家教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困境分析及教育建议

中国儿童中心 中华家教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困境分析及教育建议

2024-07-13 0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佳洋  刘文利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与性教育密切相关的政策对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在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如父母不知道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不知道教的尺度如何把握等。本文围绕性教育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维度,为父母更好地理解家庭性教育的内容以及掌握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建议,旨在促进家庭性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全面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性教育政策

作者简介:李佳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刘文利(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性教育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教育话题,也是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之一。1994年,在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中通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79个国家签署的《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各国政府有责任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展性教育,包括学校、社区和家庭都应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适龄的性教育,且越早越好。[1]2015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在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包含性别平等,性与生殖健康,性传播感染的预防,基于性的权利平等及消除基于性的暴力、剥削、伤害行为等内容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议程。[2]2018年,全球教育大会再次确认全面性教育是优质教育的一部分。全面性教育是一个基于课程的,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3],在防止个人健康和性别平等水平下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现今,全面性教育已经被明确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

一、我国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许多促进家庭性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2010年2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通知。2019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适应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对《大纲》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以下简称《大纲(修订)》)。《大纲(修订)》使用了“性教育”的明确表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指导家长充分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大纲》是在总结多年来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适应家庭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家长儿童需求,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制定的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在经过9年的家庭教育实践后,《大纲(修订)》加入了对性教育的表述和内容指引,这表明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性教育已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5],其中第七条明确指出,青少年要“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其第七条第一款进一步详细说明:“接受和参加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该条款既强调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明确表明开展全面性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6],在“健康”领域“目标12”中提出:“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继而在“策略措施14”中,又具体规定:“为儿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开展性教育,加强防范性侵害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与医疗机构密切协作,提供适宜儿童的性健康服务,保护就诊儿童隐私。设立儿童性健康保护热线。”

2021年10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中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促进家庭教育实施的法律文件同样重视家庭性教育的发展。其第十六条第五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该法在法律层面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孩子开展“防欺凌”“防拐卖”“防性侵”等与性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生活技能教育,同时还涉及了性别平等、禁止家庭暴力等性教育内容。

上述政策文件从不同的角度和着重点,强调了性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为儿童青少年开展性教育的过程中,家庭的性教育不可缺失,父母的性教育责任不可推卸。

二、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困境

一般来说,知识、态度和技能是教育内容及其目标的三个主要分类维度。[7]性教育的学习亦是从这三个维度开展:知识学习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重要的基础,如与性有关的概念、知识;态度学习是为帮助学习者形成对自身、性和世界的理解,如强调积极的性观念,对个人、家庭、社会和世界的多元理解、包容与尊重;技能学习则是帮助学习者采取行动,如沟通、协商、拒绝、做负责任决策,建立批判性思维,发展同理心,获取科学的信息、寻求可靠的帮助,挑战污名和歧视,倡导权利等多方面的能力。[8]基于上述三个维度以及家庭性教育开展现状,父母在为孩子开展家庭性教育时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一)父母对性教育知识内涵认识仍不足

1.性教育不等同于青春期教育

有的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性教育。[9]但事实上,生命始于性,性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在家庭层面,性教育从儿童出生起就可以开始进行;在学校层面,性教育则需要从幼儿园开始进行。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与性相关的认知和价值观生成的关键期就在婴幼儿期,如安全依恋,对身体、生命诞生的好奇,性别意识、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等。从技能角度来说,许多与性相关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都需要幼儿掌握,如身体的清洁和安全、如厕能力的掌握、寻求帮助和支持等技能;拒绝及远离具有性侵害风险的人或场景、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公共场所裸露身体隐私部位等。

2.性教育不只是防性侵教育

在家庭性教育的实践中,性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是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其中对性教育内容了解不全面的情况较为突出。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性教育大多集中在预防性侵害[10]、青春期发育及保健[11]、性别教育[12]等方面,很少涉及与性有关的价值观、文化、权利,社会性别,性同意,隐私及身体完整性,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安全使用,性的生命周期,性行为与性反应,身体意象,与性有关的社会规范、法律,寻求帮助与支持的技能,欺凌与偏见,正确做出与性有关的决策等内容。

(二)父母的性教育态度仍存在误区

对父母性态度的调查显示,部分父母对性教育的态度还不够积极和开放,更新其性教育观念,是实现家庭性教育的关键。[13]

1.性教育不会引发孩子的性好奇

有的父母担心性教育会引发孩子对性的好奇,孩子对与性相关的事物表现出兴趣是不正常的,甚至会导致孩子过早发生性交行为。[14]但事实上,性好奇是每一个儿童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心理活动,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之一。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这些不仅是儿童性好奇的表现,同时也是其自我探索发展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可能会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例如,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和爸爸妈妈的不一样等,这些都是儿童性好奇的表现。儿童性好奇的产生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规律。当孩子出现性好奇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对其好奇或者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孩子的好奇将会得到满足。如果父母不正面回答孩子提出的与性相关问题,就会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这类问题不应该和爸爸妈妈讨论,而这将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好奇:这件事情为什么那么特别?它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性问题的大门渐渐关闭,但他对自己的身体、他人的身体、对性依然好奇,依然想去探究,就可能会通过与同伴的交流、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可能良莠不齐,全面性和科学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关于性教育是否会导致孩子过早发生性交行为的问题,现今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全面性教育会导致孩子过早发生性交行为,相反,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全面性教育实施效果表明,在推迟初次性交行为发生的时间、降低性交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性伴侣数量、减少风险行为、增加安全套和其他避孕措施的使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提升,以及态度和行为的改善等方面,全面性教育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不仅如此,全面性教育还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些积极的效果覆盖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维度。

2.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性教育

相关调查发现,比起男孩,父母认为女孩更需要接受性教育。[15]父母忽略对男孩的性教育,有可能是因其认为在性的层面,女性相对处于弱势,更容易遭受侵害。但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以来的性侵害案例均显示,男性和女性均有可能遭受性侵害。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男性女性都需要接受性教育,都需要受到相应的保护。

从减少侵害者的角度出发,如果在性教育的防性侵害教育中仅提对女性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会加大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和歧视,将性侵害的责任推向女性。我们也要教育男性,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不能成为侵害者。从全面性教育的内容层面看,教育内容除了防性侵害教育外,还包括身体发育、社会性别、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包容、尊重、平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的建立,人际关系、沟通协商等技能在内的丰富内容,而这些内容亦与男性的性健康、福祉与尊严有关,这些相关知识、态度和技能同样也会伴随男性一生的成长。

(三)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技能仍需提升

许多父母具有开展家庭性教育的高意愿,但是真正为孩子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情况却不多。[16]较为突出的挑战表现在父母与孩子探讨性的问题时会感到难为情和害羞。如无法自然说出生殖器官科学名称;涉及所谓的“敏感”话题就避而不谈;当孩子提出了与性有关的问题但自己不知道正确答案时就忽略跳过或者答非所问等。同时,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选择性教育内容?

对性教育内容讲解的深度如何把握?开展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何?这些也是困扰父母的难题。现今大多数父母在其学生时代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但是,开展家庭性教育不仅需要父母具有丰富的性知识储备和正确的性态度及价值观的指引,性教育技能更是实现家庭性教育开展的“硬条件”。在学校性教育中,教师为学生开展性教育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全面的性教育培训,在家庭中,父母同样需要通过正规的学习渠道提升自身的性教育技能。

三、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方法建议

(一)父母要成为家庭性教育知识的主动学习者

家庭性教育必须是全面的、科学的性教育,即父母要为孩子开展全面性教育,这是实现高质量家庭性教育的基础。在为孩子进行家庭性教育之前,父母需要了解全面性教育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主题内容和学习目标,知道家庭的全面性教育是什么,需要教给孩子的内容有什么。

由刘文利主持研发的《全面性教育技术指南——国际标准在中国的潜在本土化应用(第一版)》指出,性教育中性的概念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政治、宗教、法律、历史、文化、伦理等维度,其内涵包括:人对身体的认识和人与身体的关系;情感依恋和亲密关系;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倾向;性别认同;性愉悦和生殖健康;权力关系等。并明确了性教育的8大核心概念,29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分别通过知识、态度和技能3个维度向学习者提供学习目标。[18]学习者可以通过全面性教育获得更多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增加对性关系中个人权利的认识、提升对社会性别的关注等;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意识到社会和文化规范对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实现自身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等;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加与父母关于性和人际关系的交流、减少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与歧视、降低非意愿妊娠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建立更牢固及健康的友谊、恋爱或者家庭关系、增加亲社会行为等。[19]

要对孩子开展内容全面的性教育,父母自身首先需要掌握全面性教育的内容。父母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提升自身的全面性教育知识水平,除了购买正规的性教育书籍(包括绘本)以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权威的社会机构等举办的讲座、培训、课程等线上线下活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在自媒体时代,父母还可以选择由权威的性教育组织、机构和性教育专家创建的性教育科普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学习资源平台等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资源,成为家庭性教育的主动学习者。

(二)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性教育态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父母和家庭成员是照顾和支持儿童发展,帮助其价值观形成、信息获得的最重要的来源。当学校性教育辅之父母、教师、培训机构(的性教育)以及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相关服务时,性教育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20]

1.家庭性教育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

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性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的性从出生开始就发展了,他们有接受性教育的需求和权利。孩子学习正确的性知识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孩子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准确说出器官的名称可以让父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孩子会学到如何清洁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养成健康卫生的好习惯;学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爱护自己、保护自己等。

儿童在其性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父母为其提供适宜的性教育。例如,孩子在1岁左右开始有如厕意识,2岁左右开始逐渐认识“男女”在外貌或其他一些与社会性别有关的行为上的不同。儿童在3~5岁的时候,开始快速习得性别刻板印象,到6岁的时候,这种刻板印象就可能已经形成了。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性发展规律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性教育,抓住孩子不同内容性教育的敏感期,为孩子提供最佳的学习机会。

2.所有孩子都需要家庭性教育

亲子关系融洽与否,是实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若孩子与父母之间有隔阂,相互之间情感冷淡,连基本的沟通都不顺畅,就更谈不上开展性教育了。性教育不仅是为儿童提供的教育,它更能够教会父母或监护人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情感。例如,孩子刚出生时,父母或监护人要与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爱。这也正是家庭教育和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认识爱、表达爱和分享爱,而这一切与孩子的性别无关。

父母越早与孩子谈与性有关的话题,越容易与孩子建立真诚的亲子关系,越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21]因此,无论孩子是对自己身体产生了兴趣,抑或是出现了对恋爱的向往,还是进入了一段恋情,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聆听者,听一听他对这些行为的感受和想法,跟他一起聊一聊这些行为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跟他一起探讨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是有利的、负责任的,同时也是对他人负责任的。

(三)父母要提升家庭性教育技能

对家庭性教育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父母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在此为父母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性教育技能的提升。

1.消除家庭性教育中的“回避”现象,与孩子自然谈“性”

许多父母认为当代中国人性教育的态度过于保守,[22]但由于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要达到对性教育的“脱敏”仍需要一定过程,如对生殖器官科学名称的脱敏、涉及性交行为话题的脱敏等。以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为例,在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过程中,与其谈论生殖器官是基本的要求,但父母在其成长环境中没有听到他们的父母或者教师说出过这些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也没有机会从自己嘴里说出这些词汇,大脑里没有形成说出这些词汇的神经链接,使得突然开口有困难。同时,受以往社会环境影响,父母觉得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是一件尴尬的事,对着孩子也就无法开口,当不得不说到生殖器官时,便用“那里”“下面”“小鸡鸡”“小妹妹”等词替代。但是,父母需要努力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意识到自己的“害羞感”是可以改变的,消除在家庭性教育中的“回避”现象,应明确这是科学知识。生殖器官的名称就跟眼睛、鼻子、耳朵一样都是一个名词,它们同样是身体器官。同时,亦有研究显示,当父母意识到自己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后,对自身性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会有更高的要求。[23]

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本身并不带有敏感性,“敏感”的是人们的认知。父母可以先锻炼自己独自练习说出这些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进而再与配偶一起进行练习。在练习的时候父母可以使用相关的书籍或者绘本,如念出书中带有这些生殖器官名称的内容。如果家里的孩子尚年幼(如0~3岁的婴幼儿),父母可以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练习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正在帮你清洗……,从四肢五官过渡到生殖器官。通过练习,父母可以逐渐在大脑中形成说出这些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的神经链接,并建立对性与生殖器官的新认识。久而久之,当父母在为孩子开展性教育时,就能够自然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而孩子也会在父母自然、放松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对性的正确态度。

2.关注家庭性教育的多元化和适时性,与孩子在生活中谈“性”

在家庭性教育中,父母要做到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都能与其自如地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除了实现性教育脱敏,还需要做到无论在孩子的任何年龄段向自己提出与性有关的问题时,都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如果父母尚不了解孩子提出的问题答案,可以跟他说:“这个问题爸爸/妈妈也不太清楚,我们一起去查一查答案吧。”父母积极的回应态度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正确的性知识、态度和技能,还能够提升亲子沟通效果和亲子情感,让孩子感受到包容和温暖,从中获得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提问—回答是比较普遍的家庭性教育形式,它属于一种机会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氛围轻松的教育方式。但父母还需要根据孩子成长与发育阶段的不同,主动为其提供相应的性知识以及价值观引导和生活技能练习。面对低龄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选择相应的性教育绘本、动画视频等或以家庭游戏的形式带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和生活技能[24];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还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适时开展性教育(如与子女聊天时谈到的相关话题、在影视节目看到的相关内容等)。

以青春期性教育为例,青春期发育之前就是儿童接受相关性教育的黄金时间,包括关于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的知识、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态度和相关生活技能等。这些内容要在儿童步入青春期前2~3年就开始学习,这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出现身心变化之前就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自己将要面临的身心变化。[25]这样,当青春期到来时儿童就不会因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困惑。与此同时,父母要注意,家庭性教育并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母共同参与的“性教育”效果最好,父亲和母亲都可以回答儿子或者女儿提出的性问题。[26]

家庭性教育,是一种基于包容和尊重的教育,是一份充满爱与希望的教育,是一项涉及每一个人成长的教育。父母既是孩子的教师,也是一位终身学习者。让我们一起在家庭性教育中成长,传递健康的知识、幸福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20周年版)[EB/OL].(2014-09-22)[2023-07-23].https://china.unfpa.org/zh-Hans/publications.

[2]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EB/OL].(2015-10-21)[2023-07-16].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UNDOC/GEN/N15/291/88/PDF/N1529188.pdf?OpenElement.

[3][19] UNESCO, UNAIDS, UNFPA, et al.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M].Paris, UNESCO,2018:16,18-20.

[4][20] UNESCO.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for healthy, inform ed and empowered learners[EB/OL]. (2023-05-04)[2023-07-05].https://www.unesco.org/en/ health-education/cse.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EB/OL].(2018-09-25)[2023-07-03].http://www.nhc.gov.cn/wjw/zccl/201809/820dd3db393c43c1a230817e2e4b9fd5.shtml.

[6]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2021-09-27)[2023-07-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9/27/content_5639412.htm.

[7] 李秉德,李定仁.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5-59.

[8][18] 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性教育技术指南:国际标准在中国的潜在本土化应用(第一版)[EB/OL].(2022-11)[2023-07-09].https://china.unfpa.org/zh-Hans/publications/22110701.

[9] 董慧敏,苟芬,黄俊松,等.儿童家庭性教育实施影响因素及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23(3):75-78,82.

[10] 李艳波,邹云.上海练塘镇蒸淀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的现状调查[J].上海医药,2023(8):49-53.

[11] 王丽敏,袁丽丽,王琪,等.哈尔滨市家庭性健康教育现况及其对策的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3):1-6.

[12] 张琼,李军华,李文娟.幼儿家庭性教育观念的调查分析[J].甘肃高师报,2021(5):105-109.

[13] 苟萍,蔡小雨,徐海燕,等.更新家庭性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性教育能力[J].中华家教,2022(4):31-38.

[14] 鲁诗雅,范颂,王甄楠,等.农村地区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2(1):146-149.

[15] 肖巧玲,颜淑莹.中学生家庭性教育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建省尤溪县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2):119-121.

[16] 张红梅,尹霞,刘永存.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6):75-79.

[17] 李佳洋,李依洋,刘文利.父母性教育知识、态度、技能现状分析及家庭性教育促进建议[J].中华家教,2022(4):6-19.

[21] 刘文利.关注儿童性教育[J].江苏教育,2018(16):54-55.

[22] 朱许强.家长对性健康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5):144-147.

[23] 黄娜,骆仕俐,鲁诗雅,等.农村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知识需求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0(9):1322-1324,1330.

[24] 李佳洋,刘文利.家庭游戏:促进婴幼儿家庭性教育有效开展[J].江苏教育,2017(96):27-30.

[25] 李佳洋,刘文利.青春期儿童父母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家教,2022(1):42-50.

[26] 王慧莹.父母共同参与的“性教育”效果最好[N].中国妇女报,2014-12-23(A03).

 

(责任编辑:李育倩)

 

*本文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全面性教育指南研发”项目(UNFPA/CHN/2019/04)、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指导纲要研发”项目(2020SKZZ01)、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生健康知识、行为及态度测评工具研究”项目(2019-01-113-BZK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