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漫画材料作文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思辨作文范文 高中语文漫画材料作文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高中语文漫画材料作文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2023-11-17 0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漫画写作“4步法”

第一步:看——读懂漫画

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要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看。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文字材料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而漫画中的文字也不可忽略,因为它往往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画题、旁白性文字等),或起着帮助读者全面解读画面的作用(如漫画中物件上的提示性、解释性文字等)。

第二步:想——发挥想象

要注意透过其独特的手法解读其现实意义。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漫画引起的社会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由画面到生活,漫画作文关键点不能就画论画,要有很强的现实生活代入感。

第三步:悟——把握寓意

漫画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从而确定立意点。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画意的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核心是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考生观察漫画画面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基本点,紧扣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和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一个中心,即画中人(物)所呈现的寓意。也就是要把握画面中的人、物、景、情,并从中分析其关系,悟出其内涵,把握其实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第四步:思——构思成文

构思文章的布局谋篇。由漫画内容说起,引出话题,陈述现象,得出观点;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意义等;联系社会现实拓展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我”的身份谈一谈对漫画的现实教育意义等。

考场作文

(2022·福建漳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因小失大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主题:环境保护 绿色科技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要写好这道作文题,我们就要读出漫画中的关键信息,读懂漫画内涵。漫画中一个人正面对着选择,西瓜是环保,芝麻是经济发展。很明显,这是一道环保题材的作文题。漫画中的主人公手里拿着代表经济利益的小芝麻满脸笑意,却将代表环保的大西瓜抛诸脑后,视而不见。“因小失大”的标题很明显地表明了漫画作者对画中人物的褒贬判断,值得注意。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着重针对“环境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两级关系去展开思辨。毫无疑问,环保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但在写作时也需注意,一味提倡“环保”而完全否定“经济发展”,是较为偏颇的。生活中我们应协调好生态和经济的关系,在写作中也应协调、思考好这两者的和谐关系。

立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保住大生态,才有长久的大经济。

3.要协调发展,更要可持续发展。

范文

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我们都愿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去看那一片令人心胸顿爽的翠绿,去赏那一抹争奇斗艳的娇红,去听那一声声婉转动听的鸟鸣,去体会诗意的人生。然而,当清新嫣红和美妙乐曲被裸露的沙土和噪杂的轰鸣取代时,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金钱效率又有何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两千多年前,儒家先哲孟子就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诚哉斯言,观及今日,我们常以“可持续发展”为口号,为国策,然而,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吗?我们早已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洪潮中陷得太深,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从西北复袭而来的荒漠化,以东南蔓延开来的红漠化还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些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吗?非也。因此,我们必然得为沙尘暴、雾霾担责,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果实”。这时,连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如何去谈改革,谈发展?是以言之,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英国在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曙光的照耀下,轰轰烈烈地向工业进军。诚然,这使它跻身为“世界工厂”,世界一度以它为中心。然而,它的中心——伦敦,却因废气而终年不见天日,因废渣、废水臭味冲天,一团糟乱。人们纷纷因患呼吸道疾病而丧生,不亦悲乎!难道这就是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福祉吗?由此可见,以破坏绿水青山为代价而创造金山银山是极不明智的选择,这也更是在提醒和告诫我们,发展的源头就是环境,就是一片片绿水青山。

习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中这般说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而环境破坏,生态污染便是其中最严峻的一个挑战,且这一问题与国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更要注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看到保护好每一座山、每一道水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环保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绿色追求,更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环境效益。离开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切都只是空谈。

为了阳光明媚的明天,我们应守住绿水青山,如此方可言金山银山。

时评精选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人民日报 盛玉雷

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万亩林海,今天的塞罕坝林场早已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勉励林场职工“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各地考察时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在贵州,嘱咐“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福建,要求“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在青海,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西藏,强调“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念兹在兹的,是关乎绿水青山的生态账本;筹谋擘画的,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浙江安吉关闭尘土飞扬的矿区,反而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者几十年持之以恒防沙治沙,创造了可观的生态财富……一个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绿色样本,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有力证明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正因如此,“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内容,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就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环视身边的自然环境,汉水迢迢,一江碧流、澄澈北上;乌蒙山下,“绿海”重生、珍禽归来;西子湖畔,天朗气清、岸绿景美;秦岭山麓,青山环抱、草木葱翠……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到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到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举措和成果表明: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集中攻克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和各国一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村规民约碑上刻着这样的话语。20多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这里调研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从常口村到塞罕坝都深刻表明,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积累作文素材,总是以《人民日报》的时评为先,究其原因,它有四个显著特点:

①文章结构清晰顺畅。运用典型的“引、议、联、结”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高中考场作文易学易用的。

②巧妙设置了分论点。文章有三个分论点,但并非简单罗列,形式不显板滞,多个观点之间逻辑清晰。这点很值得高中生学习,很多高中考场作文喜欢拼凑排比段,行文思路混乱杂糅,结构呆板毫无灵气。

③结合新闻就事论事。几乎每一段都能关联新闻事实,真正做到了“就事论事”,绝不东拉西扯,冲淡时评特色。而很多高中生写议论文,就缺乏针对新闻事件展开阐释、论述的能力,往往是开篇对新闻一笔带过,就开始堆砌大量名人事例,借此来支撑论点(事实上这种论证非常单薄,且有宿构之嫌)。

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有正反对比论证,有引用论证。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二幅漫画中,原先得了100分的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原先得了55分的男孩考了61分,却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写作此题,要准确理解脸上的印记的含意:“唇印”代表亲吻,象征“表扬”“肯定”“奖励”等;“手印”代表耳光,象征“批评”“否定”“惩罚”等。把握寓意则可以通过将两幅漫画进行对比来解读,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个层面:就“分数”变化呈现的意义来解读。一个孩子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原因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考试分数上升了就受到奖励,反之就受到惩罚。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唯分数论”,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存在着这种“唯分数论”的现象。据此可立意为:①唯分数论要不得;②教育怎能分分计较;③评价应有多元性。

第二个层面:就漫画所呈现的现象来解读。从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来,分数的升降直接与奖惩相关。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退步了就要被批评,进步了就可以受到表扬。从这个角度深入,它启示我们:奖惩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还需要区分出不同的对象,要因人而论,否则就跌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泥坑中去了。据此可立意为:①评价标准与奖惩方式;②奖惩要据情而定;③非此即彼的奖惩观值得反思;④奖惩不能优劣错位;⑤奖惩必须要考虑标准的相对性。

范文

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湖北考生

稚童满心欢喜地握着满分的答卷,却未曾料想那一次的完美竟成了以后的重压;顽子手持处于及格边缘的分数,因着分毫之差享受截然相反的待遇。看似天壤之别的境况,其本质却都是家长对孩子失误持绝对否定的态度。

殊不知,这所谓的“赏罚分明”“因材施教”,不过是自私地将孩子的失误看作天理难容的祸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一味强压失误的苗头,最终得到畏葸不前的“绝对安全”,不如怀着容误之心,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误,给孩子留下温暖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幼时即嗜学,成年后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之人,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诚然,进步应当鼓励,落后理应惩戒。但一味地用模式化的标准赏罚,不过是机械生硬地重复既定的步骤。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毫无差错、古板冰冷的机器,却会摧毁一个心思敏锐、富于创新的生命。唯有在怀着容误之心的前提下,对失误进行纠正,才能终成大美之格局。

管夷吾当逃兵时,若无鲍叔牙对其过错的包容与理解,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疵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极端化地追求完美无缺,对任何水平线之下的失误采取零容忍态度。然而无误不等于完美。幸福华丽的生命姿态,只有在容误的温暖中才可肆意伸展。

愿吾辈定性明心,以包容之心态对待世间万物;愿孩童持卷回家时,迎来的并非纯功利的计较,而是包容失误、带来勇气的温暖;愿容误之雅量存于万众心中,如此,则大美之世可计日而待也。

点评:这是一篇扣题紧密、文采飞扬的议论文典范。“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这一题目新颖、有创意。文章开篇点题,观点鲜明。在众多“唯分数论”的作文之中,这篇文章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怀容误之心”这一概念,本身就内涵丰厚,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考生借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体现自己思考的深度。大儒宋濂、管鲍之交、将相交好等典型素材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让观点豁然开朗,产生了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借鉴点:①文章标题是鲜明的观点,用对偶句的形式表述,既简洁,又显示了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②本文的开头值得我们学习。简明地概括漫画的内容,指出漫画的寓意,紧承寓意提出观点:“看似天壤之别的境况,其本质却都是家长对孩子失误持绝对否定的态度”。③文章二至五段,围绕“怀容误之心”展开。先指出错误在所难免,怀容误之心的必要,再以宋濂、管夷吾、廉颇为例,说明“具有容误之心”,才能成就人才,成就大美格局。④文章结尾,联系当今社会中许多家长的做法,指明文章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希望。

(2021·江苏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格罗斯

要求:结合漫画文字的内容和寓意,进行思辨,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作文,图与文结合,具有思辨性。审题的核心是:人的品格是根本,其重要性胜于名声,即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应修身筑本,而不是粉饰名声。

行文时,需要从作文材料出发,读懂漫画寓意和名言内涵,然后“进行思辨”,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延伸。无论看漫画还是名言,可知树木与树荫、品格与名声是根本与附加的关系。品格是内在的,是一个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根本所在,品格的高下,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意又与人生价值的大小;名声则是外在的,当然相称的名声是对品格的彰显与传扬(不宜将“名声”以“虚名”替之),但过分看重名声,尤其是看中与品格不符的虚名,会舍本逐末,一如画中人,树还不够高。树冠也不够大,树荫也就小,结果用油漆刷刷树荫,看似荒诞,实则颇有寓意。人不能一味追逐、粉饰名声而迷失自我。这是本题最需要思辨也最难思辨处。

立意

1.品格胜于名声。

2.追逐虚名只会迷失自我。

3.优秀品格造就好的名声。

4.锤炼品格,修身筑本。

范文

优秀的品格成就名声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于1871年的著作《品格的力量》中的一段话。

斯迈尔斯谈到,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财富。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人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品格。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斯迈尔斯在书中,通过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讨论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胜利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也有人说:“要重视自己的品格,品格胜于名声,因为前者代表真正的你,后者只是别人眼中的你。”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格,才能成就自己的名声。

而品格是内在的,是一个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根本所在,品格的高下,决定着一个人生存意义与价值的大小;名声则是外在的,那些不符合实际品格的虚名,其实是没有价值的,有时,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人品,是最好的学历 。白岩松曾说:“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罗斯福说过:“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可见,人品何等重要!人生可以没有学位,但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而名声只是学位帽子上的一个纹路。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磨砺品格,才能充实自我,才能壮大自我,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才能将我们的品格培育成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伸展开的枝丫和浓密的枝叶自然会撑出一片巨大的树荫,那内里流淌出的谦谦君子之风会自然而然地博得人们的赞誉。

如果我们小心照顾我们的品格,我们的名声便会照顾它自己。名声为荫,品格为木。只有修其身,才能筑其本。只有养成良好的品格而非刻意修饰外在名声,才能明明白白做事,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只有摆正名声和品格的关系,我们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树荫。

相关素材

语段

1、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品格同样重要。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但他伟大的品格永远被世人铭记。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冒着强烈余震的危险赶赴灾区,给灾区人民巨大的精神支撑和战胜灾难的勇气。孔子曰:“政者,正也。”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曾讲“故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可见品格的作用多么巨大!

2、人品,是最宝贵的财富 《左传》记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此处所说的“立德”,便是指会做人,拥有好人品。 好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个人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 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事业及其人际关系将会大受影响,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 孔子说过,“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林肯也说过,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金句

1、重视自己的品格甚于名声,因为前者代表真正的你,后者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你。

2、名声是重要的,好的名声是受人尊敬的。人要争取好名声。但更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名副其实。

3、人的品格就象演员真实的自己,而名声 只是演出的角色。不论他演出的角色多么英雄伟大、光彩夺目,也不代表他自己。如果他台上演出的是品德高尚的英雄模范,台下却做的是品格低下的事情,人们更会鄙视他,说他是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坏人,两面三刀的人,不值一提的人。

4、名声可比作香水,品格好比内在品质。香水是好闻的,内在品质不好,天长日久就会露出臭味。

(广东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属于漫画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由漫画(原材料)、引导语、常规要求三部分构成。漫画由两幅具有对比意义的图片组成,漫画上各有“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和“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的说明性文字;对比性明显,说明性文字令人深思,漫画下的引导语暗示性明显,审题的难度不大。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以引发其对人生状态——埋头苦干还是庸碌无为的思索。

立意

1.一样的“低头”,不同的人生。

2.低头攀登踏巅峰。

3.低头攀登,抬头仰望。

4.“低头”攀登,心有“雄鹰”。

5.若要登得泰山顶,低头抬头须并行。

范文

把头低下去,努力攀登

河南省唐河县第四高级中学 常印

漫画中的攀登者,胸怀峰顶,脚踏实地,努力攀登;而“寻鸡脚印”者,目光短浅,忘记了苍穹的雄鹰。向上攀登的人,一定是低着头努力向着终点前进。

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画家与书法家们从不会仰起头来运笔,像米芾的山水,刘罗锅的扇面,郑板桥的竹子,唐伯虎的美人,苏中堂的一笔虎字全都是埋头苦练、不骄不躁后才有的成果;屠呦呦的青蒿素,李兰娟、钟南山对疫苗的研究,都是因为他们埋头前行,才为人类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头可以低,心却不可以低,低下头是要我们奋力向着终点前进,而不是低头欣赏“鸡脚印”。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看脚下的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攀登才可抵达无限风光的险峰。

低头不是要我们欣赏鸡的脚印,而不看天上的雄鹰。

人要理想高远,而不是仅拘囿于眼前的“鸡脚印”。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战斗,不断地追求。香港著名歌手、演员张国荣,早年因唱歌而红透半边天,但他仍然低头攀登不止,涉足影坛,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宁采臣形象;毛不易,之前是一个男护理,每天生活平平淡淡,但他仍然低头前行,用音乐仰望生命的天空,用《消愁》《借》等作品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成就了自己的不凡;著名演员史泰龙遭遇了无数的冷眼与拒绝,但他始终低头打磨演技,创作剧本,终于凭借一部《洛奇》一举成名。他们为了心中的诗与远方,埋头奋然前行。

埋头苦干,还需仰望苍穹。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有的人低头走路,只能欣赏到鸡的脚印,却看不到天上的雄鹰;有的人虽低头走路,却目标坚定,只为向上攀登。仰望天空,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我们青年人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青年人就应该凭着一股锐气,只是向前走。”“锐气”不是低头欣赏“鸡脚印”,而是心有“雄鹰”向前走,低头攀登。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不断追求、埋头苦干,点亮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应庸庸碌碌地游戏人生。把头低下去,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当我们回首来路时,我们能当之无愧地说:我曾低首攀峰,我已登顶观景。

点评:本文紧扣“埋头苦干和仰望苍穹”的立意行文,中心突出,切合题意。行文过程始终紧扣埋头苦干和胸怀远大去写,褒贬分明;所用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翔实,具有说服力;结尾更是联系实际,将雅言、俗语的共性落到人生思考上,可谓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思路

第一步:看——观察漫画

这道漫画类作文题由漫画和文字组成。漫画图中正面刻画的是戴着眼镜、略微秃顶的老师形象,老师注视着学生,对学生说着话;男女两名学生在听老师讲话。漫画文字的第一句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第二句是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第二步:想——发挥想象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是漫画设置的情境,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着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很显然,老师说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句话是关键句,考生需抓住这句关键句,悟透其中的“再”字:对过去而言,“再”字隐含着长期、经常、频繁等意思;而对现在而言,“再”字则包含着期待、眷念、不舍等意味。可以说,这句话从老师的角度看充满了深情,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眷念和不舍;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对师生情的深情回忆,还有对老师过去给予的关爱的无限感激。

第三步:悟——把握寓意

把图画和文字综合起来审视,可知这幅漫画的内容指向教育。透过漫画所设置的情景,考生可以从中解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领悟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并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

①从学生的角度: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恩老师。毕业不是学业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作为学生应以最真挚、纯粹、朴素的情感铭记师恩,告别过去,重新出发,去追求更大的梦想,去成就更好的自己。写作时,要选择熟悉的、精当的、典型的素材进行描述,能够将事、理、情融为一体,凸显细节,独抒性灵,切忌言之无物或情感泛滥。

②从老师的角度:守望学生,期许学生能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每当毕业季,看着朝夕相伴的学生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老师都会百感交集。从这个角度切入,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要注意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写,要注意老师的身份、年龄、心理、口吻、职业特征等,呈现老师在特定情境中的那份欣慰、伤感、期许、眷恋、担忧等,审视老师对学生那份深沉的爱。

③从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角度:师生关系应和谐发展。老师春风化雨,唱响“爱的奉献”;学生“负命”前行,演绎“青春精彩”。写作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考量:一方面要肯定老师的无私付出、对学生的爱和栽培,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如何回应老师的爱,毕业后如何走向更好的未来。

第四步:构思成文

无论从哪个角度写,最好写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或散文,这样能写出真情实感。在布局谋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通过三四个典型事例或场景,体现老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在表达技巧上,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佳作赏评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老师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语短情长。

“你们再看看书”饱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于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于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于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梦想传递给学生,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老师们更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道理,临别之际,亦不忘叮嘱学生脚踏实地,回归课本。老师啊,老师,我们会将您的叮咛铭记于心,“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我再看看你们”寄托着老师对即将离别的学生的牵挂与不舍。按道理说,“四十而不惑”,老师,您都“知天命”了,可始终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昨天、今天,乃至我们的明天。正是因为老师全身心地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我们才愈挫愈勇,茁壮成长。“吃水不忘挖井人”,尊师重道,乃我辈的本分。徐特立60大寿时,人民领袖毛泽东在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敬爱老师,深知“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理。老师啊,老师,让我们再看看您,把您的牵挂与思念化作“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执念。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形容老师,或许凝重了些,但老师的心中装的都是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儿也不夸张。汶川大地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肢;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老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

老师,高考结束,我们再来看看您,也让您再看看我们吧。

点评:

处处点题,巧妙扣题。文章标题直接引用漫画材料中的老师的话,正文部分先将老师的话拆分再整合,开头引用老师的话,结尾又化用老师的话,使老师的话贯串全文,构思严谨,主题鲜明。

举例引用,论据充分。整篇文章采用的论证手法以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为主,作者引用了邓小平、梁启超、周恩来、毛泽东、李商隐、陶行知等人的名言警句,又选用了毛泽东与老师徐特立的故事和新时代为救学生而献身的老师的事例,论证充分,说服力极强。

抒情笔调,情感充沛。全文以浓郁的抒情笔调行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文章或直抒胸臆,或析理抒情,或融情于事,无不饱含着对老师的深厚情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