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晖:语文学科的内核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思维导图对语文学科的作用 罗晓晖:语文学科的内核是什么?

罗晓晖:语文学科的内核是什么?

2024-05-31 22: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认为,小说教学中很多时候对情节的分析都是不到位的,但如果用好思维导图,教学或许会有更大的效益。

案例二:《屈原》

话剧《屈原》是否适合思维导图?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辩证看待。我认为这里其实不太适合用思维导图来对《屈原》进行情节分析,因为戏剧是要把情节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分布压缩到舞台上来表现,其本身是在淡化情节,它有时间的限制。《屈原》的选段没有复杂的情节,所以这个地方不适合使用思维导图。但是,在人物关系分析上,它仍然是适合的。选段中主要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它的抒情对象包含了很多人,那么屈原和这些抒情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觉得这里就可以运用导图整理出一个以屈原为中心的人物关系网,通过这个关系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屈原对于不同的抒情对象,其情感表达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然后我们便能发现其中的文本结构:对某一类对象,情绪有类似处,抒情是集合在一个层次中的;而对另外一类对象,它又集合在另一个层次当中。

综上,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还可改换为“文本结构图”。很多时候,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是支离破碎的,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画出文本结构图。这对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理解复杂文本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02 学科教学:“思维”的凸显与“方法”的克制

其次是关于学科教学中“思维”的凸显和“方法”的克制。

学科的内核其实就是思维。学科重在内功,也就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阅读教学有很多层面,最基本的层面是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不管是对于阅读理解这一基本能力的培养,还是单纯对于考试,其最根本的立足点,都是要让学生能把文章读懂,而要读懂文章,就需要分析和概括,这两种思维,必须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在这段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去训练思维?学生到底应如何去观察和分析文本?

文本分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这应是基本功,也是属于最重要的内功,如果这个内功没练好,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登飞来峰》和《望岳》,这两个都是古诗文本。讲古诗我一直都反对动不动首先就说抓意象,我觉得抓意象应该是第二步的事情,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带领学生一字一句、老老实实地把文本读懂,读懂了之后再把诗歌串联起来,观察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语义是如何呼应、如何连通起来的,这才是理解的基本步骤。这个步骤不能被省略,如果最开始这一步都没有做到位,我们后边说的什么意象、意境、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等,全是空中楼阁,立不稳的。

案例一:《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这首诗,看似浅显,但其中有一些观察点值得琢磨,比如“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一句,“闻说”只是表示“他听说”,并不是王安石登山亲自看到的。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也都很虚。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就是飞来山上有一个很高的塔,只是陈述了山上有座塔这个事实,基本上不算写景;第二句上文也提到了,则是表达听说的情况,也不算写景。而后边两句都是议论了。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算不算写景呢?这肯定是王安石在飞来峰上看到的浮云,但在这个句子中“浮云”是“不畏”这个动词的宾语,它是在这个句子的议论中被点出来的,所以也不算什么写景;第四句更不用多说了。

所以这首《登飞来峰》其实根本就没写什么景,但我们又觉得它里边有景物,为什么?是因为它有一堆名词,它谈到了山,谈到了塔,还谈到了浮云,这样就使读者产生一种有景物的印象。我认为合理的看法是,这首诗存在一些景物的元素,但是并不存在对景物的描写;整首诗是议论的,其中的景物元素只是顺带出来的。

因此,《登飞来峰》这首诗主要是在表达观点,这也可以看得出宋诗喜欢议论的特点。那它议论的东西是什么呢?老师们讲“最高层”,很容易想到王安石曾做过宰相,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最高层”似乎就是政治上的最高层。其实这种理解我认为是非常牵强的。尽管王安石确实是身处政治上的最高层,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首诗,就完全符合逻辑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像杜甫登上峰顶,也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但你能说杜甫身居官场上的最高层吗?

那这首诗里的“最高层”是指什么?在飞来峰上,他站在塔的最高层,当然就视野开阔,不怕浮云遮蔽——因为浮云在下边,根本遮不住他了。所以说,这两个句子,是根据眼前所见的景象而生发出来的观点。如果只是说到政治最高层,我觉得实际上是削弱了王安石这首诗的价值,因为这首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实阐释的是一个普遍规律:只要你站在最高层,你就能望得远,你就能高瞻远瞩——这是普遍现象。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只要登上更高一层,都能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感受。

我历来说,读文学作品,不能牵强地搞所谓的“知人论世”,把文学压缩到一个很狭窄的层面。文学艺术应是具有超越性的,它所表达的,是人生的普遍道理。

此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王安石写这首诗,根本不受风景的牵制。他写登飞来峰,我们一般会预期他写飞来峰上的风景,但实际上王安石对你所期待的风景几乎只字未提。“我是王安石,我是‘拗相公’,我就是要说我的想法和感想。”这里边也折射出王安石自以为是、以我为主的性格特点。王安石就是这么强横,这是他的性格。宋诗里多议论,重理趣,这种现象跟重视情韵的唐诗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在不同的诗人那里也是有差异的,宋诗中有很多作品也讲情韵。

所以我觉得王安石这首诗,第一,是它代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第二,这首诗也是他个人性格的折射。我的这番诠释,个人认为是相当深入的,而我也没有越过文本边界去谈——无论你对文本的解读多么深入,你都必须立足于这首诗,在文本里下功夫,不要轻易越过文本的边界。

案例二:《望岳》

接下来说说《望岳》这首诗。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年龄不大,但这首诗他写得相当的老道,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首诗的分析。

就杜甫这首诗,我首先提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这首诗是四联,标题和正文之间是怎么关联的?

我们在教学生读诗的时候,会要求学生先看标题,那应该怎么看呢?标题是“望岳”,就是望泰山。光看这两个字没什么意思。那么我们看标题,真正要看的是标题和正文之间是怎么发生关系的。

问题二:这首诗既然写的是望岳,肯定要表现泰山的特点。泰山的特点应如何去概括呢?

这指向的是概括能力。

问题三:基于前文的分析,还有一个更高级维度的问题,就是这首诗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这是一首经典诗歌。它的经典性又体现在哪?

于是我拟了一个主题——从理解到鉴赏,我们是如何去发现文本的。所谓发现文本,就是我们自己要去读,自己要去体会,自己要去分析。很多时候老师在做备课工作的时候,不是在发现文本,而是在消化教参。

这里分两个环节来说。

第一个是诗歌理解的环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诗一句一句读懂。第一步,老老实实把这个文本翻译一遍。这对老师来说并不困难,虽然学生也许会存在一些问题,但老师稍加点拨应该就没问题了。这只是文意理解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整理,整理我们的理解,并把这些诗句串联起来。

这首诗的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在说泰山很大,绵延在齐鲁大地上,山是青色的,没有终结,你看不到它的终点。

第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这句话很抽象,“造化”就是天老爷,就是大自然。“钟”就是聚集。上天把神秀之气聚集在这里,意思是说泰山比其他地方更加的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个“割”字,很有力。泰山山脊把泰山割裂成了南北两面。山的这一面,是晓,另一面,是昏。这是很夸张地在说泰山非常的高大。

第三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就是在胸口前回荡;“生曾云”,生出层层的云,这说明泰山很高。泰山很高,人站在山上,而云都涌到你的胸口来了。“决眦”就是眼眶裂开,“决眦入归鸟”,就是眼眶都要瞪裂了你才能够看到归鸟入山,说明鸟是从很远的地方飞过来,你要瞪破眼眶竭尽目力才能看到。你可能发现,第三联很奇特,诗歌的标题是“望岳”,但这里不是在外面望岳,而是人站在泰山之上往外边张望。

第四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联写的是自己的愿望:我会登上泰山的绝顶,去俯临天下。这里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是抒发抱负。他这抱负很大,众山都匍匐着变得卑微了。但杜甫说话还是比较有分寸,孔子是圣人,他可以“小天下”;杜甫是贤人,他只敢“小众山”。

这四联信息的交集,就是它们的共同点,其实都是在强调泰山的大。整首诗串起来,它无非说的一个意思,就是泰山很大。只说泰山之大,就相通于最后一联的胸襟之大。杜甫写泰山着意于表现“大”这一特征,就是在为最后抒发他自己的情怀铺路,他的目的就在于抒发自己襟抱之大。所以这首诗里边,他写泰山写得简括而奇特,他不写泰山的岩石,不写泰山的松树,不写泰山的其他风景,这些东西几乎都被回避了,他把他的笔墨全部集中于泰山之大。所以这首诗如果最后要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大”——不管是泰山,还是杜甫的胸襟,都是要突出这个“大”字。由于杜甫没有细写泰山的景物,所以这首诗并不能体现泰山具体的风景特征。更直接地说,这首诗你不需要亲自到泰山也写得出来。这首诗里不存在具体的、可以证明你亲自到过泰山的证据。也许你可以通过杜甫的编年史发现杜甫这个时候是已经到过泰山了,也没关系,那是另外一回事。

接下来我们对标题和正文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分析。从“望岳”这个标题出发,联系文本正文,你可以轻易发现,这首诗前面四句是在泰山之外望泰山,后面四句是在泰山之上望外面。这首诗都扣住了“望”字在写,但是前边四句是在望岳,后边四句却不是望岳,而是从岳往外边望。这个角度和层次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金圣叹对这一类杜诗,一般都分成所谓的“两解”,也就是中间拦腰斩断,直接分为两个层次来加以解释。其中这首诗是比较典型的。

基于前面的分析,你可以思考第三个问题,即杜甫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对于诗歌,你当然可以说对偶之类的修辞手法,但我觉得这些东西不是要点,这不过是大量古典诗歌的共性。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我认为是想象,运用大量想象,以虚写为主。前面都已经分析到了,这首诗的标题是“望岳”,但是却完全不说泰山的具体景象、具体地点之类的东西,全篇基本上都在利用想象,尤其后边四句,想象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由此我判断杜甫在本首诗中所写的泰山,其实是他心中的一个虚像。我在上文中也提到,不到泰山也能写得出这种诗。摒弃对具体景物的展开性描写,去除细小的描写,有利于凸显泰山之大,进而表现襟抱之大,这便形成了景物对象和人之情感的高度统一,这就是所谓的景物和情志之间的高度一致。

这首诗如果要用一个听起来像套话的短语去评价它——“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真是相当贴切。这首诗虽然是杜甫20岁出头时写的,但是写得这么老道,看得出这个人确实很有才。

对于以上两首诗我分析这么多,其实就一个中心思想:老师们钻研教材、钻研文本,一定要用心,要真的钻进去。这不只是正确实施阅读教学的需要,也是提升我们自身的学科功底、谋求专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如果只是看到课堂上这一点点的教学需求,这对自身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每一个老师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足够用心,都可以成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老师。我们既然做教学这个事情,就要把它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

钻研教材是一句老话、一句套话,但我的体会是我所看到的语文教师中,80%以上都没有认真钻研过教材。钻研教材就涉及到怎么去分析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老师钻研透彻了,才能带领学生去钻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获得思维的提升。

我这里还有一个短语叫“方法克制”。教学中的很多时候,老师都喜欢讲方法,而且讲的方法也比较多。方法是所谓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看起来比陈述性知识要更高级、更有用,它涉及到方法论的层面。但我认为,既然更高级,我们就要更慎重。

我的观察是,多数语文课堂上所讲的方法,基本上不顶用。方法这个东西,第一是它到底管不管用,不管用你讲它干什么;第二是它到底符不符合学科学理,比如在小说教学中,我曾听到某老师说,用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我就在想,环境描写它怎么可能去塑造人物形象?你得仔细推敲一下“塑造”这个词的含义。如果直接把笔墨用到这个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上,用在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上,我觉得是有塑造人物形象之功能的,但是写一个非人物本身的东西,一个外部的景象、外部的环境,凭什么能塑造这个人物的形象呢?这需要解释,需要研究。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学理风险。

关于方法,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就是要在思维上寻找方法,其中最可贵的是消除思维障碍的方法。很多老师引导学生读古诗,就是什么看标题、看作者、看正文、看注解,这些东西根本就没资格叫做方法,因为它根本没办法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没办法消除学生理解文本的障碍,你只是说到了观察诗歌文本的几个方面,而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分析以及思考,你根本就没有提供方法,因此这是假的方法,没有资格被称为方法。

第二,就是在过程当中去确定方法。一个方法是否有效,要看学生上手操作的过程。如果说学生上手操作不行,要么根本上不了手,要么上手操作的时候没办法解决问题,那说明这个方法是可疑的,是没有效果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也没有资格叫方法。语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在谈到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建议教师在决定要教给学生某一方法之前,自己先去找一些陌生的文本,先试一试这个方法,如果你通过试验自己都觉得不管用,那么这个方法就很可疑,就不要去教给学生。

03 融通思维:在更高的维度上构思教学

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是融通的思维。

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构思教学。融会贯通很重要,这是一个成熟老师、一个高水平老师的重要标志。

在我的理解当中,融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知识体系内的联结:打通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体系中分布着很多不同的知识点,而每一个知识点在具体的文本、各种语言场景当中,都有不同的运用,那就需要理解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相关性,理解一个知识点如何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中重复地出现。比如一种文言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式倒装等等,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再度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学生是否能够辨认,这里面涉及到对体系内的这些知识本身的理解、对知识特征的把握,以及对知识和它的运用场景的关系的理解等问题。

第二,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融通。

从知识到能力,其实是一种跃迁。这种跃迁的本质,是使知识融入理解结构。只有知识构成思考的材料,知识才可能融入理解的结构;只有知识融入了理解的结构,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在学科教学当中,一般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

第三,能力的相互为用:各种不同的能力,它是可以相互为用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其实就像人的感官。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知觉系统也具有整体性,“六根互用”就有可能。佛教中也有这样的阐述,在更深的层次上,眼睛有可能在某种特殊场景中替代耳朵的功能。这是一种神通,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但感官之间有更深层次的联结,这是有道理的。融通就是要发现联结,要找到联系。各个语文能力层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比如我经常说,语文学科的能力层级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鉴赏、应用之类,看起来是从低到高,其实不全是这样。例如理解,似乎是一个比分析和综合要低的能力层级。但是很多时候包括在语文考试中,有一定难度的理解题,当理解需要一定的思维强度,这个时候离开了分析和综合是无法完成理解的。我认为,语文学科乃至所有学科中最核心的东西,其实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第四,跨学科的联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本身就涉及很多方面。

所有学科都需要运用到语言、文字,这就涉及到语文学科方面的东西。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不多赘述。说简单一点,语文阅读涉及的文本,不一定只是文学的文本,还可能是历史、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类型的文本,阅读这些文本,就可能涉及跨学科的知识。这是我从一般意义考虑到的几种融合。

融会贯通,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语文学科中有很多需要打通的部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去打通这个问题。

联系到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从这个环节得到的教学启示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背后,就有一个文本之间的联结问题。

还有一个,是语文学科学习中开始设置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其实也是一种打通,它更多的不只是文本之间的联结问题,还有任务群中不同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结问题。这里面也需要打通。

不管是单文本还是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打通的背后都是思维的“系统性”。系统性思维极其重要,从哲学上说,我们是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认识某一事物的,你要认识某个事物,不可能把这个事物放到真空中来认识,认识事物无法离开这个事物的背景,一个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被认识的。任何事物,都是某一系统中的事物,我们总是通过联系来进行区分的。

来源 | 四川先行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新闻媒体出版运营中心

作者 | 罗晓晖,成都市教科院语文学科主任、国学研究室主任,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著有《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中古典诗歌教程》《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等。

编辑 | 辰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