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实拍,不粘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样去除不粘锅的涂层还不伤锅 流水线实拍,不粘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流水线实拍,不粘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2024-06-26 1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来源: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

老有小可爱问「为啥好多都是国外的流水线,我国的怎么更多是手工制作?」其实我们自己的工厂机械化程度也已经很高了,很多就是视频源不清晰,或者流程不完整...但今天就是完完全全的国产流水线啦!

之前写过一次不粘锅的制造还比较粗略,这次就自己跑去宁波慈溪的三禾厨具工厂(综艺《中餐厅》中用的就是他家的锅)从头到尾实拍了一遍,有的放矢的细细来讲一遍「一口锅的制造」~

锅具成型

制作锅具就是从一个铝制圆片开始的。铝的可延展性非常好,一次「大力出奇迹」的冲压拉伸,深口锅就锅底朝上成型了!

浅口锅的冲压则不那么夸张,机械手一个吸附翻转,就进入下一道工序了~

复合锅具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交流电通过内部线圈产生变化磁场,从而产生涡旋电流。

而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饪的热源(想想灯泡,发热发光!)根据磁感和电阻率的限制,锅底材料首选铁或不锈钢。

那单一的铁或不锈钢就不可以吗?为啥一定要做铝锅钢底的复合锅具呢?铁锅炒菜有镬气(又称家里的味道),效果就是火候大且炒菜香。但传热过快的话,很容易糊锅...而复合底锅体的铝层传热不那么快,受热均匀性又好,也就不容易出油烟。所以对于我们手残党来说,复合锅底真的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冷复底

一种在铝锅底部复合不锈钢片的方式是纯物理铆接,几千吨的油压机一个「大力出奇迹」……

冷复底完了的锅底就长这样,各种铆接孔,不过没关系,回头还会打磨搞平整的~

铆接的好处就是结合时没有加热的过程,也就节省了冷却所需要的时间,可以一气呵成直接送去修整边缘。

热复底

另一种在铝锅上加不锈钢底的方式叫「热复底」,先把要接触的金属面加热到 500℃(动图里的强烈抖动是我当时架的三脚架就在压铸机边上,力量太大,震得三脚架都直抖……)。

然后送去摩擦压力机上,大力结合,新鲜热乎出炉了~

这就是热复底之后的锅底。

感觉大家现在都想跑去厨房,看看自己的不粘锅底了,别拿星球图来骗我说是锅底啊……

硬质氧化

接下来要给锅具加附魔属性——「电镀」。铝容易氧化,与酸、碱都能反应,所以要把铝锅浸入电解液,在其表面镀上一层硬质阳极氧化膜,用来提高防腐蚀和耐磨性。

不粘涂层的致癌传闻

我们老说不粘锅内喷涂的是「特氟龙」,这其实是杜邦公司的商标名。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叫「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在 1938 年被发现的时候,是当时已知摩擦系数最低的物质,只需要 0.05mm 厚度抹均匀在锅内壁,就能达到炒菜的「不粘」效果。

网传不粘锅可能致癌,其实是生产聚四氟乙烯过程中使用的「全氟辛酸」(PFOA)可能具有致癌性。现在的工艺经过改良后,在生产特氟龙的过程中,不再去使用 PFOA 了,当然就没有致癌这一说了。

内表面喷涂

不粘层的喷涂流程,就是「加热 —— 喷涂层 ——加热 —— 再喷涂层」。首先是在喷涂之前的预热环节,锅具要先预热好之后才能和涂层更好的结合。

第一次的内表面喷涂,一个直观的「上漆」过程……

再次的喷涂+进窑炉加热,多次循环才能喷涂好内表面。

烘烤定型

最后进烘烤隧道前,会在锅具底部垫上一个铝片,防止加热过程中的受热不均匀对锅具底部造成形变。

打磨外表面

再经过冷却,就可以送去全自动打磨外表面啦~

人工标记

机器打磨完的出口处还有仔细识别瑕疵的过程,人工标记出有问题的部分后,在下一个环节中进行整修。只有外表面都完美了,才能送去进行外表面的喷涂。

话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面这口锅的内部,有些...颗粒感十足?这是我去工厂前就想了解的一个锅具内表面处理专利~

不粘锅寿命

不粘锅的涂层是非常薄的,平时炒个排骨、螺丝什么的就很容易刮花,刮擦坏了容易焦糊的就想换,要一口锅只用几个月就换是会被爹妈骂败家的(于是更不想做饭了)...

为了提高不粘锅的使用寿命,各家制造商也都想尽办法。有的会去改进不粘层依附的底部基材,基材越耐磨,不粘涂层的使用寿命也就越长。那有没有让锅具更坚硬的基材?有的,陶瓷,硬度高又耐磨。但是用过陶瓷刀的都知道,硬就容易脆,锅铲戳来戳去的,这层陶瓷就容易崩。像我这次参观的这家锅具厂,就是经过几年的辛苦研发后在铝锅和涂层之间,能用等离子的方式特别增加一层陶瓷膜,保证硬度和粘接力,再去形成很好的缓耐磨效果。

抛丸工艺

除了改变基材,还有在不粘层更耐刮擦上想办法的角度。比如「抛丸工艺」,这个就非常有趣了,通过不同尺寸的钢丸多次撞击锅底,让锅的微观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波峰和波谷,这之后再喷涂上不粘层就不容易被全面的刮擦和剥落,也就变相延长了不粘锅的使用寿命。

如果我们把这些小凸起看成山峰,那么凸起和凸起之间就形成了山谷。如果有液体落下,这些凸起就会顶起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水珠(有没有想到荷叶上的水珠)。有什么残渣污渍,水一冲洗,就顺着水珠一起滑下来了,刷锅十分方便。即使铲坏了一个山头,还有一个其他的山头顶上,不粘锅就会非常耐用...

刚从抛丸机里出来时都是盛满了小钢丸的,毕竟刚被撞击过好几轮,表面看起来非常有颗粒感...实际的撞击过程拍摄不到,因为机器是密闭的……

外表面喷涂

做外表面也是差不多的过程,循环的加热和喷涂过程,只是需要多给底部加一个盖子,防止喷到不锈钢底面上。

修整底部

修整步骤前都预留过要修整的尺寸,直接上车床一个个的修整底边~

打磨底部

之前说的冷复底里的铆接,这会儿用砂轮打磨平整。

整底环节

在装配前还需要把锅底压平整。

装配环节

最后就是拧上手柄、配上锅盖,在擦拭干净的同时严格质检后包上塑料膜、放进质检标志,然后就打包装箱准备出厂啦~

蚊香锅底

在产品展示时,我还看到了一口蚊香锅底,忍不住问了下原理…就是用来聚油的,平时炒菜的时候因为锅的中心温度高,油一受热膨胀就老往外周跑。这样把中间的螺纹再做的比外周更高,即便油再受热膨胀也不会都滑落到外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煎蛋都糊锅了!

等等!Cast 还有话说

十年前我刚读机械设计的时候,师长们说的都还是发达国家会把生产线放在我国,因为我们劳动力便宜嘛……但现在真不是这样了,很多大企业包括国内的一些大厂都是把生产线放在了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劳动力已经比我们更便宜。

听起来是转移了人口密集性产业,走上了创新之路?但想想那些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以代工见长的工厂和供应商,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人力的上涨,失去了外销的成本优势,逐渐就衰落式微……而打造自身品牌,又因为自身企业的营销经验不足,即使拥有一流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也还无法转化成销量,去换来企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就是一个现状和困境。

像我这次参观的这家工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拥有技术和生产线,内销外销的产品,都是同样的标准,相同的生产,销量却相差甚远。直到在 2018 年底,这家工厂成为某平台首批「新品牌计划」的试点工厂,大平台的渠道能给厂家足足的购买力,只要产品做到平价优质和薄利多销,厂家就能踏上打造自主品牌之路,有了自己的品牌辨识度之后就能「酒香不怕巷子深」。

校对:Cast + 江小丧

特别感谢: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宁波慈溪厂),文中专利介绍来自三禾厨具自主专利

文中 Gif 截取自三禾厨具位于宁波慈溪的锅具生产流水

rlyl

偶尔来点冷门小知识也可以很有趣,另外,很多时候我们说的部分“麦饭石不粘锅 ” ,其实只是因为长的像麦饭石,而制作材料根本不是麦饭石的! 而且麦饭石状雪花点点的还有一点遮瑕效果,看起来也好看,所以现在才这么流行。

From: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

Author:Cast

Editor :rly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